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章琢句:精雕细琢的文字艺术
读音
diāo zhāng zhuó jù
含义
- 雕:雕刻,精心修饰
- 章:文章,篇章
- 琢:琢磨,细致加工
- 句:句子,文句
整体含义:指对文章的字句进行反复推敲和修饰,力求达到完美的表达效果。通常用于形容写作或说话时对语言的精细打磨,既可以是褒义(形容认真严谨),也可以是贬义(指过度修饰而显得不自然)。
典故
- 《文心雕龙·情采》(刘勰)
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强调文章应“雕琢性情”,既要注重文采,也要表达真情实感。 - 唐代诗人贾岛的“推敲”故事
贾岛因反复斟酌“僧敲月下门”还是“僧推月下门”而冲撞韩愈的仪仗,后得韩愈指点,最终选用“敲”字,成为“雕章琢句”的经典例子。 - 宋代黄庭坚论诗
黄庭坚主张“点铁成金”,认为写诗要反复锤炼字句,甚至化用前人诗句并加以雕琢,使其焕发新意。
近义词
- 字斟句酌:逐字逐句仔细推敲。
- 精雕细刻:形容做事细致认真。
- 咬文嚼字:过分注重文字细节(多含贬义)。
- 锦心绣口:形容文思优美,词藻华丽。
反义词
- 信手拈来:随手写出,不加修饰。
- 粗制滥造:制作粗糙,不注重质量。
- 率尔操觚:不经思考,随意写作。
- 平铺直叙:直接叙述,不加修饰。
例句
小学阶段(简单例句)
- 老师教我们写作文时要雕章琢句,不能随便乱写。
- 这篇童话故事语言优美,一定是作者雕章琢句写成的。
- 小明写日记很认真,总是雕章琢句,力求完美。
中学阶段(中等难度)
- 鲁迅的文章看似平淡,实则经过雕章琢句,每个字都有深意。
- 古代诗人常常雕章琢句,比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就反复修改过。
- 这篇演讲稿经过多次雕章琢句,终于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高中及以上(高阶例句)
- 李商隐的诗以雕章琢句著称,语言晦涩却意蕴深远。
- 学术论文要求逻辑严密,但不必过度雕章琢句,以免影响表达的清晰性。
- 他的散文风格自然流畅,毫无雕章琢句的痕迹,却处处见功力。
错误用法
- 误解为“雕刻工艺品”
❌ 错误例句:这位工匠雕章琢句,把木头刻成了精美的雕像。
✅ 正确用法:只能用于文字修饰,不能指实际雕刻。 - 贬义误用(在不适合的语境下使用)
❌ 错误例句:他说话总是雕章琢句,让人听不懂。
✅ 正确用法:应改为“咬文嚼字”或“故作高深”。 - 过度修饰导致不自然
❌ 错误例句:这篇作文雕章琢句,反而显得矫揉造作。
✅ 正确用法:可以改为“过分雕琢”或“堆砌辞藻”。 - 用于口语表达
❌ 错误例句:他聊天时也喜欢雕章琢句,显得很做作。
✅ 正确用法:更适合形容书面写作,口语中可用“咬文嚼字”。
总结:“雕章琢句”是中文里一个富有文学色彩的成语,既可用于赞美严谨的写作态度,也可批评过度修饰的文风。正确理解和使用它,能让我们的语言表达更加精准生动!
