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棘天荆
读音
dì jí tiān jīng
含义
- 地:大地,地面。
- 棘:荆棘,带刺的植物,比喻艰难险阻。
- 天:天空,上天。
- 荆:荆棘,亦指困难。
整体含义:形容环境极其险恶,充满艰难险阻,如同地上布满荆棘,天上也布满荆棘,无处可逃。
典故
-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地棘天荆,吾其济乎?” 原指楚国内乱,形势险恶,后引申为形容处境艰难。 - 《后汉书·冯衍传》:
“遭遇地棘天荆,志士仁人,犹当奋励。” 形容东汉末年社会动荡,有志之士仍坚持奋斗。 - 宋代陆游《剑南诗稿》:
“世路地棘天荆,吾心独守孤贞。” 表达诗人面对乱世仍坚守节操的决心。
近义词
- 荆棘载途:形容前路充满艰难险阻。
- 寸步难行:形容行动极其困难。
- 举步维艰:形容每走一步都很艰难。
- 险象环生:形容危险的情况不断出现。
反义词
- 康庄大道:形容宽阔平坦的道路,比喻顺利的前途。
- 一帆风顺:形容事情进展顺利,没有阻碍。
- 如履平地:形容行走或做事非常轻松,毫无困难。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这片森林地棘天荆,小兔子都不敢进去。
- 探险家们遇到了地棘天荆的山路,只能慢慢前进。
-
小学高年级:
- 学习路上有时会地棘天荆,但只要坚持就能成功。
- 他面对地棘天荆的困境,仍然勇敢前行。
-
初中:
- 创业初期,他遭遇了地棘天荆的市场环境,但最终挺了过来。
- 历史上有许多英雄在地棘天荆的时代依然坚守信念。
-
高中:
- 面对地棘天荆的社会现实,他选择了迎难而上。
- 这部小说描写了主人公在地棘天荆的环境中奋斗的故事。
-
大学及以上:
- 在科研领域,突破技术瓶颈往往如同地棘天荆,需要极大的毅力。
- 地棘天荆的政治局势并未动摇他的改革决心。
错误用法
-
形容普通困难:
- ❌ “今天的作业有点多,真是地棘天荆。” (作业多只是小困难,不宜用此成语。)
- ✅ 应改为“今天的作业有点多,有点棘手。”
-
形容天气恶劣:
- ❌ “今天台风来了,外面地棘天荆。” (成语不适用于自然天气。)
- ✅ 应改为“今天台风来了,外面风雨交加。”
-
形容心情不好:
- ❌ “我考试没考好,感觉地棘天荆。” (成语不适用于情绪描述。)
- ✅ 应改为“我考试没考好,心情很低落。”
-
形容竞争激烈:
- ❌ “这次比赛竞争激烈,简直是地棘天荆。” (成语多指环境险恶,而非竞争。)
- ✅ 应改为“这次比赛竞争激烈,压力很大。”
-
形容道路崎岖:
- ❌ “山路弯弯曲曲,真是地棘天荆。” (成语强调险恶,而非单纯崎岖。)
- ✅ 应改为“山路崎岖难行,行走艰难。”
你可能感兴趣
巇怎么读
本文介绍了汉字“巇”的拼音、部首、笔顺及其含义。该字含义包括险恶、险峻,形容山路危险等。此外,“巇”也可指隙间或比喻可乘之机。文章详细解析了“巇”在不同语境下的应用,如“险巇”、“巇峻”、“巇崎”等。
描写山路难走的诗词
本文介绍了多篇描写山路难走的古诗词及其解析,包括陆游的《游山西村》、杜牧的《山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李白的《蜀道难》等多位诗人的作品。这些诗词生动地描绘了山路行走的困难与挑战,通过形象的描绘和寓意,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行走在山路上的艰辛与不易。同时,也借此寓言地反映了人生的不易与坎坷。文章还从不同角度介绍了多首关于山路难行的诗词,如刘长卿的《送灵澈上人》、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等,强调了诗人在面对崎岖山路时的决心、勇气与坚韧精神。这些诗词不仅让我们感受到行走在山路上的艰辛,也让我们对人生之路的坎坷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激励我们在面对困难与挑战时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勇往直前。
