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跖之物
读音
dào zhí zhī wù
含义
- 盗:偷窃、掠夺。
- 跖:指春秋时期的大盗柳下跖,传说他劫富济贫,被后世称为“盗跖”。
- 物:财物、物品。
整体含义:指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的财物,或来路不正的东西。常用来形容非法所得或道德上不光彩的财富。
典故
- 《庄子·盗跖》:
庄子在《盗跖》篇中借孔子与盗跖的对话,讽刺儒家道德虚伪。盗跖虽为强盗,却言辞犀利,揭露社会不公,因此“盗跖之物”也带有对财富来源的批判意味。 - 《史记·货殖列传》:
司马迁提到“盗亦有道”,暗指盗跖虽为盗贼,但并非毫无原则,其所得财物虽非法,却也有一定的社会背景。 - 民间传说:
传说盗跖劫富济贫,所得财物多分给穷人,因此“盗跖之物”有时也带有讽刺意味,暗指某些看似正义的行为实则违法。
近义词
- 不义之财:指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的钱财。
- 横财:意外之财,多指非法所得。
- 赃物:盗窃或贪污得来的物品。
- 非法所得:法律上认定的违法收入。
- 劫掠之财:通过暴力抢夺的财物。
反义词
- 正当收入:合法劳动所得的报酬。
- 清白之财:来源干净、道德上无可指摘的财富。
- 合法所得:符合法律规定获取的财物。
- 劳动报酬:通过辛勤工作换取的收入。
- 正道之财:符合道德和法律规范的财富。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他捡到钱包不还,这简直是盗跖之物!
- 偷别人的玩具就是盗跖之物,我们不能学。
-
小学高年级:
- 贪污受贿得来的钱都是盗跖之物,迟早会被法律惩罚。
- 那些靠欺骗赚来的钱,不过是盗跖之物罢了。
-
初中:
- 这家公司靠造假账盈利,所得皆是盗跖之物。
- 历史上许多权贵敛财无度,最终发现不过是盗跖之物。
-
高中:
- 在商业竞争中,靠窃取商业机密获利,无异于获取盗跖之物。
- 某些富豪的财富积累充满血腥,实为盗跖之物。
-
大学及以上:
- 金融诈骗所得的资金,本质上就是盗跖之物,终将受到法律制裁。
- 在资本原始积累阶段,许多财富都沾染了盗跖之物的性质。
错误用法
-
误用为“正当财富”:
- ❌ 他靠勤劳致富,赚的都是盗跖之物。(错误,应改为“正当收入”)
-
混淆近义词:
- ❌ 这笔钱虽然是盗跖之物,但他是用来做慈善的。(错误,应改为“不义之财”)
-
褒义误用:
- ❌ 盗跖之物也有它的价值。(错误,成语本身含贬义)
-
对象错误:
- ❌ 这本书是盗跖之物,因为作者抄袭了别人的内容。(错误,应改为“剽窃之作”)
-
过度引申:
- ❌ 他的成功完全是盗跖之物。(错误,成功不能用“盗跖之物”形容,应具体说明非法手段)
总结:“盗跖之物”强调财物的非法或不道德来源,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误用为中性或褒义词汇。
你可能感兴趣
赃盈恶贯是什么意思
赃盈恶贯的读音赃盈恶贯的读音为:zāng yíng è guàn。赃盈恶贯的含义赃盈恶贯,指贪赃受贿所得的财物极多,罪恶也极深重。其中,“赃”指贪污受贿所得的财物,“盈”表示充满、极多,“恶”指罪恶,“贯”则有连续不断之意。整个成语的含义是形容贪污受贿的罪行极其严重,财物极多,罪恶也极其严重。赃盈恶贯的典故赃盈恶贯的典故出自《汉书·酷吏传》。汉朝时期,有一个叫盖宽饶的酷吏,他执法严明,不畏权贵,但同时也因过于严厉而得罪了很多人。他曾经上书汉宣帝,指出当时官场贪污腐败的现象十分严重,贪官污吏的罪行如同“赃盈恶贯”,必须严厉打击。后来这个成语就用来形容贪污受贿罪行极其严重的状况。此外,该成语还可以
狱货非宝是什么意思
狱货非宝的读音狱货非宝的读音为yù huò fēi bǎo。狱货非宝的含义“狱货非宝”这个成语指的是在监狱里获得的财物并不是真正的财富或宝藏。它强调了不义之财的不可取性,以及对于通过非法手段获得的财富的贬低。狱货非宝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源自古代中国。在古代,监狱中的犯人常常会通过非法手段获取财物,如藏匿赃物或通过贿赂狱卒等手段获取不义之财。然而,这种通过非法手段获得的财富并不被视为真正的财富或宝藏。相反,它被认为是不道德的,并且最终会带来不幸和灾难。因此,“狱货非宝”这个成语被用来警示人们不要追求不义之财,要坚守道德底线。据史书记载,这个成语最早可以追溯到《左传》等古籍。在古代文学作品中,也有
不义之财
不义之财是指通过不正当或不道德的方式获取的财富。其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及错误用法等得到了详细阐述。文章指出,不义之财是违反社会道德、法律法规的财富,往往伴随着风险和损失。同时,也存在对正常收入、小恩小惠的误解,以及滥用不义之财概念进行指责和诋毁的现象。文章提醒人们要警惕不义之财的诱惑,坚守道德底线,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非分之财
