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兵砺伍

砥兵砺伍:磨砺精兵的古老智慧

读音

dǐ bīng lì wǔ

含义

  • :细磨刀石,引申为磨炼。
  • :士兵,军队。
  • :粗磨刀石,引申为锻炼。
  • :古代军队编制单位(五人为伍),代指军队。

整体含义:形容严格训练军队,使之精良强悍;后也比喻通过刻苦磨炼提升团队或个人的能力。

典故

  1. 《左传·昭公元年》
    春秋时期,晋国大夫叔向评价楚国军队时提到:“楚师轻窕,易震荡也……若砥厉锋锷,以攻我之坚城。”虽未直接使用“砥兵砺伍”,但“砥厉锋锷”已隐含磨砺军队之意。
  2. 《宋书·武帝纪》
    南朝刘裕(宋武帝)为北伐备战,“简练舟师,砥兵砺伍”,最终大破南燕,成为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
  3. 民间演变
    古代将领常以“砥兵山”“砺剑石”命名练兵场所,如传说中岳飞的“砺伍坡”,体现这一理念的深入人心。

近义词

  1. 厉兵秣马:磨好兵器喂饱战马,形容备战状态。
  2. 严阵以待:严密布阵等待敌人,强调防御性准备。
  3. 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准备,适用范围更广。
  4. 养精蓄锐:休养积蓄力量,侧重储备而非训练。

反义词

  1. 刀枪入库:武器收归仓库,比喻放松警惕。
  2. 马放南山:战马散放南山,指解除战备状态。
  3. 乌合之众:临时杂凑的无组织群体。
  4. 临渴掘井:事到临头才准备,突出仓促性。

例句

小学阶段

  1. 运动会上,我们班像“砥兵砺伍”的战士,每天坚持训练。(三年级)
  2. 老师说要“砥兵砺伍”,下周的数学竞赛才能取得好成绩。(五年级)

中学阶段

  1. 航天团队十年砥兵砺伍,终于让嫦娥探测器成功登月。(初一)
  2. 疫情期间,医护人员如同砥兵砺伍的尖兵,守护人民健康。(初三)

高中及以上

  1. 企业通过砥兵砺伍的人才培养机制,在行业中始终保持竞争力。(高一)
  2. 这支科研团队砥兵砺伍二十载,攻克了芯片制造的“卡脖子”难题。(高三)

文学化表达

  1. 大漠孤烟中,戍边将士砥兵砺伍的身影,化作钢铁长城的缩影。
  2. 古籍修复师们以匠心砥兵砺伍,让千年文书重现光华。

错误用法

  1. 误用于个人学习
    ❌ “我每天砥兵砺伍地背单词。”(过度夸张,宜用“刻苦”)
    ✅ 修正:适用于团队系统性训练,如“英语集训营砥兵砺伍三个月”。
  2. 混淆备战与实战
    ❌ “两国已经砥兵砺伍地打起来了。”(混淆训练与交战状态)
    ✅ 修正:“开战前,双方皆砥兵砺伍多年。”
  3. 忽视对象限制
    ❌ “猫咪砥兵砺伍地抓老鼠。”(非人类群体不宜使用)
    ✅ 修正:“警犬队经过砥兵砺伍的训练,搜救效率显著提升。”
  4. 滥用现代场景
    ❌ “程序员砥兵砺伍地写代码。”(不符合传统语境)
    ✅ 修正:“网络安全战队赛前砥兵砺伍,反复演练攻防策略。”

文化启示
这个诞生于冷兵器时代的成语,至今仍闪耀着智慧光芒。它提醒我们:无论是国家发展、团队建设还是个人成长,唯有持续精进、严于律己,方能在关键时刻锋芒毕露。当你说出“砥兵砺伍”时,唇齿间仿佛能听见金石相磨的铮铮之音,那是中华文明对卓越永不止息的追求。

你可能感兴趣

伍的拼音

本文介绍了汉字“伍”的拼音、部首、笔顺等基本信息,详细解析了其作为古代军队的最小单位、数字“五”的大写以及姓名的含义。此外,“伍”还指代同伴、交互错杂等意义。全文内容详尽,为读者全面展现了汉字“伍”的多重含义和背景。

乌合之众是什么意思

乌合之众的读音乌合之众的拼音是wū hé zhī zhòng。乌合之众的含义“乌合之众”原意是指没有组织、没有纪律的一群人,像乌鸦一样聚集在一起,形容人浮躁、混乱、无组织无纪律的状态。现在常用来形容一群人没有共同的目标和方向,缺乏组织和纪律性,容易互相冲突和混乱。乌合之众的典故“乌合之众”这个成语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战国时期,赵国名将李牧曾经率领一支由乌集的士兵组成的军队,这些士兵来自四面八方,没有经过严格的训练和组织,因此被称为“乌合之众”。然而,李牧通过严格的训练和纪律管理,将这支军队变成了一支强大的军队,最终在战场上取得了胜利。因此,“乌合之众”这个成语也常常用来形容没有经过严格训