虎窟龙潭
虎窟龙潭是一个成语,读音为hǔ kū lóng tán,形容极凶恶的地方或险恶的形势。其来源于古代传说和历史故事,用以描述如同虎豹出没的洞穴和龙蛇出没的深潭一样危险的地方。该成语的近义词有龙潭虎穴、险象环生、危机四伏等。反义词则包括安居乐业、风平浪静、安然无恙等。使用虎窟龙潭时需注意其正确语境,避免词义误用、使用场合不当及搭配不当等错误。
佛口蛇心
佛口蛇心是一个成语,读音为fó kǒu shé xīn。这个成语用来形容表面上说话慈悲善良,内心却怀着险恶的意图的人。它的典故来源于《法华经》中的一位和尚。此外,这个成语还有其他近义词如口蜜腹剑、笑里藏刀等。同时也有反义词如表里如一、心口如一等。在使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其正确的用法,不能用于形容外貌或外表特征,也不能轻易用于评价一般的言行举止。需要谨慎考虑其适用场景和对象。
仇人见面,分外眼红
“仇人见面,分外眼红”是一个描述双方积怨已久,相遇时敌意和怒火异常强烈的成语。其含义源于古代的文学作品或民间传说,常用来形容两个有深仇大恨的人在相遇时情绪异常激动的情况。这个成语的读音中,“仇人”指的是有仇恨、敌对关系的人,“见面”即彼此相遇,“分外”表示特别、异常,“眼红”则形容愤怒或激动到极点的情绪。该成语的近义词包括旧恨新仇、势不两立、冤家路窄等,反义词则包括和睦相处、握手言和等。使用此成语时需根据具体情境和语境进行判断和选择,避免在非敌对关系的人相遇或轻松、非正式场合中使用。提供的文章还包含了该成语的详细解释、例句以及错误用法和示例场景。
爬山涉水是什么意思
"爬山涉水"是一个成语,形容经历艰难险阻,翻山越岭、渡过河流等,以形容旅途的艰辛或工作的困难。该成语源自古代行旅生活,形容人们为了求学或寻找财富而经历的艰辛旅程。它的近义词有跋山涉水、翻山越岭等,反义词有一帆风顺、平步青云等。使用"爬山涉水"时需注意避免误用,应正确理解其含义并用于恰当的场合。
驰骋疆场
驰骋疆场是一个形容在战场上英勇作战的成语。其源于古代战争,最早可追溯到军事文献和历史记载。该成语表示在战场上快速奔跑、勇往直前的状态。近义词包括英勇奋战、奋勇争先等,反义词为畏缩不前、消极怠工等。在使用时需注意,该成语特指战争环境下的英勇行为,不应随意用于其他场合或搭配不相关的词语。文章提供了详细的典故、例句及错误用法示例。
刀山火海
刀山火海的拼音是dāo shān huǒ hǎi,用来形容极其危险或艰难的环境或处境,也用来赞扬人的勇敢和决心。源于古代传说和故事,最早出自《汉书·王莽传上》。近义词有九死一生、赴汤蹈火等,反义词有安居乐业、安然无恙等。使用时应遵循成语本身的含义和用法,不可误用或滥用。例句中的使用展示了该成语的正确用法,同时也提供了一些错误用法示例以供参考。
岛瘦郊寒
岛瘦郊寒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诗文风格清峻苍劲、简古瘦硬,源自唐代诗人贾岛和孟郊的诗风。该成语出自宋代苏轼的《祭柳子玉文》,用于形容性格或文学作品的风格特点。岛瘦郊寒的近义词有清峻孤傲、简古瘦硬等,反义词包括绮丽柔媚、平淡无奇等。使用时应避免误用,需符合文学艺术作品的实际风格。
荆棘塞途是什么意思
“荆棘塞途”是一个成语,读音为jīng jí sāi tú,用来形容道路艰险、困难重重。其典故源于古代一条长满荆棘的道路,后来用以比喻人生或事业道路上的困难和挑战。该成语的近义词包括崎岖难行、艰难险阻等,反义词则有一帆风顺、平坦顺畅等。在使用时需要注意避免滥用,避免与其他表示困难的词语重复使用,并要注意搭配和语境的合适性。文章中的例句展示了荆棘塞途在实际语境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