非分之财的拼音是fēi fèn zhī cái。它指的是不属于自己的财富或收入,即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的财富。这个成语强调了财富的正当性和道德性。其源于古代道德教诲,用于形容那些不正当手段获得的财富,如贪污、中彩票等。近义词有不义之财、横财等,反义词有义之财、合法收入等。错误用法包括将非分之财用于非法活动、炫耀和奢侈消费以及用于不义之事。文章告诫人们要警惕贪图非分之财的心态,坚持正当手段和道德原则获取财富。
坐地分赃是什么意思
坐地分赃的读音坐地分赃的读音为:zuò dì fēn bā,其中“地”和“分”均读为第四声,“赃”读为第一声。坐地分赃的含义“坐地分赃”是指不劳而获,通过某种方式获得非法利益后,在原地或某个地方瓜分这些非法所得的行为。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那些不付出劳动或努力,却能轻易获得他人劳动成果或非法利益的人。坐地分赃的典故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的犯罪行为。在古代社会,有些人会利用他人的劳力或财富进行犯罪活动,如盗窃、抢劫等,然后他们会在某个地方聚集起来,瓜分这些非法所得。这种行为就被称为“坐地分赃”。坐地分赃的近义词分赃不均:指在瓜分非法所得时,由于分配不均而引起的矛盾或争执。不劳而获:指没有付出劳动或努力
狗偷鼠窃
本文介绍了成语“狗偷鼠窃”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近义词。该成语用于形容行为卑劣、不择手段地盗窃或偷取他人财物,常用来形容不道德或不正当的行为。文章还提供了关于该成语的例句以及错误用法提示。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
监临自盗
本文介绍了“监临自盗”这一成语,其含义为在管理、监督或控制某项财物或事务时,利用职务之便擅自盗窃或贪污的行为。该成语源自古代官场,用来形容那些利用职权进行不正当行为的人。文章还介绍了监临自盗的近义词如监守自盗、贪污受贿等,以及反义词如清正廉洁、奉公守法等。通过示例句子展示了监临自盗的用法。同时,文章指出了监临自盗的错误用法,如用于非职务之便的盗窃行为、轻微的违法行为以及在不当场合随意使用等。
悖入悖出
“悖入悖出”是一个成语,形容违背常理或行为自相矛盾导致的不好结果。其含义是收入和支出都违背常理,或行为自相矛盾。典故源自古代道德和伦理规范,违背这些规范的行为即被视为“悖入悖出”。近义词如自相矛盾、言行不一等,反义词如井然有序、言行一致等。使用此成语需注意其准确含义和语境,避免错误用法。
图财害命是什么意思
图财害命的读音图财害命 的拼音是 tú cái hài mìng。图财害命的含义“图财害命”这个成语的含义是指为了谋取财物而不惜害人性命,或者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不正当手段,最终导致人命的损失。其中,“图”字意为谋取或计划,“财”指财物,“害命”则是指造成人的死亡或伤害。图财害命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源自于古代的文学作品。在古代社会中,由于物质贫乏和道德观念的缺失,一些人为了谋取财富而不择手段,甚至不惜采取害人性命的方式。这种行为被人们所谴责,并逐渐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成语“图财害命”。这个成语的典故并不是很明确,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反映了古代社会中一些人为了谋取财富而不顾人命的恶劣行为。图财害命的
主守自盗是什么意思
主守自盗的读音主守自盗的读音为:zhǔ shǒu zì dào。主守自盗的含义“主守自盗”指的是担任保管或守护财物的人,利用职务之便,擅自取用或盗窃自己所保管的财物。这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涉及到职务的滥用和信任的背叛。主守自盗的典故“主守自盗”这一成语源于古代的典故。在古代,有些官员或管家负责保管公家或他人的财物,但有些人却利用职务之便,擅自取用或盗窃财物。这种行为被视为不道德且违法的行为,因此“主守自盗”这一成语便用来形容这种行为。典故出处已不可考,但这一成语至今仍被广泛使用,用以警示人们不要利用职务之便进行不正当的行为。主守自盗的近义词近义词:监守自盗、窃取公款、侵吞公物等。这些词语都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