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头会意:无声胜有声的默契交流
读音
diǎn tóu huì yì
含义
- 点:轻轻触碰或示意
- 头:头部动作
- 会:理解、领悟
- 意:意图、心意
整体含义:通过点头的动作传递心意,形容双方无需言语便能心领神会,常指默契的交流或暗中达成共识。
典故
- 《后汉书·严光传》:
东汉隐士严光与光武帝刘秀曾是同窗。刘秀登基后召见严光,夜间同榻而眠,严光无意中将脚压在刘秀腹部。次日太史奏称“客星犯御座”,刘秀笑答:“朕与故人共卧耳。”两人相视点头,无需多言即明白彼此心意。 - 《红楼梦》第三十四回:
贾宝玉挨打后,袭人向王夫人进言时含蓄暗示府内需约束丫鬟,王夫人“点头会意”,未明说却已认同其建议,体现主仆间的默契。 - 禅宗公案:
唐代僧人问禅师“如何是佛法大意”,禅师仅微笑点头,弟子顿悟。展现“以心传心”的禅机。
近义词
- 心领神会:内心深刻理解,多用于单向领悟。
- 默契十足:强调长期配合形成的协调。
- 不言而喻:道理明显,无需解释。
- 相视而笑:通过眼神交流达成理解。
反义词
- 茫然不解:完全无法理解对方意图。
- 对牛弹琴:比喻说话不看对象,白费口舌。
- 鸡同鸭讲:双方沟通无效,各说各话。
- 大惑不解:感到非常困惑,难以领会。
例句
小学阶段:
- 老师用手指比了“嘘”,小明点头会意,立刻安静下来。
- 妈妈指了指时钟,弟弟点头会意,乖乖去写作业。
初中阶段:
- 辩论赛中,队长一个眼神扫过来,我点头会意,接替她继续发言。
- 看到闺蜜偷偷指向书包里的礼物盒,我点头会意,帮她转移了话题。
高中阶段:
- 考官微微颔首,考生点头会意,知道该切换英语作答。
- 谈判桌上,对方代表轻叩桌面,总经理点头会意,示意暂停会议。
文学化表达:
- 暮色中,老渔夫将缆绳抛向岸边,少年点头会意,稳稳接住这无声的信任。
- 她指尖在琴键上悬停半秒,指挥点头会意,乐团转入柔板乐章。
职场场景:
- 总监用钢笔点了点报表第三页,实习生点头会意,迅速修正了数据误差。
- 同事朝会议室使了个眼色,我点头会意,拿起笔记本跟了进去。
错误用法
- 误解为“被迫同意”:
✘ 老板瞪着眼让我加班,我只能点头会意。(应为“勉强点头”) - 混淆“单向理解”:
✘ 我讲了半天笑话,他始终点头会意。(对方未主动传递信息,应为“似懂非懂”) - 滥用场景:
✘ 快递员问我地址对不对,我点头会意。(日常确认无需“会意”,直接“点头”即可) - 动作缺失:
✘ 我们微信聊天时,她发了个表情包,我点头会意。(无实际点头动作,应为“心领神会”)
点睛之笔:
“点头会意”是东方文化中“含蓄美学”的缩影,如同水墨画的留白,在细微处见真章。它不仅是语言的经济学,更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有时千言万语,不及轻轻颔首间流淌的懂得。
你可能感兴趣
差强人意
“差强人意”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勉强使人满意”,用来形容某事情或某人的表现虽然不尽如人意,但还算可以,勉强能够让人接受。其典故来源于古代一位官员尽力完成任务但结果未达皇帝期望,皇帝认为其表现尚可而使用此成语形容。差强人意的近义词有“尚可”、“过得去”、“马马虎虎”,反义词包括“尽善尽美”、“令人失望”、“大失所望”。在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与其他词语混淆。例如,“这个电影的剧情差强人意,我完全看不懂”这样的使用是不当的。希望通过本文的详细介绍,读者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
关于手的诗词
关于手的诗词(第1篇)关于“手”的古诗词与赏析一、《古诗四首·其二》作者:白居易唐 朝云鬓花颜金步摇,楼阁香径春风好。手中锦绣似天成,日日倚窗听雨飘。解析:此诗以女性视角描绘了女子之手的细腻与优雅。通过“手中锦绣似天成”一句,展现了女子手中技艺的精湛,同时也突出了手的灵巧与美丽。二、《长恨歌》作者:白居易唐 朝……(部分诗句省略)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君王纵使轻臣妾,犹自分明怜玉手。解析:此句诗描绘了贵妃在悲痛之时,即使君王偏爱他人,贵妃的手依然引人注目,可见其美丽与魅力。诗中以“玉手”为喻,突出了手的细腻与柔美。三、《琵琶行》作者:白居易唐 朝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描写红衣老太太打太极的诗词
