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米尺布

斗米尺布

读音

dǒu mǐ chǐ bù

含义

  • :古代容量单位,一斗约等于十升。
  • :粮食的一种,泛指粮食。
  • :古代长度单位,一尺约等于33厘米。
  • :纺织品,泛指衣物。

整体含义:形容微薄的财物或微不足道的帮助,也比喻兄弟或亲人之间因小利而产生矛盾。

典故

  1.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汉文帝时期,淮南王刘长因谋反被流放,途中绝食而死。民间流传一首歌谣:“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讽刺帝王之家兄弟相争,连一尺布、一斗米的情谊都没有。
  2. 《汉书·淮南厉王刘长传》
    刘长是汉文帝的弟弟,因骄纵不法被贬,最终饿死。百姓作歌:“一尺布,暖融融;一斗粟,饱腹中。兄弟何苦争?”表达对兄弟反目的惋惜。
  3. 后世引用
    宋代苏轼在《兄弟》诗中写道:“斗米尺布争纷纷,不及田家兄弟亲。”借此批评权贵间的争斗。

近义词

  1. 蝇头小利:比喻微不足道的利益。
  2. 锱铢必较:形容对极小的利益也要计较。
  3. 兄弟阋墙:指兄弟之间因矛盾而争斗。
  4. 斤斤计较:过分在意小得失。

反义词

  1. 慷慨解囊:大方地给予帮助。
  2. 手足情深:形容兄弟感情深厚。
  3. 宽宏大量:不计较小事,气度大。
  4. 雪中送炭:在困难时给予实质性帮助。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

    • 哥哥和弟弟为了一块糖吵架,真是“斗米尺布”啊!
    • 妈妈常说,不要因为“斗米尺布”的小事和好朋友生气。
  2. 小学高年级

    • 他们俩为了谁多分一颗草莓争得面红耳赤,简直是“斗米尺布”。
    • 历史上很多战争都是因为“斗米尺布”的利益引发的。
  3. 初中

    • 公司内部因为奖金分配不均闹得“斗米尺布”,影响了团队合作。
    • 兄弟之间若因“斗米尺布”反目,实在得不偿失。
  4. 高中

    • 封建王朝的皇子们常因“斗米尺布”的权力之争骨肉相残。
    • 与其为“斗米尺布”斤斤计较,不如把眼光放长远。
  5. 大学及以上

    • 在商业竞争中,企业应避免陷入“斗米尺布”的恶性内耗。
    • 国际关系中的“斗米尺布”之争,往往源于狭隘的民族主义。

错误用法

  1. 误用为“大量财物”

    • ❌ 他捐赠了“斗米尺布”给灾区。(正确应为“慷慨解囊”)
    • ❌ 这笔投资是“斗米尺布”,对公司至关重要。(应改为“举足轻重”)
  2. 误用为“亲情深厚”

    • ❌ 他们兄弟“斗米尺布”,感情非常好。(应改为“手足情深”)
  3. 误用为“公平分配”

    • ❌ 老师“斗米尺布”地给每个同学发奖品。(应改为“一视同仁”)
  4. 误用为“勤俭节约”

    • ❌ 她生活节俭,连“斗米尺布”都不浪费。(应改为“节衣缩食”)
  5. 误用为“合作共赢”

    • ❌ 双方“斗米尺布”,共同完成了项目。(应改为“齐心协力”)

总结:“斗米尺布”强调因小利生嫌隙,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褒义化或扩大化。

你可能感兴趣

描写难兄难弟的诗词

本文介绍了关于描写难兄难弟的古诗词的文章,这些文章从不同角度和情境展现了难兄难弟之间的深厚情谊和相互扶持的精神。文章包含了多篇关于难兄难弟的诗词及其解析,如杜甫的《闻弟消息》、苏轼的《狱中寄子由二首·其一》、文天祥的《赠郭中顺诗序》、纳兰性德的《浣溪沙·寄内子》等。这些诗词以生动的语言和意象描绘了兄弟在困境中相互扶持、共同面对困难的情景,表达了难兄难弟之间的深厚情感。此外,还有一些现代创作的诗词也描述了难兄难弟的情感。这些古诗词不仅是文学的瑰宝,更是人类情感的珍贵体现,让我们更加珍惜亲情、懂得相互扶持的重要性。

关于悌的诗词

关于悌的诗词(第1篇)关于悌的诗词一、引言悌,乃兄弟之间相亲相爱、互敬互爱之义。古诗词中,常以悌为题材,歌颂亲情、手足之情,亦以此寄托对和谐社会的向往。本文将选取几首关于悌的诗词,以飨读者。二、古诗词全文及解析《悌道篇》作者:不详朝代:宋元交替时期全文:兄弟如手足,同枝连根深。贫贱常相守,患难共一心。手握万金易,情比金坚真。何当相与共,笑谈解愁颜。解析:此诗表达了兄弟之间深厚的情感和不离不弃的决心,强调了亲情的重要性。《赠从弟寮》作者:杜甫朝代:唐全文: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诗书缄。展诗一嗟叹,情亲恩爱深。兄弟两相依,同声共叹息。解析:此诗以赠弟为名,表达了兄弟之间的深厚情谊

