断雁孤鸿
读音
duàn yàn gū hóng
含义
- 断:折断,分离。
- 雁:大雁,常成群结队飞行,象征团结和秩序。
- 孤:孤单,独自。
- 鸿:鸿雁,与“雁”类似,常指高飞的大鸟。
整体含义:比喻失去伴侣或亲友的人,形容孤独无依、形单影只的状态。
典故
- 《诗经·小雅·鸿雁》
“鸿雁于飞,肃肃其羽。”原指鸿雁高飞,后引申为离群孤雁的意象。 - 《楚辞·九辩》
“雁廱廱而南游兮,鹍鸡啁哳而悲鸣。”以孤雁南飞比喻流离失所、孤独漂泊。 - 唐代诗人杜甫《孤雁》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描绘一只离群孤雁的哀鸣,象征战乱中百姓的离散之苦。
近义词
- 形单影只:形容孤独一人,没有伴侣。
- 茕茕孑立:形容孤苦伶仃,无依无靠。
- 孤苦伶仃:指孤单困苦,无人照顾。
- 离群索居:离开群体,独自生活。
反义词
- 成群结队:许多人或动物聚集在一起。
- 比翼双飞:比喻夫妻恩爱,相伴不离。
- 济济一堂:形容许多人聚集在一起。
- 阖家团圆:全家团聚,其乐融融。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那只断雁孤鸿在天空中独自飞翔,看起来很孤单。
- 小明转学后,感觉自己像一只断雁孤鸿,没有朋友。
-
小学高年级:
- 战争让许多孩子成了断雁孤鸿,失去了亲人。
- 爷爷去世后,奶奶常常望着天空,像一只断雁孤鸿。
-
初中:
- 他漂泊异乡,如断雁孤鸿,无人理解他的孤独。
- 小说里的主角父母双亡,成了断雁孤鸿,独自闯荡江湖。
-
高中:
- 在繁华的都市里,他感觉自己像一只断雁孤鸿,与周围格格不入。
- 她的诗充满了断雁孤鸿的哀愁,读来令人心酸。
-
大学及以上:
- 在历史的洪流中,许多文人墨客如断雁孤鸿,用文字寄托孤独。
- 他的画作以断雁孤鸿为题材,表达了对现代社会中人际疏离的思考。
错误用法
-
形容热闹场景(错误)
- ❌ 春节时,家家户户团圆,街上人山人海,真是断雁孤鸿啊!
- ✅ 正确用法:春节时,家家户户团圆,街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
形容动物群居(错误)
- ❌ 湖面上有一群大雁,它们像断雁孤鸿一样结伴飞行。
- ✅ 正确用法:湖面上有一只离群的大雁,像断雁孤鸿一样独自徘徊。
-
形容团队合作(错误)
- ❌ 我们团队合作默契,就像断雁孤鸿一样齐心协力。
- ✅ 正确用法:我们团队合作默契,就像雁群一样齐心协力。
你可能感兴趣
古诗词中鸿雁意象的10种情感表达 关于雁的诗词名句赏析与情感解读
本文介绍了描写雁的古诗词及其文化内涵与人文情感。这些古诗词通过描绘大雁的形象和南飞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亲人、友人等的深深怀念和思念之情,同时也体现了大雁作为文学与艺术中的重要元素所蕴含的文化象征和情感寄托。文章还提到了大雁的迁徙行为所寓意的季节更替和生命轮回,以及大雁形象所体现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通过赏析不同篇目的古诗词,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并启示我们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环境,与亲人和朋友和谐共处。
描写鸟儿的伤感诗词
本文列举了多篇描写鸟儿的伤感诗词,包括《登鹳雀楼》、《春日杂感》、《望天门山》等经典之作。这些诗词通过鸟儿的飞翔、鸣叫、孤独、离别等情感,表达诗人内心的悲伤、思念、孤独和无奈等情感。文章还介绍了每首诗词的解析,展示了诗人如何通过鸟儿形象抒发情感,以及这些诗词的艺术价值和文学价值。最后,摘要总结了这些诗词所传达的深层情感和意境,强调了这些诗词不仅具有艺术价值,也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启示和感动。
关于孤禽的诗词
关于孤禽的诗词(第1篇)关于孤禽的诗词一、辛弃疾《贺新郎·用前韵送杜叔高》宋·辛弃疾梅蕊依稀矣。雁不归,燕子空徘徊。几度东风,几度飞花,孤禽独自哀。解析:此词中描述了孤禽的哀伤,以孤禽自喻,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孤独与苦闷。词人借孤禽的哀婉之音,表达了对离别和孤独的深深感慨。二、杜甫《孤雁》唐·杜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解析:此诗描绘了孤雁的孤独与思念之情,以孤雁自喻,表达了诗人的孤独与无奈。诗中描绘了孤雁在天空中飞翔,寻找同伴的情景,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三、王之涣《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孤云将野
10首关于孤雁的经典诗词 感受千年文人笔下的孤独与坚守
这是一篇关于描写孤雁的诗词的文章摘要,文章介绍了多首以孤雁为主题的古诗词,并解析了这些诗词中孤雁形象所表达的孤独、思乡、自由等情感。同时,文章也强调了孤雁形象在古诗词中的重要性和价值,认为通过对孤雁形象的学习和探究,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人类的情感世界。
