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绠汲深
读音
duǎn gěng jí shēn
含义
- 短:长度不足
- 绠:井绳
- 汲:打水
- 深:水深
整体含义:用短绳子打深井的水,比喻能力有限,难以胜任艰巨的任务。
典故
- 《荀子·荣辱》:
“短绠不可以汲深井之泉,知不几者不可与及圣人之言。”
意思是:短绳子无法汲取深井的水,智慧不足的人无法理解圣人的言论。 - 《庄子·至乐》:
“绠短者不可以汲深。”
庄子以此比喻人的认知有限,难以触及深奥的道理。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短绠不可以汲深,小知不可以谋大。”
强调能力不足的人无法承担重任。
近义词
- 力不从心:心里想做,但能力不足。
- 才疏学浅:才能有限,学识浅薄。
- 鞭长莫及:力量达不到,无法控制或影响。
- 望洋兴叹:面对宏大事物,感到无能为力。
反义词
- 游刃有余:形容做事熟练,轻松自如。
- 驾轻就熟:对事情熟悉,做起来容易。
- 得心应手:技艺纯熟,运用自如。
- 胜任愉快:有能力承担并感到轻松。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这道数学题太难了,我短绠汲深,做不出来。
- 他想搬动大石头,可是力气太小,真是短绠汲深。
-
小学高年级:
- 老师让我参加奥数比赛,我怕自己短绠汲深,无法取得好成绩。
- 他想当班长,但管理能力不够,有点短绠汲深。
-
初中:
- 这次物理竞赛题目很深奥,我短绠汲深,只能尽力而为。
- 他想写一本小说,但文学功底不足,难免短绠汲深。
-
高中:
- 面对复杂的哲学问题,他感到短绠汲深,难以深入理解。
- 公司让他负责重大项目,但他经验不足,颇有短绠汲深之感。
-
大学及以上:
- 研究量子力学需要深厚的数学基础,否则难免短绠汲深。
- 他试图解读古代文献,但因语言能力有限,显得短绠汲深。
错误用法
-
误用为“能力足够”:
- ❌ 他能力很强,短绠汲深,一定能完成任务。(错误,成语本意是能力不足。)
-
误用为“时间不够”:
- ❌ 考试时间太短,我短绠汲深,没写完作文。(应使用“时间紧迫”等词。)
-
误用为“资源不足”:
- ❌ 公司资金短缺,短绠汲深,无法扩大生产。(应使用“捉襟见肘”等词。)
-
误用为“态度不认真”:
- ❌ 他做事马虎,短绠汲深,总是出错。(应使用“敷衍了事”等词。)
-
误用为“身体不适”:
- ❌ 我今天感冒了,短绠汲深,没法跑步。(应使用“力有不逮”等词。)
正确使用场景:形容能力不足,难以胜任某项任务或理解某件事物。
你可能感兴趣
得薄能鲜
“得薄能鲜”是一个成语,拼音为dé bó néng xiān。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虽然得到的东西不多,但是能让人满意或感到有新鲜感,形容东西虽少但质量高。其典故源于《诗经》中的描述,也用来形容某些地方物产虽少但品质上乘。此外,“得薄能鲜”的近义词有弥足珍贵、精妙绝伦、虽少胜多等,反义词有多而杂乱、滥竽充数、不足为道等。在使用时需要注意避免将其误解为只表示数量少的意思,要理解其包含的高质量含义。文章还给出了该成语的错误用法,并提供了多个例句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
心长绠短是什么意思
心长绠短的读音读音:xīn cháng gèng duǎn心长绠短的含义“心长绠短”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人的心愿远大,但实际能力或条件却不足以实现。其中,“心长”指的是心愿远大、志向高远,“绠短”则是指井上的吊绳不够长,比喻能力或条件有限。因此,整个成语的含义是形容人的志向远大,但实际条件或能力却无法达到预期目标。心长绠短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出自于古代的寓言故事。传说中,有一个人想要从井里打水,但由于他的吊绳不够长,无法将水桶从井里提上来。于是他便感叹自己的“心长绠短”,即心愿远大而能力有限。这个典故后来被用来形容那些有远大志向但条件不足的人。心长绠短的近义词力不从心:指力量不够,无法实现自己
汲深绠短
汲深绠短是一个成语,指井深绳短,能力不足或资源有限无法完成任务。该成语出自《庄子·外物篇》。近义词如“力所不及”和“心有余而力不足”,反义词为“力挽狂澜”和“绰绰有余”。使用时需逐字理解并避免在轻松场合或与其他成语混淆使用。常用于描述面对困难时的无力和不足感。
褚小怀大
褚小怀大是一个成语,原意指衣服小而肚子大,形容身体不协调。现多用于形容人或事物在基础有限的情况下,仍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该成语没有特定的历史人物或事件关联,其典故可能是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的。褚小怀大的近义词有积小成大、以小见大等,反义词有积少成多等。在使用时要注意正确的语境,避免误用。文章提供了褚小怀大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例句等详细介绍。
