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君误国:古诗词中的帝王荒政鉴照
中国古典诗词中,以昏君为题材的作品不在少数。这些诗词或直斥其非,或借古讽今,成为历史批判的重要载体。现辑录数首,略作解析:
1. 《隋宫》唐·李商隐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此诗讽刺隋炀帝杨广大兴土木、巡游无度。李商隐以”紫泉宫殿”与”芜城”对比,暗指其荒废都城。末联用陈叔宝典故,暗示昏君终将亡国。
2.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唐·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杜牧此组诗直指唐玄宗后期荒政。以”妃子笑”与”无人知”的对比,揭露统治者穷奢极欲而不恤民力。华清宫成为盛唐转衰的象征。
3. 《马嵬》唐·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此诗借杨贵妃之死讽玄宗昏聩。尾联”不及卢家有莫愁”的对比,直指帝王连平民幸福都无法保全的荒谬。
4. 《汴河怀古二首》唐·皮日休
“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
皮日休此诗以隋炀帝开凿运河为切入点,”尽不还”暗指其有去无回的命运,运河成为劳民伤财的见证。
5. 《读秦纪》宋·王安石
“黔首不愚尔益愚,千里函关囚独夫。牧童火入九泉底,烧作灰时犹未枯。”
王安石此诗批判秦始皇暴政。”牧童火”指项羽焚阿房宫,末句暗示暴政遗毒之深,死后仍为祸人间。
6. 《吴宫》唐·陆龟蒙
“香径长洲尽棘丛,奢云艳雨只悲风。吴王事事须亡国,未必西施胜六宫。”
此诗为夫差翻案,指出将亡国归咎女色是推诿之词。”事事须亡国”直指其政策失误才是主因。
7. 《景阳井》唐·李商隐
“景阳宫井剩堪悲,不尽龙鸾誓死期。肠断吴王宫外水,浊泥犹得葬西施。”
借陈叔宝与张丽华藏井典故,讽刺昏君危难时只顾私情。以”浊泥葬西施”的意象暗示红颜祸水论的虚妄。
8. 《陈后宫》唐·李商隐
“茂苑城如画,阊门瓦欲流。还依水光殿,更起月华楼。侵夜鸾开镜,迎冬雉献裘。从臣皆半醉,天子正无愁。”
全诗用华丽辞藻铺陈陈叔宝的奢靡生活,尾联”半醉”与”无愁”的对比,凸显君臣醉生梦死的状态。
这些诗词具有共同特点:多以具体历史事件为切入点;善用对比手法(如生前奢华与死后凄凉);注重细节描写(如”一骑红尘”);往往在尾联进行价值判断。诗人们通过昏君题材,既完成历史批判,又警示当朝统治者,体现了儒家诗教”美刺”传统的深远影响。
你可能感兴趣
关于描写美人的诗词
这段摘要主要介绍了关于描写美人的诗词,涵盖了多篇文章的内容。这些诗词从不同角度和手法描绘了美人的形象,包括容颜、气质、风姿等。作者们来自不同的朝代和地区,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这些诗词通过比喻、想象和直接描绘等手法,将美人的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让我们感受到美的内涵和魅力。同时,这些诗词也表达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和欣赏,让我们更加珍惜和欣赏身边的美好。
关于李姓的诗词
关于李姓的诗词(第1篇)关于李姓的诗词及其解析一、李姓诗词全文《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李杜诗篇万口传。解析:杜甫的这首诗虽然不是直接写李姓的,但“李杜诗篇万口传”一句中提到了李姓,即指唐代另一位伟大诗人李白。此诗描绘了春雨的细腻与生机,同时也体现了古代文人墨客之间的情谊与传承。《将进酒·君不见》唐·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描写月色的古诗词凄凉
描写月色的古诗词凄凉(第1篇)描写月色的古诗词凄凉一、诗海寻月,凄凉之韵自古以来,月色在古诗词中常被赋予丰富的情感色彩,其中不乏凄凉之境。以下是一些饱含月色凄凉之情的古诗词,以及其原文、作者、朝代和解析。诗经·月出皎兮原文: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作者:佚名(先秦时期)解析:此诗以月色为背景,描绘了月光的皎洁与佳人的美好,但“劳心悄兮”一句透露出内心的忧愁与凄凉。静夜思(唐·李白)原文: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解析:李白以明月为引,表达思乡之情。月色凄凉,更添游子思乡之愁。玉阶怨(唐·李商隐)原文:月殿扫罗衣,秋清玉露稀。金尊唯酩酊,人世更长机。作者:李
关于伤感的诗词
关于伤感的诗词(第1篇)关于伤感的诗词,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抒发情感的重要手段。下面将列举一些符合主题的古诗词,并附上全文、作者、朝代以及解析。一、江城五月落梅花,思君不见愁如麻诗词原文:江城五月落梅花,思君不见愁如麻。别离情多泪如雨,几度相思几度痴。作者:佚名(无法确定具体作者)朝代:无法确定具体朝代解析:这首诗以梅花为引子,写出了五月的落梅所带来的凄凉之情和对于君王的深深思念,情绪凄切悲切,体现出伤感的主题。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词原文:出自唐·李白的《静夜思》,描述了夜间的场景和个人的孤寂、思念之情。作者:李白(唐代)解析:李白的《静夜思》写的是月色映照下
