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修文
读音
dì xià xiū wén
含义
- 地下: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即阴间。
- 修文:修习文事,指从事文学创作或文化工作。
- 整体含义:指文人早逝,死后仍在阴间从事文事。常用来表达对才华横溢却英年早逝的文人的惋惜之情。
典故
- 《晋书·苏韶传》:
苏韶死后托梦给弟弟,自称在阴间担任“修文郎”,负责撰写文书。他说:“颜渊、卜商(子夏)今亦在此,皆为地下修文郎。”表明古代文人死后仍在阴间从事文职工作。 - 唐代诗文引用:
唐代诗人杜甫在《哭李常侍峄》中写道:“一代风流尽,修文地下深。”表达对李峄英年早逝的哀悼。
近义词
- 英年早逝:才华出众的人过早去世。
- 玉楼赴召:指文人被召至天界,暗喻早逝(出自李商隐《李贺小传》)。
- 兰摧玉折:比喻贤才早逝(出自《世说新语》)。
反义词
- 寿终正寝:指人自然老死,无病无灾。
- 长命百岁:祝愿人长寿的吉祥话。
- 老当益壮:年纪虽大,但精神或身体状态依然强健。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老师讲的故事里,那位诗人“地下修文”,我们都很惋惜。(简单解释)
-
小学高年级:
- 他作文写得极好,可惜因病早逝,真是“地下修文”了。
-
初中:
- 这位作家才华横溢,却英年早逝,只能“地下修文”,令人痛心。
-
高中及以上:
- 杜甫用“修文地下深”悼念友人,表达了对文人早逝的深切哀思。
-
文学评论:
- 他的诗作充满灵气,可惜天不假年,终成“地下修文”之憾。
(其他例句可根据具体场景补充,如悼念文章、历史评论等。)
错误用法
-
误用于长寿者:
- ❌“这位老教授九十岁仍在写作,真是地下修文。”(错误:该成语仅用于早逝者。)
-
误用于非文人:
- ❌“那位运动员退役后去世,算是地下修文了。”(错误:成语特指文人。)
-
误用于贬义:
- ❌“他抄袭被揭发后羞愧自杀,终于地下修文。”(错误:含惋惜之意,非贬义。)
-
误用于虚构人物:
- ❌“小说里主角死后在地下修文。”(错误:成语多用于现实或历史人物。)
(注意:使用时需结合语境,避免混淆情感色彩和对象。)
你可能感兴趣
10首揭露昏君误国的经典诗词 从李商隐到杜牧看古代诗人如何用诗词批判帝王荒政
昏君误国:古诗词中的帝王荒政鉴照中国古典诗词中,以昏君为题材的作品不在少数。这些诗词或直斥其非,或借古讽今,成为历史批判的重要载体。现辑录数首,略作解析:1. 《隋宫》唐·李商隐"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此诗讽刺隋炀帝杨广大兴土木、巡游无度。李商隐以"紫泉宫殿"与"芜城"对比,暗指其荒废都城。末联用陈叔宝典故,暗示昏君终将亡国。2.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唐·杜牧"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此组诗直指唐玄宗后期荒政。以"妃子笑"与"无人知"的对比,
演武修文是什么意思
演武修文的读音演武修文的读音为:yǎn wǔ xiū wén。演武修文的含义“演武修文”是一个成语,意为在军事方面进行演练,同时也在文化方面进行修养和提升。具体来说,它强调了军事与文化的双重修养,既要有武力,也要有文化修养。演武修文的典故“演武修文”的典故源自古代的军事和文化教育。在古代,军事和文化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人们既要有武力来保护国家,也要有文化修养来提升自己的素质。因此,“演武修文”的典故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军事和文化教育,成为了一种传统和习惯。演武修文的近义词演武修文的近义词包括:文武双全、文韬武略、德才兼备等。这些词语都强调了军事和文化方面的双重修养和才能。演武修文的反义词演武修文
九泉之下是什么意思
九泉之下的拼音是jiǔ quán zhī xià。该成语表示对死者的敬重和怀念,指代死者的安息之地,九泉指地下深处,象征着死亡和阴间。“九泉之下”源于古代宗教信仰和神话传说。这个成语的近义词有地下之境、幽冥之地等,反义词为人间、阳世等。使用九泉之下时需注意语境和情感色彩,不适当的运用可能引起误解或冒犯。
黄泉之下
黄泉之下的正确读音为huáng quán zhī xià,指的是地下的世界或阴间,用于形容人死后所处的境地,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常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怀念和哀思。该词汇源于古代传说和故事,在文学作品中有广泛描写。使用时应避免与贬义或轻浮语境相联系,注意情感色彩的搭配。黄泉之下没有明确的反义词,可以尝试用“人间”或“阳世”等词相对描述。在使用时需避免将其与现实生活中地方或事物的描述混淆。例句中可涉及到对逝去之人的怀念和安息的表达。
