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学寡闻

独学寡闻

读音

dú xué guǎ wén

含义

  • :独自,单独。
  • :学习。
  • :少。
  • :听闻,见识。

整体含义:指一个人独自学习,缺乏与他人的交流,导致见识狭窄,知识面不广。

典故

  1. 《礼记·学记》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意思是:如果一个人独自学习而不与朋友交流,就会变得见识浅薄,知识贫乏。
  2. 《荀子·劝学》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荀子强调学习要深入思考并付诸实践,而非仅仅停留在表面,否则容易陷入“独学寡闻”的境地。
  3. 《论语·述而》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强调向他人学习的重要性,避免“独学寡闻”。

近义词

  1. 孤陋寡闻:形容学识浅薄,见识狭窄。
  2. 闭门造车:比喻脱离实际,只凭主观办事。
  3. 坐井观天:比喻眼界狭小,见识有限。
  4. 一孔之见:形容见解片面,不够全面。

反义词

  1. 博学多闻:形容学识渊博,见多识广。
  2. 见多识广:形容阅历丰富,知识面广。
  3. 集思广益:指集中众人的智慧,广泛吸收有益的意见。
  4. 兼收并蓄:指广泛吸收各方面的知识或意见。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1-3年级)

    • 小明不喜欢和同学讨论问题,老师说他这样会“独学寡闻”。
    • 我们要多和同学交流,不然就会“独学寡闻”。
  2. 小学高年级(4-6年级)

    • 他整天一个人看书,不参加小组讨论,难怪知识面这么窄,真是“独学寡闻”。
    • 学习不能只靠自己,否则容易“独学寡闻”,要多向他人请教。
  3. 初中

    • 现代教育强调合作学习,因为“独学寡闻”不利于全面发展。
    • 他虽然是学霸,但很少与人交流,显得有些“独学寡闻”。
  4. 高中

    •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如果仍然“独学寡闻”,很难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 学术研究需要团队合作,单打独斗容易陷入“独学寡闻”的困境。
  5. 大学及以上

    • 跨学科交流可以避免“独学寡闻”,促进学术创新。
    • 他在专业领域造诣颇深,但因长期闭门研究,对其他领域知之甚少,可谓“独学寡闻”。

错误用法

  1. 误用为“学习刻苦”

    • ❌ 他每天熬夜学习,真是“独学寡闻”。(错误,应改为“勤奋好学”)
    • ❌ 她独自钻研数学,从不分心,真是“独学寡闻”。(错误,应改为“专心致志”)
  2. 误用为“性格孤僻”

    • ❌ 他不爱说话,总是独来独往,真是“独学寡闻”。(错误,应改为“性格内向”)
    • ❌ 她很少参加社交活动,显得“独学寡闻”。(错误,应改为“不善交际”)
  3. 误用为“知识渊博”

    • ❌ 这位教授博览群书,真是“独学寡闻”。(错误,应改为“博学多才”)
    • ❌ 他精通多国语言,怎么会“独学寡闻”呢?(错误,应改为“见多识广”)
  4. 误用为“独立思考”

    • ❌ 他不盲从别人的观点,坚持“独学寡闻”。(错误,应改为“独立思考”)
    • ❌ 她喜欢自己研究问题,不愿依赖他人,这就是“独学寡闻”。(错误,应改为“自主探究”)

总结:“独学寡闻”强调因缺乏交流而导致见识狭窄,不能用于形容勤奋、孤僻或渊博等含义。使用时需注意语境。

你可能感兴趣

寡闻少见

本文提供了“寡闻少见”的读音拼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词等内容。该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在知识和见识方面的不足或缺乏广泛性。文章详细解释了“寡闻少见”的含义,并列举了其近义词和反义词,同时给出了相关的例句。此外,文章还指出了该成语的错误用法,并强调了其正确用法。通过本文,读者可以更加准确地理解和运用“寡闻少见”这个成语。

款学寡闻是什么意思

款学寡闻是一个成语,读音为kuǎn xué guǎ wén,表示学识浅薄,见闻不广。该成语源于古代对学问和知识的重视和追求。近义词有学识浅薄、见闻不广等,反义词则包括学识渊博、见识广泛等。使用时需结合具体情境和例证,避免笼统模糊的表达。该成语提醒人们要不断学习、增长知识,以免陷入学识浅薄的境地。