关于兄弟古诗词

关于兄弟古诗词(第1篇)关于兄弟古诗词自古以来,兄弟情深一直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重要主题。古人通过诗的形式,向我们描绘了亲情深厚的兄弟关系和无尽的关怀之情。下面是一些符合主题的古诗词全文及其解析。一、《短歌行》 汉·曹植全文:远送双飞鸿,浓情别离愁。弟兄同戍役,志在四方游。作者:曹植,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曹操之子。解析:此诗描绘了兄弟离别时的深情厚意,虽是离别,但兄弟情深如昔。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全文: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作者:王勃,唐代文学家,被誉为“初唐四杰”之一。解析:此诗描写了友情的深长与不受空间所

尺布斗粟

尺布斗粟是一个成语,读音拼音为chǐ bù dòu sù。它指的是微薄的财物或微小的利益,用来形容某样东西的价值极小或某个人所拥有的财富非常有限。这个成语的典故源自于一个贫穷农民珍视微小资源,通过努力和智慧换取更多财富的故事,传达了珍惜微小资源和勤俭持家的精神。尺布斗粟与古代货币制度有关,也常用来形容交换物品时的微小价值。其近义词有微不足道、微薄之力等,反义词有价值连城、丰厚之礼等。使用尺布斗粟时需要注意不当场合和其他混淆使用的问题,同时避免误解为贬义。

兄友弟恭是什么意思

兄友弟恭的读音兄友弟恭的读音为xiōng yǒu dì gōng。兄友弟恭的含义“兄友弟恭”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兄弟之间关系和睦、互相尊重、互相友爱的状态。其中,“兄”指的是哥哥,“友”表示友好、友爱,“弟”指的是弟弟,“恭”则表示恭敬、有礼。整个成语的含义就是形容兄弟之间应该像朋友一样友好相处,互相尊重、关心和帮助,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兄友弟恭的典故“兄友弟恭”的典故源自古代中国家庭中的伦理道德观念。在古代社会中,家庭成员之间有着严格的伦理关系和道德规范,兄弟之间应该互相尊重、关心和帮助。这个成语的典故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献和历史故事中,比如《礼记·大学》中就有“兄友弟恭”的说法。此外,在古代

伯歌季舞

伯歌季舞的读音为bó gē jì wǔ。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兄弟或朋友之间情谊深厚,互相欣赏和扶持,也形容人们才艺出众。其源于古代中国兄弟情深的故事,典故中的兄弟四人各自擅长唱歌和跳舞,后来人们就用伯歌季舞形容兄弟之间的深厚情谊和才艺。其近义词有载歌载舞、兄友弟恭、才艺双绝等。反义词有形同陌路、反目成仇等。使用伯歌季舞时要注意避免错误用法,不能用于不相关场合或形容没有才艺或情谊不深的人。例句展示了伯歌季舞在不同情境下的用法。

伯埙仲篪

伯埙仲篪是指古代乐器埙和篪的演奏顺序,用来形容兄弟之间的和睦相处和亲密关系。其原意是指兄弟之间的情谊深厚,互相扶持。这个成语来源于《诗经》中的记载,后来也用于比喻兄弟之间默契配合。其近义词有兄弟和睦、手足情深等,反义词有兄弟反目、骨肉相残等。使用时应避免用于非兄弟关系或不当场合。

兄弟相残 读后感

兄弟相残 读后感(第1篇)兄弟相残 读后感我想说,当我拿起这本书的那一刻,我就被它的标题深深吸引——"兄弟相残"。这是一种常见的情感冲突,但在许多文学作品中却能呈现出令人难以忘怀的故事。我对这本作品抱有很高的期待,希望能从中深入探索人性与家庭关系的复杂交织。初读此书,我被其紧凑的情节和生动的人物所吸引。故事以两个兄弟的成长为背景,通过一系列的事件和冲突,展现了他们之间从亲密无间到相互猜疑、再到最后的激烈冲突的过程。语言风格朴实而富有力量,让我仿佛置身于故事之中,与人物共同经历他们的喜怒哀乐。本书主要讲述了两个兄弟在家庭和社会压力下,如何从相互支持到逐渐产生裂痕,最终走向对立面的故事。在故事中,

兄弟 余华 读后感

《兄弟》读后感当我打开余华的《兄弟》这本书,被其中深沉的情感与真实的人生所吸引。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两个兄弟李光头和宋钢的成长故事,书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情感。阅读这本书,我深感兄弟情谊的珍贵和坚韧。尽管面临生活的种种困境和挑战,两兄弟始终相互扶持,这种深厚的情感纽带超越了血缘关系,成为他们最宝贵的财富。书中的人物性格塑造和情感发展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李光头虽然有时调皮捣蛋,但他的内心深处有着对家庭和兄弟的深深眷恋和情谊。宋钢则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好兄弟,他善良、正直、勇敢,始终坚守对家庭的承诺和对兄弟的情谊。他们的故事让我感受到了人性的复杂与真实。阅读《兄弟》也让我对生活有了更多

长枕大衾

本文介绍了成语“长枕大衾”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例句。该成语形容又长又宽的枕头和宽大的被褥,常用来形容床铺的宽敞舒适或人的生活安逸。其源于古代生活习惯,最初用来形容生活的舒适和安逸,也形容人的胸怀广阔。注意避免误解其含义和场合,不要与其他不相关的词语组合使用。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