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鉴古今

洞鉴古今

读音

dòng jiàn gǔ jīn

含义

  • :透彻、深入。
  • :镜子,引申为观察、审察。
  • 古今:过去和现在。

整体含义:形容对历史和现实有深刻的理解和洞察力,能够透彻地分析过去和现在的事物。

典故

  1. 《后汉书·崔瑗传》
    “瑗博学多才,洞鉴古今。” 形容崔瑗学识渊博,能够深刻理解历史与现实。
  2. 《晋书·杜预传》
    “预明于兴废之道,洞鉴古今。” 指杜预精通历史兴衰规律,具有卓越的洞察力。
  3. 宋代苏轼《策论》
    “圣人之道,洞鉴古今,而不可易也。” 强调圣人的智慧能够贯通古今,不可动摇。

近义词

  1. 明察秋毫:形容观察细致入微。
  2. 高瞻远瞩:形容眼光长远,预见未来。
  3. 博古通今:形容学识渊博,贯通古今。
  4. 见微知著:从小事看出大趋势。

反义词

  1. 目光短浅:形容见识狭隘,缺乏长远眼光。
  2. 管窥蠡测:比喻见识片面,无法全面理解。
  3. 坐井观天:形容眼界狭窄,无法看清全局。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

    • 老师告诉我们,多读书才能“洞鉴古今”,变得更聪明。
    • 历史学家能“洞鉴古今”,知道很多过去的故事。
  2. 小学高年级

    • 诸葛亮“洞鉴古今”,所以能帮助刘备建立蜀汉。
    • 读历史书可以让我们“洞鉴古今”,明白很多道理。
  3. 初中

    • 司马迁写《史记》,正是因为“洞鉴古今”,才能记录真实的历史。
    • 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必须“洞鉴古今”,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4. 高中

    • 哲学家们“洞鉴古今”,思考人类文明的本质。
    • 研究经济规律需要“洞鉴古今”,才能预测未来的趋势。
  5. 大学及以上

    • 钱钟书的《管锥编》展现了他“洞鉴古今”的学术造诣。
    • 真正的战略家必须“洞鉴古今”,才能在复杂局势中把握方向。

错误用法

  1. 用于形容短期行为

    • ❌ 他今天考试得了满分,真是“洞鉴古今”。(应改为“聪明绝顶”或“思维敏捷”)
  2. 用于描述单纯记忆力好

    • ❌ 她能背下整本字典,真是“洞鉴古今”。(应改为“博闻强记”)
  3. 用于形容技术设备

    • ❌ 这台电脑能存储大量数据,真是“洞鉴古今”。(应改为“功能强大”)
  4. 用于描述个人情感

    • ❌ 她一眼看穿了我的心思,真是“洞鉴古今”。(应改为“察言观色”或“善解人意”)
  5. 用于形容单纯的历史知识

    • ❌ 他知道很多历史事件,真是“洞鉴古今”。(应改为“博古通今”)

“洞鉴古今”强调的不仅是知识储备,更是对历史规律的深刻理解和现实问题的洞察力,因此使用时需注意语境。

你可能感兴趣

描写古今更换的诗词

这篇文章主要摘要介绍了描写古今更换的诗词,这些诗词以独特的韵律和意境描绘了古今的更迭与变迁,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历史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感慨。文章列举了多篇古诗词,每篇均附有作者、朝代及解析,这些诗词不仅具有艺术价值,也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古代文化和社会的宝贵线索。阅读这些诗篇,让人感受到古今交替的巨大变迁和人类对于历史传承的深刻思考。

洞鉴废兴

“洞鉴废兴”是一个成语,意为深刻认识并预见事物的发展变化,具备深邃的洞察力。该成语源于古代典籍,最早出自《左传》等史书。它包含洞察事物发展变化的重要性,并指出只有具备这种能力才能治国安邦。其近义词包括洞察秋毫、明察秋毫等,反义词为盲目无知、浅尝辄止等。该成语可用于形容一个人的洞察力和预见能力,在决策、商业等领域中尤其重要。在使用时需注意避免轻率或随意使用,以及与其他含义相近但用法不同的词语混淆。

博览古今

文章介绍了“博览古今”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词等。博览古今指的是广泛阅读古今知识,涉猎广泛,了解古今中外历史、文化等。该成语反映了对知识的追求和渴望。文章还指出一些常见的误用方式,并强调了博览古今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注意事项。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读者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博览古今”这一成语。

古肥今瘠

古肥今瘠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历史上的某个时期或事物的对比。它表示古代丰富繁荣的现象与文化,与现代相比显得贫瘠缺乏活力。这个成语用来表达对过去与现在之间巨大差异的感慨。每个字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典故并不明确,但可以联想到历史变迁中的一些现象和趋势。近义词如古今对比、今不如昔等,反义词如古今一辙、持续发展等。使用时要根据语境恰当运用,避免滥用或误解。

串怎么读 串的拼音chuàn正确发音及7笔书写技巧

本文详细解析了“串”字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它在不同语境下的含义和用法。包括作为连贯的物品、勾结(做坏事)、错误地连接、走动、担任戏曲角色等不同的含义。此外,还涉及了串的量词用法以及不同的词组搭配。

榷字怎么读què 揭秘14画汉字的历史含义与正确书写方法

本文介绍了汉字“榷”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其含义和详细解析。其中,“榷”旧指某些商品的专营专卖,如茶和税,也可表示商讨。此外,“榷”还有其他含义,如独木桥、征收、商讨等。全文内容详实,解析全面。

贯穿今古

本文介绍了成语“贯穿今古”的含义,形容某事物或思想连接古今,具有深远历史和广泛影响力。其典故源自古代文献和历史故事,如《史记》中的英雄事迹和《论语》中的孔子名言等。文章还列出了近义词如“跨越时空”、“历久弥新”等,以及反义词如“短暂即逝”、“昙花一现”等。文章也提供了关于这一成语在不同语境下的例句及错误用法示例和纠正。摘要内容要求准确概括文章内容,同时注意格式和字数要求。

极古穷今

“极古穷今”是一个成语,读音为 jí gǔ qióng jīn。它的含义是形容学识渊博,穷尽古今的学问。这一成语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但具体出处不明确。它常被用来赞美那些学识渊博、博古通今的人。其近义词有博古通今、贯通古今等,反义词包括孤陋寡闻、一知半解等。在使用时需注意避免滥用场合、误用对象和搭配不当等错误用法。该成语常用来形容人的学识广泛、深厚,如历史学者、博物馆展览等。

亘古亘今

本文介绍了成语“亘古亘今”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表示贯穿古今,即涵盖时间跨度极大的事物或思想,常用于形容具有悠久历史和深远影响的的事物。其含义普遍,历史长河中被广泛应用。近义词如“千古百世”、“源远流长”、“历古未有”,反义词如“转瞬即逝”、“近在咫尺”。文章还通过例句展示了该成语的用法。

格古通今

格古通今是一个成语,指了解古代文化并通晓现代知识。这个成语的含义是能够贯通古今,具备古代的知识和智慧,同时理解和运用现代的知识和技能。格古通今的读音读音为gé gǔ tōng jīn。这个成语并没有特定的典故或出处,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深厚的底蕴。格古通今的近义词包括博古通今、贯通古今和融会贯通。反义词包括孤陋寡闻、守旧不化和浅尝辄止。使用格古通今时需要注意其准确的含义和用法,避免误用。格古通今的人在学识上既有古代的造诣,又能与现代知识相融合,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