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详解:断根绝种
读音
duàn gēn jué zhǒng
含义
- 断:切断、断绝
- 根:植物的根部,比喻事物的根本或源头
- 绝:断绝、灭绝
- 种:种子、后代
整体含义:彻底断绝根源,使后代灭绝。比喻彻底消灭或铲除某事物,使其无法延续或再生。多用于形容彻底消灭祸患或恶势力。
典故
- 《左传·昭公元年》:”无滋他族,实逼处此,以与我郑国争此土也。吾子孙其覆亡之不暇,而况能禋祀许乎?”这里虽未直接使用”断根绝种”四字,但表达了类似的思想。
- 《史记·项羽本纪》:项羽攻下咸阳后,”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有彻底消灭秦朝根基的意味,可视为”断根绝种”思想的体现。
- 《资治通鉴》中记载的北魏太武帝灭佛事件,有”毁寺塔,杀僧尼,断根绝种”的描述,这是该成语较早的明确记载。
- 民间传说:相传明朝时期,某地有恶霸家族欺压百姓,后被官府彻底铲除,百姓称”终于断根绝种了”,从此该成语在民间广为流传。
近义词
- 斩草除根:比喻彻底除掉祸根,不留后患。
- 赶尽杀绝:形容彻底消灭,一个不留。
- 除恶务尽:清除坏人坏事必须干净彻底。
- 鸡犬不留:形容杀戮残酷,连鸡狗都不留下。
- 一扫而空:比喻彻底清除干净。
反义词
- 留有余地:说话办事不走极端,留下可以回旋的空间。
- 网开一面:比喻采取宽大态度,给人一条出路。
- 手下留情:做事留有余地,不把事情做绝。
- 养痈遗患:比喻姑息坏人坏事,结果反受其害。
- 放虎归山:比喻放走敌人,留下后患。
例句
小学低年级例句
- 农民伯伯说杂草要连根拔起,不然明年还会长,这就是断根绝种。
- 妈妈把蟑螂窝彻底清理了,说要断根绝种,不让它们再来。
- 老师说坏习惯要改掉,最好断根绝种,永远不再犯。
小学高年级例句
- 这片入侵植物危害很大,专家建议采取断根绝种的方法治理。
- 古代有些暴君对反对者采取断根绝种的残酷手段。
- 对待电脑病毒,最好的办法是断根绝种,彻底清除。
初中例句
- 警方这次行动彻底捣毁了制毒窝点,实现了对毒品网络的断根绝种。
- 环境保护不能只治标不治本,要对污染源断根绝种。
- 历史告诉我们,任何试图对某个民族断根绝种的行为都会遭到谴责。
- 封建迷信思想虽然被批判多年,但要做到断根绝种还需要时间。
高中例句
- 生物防治中,引入天敌有时能对入侵物种达到断根绝种的效果。
- 纳粹德国对犹太人的迫害是历史上最残忍的断根绝种行为之一。
- 文化侵略比军事侵略更可怕,它可能导致一个民族文化的断根绝种。
- 法律对黑恶势力的打击越来越严厉,力求断根绝种。
- 基因技术可能让某些遗传病在未来实现断根绝种。
大学及以上例句
- 人类活动已经导致许多物种的断根绝种,这是不可逆转的生态损失。
- 语言学家担忧,全球化可能导致一些小语种的断根绝种。
- 考古发现证明,某些古代文明因战争而断根绝种,只留下废墟。
- 哲学讨论中,有学者认为某些错误思想应该被断根绝种而非包容。
- 生物伦理学正在讨论人类是否有权对其他物种实施断根绝种的行为。
错误用法
- 用于正面事物的延续:错误示例:”我们要把优良传统断根绝种地传承下去。”(应改为”我们要把优良传统代代相传”)
- 形容个人习惯的改变:错误示例:”我决定断根绝种地改掉熬夜的习惯。”(过于极端,应改为”彻底改掉”)
- 用于形容自然现象:错误示例:”冬天来了,花草都断根绝种了。”(应改为”凋零枯萎”)
- 用于商业竞争:错误示例:”我们公司要通过价格战让竞争对手断根绝种。”(违反商业道德,应改为”在竞争中取胜”)
- 用于教育领域:错误示例:”老师说要断根绝种地消灭学生所有错误。”(教育应允许试错,应改为”纠正学生的主要错误”)
- 用于形容文化多样性:错误示例:”全球化应该让落后文化断根绝种。”(文化无优劣之分,应改为”文化交融”)
- 用于医学领域:错误示例:”这种新药能让感冒病毒断根绝种。”(病毒会变异,无法完全消灭,应改为”有效抑制”)
你可能感兴趣
除恶务尽
"除恶务尽"是一个成语,意为彻底消灭罪恶势力,不留后患。源于古代中国,用于形容对敌人的坚决打击。其含义是强调在解决问题或消除恶势力时,必须彻底,不留余地。这个成语也常被用来形容铲除一切腐败现象,保护社会公正和公平。但在使用时需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如不当场合使用、滥用词语等。
剪草除根
本文介绍了成语“剪草除根”的读音、含义、典故以及近义词反义词等。该成语比喻彻底消灭敌人或隐患,不留后患,源自古代战争时期的策略。文章还提供了相关例句,并指出了错误用法的示例。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
拔锅卷席