你可能感兴趣
探寻段誉形象在唐宋诗词中的精神投影 关于痴情贵胄的10首经典诗词赏析
本文提供的文章内容是围绕描写段誉的诗词展开的,文章从古代文学中寻找与段誉形象相关的诗词,来体会其意境和情感。因此,摘要需要突出这一核心内容。以下是本文挑选了多首与江湖、英雄、情思相关的古诗词,以飨读者。这些古诗词虽非专为描写段誉所作,但其所表达的意境与情感,与段誉的形象和武侠世界有着诸多共鸣。通过欣赏这些古诗词,我们可以感受古代文人对江湖、英雄、情思的独特理解,也能更深入地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本文旨在通过古诗词的赏析,为读者提供丰富的文学营养,并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和价值追求。
描写山花的古诗词
您提供的关于描写山花的古诗词内容非常详尽且富有诗意,我将为您撰写的摘要如下:本文汇集多篇描写山花的古诗词,通过不同作者的作品展示山花的魅力。王安石、白居易、陆游、苏轼、杨慎等著名诗人的作品,以及现代诗人的创作,共同展现了山花在各个时代、不同风格中的美丽与神韵。这些古诗词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山花在不同季节、不同场景中的独特魅力,如落日中的山花、雨后的山花、独放的山花等。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山花之美的赞美、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生命的热爱。整篇文章充满了诗意和韵味,让读者感受到古诗词的魅力与自然之美的韵味。
雕肝琢膂
雕肝琢膂是一个成语,拼音是diāo gān zhú lǚ,用来形容对事物进行精细的雕琢和打磨,追求极致的完美。该成语源于古代的雕刻艺术,常用来形容在艺术、文学、学术等方面的态度和精雕细琢的精神。其近义词包括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等,反义词则是草率从事、粗制滥造等。在使用时需要注意语境和语气的恰当性,避免不当使用。该成语在描述作品或工作时,强调每一个细节的精细雕琢和追求完美的态度。
咬文嚼字 读后感
咬文嚼字 读后感(第1篇)咬文嚼字 读后感在这次阅读体验中,我拿到的这本书让我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初见其名《咬文嚼字》,我就有一种强烈的预感,这本书将是一次深度探索语言文字的旅程。从字面上理解,书名传达了一种细致、专注的阅读态度,这正是我所期待的。翻开书页,最直观的感受是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作者以流畅的笔触,细腻地剖析了文字的魅力。无论是情节的叙述还是人物的描绘,都显得格外生动。特别是在描述人物时,作者能够通过精准的用词,将人物的性格特点、情感变化展现得淋漓尽致。《咬文嚼字》这本书主要围绕文字的艺术展开,书中详细介绍了不同文体的写作技巧,同时通过分析经典文学作品中的片段,让我们深刻感受到文字的无穷
关于文的诗词
关于文的诗词(第1篇)关于“文”的诗词一、诗经《关雎》作者:佚名朝代:先秦原文:文王之德之纯兮,有文武之道焉。解析:这句诗体现了文王之道,指出了其品德纯正和有文武之道的特点。二、李白的《春夜宴桃李园序》原文: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而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文以秀才之诗,飞羽觞而醉月。作者:李白朝代:唐解析:此诗中,“大块假我以文章”一句中“文章”二字,即指文化、文明等,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与人文精神的赞美。三、杜甫的《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原文: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丈夫四海为家,叶落
不易一字
“不易一字”是一个成语,强调对待文字的严谨态度和精益求精的精神。其来源于古代文人墨客对文字推敲的讲究,强调不轻易更改每一个字。近义词包括精益求精、逐字逐句、慎重其事等。反义词为草率从事、漫不经心、敷衍塞责等。使用时应根据语境恰当使用,避免误用感情色彩或随意更改成语中的字词。该成语提醒我们在文字上要持有严谨的态度,追求完美的表达。
聱牙诘屈
本文介绍了成语“聱牙诘屈”的读音、含义、典故出处,以及其近义词和反义词。该成语源于古代文学创作中使用的生僻字和复杂文风,形容文章或言辞晦涩难懂。使用时需注意避免滥用或误用,尤其是在语境上要恰当。
不立文字
本文介绍了成语“不立文字”的拼音、含义、典故以及相关的近义词和反义词。该成语源于佛教禅宗,强调不通过文字而是通过心灵交流、口头传授等方式来传递信息和思想。文章还提到了不立文字的错误用法,并希望读者能正确使用这个成语。
汉字"错"的8种含义解析 从拼音笔顺到成语典故一网打尽
本文提供了关于汉字“错”的详细解析,包括其拼音、部首、笔顺、含义等。错有多重含义,如参差、错杂、两个物体相对摩擦等。此外,错还指安排时间使不冲突、表示不正确或过错,以及在凹下去的文字、花纹中镶上或涂上金、银等。同时,错也用作打磨玉石的石头或动词表示打磨玉石。整体内容关于“错”字的解释和用法。
侈丽闳衍
侈丽闳衍是一个形容文章、言辞或事物华美繁富的词汇,源于古代文学批评。该词用于形容文学作品或言辞的丰富和华美,含有宏大而富丽的意思。其近义词包括富丽堂皇、华丽繁复、辞藻华丽等,反义词为质朴无华、平淡无奇、简陋粗浅等。在使用时需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如用于简单、朴素或粗浅的事物,或过度堆砌辞藻使文章显得冗长繁琐。正确的使用语境下,侈丽闳衍能体现出其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