阴曹地府是什么意思
阴曹地府的读音阴曹地府的读音为yīn cáo dì fǔ。阴曹地府的含义“阴曹地府”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人死后所去的幽冥世界,即冥界的官府和地下的世界。这个成语中的“阴曹”指的是冥界的官府或统治机构,“地府”则指代地下世界的总称。在传统文化中,人们认为人死后会进入阴曹地府,接受审判和安排,因此“阴曹地府”常被用来形容恐怖、阴森、神秘的环境或氛围。阴曹地府的典故“阴曹地府”的典故源于古代人们对死后世界的想象和神话传说。在古代文化中,人们相信人死后会进入一个与现实世界不同的地方,那里有冥界的官府和审判机构,对死者的灵魂进行审判和安排。因此,“阴曹地府”这个成语就成为了描述这种想象和传说的常用词汇。
10首关于秋天的经典古诗词 从王维到杜甫感受千年秋意美学
本文介绍了多首描写秋天的古诗词及其解析,包括《静夜思》、《秋词》、《山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等。这些古诗词以秋天的景象为载体,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文章通过赏析这些古诗词,让我们感受到秋天的美景和深意,提升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同时,也让我们在欣赏这些古诗词的同时,去感受生活中的秋天,思考人生。
10首描写丹青的经典诗词 领略千年绘画艺术中的诗意与意境
本文介绍了多篇关于描写丹青的诗词及其解析。这些诗词展现了古人对丹青的热爱与敬仰,以及他们在绘画艺术上的高超技艺和卓越成就。文章通过引用多首古诗词,描绘了丹青在绘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诗人通过丹青表达情感与追求的方式。这些诗词中的画面与意境如同一幅幅流动的丹青画卷,令人陶醉。同时,文章也介绍了丹青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描绘丹青的古诗词所传递的深厚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
历代文人小斋诗词精选 关于书斋的经典诗句与生活美学解析
方寸之间见天地:历代文人笔下的"小斋"诗境在中国古典诗词的长河中,"小斋"这一意象承载着文人雅士独特的精神追求与生活美学。从唐代白居易的闲适到宋代陆游的忧思,从明代文徵明的雅致到清代袁枚的性灵,一方小小的书斋不仅是读书治学的场所,更成为文人安顿心灵、寄托情怀的精神家园。这些描写小斋的诗词,往往在方寸之间展现出广阔的天地,在简朴之中蕴含着深邃的意境。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小斋》中写道:"小斋幽寂本天真,况复秋来景更新。竹影拂阶尘不起,月光穿户夜无尘。"这位中唐时期的诗坛巨匠,以其平易浅近的语言风格,勾勒出一方远离尘嚣的净土。斋中竹影婆娑,月光澄澈,正是诗人追求"独善其身"的理想写照。白居易晚年退居洛
古代诗词中如何描写胡子 探寻李白苏轼等文人笔下的胡须意象与文化内涵
本文介绍了描写胡子的诗词及其作者背景与赏析。胡子在古诗词中扮演重要角色,不仅是男性形象的标志,也是诗人表达情感、象征形象的媒介。文章通过介绍几首不重复于上文的描写胡子的古诗词,展现了胡子形象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同时分析了胡子在古诗词中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通过赏析这些诗词,可以感受古人对时间、经历和情感的思考和表达,领略古代文人墨客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才华。在今天的社会中,我们仍然可以从胡子的形象中感受到男性的风采和气质。
描写香山的诗词
本文介绍了多首关于香山的诗词,描述了诗人们如何通过细腻的笔触将香山的自然美景和文化底蕴融入到作品中,表达了他们对香山的赞美和向往。文章概括了这些诗词中对香山山水的描绘、诗人的情感表达以及与历史文化的交融,强调了香山诗词的艺术价值和独特魅力。阅读这些诗词不仅可以欣赏到香山的美丽景色,还能感受到诗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最后呼吁大家珍惜和保护好这片美丽的自然景观。文章摘要如下:本文介绍了多首描写香山的诗词,涵盖了自然美景、文化底蕴、诗人情感等多个方面。这些诗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将香山的山水、景色、文化等元素融入到作品中,表达了诗人们对香山的赞美和向往。文章强调了这些诗词的艺术价值,让我们在欣赏美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