拔锅卷席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á guō juǎn xí。这个成语用来比喻行动迅速、毫不迟疑地离开某个地方或撤退的情景,常用来形容人们在紧急情况下立即撤离的决绝态度。它没有明确的典故出处,可能源于生活中快速撤离行为的形象描述。拔锅卷席的近义词包括立即撤离、迅速撤退等,反义词为犹豫不决、拖泥带水等。该成语在句子中通常用于紧急情况的描述,不能误用为字面意思或用于不紧急的情况。例如,在洪水、战争等紧急情况下,人们需要拔锅卷席迅速撤离。同时,也介绍了拔锅卷席的错误用法,提醒读者在使用时要注意语境。
全军覆灭是什么意思
文章介绍了成语“全军覆灭”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指的是整个军队被彻底消灭,形容战争或战斗中的惨重失败,出自中国古代战争故事。其近义词包括土崩瓦解、一败涂地等,反义词有大获全胜等。文章还通过例句展示了该成语的用法,并指出在使用时需要注意场合和搭配。
犁庭扫穴是什么意思
“犁庭扫穴”是一个成语,读音为lí tíng sǎo xué。该成语源自古代战争,形容对敌人进行彻底的扫荡和清除,不留余地。其含义强调了行动的彻底性和不留后患的特点。这个成语的典故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战争时期,常在一些历史文献中找到相关的记载和用法。近义词如“一网打尽”、“斩草除根”等,反义词如“姑息养奸”、“半途而废”等。在使用时需要注意语境和感情色彩,避免错误用法。例如,在打击敌人或解决重大问题时,可以用“犁庭扫穴”来形容一次性彻底解决的态度和行动。
除疾遗类
除疾遗类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hú jí yí lèi,意指处理问题不彻底,留下潜在危害。其典故可能源于古代治理疾病或问题的思考。近义词有治标不治本等,反义词如斩草除根。在多种场合如环境保护、交通治理、教育、城市规划等方面,需避免除疾遗类的错误用法,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避免留下后患。错误用法包括用于形容完全无害的情况或过于严厉的处理方式。
削株掘根是什么意思
削株掘根的读音读音:xuē zhū jué gēn标注拼音为:xuē/zhū/jué/gēn,其中“削”和“掘”为多音字,但在此成语中分别读作“xuē”和“jué”。削株掘根的含义“削株掘根”是一个成语,其含义是彻底铲除或消灭事物的根基。字面上可以理解为砍掉树的主干并挖掘其根部,引申为从根本上彻底解决问题或消灭某物。它常用于形容采取措施要全面而彻底,不留余地。削株掘根的典故这个成语典故来源于古代战争时期的故事。据说在古代,有一种策略叫做“削株毁根”,即为了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必须将其基地和资源彻底摧毁。具体典故和出处较为模糊,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个成语与古代战争和军事策略有关。削株掘根的近义词斩
涤瑕荡垢
涤瑕荡垢是一个四字成语,读音为dí xiá dàng gòu。它的含义是洗去污垢斑点,比喻清除人的过失、错误或缺点。该成语来源于晋·葛洪《抱朴子·审举》和南齐书的典故。涤瑕荡垢的近义词包括洗心革面、改过自新等,反义词则是积非成是、恣意妄为等。这个成语可以用于表达一个人决心改正错误、追求进步的决心和行动。然而,在使用时需要注意避免与表示污秽或瑕疵的名词混淆,以及避免在语境上滥用。正确的使用方式是根据具体情境来衡量是否需要使用“涤瑕荡垢”。
恩断义绝
“恩断义绝”是一个成语,读音为ēn duàn yì jué,表示两个人之间的恩情和情义已经完全断绝,无法挽回。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的文学作品和历史故事,如《水浒传》中的故事情节。近义词有断绝关系、决裂、绝交等。反义词有情深意重、情同手足等。使用时需注意避免用于一般的分离或分手,以及在文学作品中滥用,需用于描述严重的关系破裂情况。
扫穴擒渠是什么意思
扫穴擒渠是一个成语,读音为sǎo xué qín qú。其含义是比喻彻底消灭敌人或彻底解决问题,源自春秋时期楚军彻底消灭吴军的战役。扫穴擒渠包括摧毁敌人巢穴和捉拿敌人首领两个方面的策略。该成语也常用来形容军事行动中的彻底消灭敌人的策略。近义词有一网打尽、斩草除根等,反义词有姑息养奸、半途而废等。使用时应避免误用或滥用,要正确表达彻底消灭敌人或解决问题的决心和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