诘戎治兵

文章介绍了“诘戎治兵”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其中,“诘戎治兵”指的是整顿军事、训练军队,源于古代军事活动。近义词包括整军备战、秣马厉兵等,反义词为松懈怠慢、疏于训练等。使用“诘戎治兵”时需注意避免与军事无关的场合及误解。文章强调了诘戎治兵在军事准备和训练中的重要性。

百不当一

本文介绍了成语“百不当一”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近词。该成语用于形容人或事物在某方面极为优秀,超越其他同类。典故来源并不明确,但可以从字面意义上去理解。近义词包括出类拔萃、独树一帜、卓尔不群等。反义词有平庸无奇、泛泛之辈、碌碌无为等。文章还通过例句展示了该成语的正确用法,并强调了在使用时需要注意避免误用和夸张。

土鸡瓦狗是什么意思

土鸡瓦狗的读音土鸡瓦狗的读音为:tǔ jī wǎ gǒu。土鸡瓦狗的含义土鸡瓦狗这个成语字面上的含义是指用泥土捏成的鸡和用瓦制成的狗,比喻徒有威名而无实际本领的武将或军队。具体来说,它用来形容那些看似强大而实际上却毫无战斗力的东西,或者形容那些虚有其表、没有真才实学的人。土鸡瓦狗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战争时期。在古代,人们常常用土和瓦来制作各种模型,其中就包括鸡和狗的模型。这些模型在战争中被用来作为象征性的攻击武器,用来吓唬敌人或表示军队的威武。然而,这些土鸡瓦狗并不是真正的战斗武器,只是用来制造声势和吓唬人的。因此,人们就用“土鸡瓦狗”来形容那些徒有虚名而无实际战斗能力的人或事

养军千日,用在一时是什么意思

养军千日,用在一时的读音养军千日,用在一时的读音是:yǎng jūn qiān rì,yòng zài yī shí。养军千日,用在一时的含义“养军千日,用在一时”是一个成语,意思是长期供养和训练军队,以便在关键时刻能够派上用场。这个成语强调了平时的准备和积累的重要性,以及在关键时刻的应对能力。具体来说,“养军”指的是平时对军队的供养和训练,“千日”则强调了这种供养和训练的长期性和持续性。而“用在一时”则是指在关键时刻,如战争或紧急情况下,军队能够迅速投入战斗并发挥其作用。这个成语的含义也可以引申为平时的积累和准备对于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性。只有平时不断努力,才能在关键时刻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养军

整旅厉卒是什么意思

整旅厉卒的读音整旅厉卒的读音为:zhěng xǐn lì zú,其中“zhěng”为第三声,“xǐn”为第三声,“lì”为第四声,“zú”为第二声。整旅厉卒的含义整旅厉卒,意为整顿军队,激励士兵。它指的是通过严格管理和训练,提高军队的战斗力,使其在战场上能够表现出强大的战斗意志和实力。整旅厉卒的典故整旅厉卒的典故源于古代军事训练的实践。在古代,军队的战斗力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整顿军队、激励士兵成为了军事训练的重要内容。通过严格的训练和管理,士兵的战斗意志和实力得到了提高,从而在战场上取得了胜利。这个成语也常被用来形容军队的纪律严明和战斗力强大。整旅厉卒的近义词整军经武:指整顿军

有生力量是什么意思

有生力量的读音有生力量的读音为:yǒu shēng lì liàng,其中“有”读作yǒu,声调为第三声;“生”读作shēng,声调为第一声;“力”读作lì,声调为第四声;“量”读作liàng,声调为第四声。有生力量的含义“有生力量”指在战争或斗争中具有生命力和战斗力的部分,也泛指可以投入某种活动的有效力量。其中,“有生”指的是具有生命力和活力的,“力量”则指的是可以产生作用的能力或能量。有生力量的典故“有生力量”一词的典故源自古代战争中的实际用语。在古代战争中,军队的战斗力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有生力量”一词便用来形容军队中具有生命力和战斗力的士兵。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语的含义

弓调马服

“弓调马服”是一个成语,读音为gōng tiáo mǎ fú,用来形容军队装备精良、训练有素,随时可出征的状态。其典故源于古代战争,强调装备和训练的重要性。该成语的近义词有兵强马壮、整装待发等,反义词有兵疲马困、草率从事等。在日常使用和写作中,需要注意成语的正确用法和语境匹配性,避免误用。“弓调马服”的军队装备精良、训练充分,战斗力强,常在战争中取得胜利。

励兵秣马是什么意思

励兵秣马是一个成语,读音:lì bīng mò mǎ,最早出自《左传·昭公二十一年》。它用来形容军队在战前进行充分的准备和训练,激励士兵,喂饱战马,准备迎战。这个成语还包含了丰富的历史典故,如三国时期曹操北征乌桓前的准备。其近义词有整军待战、整装待发、磨刀霍霍等,反义词有松懈无备、涣散无序等。使用时应特别注意其特定的军事背景和含义,避免在非军事场合使用或误用。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