10首关于鼠的古诗词赏析 从《诗经》到唐宋文人笔下的鼠意象探微
本文主要描述了五篇关于描写鼠的诗词及其解析的文章。这些文章涵盖了唐代、宋代、明代等不同朝代的古诗词,作者包括贾岛、陆游、杨维桢等知名诗人。文章通过深度解读这些古诗词,描绘了鼠的生活习性、特性,以及诗人对生命、自然和人生的理解和感慨。这些诗词不仅具有艺术价值,也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思考的空间。通过解读和赏析这些古诗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对生命的看法和态度,也可以从中汲取到人生的智慧和启示。
描写雨天的诗词
本文介绍了描写雨天的诗词的文章,文章从多个角度描绘了雨天的美景和抒发了诗人的情感。摘要如下:本文介绍了关于描写雨天的诗词的文章,这些文章通过描绘雨天的自然景色和抒发诗人的情感,展现了雨天的美丽和宁静。文章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雨天的景象,如雨中景致、情感抒发、雨中感悟以及生活与雨的交融。同时,文章还提到了许多描绘雨天的古诗词佳作,这些诗篇以细腻的笔触、生动的形象和深刻的情感,让我们感受到了雨天的美丽与情感内涵。在欣赏这些优美诗篇的过程中,我们仿佛能够听到古人的吟咏之声,感受到他们内心的情感波动。本文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雨天的诗意与情感,也让我们更加欣赏雨天的美丽与宁静。
历代诗人如何描写七月盛夏 10首关于七月流火的经典诗词赏析
七月流火,诗意灼灼——历代诗人笔下的盛夏光景七月,骄阳似火,万物荣华。这个充满生命力的季节,自古以来就激发了无数诗人的创作灵感。从《诗经》的古老吟唱到唐宋诗人的精心雕琢,七月在诗词中呈现出多样的面貌——既有酷暑难耐的煎熬,也有丰收在望的喜悦;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感伤,也有及时行乐的豁达。《七月》——《诗经·豳风》 作为最早描写七月的诗篇,《诗经·豳风·七月》以全景式的手法展现了周代农人全年的劳作生活,其中对七月的描写尤为生动:"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这里的"流火"指火星西沉,天气开始转凉。全诗通过七月物候的变化,反映了古代农耕社会的生活节奏,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早秋苦热
探寻中国古典诗词中10首描写雾的经典名句及其意境解析
这是一篇关于描写雾的经典诗句的本文介绍了多篇关于雾的经典诗词的摘要内容,包括雾的形态、情感、景色以及跨时代的赞美等方面的描述。文章强调雾的神秘和迷人之处,以及诗人如何通过细腻的笔触将雾的美丽和神秘描绘得淋漓尽致。这些经典诗词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为我们提供了欣赏自然美景的视角和灵感。希望通过这些描写雾的诗词,读者能够感受到自然的美丽和魅力,同时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诗人的情感与思考。摘要总结了每篇的主要内容,并强调了雾的神秘、美丽和诗人在描绘雾时的细腻笔触。
用来描写诗词的成语
本篇文章主要介绍了用来描写诗词的成语,通过多篇诗文描述展示了古诗词与成语融合如何丰富语言表达力,让诗句更具魅力和深度,同时更准确地传达出作者的情感和思想。文章分别介绍了五篇与诗词相关的成语,包括“春色满园”、“柳暗花明又一村”、“惊天动地”、“千山鸟飞绝”、“金戈铁马”等,并详细解析了这些成语在诗词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通过成语与诗文的结合,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古人的情感世界和审美追求,感受到文学的魅力与深度。文章旨在探索诗词与成语的融合如何为语言艺术带来新的表达方式和更深层次的情感交流。
描写华清宫的诗词
以下是对华清宫的诗词的华清宫的诗词描绘了宫殿的壮丽景象和周边环境的美丽,展现了华清宫的非凡之处。多首诗词以华清宫为背景,描述了宫殿的繁华景象和宫廷生活的奢华。通过对自然风光、山水田园的描述,展现了华清宫的历史底蕴和文人墨客的吟咏。同时,也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宫殿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情感。这些诗词也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和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生命的感悟。华清宫的美在于它的历史底蕴和诗人的情感抒发,这些诗词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受华清宫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