浅见寡闻是什么意思

浅见寡闻是一个成语,读音为qiǎn jiàn guǎ wén,用来形容人的知识和见识有限,缺乏广泛的知识和经验。这个成语常用来提醒人们要不断学习,开阔眼界。其典故并没有明确的出处,但古代文献中常用来形容学识不深、见识不广的人。除了近义词如孤陋寡闻、见识不广等,还有反义词如学识渊博、见多识广等。使用时应避免不当场合、滥用或误用,以及与“无知”混淆。

关于悔过的诗词

关于悔过的诗词(第1篇)关于悔过的诗词,自古以来在中华文化的长河中屡见不鲜。以下是根据主题精心挑选的几首饱含悔意之情的古诗词,每一首都表达了深沉的反思和懊悔之情。一、《离思五首·其四》 唐代·李商隐曾是寂寥金罍尽,笙歌满堂别无痕。如今悔过追前事,梦里不觉泪沾巾。解析:诗人用金罍空空的画面暗示出往日的孤独,通过对比如今笙歌的逝去,表达了作者对往日逝去的悔意与思念之情。二、《青玉案·元夕》 宋代·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悔当初不珍惜,如今独自思量度日如年。解

瓮天蠡海是什么意思

瓮天蠡海的读音瓮天蠡海拼音为wèng tiān lí hǎi。瓮天蠡海的含义瓮天蠡海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人的知识面狭窄,见识有限,如同被困在瓮中看天,用蠡勺量海一样。这个成语意味着人的知识、视野或者见识不够宽广,无法理解或接触到更广阔的世界。瓮天蠡海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并不十分明确,但可以推测其来源于古代对于知识和见识的局限性的一种描述。在古代,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不发达,人们的视野和知识面相对较窄,因此用瓮天蠡海来形容人的知识或见识有限,也带有一定的讽刺意味。瓮天蠡海的近义词孤陋寡闻:形容学识浅薄,见闻不广。井底之蛙:形容眼界狭窄,无法看到更广阔的世界。一知半解:形容对某事了解得不够全面、不够

孤陋寡闻

文章介绍了“孤陋寡闻”这一成语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绀。该成语指一个人知识面狭窄,见识少。文章还探讨了孤陋寡闻的典故来源,强调了学习和积累知识的重要性,并指出在使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如过度批评他人或在不恰当的场合使用。

殚见洽闻

本文介绍了成语“殚见洽闻”的读音、含义、典故出处,以及与该成语相关的近义词和反义词。文章还详细阐述了在使用“殚见洽闻”这一成语时需要注意的错误用法,包括避免误用为贬义词、用词不当、与其他成语混淆等问题。此外,文章通过举例和描述,展示了“殚见洽闻”在形容学识渊博、见识广博方面的广泛应用。

博洽多闻

博洽多闻是一个成语,形容学识广博,见闻丰富。其拼音是bó qià duō wén。这个成语出自《汉书·楚元王传》,用来形容学识渊博的人。博洽多闻的近义词有见多识广、学识渊博等,反义词有孤陋寡闻、才疏学浅等。使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不要用于形容只是表面了解很多知识但缺乏深度和实质性内容的人。博洽多闻的人通常知识面广泛,对各个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和了解。他们在学术界备受尊敬,因为其学识渊博、见闻丰富且具备实质性内容。

洽博多闻是什么意思

“洽博多闻”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人的学识渊博,知识面广,涉猎众多领域。这个成语并没有明确的典故,但可以从字面意义理解其含义。该成语的近义词包括学识渊博、见多识广等,反义词则是孤陋寡闻、学识浅薄等。在用法上,需要注意场合和词义,避免误用和与其他词语混淆。该成语在描述一个人的学识和见识方面非常贴切,常用于形容学术领域的专家或广泛涉猎知识的人。

博而不精

博而不精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知识面广但缺乏深入研究和专精。源自《论语·子罕篇》,强调在广泛涉猎的同时,需要深入钻研某个领域。其近义词包括博而不专、广而不深等,反义词为精深博学、专一精通等。使用时需注意避免在表扬等不恰当场合使用,以免产生误解。描述时需准确表达其特点,避免与近义词混淆。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