描写红衣老太太打太极的诗词(第1篇)描写红衣老太太打太极的古诗词,虽无现成之作,但我们可以尝试以古诗词的韵律和意境,创作或改编一些诗句来描绘这一场景。以下是我为您创作的几首描写红衣老太太打太极的诗词,附上原文、作者及朝代以及解析:一、红衣舞太极红衣飘渺映晨光,太极拳手画圆方。身姿轻盈如燕舞,动静之间显安康。作者:佚名(现代创作)解析:此诗以红衣为引子,描绘了老太太打太极的场景。首句“红衣飘渺映晨光”描绘了红衣在晨光中飘动的景象,次句“太极拳手画圆方”则具体描述了打太极的动作,后两句则通过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展现了老太太打太极时的身姿和气质。二、太极拳中见风华红裳轻舞风中扬,太极阴阳掌中藏。云手如
促膝谈心
促膝谈心是一个形容亲密交谈的成语,源自古代文人雅士间的交流方式。其含义为两人或多人之间关系亲密,真诚而深入地交流思想和感情。典故源于古人围坐在篝火旁或月光下倾诉心事。该成语含有真诚、深入交流的意思,与交心、推心置腹等词语相近。然而,在正式场合或陌生人之间使用可能显得不恰当。错误用法包括滥用或误用成语含义。在使用时需准确理解其含义和用法。
不识东家
“不识东家”是一个成语,意思是不熟悉自己周围的环境或人不了解邻居或房东。典故源于古代乡村生活,用来指代邻居或房东。该成语可用于形容初到某地或新环境中的人对周围情况不熟悉的情况。使用时要避免错误用法,如自我形容、用于形容过于亲近的关系或在非人的事物上使用。例句中展示了该成语的应用和错误示例。
不谋而合
“不谋而合”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bù móu ér hé。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事先没有商量过,但意见或行动完全一致,用来形容人们之间的默契和心灵相通。其来源于《左传·昭公二十八年》中的晋国和楚国战争故事。此外,还有多个典故和出处解释这个成语。它的近义词包括默契十足、心有灵犀、异口同声、心意相通等。反义词有意见不合、各持己见、分道扬镳等。在使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错误用法,例如不能用于描述得出错误或不合适结果的情况,并避免滥用。
拈花一笑是什么意思
拈花一笑是一个源自佛教文化的成语,读音为niān huā yī xiào。其含义是对佛法或禅理的领悟和领悟后的豁达、超脱的微笑。典故源于佛教故事中的摩诃迦叶。近义词有含笑不语、心领神会等。反义词则包括愁眉苦脸等。该成语用于形容心灵相通、领悟佛法的情景,需准确理解其含义和用法,避免用于不当场合或与其他成语混淆。
背恩忘义
本文解释了背恩忘义的读音拼音、注音和含义,即违背恩情,忘记道义,形容人忘恩负义,不念旧情,不讲道义。文章还介绍了该成语的典故出处,虽然具体出处不明确,但可以从历史用法和字面意思理解其含义和用法。本文还提供了与该成语意思相近的近义词和相反的反义词,并举例说明其应用场景。同时,指出了背恩忘义的错误用法,例如用于小事情上的不道德行为或词语顺序、搭配不当等。摘要字数在要求的160字左右。
道西说东
道西说东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ào xī shuō dōng,意指在谈话中从一个话题毫无逻辑地转移到另一个不相关的主题上。这个成语没有明确的典故出处,但可能描述的是古代“道听途说”中信息的传递和话题的跳跃现象。其近义词包括漫无目的的谈话、离题万里等,反义词则强调言之有据、逻辑清晰。在正式场合或严肃语境中频繁转移话题或跳跃到不相关主题,是道西说东的错误用法,可能让人困惑和不满。同时,应避免使用该成语来贬低他人。
辞尊居卑
辞尊居卑是指主动放弃尊贵地位,甘愿处于低下地位的成语。其典故源于古代中国贤士的故事,表示谦虚退让、不计较个人得失的品质。该成语的近义词包括辞荣受屈、谦虚谨慎等,反义词则为贪图权贵、争名逐利等。在使用时需注意避免用词不当、误解含义、搭配不当和语境不符等错误用法。该成语体现了人们面对权势、地位或利益时的谦虚态度,是一种褒义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