心有余而力不足是什么意思
心有余而力不足的读音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拼音为xīn yǒu yú ér lì bù zú。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含义心有余而力不足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内心有强烈的愿望或想法,但实际能力或条件却无法实现或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个成语中的“心有余”指的是内心有足够的意愿或能力,而“力不足”则表示实际能力或条件无法满足需求。具体来说,“心有余”指的是内心有强烈的愿望或想法,但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实现或达到预期的效果。而“力不足”则是指实际能力或条件上的限制,使得无法完成所期望的任务或目标。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人们在面对困难或挑战时,虽然内心有强烈的愿望,但实际能力却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典故这个
以莛撞钟是什么意思
以莛撞钟的读音以莛(tíng)撞钟,其中“莛”的读音为二声,即“tíng”。以莛撞钟的含义以莛撞钟,字面意思是以细长的莛草去敲击大钟。其含义比喻力量微弱,力量悬殊而难成其事,或比喻自身能力微小,难以胜任重任。以莛撞钟的典故典故出自《庄子·达生》。故事中,庄子用“以莛撞钟”来比喻一个人的能力与所面对的任务或挑战之间差距悬殊。在古代,钟是重要的乐器,而以莛撞钟则显得力不从心。典故出处一《庄子·达生》中记载,庄子与弟子们讨论养生之道时,用“以莛撞钟”来比喻人的能力与所面对的挑战之间的差距。典故出处二此外,也有说法认为此典故源于古代的乐师,当乐师使用钟杵(类似于现代钟表上的钟槌)敲击大钟时,有人误以为
智小谋大是什么意思
智小谋大的读音智小谋大(zhì xiǎo móu dà),其中“智”和“谋”为名词,“小”和“大”为形容词。智小谋大的含义“智小谋大”字面上指智慧不足却要谋划大事。在成语中,它常用来形容人的能力与所谋划的事情不相称,或者指没有足够的智慧和经验去处理复杂的问题。智小谋大的典故该成语的典故并不明确,但可以理解为一种对生活中常见现象的总结和提炼。在古代,人们常常用此成语来警示那些自视过高、能力不足却仍想承担重任的人。智小谋大的近义词才疏志大:指才能平庸而志向远大,与“智小谋大”意思相近。德薄才鲜:指德行浅薄,才能有限,与“智小谋大”有相似之处。眼高手低:指眼光高而实际能力低,常用来形容那些想得很好但
心长力短是什么意思
心长力短的读音心长力短这个成语的读音为xīn cháng lì duǎn。心长力短的含义心长力短这个成语的含义是内心有着远大的志向或想法,但实际力量却不足以实现它。这里的“心长”指的是志向或想法的远大,“力短”则表示力量或能力不足。心长力短的典故关于心长力短这个成语的典故,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学作品。其中一则故事讲述了一个人有着宏大的志向,但因为种种原因,最终未能实现自己的目标,表现出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这个典故后来被用来形容那些内心有远大志向,但实际能力或力量却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的人或情况。心长力短的近义词力不从心:指内心有意愿,但实际能力或力量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志大才疏:指有远大的志向,
粥粥无能是什么意思
粥粥无能的读音粥粥无能的读音为zhōu zhōu wú néng。粥粥无能的含义“粥粥无能”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人态度谦卑恭顺、做事能力不足或者没有能力。这个成语中的“粥粥”是形容人温顺恭敬的样子,而“无能”则表示没有能力或者能力不足。粥粥无能的典故关于“粥粥无能”的典故,目前并没有明确的出处。但根据成语的构造和含义,可以推测这个成语可能来源于古代对于谦卑恭顺、能力不足之人的描述。在古代社会中,有些人因为自身能力不足或者谦逊低调的性格而被形容为“粥粥无能”。粥粥无能的近义词无所作为碌碌无为庸庸碌碌软弱无力缺乏能力粥粥无能的反义词才华横溢能干有为出类拔萃卓有成效能力强劲粥粥无能的例句他总是粥粥无
量小力微是什么意思
“量小力微”是一个成语,读音为liàng xiǎo lì wēi,用于描述人的力量或能力有限,无法应对重大挑战。该成语并没有明确的典故或出处,在中国文化中被广泛使用。其含义强调了个人或团体在力量、能力、资源等方面的不足,近义词包括力不从心、势单力薄和微不足道,反义词则是力大无穷、势如破竹和举足轻重。使用此成语时需注意避免用词不当、过度自谦和忽视团队合作等错误用法。文章通过多个例句展示了如何正确使用该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