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三寸舌:巧舌如簧的智慧与力量
读音
diào sān cùn shé
含义
- 掉:摇动、摆动,引申为运用、施展。
- 三寸舌:指人的舌头,因其长度约三寸,古人常以此比喻口才。
- 整体含义:形容人凭借出色的口才说服他人或解决问题,强调语言的力量。
典故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战国时期,赵国大臣毛遂自荐出使楚国,凭借雄辩之才说服楚王合纵抗秦,被赞“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 《三国演义》诸葛亮舌战群儒
诸葛亮在东吴以犀利言辞驳倒众谋士,促成孙刘联盟,堪称“掉三寸舌”的典范。
近义词
- 口若悬河:形容说话滔滔不绝,富有感染力。
- 能言善辩:强调善于言辞和辩论。
- 巧舌如簧:侧重言辞巧妙,含一定贬义。
反义词
- 笨口拙舌:形容不善言辞。
- 哑口无言:指因理亏或无措而无法应对。
- 默不作声:强调沉默不语的状态。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哥哥用“掉三寸舌”的本领,说服妈妈同意我们去游乐园。
-
小学高年级:
- 辩论赛上,他“掉三寸舌”,让对手心服口服。
-
初中:
- 诸葛亮“掉三寸舌”促成孙刘联盟,展现了语言的力量。
-
高中及以上:
- 外交官凭借“掉三寸舌”的智慧,化解了国际争端。
错误用法
-
场景混淆:
- 错误:他“掉三寸舌”地搬动了石头。(非语言行为)
- 正确:他“掉三寸舌”说服了大家帮忙搬石头。
-
褒贬误用:
- 错误:骗子“掉三寸舌”骗走了老人的钱。(贬义场景不宜用)
- 正确:律师“掉三寸舌”为当事人争取了权益。
“掉三寸舌”不仅是语言的艺术,更是智慧与勇气的体现。正确使用它,能让表达更具文采与深度!
你可能感兴趣
安眉带眼
本文介绍了形容词性短语“安眉带眼”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短语用来形容人的相貌端正、五官清晰。文章详细解释了“安眉带眼”的含义,并列举了相关的近义词和反义词。同时,通过多个例句展示了该短语在句子中的用法。需要注意的是,该成语不宜用于形容动物或整体形象不协调的人,使用时要注意搭配恰当的语境和词汇。
辩口利舌
本文介绍了成语“辩口利舌”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例句。该成语形容人善于言辞,能言善辩,说话流利而有力。文章还指出了该成语的错误用法,提醒读者在使用时需注意尊重他人的表达和言论,避免贬损他人。
辩口利辞
“辩口利辞”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iàn kǒu lì cí,形容人说话能言善辩、口齿伶俐,富有逻辑性和说服力。该成语源于古代,与一些历史人物和故事相关。辩口利辞的近义词包括能言善辩、巧言善辩等,反义词为笨口拙舌、沉默寡言等。使用时需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如不符合本意、夸大其词或随意搭配使用。例句展示了其在不同场合的正确用法。
调舌弄唇
本文介绍了成语“调舌弄唇”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形容说话时言语矫饰、口齿伶俐,善于用言语表达和沟通。典故来源于古代戏曲表演,形容演员运用言语技巧的高超表现。同时,文章也介绍了如巧言令色、口齿伶俐等近义词,以及错误使用调舌弄唇可能带来的负面印象。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
巧舌如簧是什么意思
“巧舌如簧”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人的言语十分巧妙、能言善道,像乐器中的簧片一样能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该成语源自古代文献,最早出现在《诗经》等古代文献中,常用来形容人善于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意思,说话技巧高超。其近义词包括伶牙俐齿、口若悬河、妙语连珠等。反义词有笨口拙舌、沉默寡言等。在使用时需要注意避免错误用法,不能用于形容说谎或欺骗他人,也不能用于贬低他人。例如,“他巧舌如簧地推销自己的产品,成功获得了客户的认可”。
地丑力敌
地丑力敌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ì chǒu lì dí,形容双方在地理、实力等方面相互匹配,不分伯仲。该成语源于古代的战争和竞争,常用于描述两个实力相当的对手的竞争场景。其近义词包括势均力敌、旗鼓相当等,反义词有天差地别、悬殊之别等。使用地丑力敌时需要注意场合和语境,避免与其他成语混淆使用。文章中的示例展示了地丑力敌在不同场合下的用法。
聪明才智
聪明才智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人的智慧和才能出众。该词语由“聪明”和“才智”两个词语组成,含义为具有高度的智慧和才华。虽然没有特定的典故出处,但在中国文化中常被用来形容英雄豪杰、文人墨客等人物形象。近义词包括才智过人、才华横溢等,反义词则是愚蠢无能、笨拙呆滞等。在使用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合理使用,避免不正当或贬低他人的场合的错误用法。示例句子描绘了人们展现聪明才智的场景和成就。
齿牙馀慧
齿牙馀慧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hǐ yá yú huì。它用来形容某人的言辞或行为间接地给予他人智慧或帮助。典故源于古代智者,其言辞和智慧能启发他人。近义词有锦言片语、妙语连珠等。反义词包括恶语相向、无益之言等。使用时需注意避免误用于物质帮助或无需启发的场合。齿牙馀慧是一个赞美性的成语,常用于形容言辞和智慧的间接影响。
能说会道是什么意思
“能说会道”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人善于说话,能够用恰当的言辞表达自己的意思,善于用语言与人交流、沟通。这个成语没有明确的典故或出处。近义词包括善谈巧言、口齿伶俐等,反义词为笨嘴拙舌、沉默寡言等。在运用中,要注意避免错误使用,如形容说话啰嗦、废话连篇,或过度使用幽默夸张语言导致误解。例句展示了其正确用法。
登高去梯
“登高去梯”的读音为dēng gāo qù tī。这个成语的含义是攀登高处后移除梯子,比喻决心坚定,勇往直前,毫无退路。其源于古代军事策略,用来形容做事果断、决绝的态度。近义词包括勇往直前、破釜沉舟等,反义词则是犹豫不决、半途而废等。在错误使用时,需注意使用场合、避免误解为字面意思以及避免滥用。文章提供了多个例句以展示其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