关于孤雁的诗词
关于孤雁的诗词(第1篇)关于孤雁的诗词一、江城五月落梅初,孤雁归飞入画图《孤雁》作者:杜甫(唐)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云徒自变,归鸟未知春。解析:这首诗描述了一只孤雁的飞翔和呼唤,以寓作者心中的孤独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全诗情深意远,诗意深沉,富有强烈的感染力。孤雁不饮水、不觅食,飞鸣间传达着它对群体的思念之情,仿佛在告诉我们:即使是孤单的雁群也会思念它的同伴们。诗人杜甫以此寄托对亲友的思念,以及对世间孤寂之情的表达。二、千里飞鸿初未远,一行归雁断魂牵《咏孤雁》作者:李复(宋)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凄厉。征途遥万里,独宿江边水。秋风起寒烟,白露沾人
关于孤的古诗词
关于孤的古诗词(第1篇)关于孤的古诗词一、诗文列表《孤雁儿·桐叶晨飘》——李清照(宋)《孤松咏》——白居易(唐)《孤馆》——杜甫(唐)《孤舟蓑笠翁》——柳宗元(唐)《孤馆夜坐》——李煜(五代南唐)二、诗词全文及解析《孤雁儿·桐叶晨飘》——李清照(宋)原文:桐叶晨飘,蓟门秋意浓。孤城寒日暮,落日无人送。望断天涯路,凭栏空泪重。归鸿难寄语,意恨空怀远。解析:此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画面,晨间的桐叶在孤独的城内飘散,传达出深秋的萧瑟感。李清照通过此诗抒发了她孤独的情感。她看着远方,期望归鸿能带来远方的消息,却只感到无尽的孤寂与哀怨。《孤松咏》——白居易(唐)原文:孤松不似众木芳,独傲霜雪见青苍。无才自愧
关于孤单的诗词
关于孤单的诗词(第1篇)关于孤单的诗词一、江城五月落梅花,孤灯独坐思无涯《夜泊牛渚怀古》作者:杜牧(唐)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孤客自愁心。何处偏将别,孤灯照寒林。解析:此诗描绘了夜晚江畔的孤寂景象,诗人杜牧在孤独的夜晚中,面对孤灯,独自思虑无涯。全诗充满了孤独与寂寥的情感。二、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竹里馆》作者:王维(唐)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解析:此诗写出了诗人在竹林里独自一人,弹琴长啸的情景。王维以自然景物的特征为基础,构建了一个寂静、幽雅、空灵的世界,表现了诗人的孤独感。三、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江楼感怀》作者:赵嘏(唐)独上江楼思渺然
描写深夜孤单的诗词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多篇关于描写深夜孤单的古诗词的文章内容,包括古诗中的深夜孤影、情感表达、艺术与哲理的交织,以及情感共鸣与思考等。这些描写深夜孤单的诗词,通过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意境渲染,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在深夜中的孤独感受,引发人们对孤独和人生意义的思考。这些诗词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让我们在内心深处产生共鸣,让我们明白孤独和思考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摘要如下:这篇文章综述了多篇关于描写深夜孤单的古诗词的文章,这些文章通过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意境渲染,生动地描绘了深夜的孤寂氛围和诗人的孤独感受。文章介绍了古诗中的深夜孤影、情感表达、艺术与哲理的交织,以及情感共鸣与思考等方面的内容,展
李清照描写孤单的诗词
李清照描写孤单的诗词(第1篇)李清照描写孤单的诗词一、声声慢·寻寻觅觅宋·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是伤心之时,守着窗儿独自怎么得黑。这诗描写的是一个人孤独愁苦的状态,生动而鲜明。开篇几个四字短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寓意作者历经国家之乱和丧夫之悲后的失落心情,言辞质朴自然却有着浓郁的感情色彩。“雁过也,正是伤心之时”进一步表现出李清照孤单愁苦的情绪和独守孤独的生活。二、菩萨蛮·芭蕉宋·李清照芭蕉欲展疏疏雨,半展残荷翠不舒。小立东风倚夕阳,缥缈思孤居。这是李清照借芭蕉与残荷来表现孤单心境的诗词。在微雨中,芭蕉与残
茕茕孑立是什么意思
本文详细解释了成语“茕茕孑立”的读音、含义、典故出处,并列出了其近义词与反义词。文章还提供了多个例句以展示该成语的正确用法,并特别指出在使用时需要注意其描述的是一种孤独、无依无靠的状态,而非行为或动作。如有误用,需根据语境正确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