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峡泻河

倒峡泻河

读音

dǎo xiá xiè hé

含义

  • 倒(dǎo):倾倒、翻转。
  • 峡(xiá):峡谷,两山之间的狭窄水道。
  • 泻(xiè):水流急速奔涌。
  • 河(hé):大河,泛指江河。

整体含义:形容文辞气势磅礴,如同峡谷中的河水倾泻而下,不可阻挡。多用于赞美诗文或言论雄浑有力,富有感染力。

典故

  1. 《晋书·文苑传·左思》
    左思作《三都赋》,构思十年,文采飞扬,时人竞相传抄,洛阳为之纸贵。后人评价其文“倒峡泻河”,形容其文笔雄浑,如江河奔涌。
  2. 唐代韩愈《进学解》
    “沉浸醲郁,含英咀华,作为文章,其书满家。上规姚姒,浑浑无涯;周诰殷盘,佶屈聱牙;《春秋》谨严,《左氏》浮夸;《易》奇而法,《诗》正而葩;下逮《庄》《骚》,太史所录;子云、相如,同工异曲。先生之于文,可谓闳其中而肆其外矣。”后人以“倒峡泻河”形容韩愈文章的气势。
  3. 宋代苏轼评李白诗
    “李太白诗,如倒峡泻河,奔放不羁,不可羁縻。”

近义词

  1. 气势磅礴:形容气势雄浑浩大。
  2. 雄浑有力:形容文辞或声音浑厚有力。
  3. 汪洋恣肆:形容文章或言论豪放洒脱,不受拘束。
  4. 笔走龙蛇:形容书法或文章流畅奔放。
  5. 雷霆万钧:比喻威力极大,不可阻挡。

反义词

  1. 平淡无奇:形容文章或言辞缺乏特色,毫无波澜。
  2. 索然无味:形容内容枯燥,毫无吸引力。
  3. 支离破碎:形容文章结构松散,逻辑混乱。
  4. 苍白无力:形容言辞缺乏说服力或感染力。
  5. 拖泥带水:形容文章啰嗦冗长,不够简洁。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

    • 他的演讲像倒峡泻河一样,让全班同学都听得入迷。
    • 这篇童话故事虽然短小,但情节紧凑,读起来倒峡泻河,非常精彩。
  2. 小学高年级

    • 老师朗读古诗时,声音洪亮,倒峡泻河,仿佛带我们回到了古代。
    • 他的作文描写瀑布时,用了“倒峡泻河”这个词,让文章更加生动。
  3. 初中

    • 李白的诗豪放不羁,如倒峡泻河,令人震撼。
    • 辩论赛上,他的发言倒峡泻河,让对方辩手难以招架。
  4. 高中

    • 苏轼的《赤壁赋》文采斐然,倒峡泻河,展现了豪迈的胸襟。
    • 这部小说的叙事风格倒峡泻河,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5. 大学及以上

    • 他的学术论文逻辑严密,论证倒峡泻河,极具说服力。
    • 这位作家的散文倒峡泻河,既有哲思,又不失文采。
  6. 文学评论

    • 杜甫的《兵车行》倒峡泻河,深刻反映了战争的残酷。
    • 鲁迅的杂文倒峡泻河,犀利深刻,直指社会弊端。
  7. 日常口语

    • 他讲故事时倒峡泻河,大家都听得津津有味。
    • 这首歌的歌词倒峡泻河,充满了激情和力量。
  8. 广告文案

    • 这款新车的宣传语倒峡泻河,让人忍不住想试驾。
    • 他的演讲倒峡泻河,成功打动了在场的投资者。
  9. 新闻报道

    • 这位外交官的发言倒峡泻河,展现了国家的坚定立场。
    • 他的获奖感言倒峡泻河,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
  10. 网络用语

    • 这篇影评倒峡泻河,把电影的优缺点分析得淋漓尽致。
    • 他的直播解说倒峡泻河,粉丝们纷纷点赞。

错误用法

  1. 形容水流缓慢

    • ❌ 小溪的水流倒峡泻河,缓缓流过山间。(错误,该成语形容气势磅礴,不能用于缓慢的水流。)
  2. 形容琐碎小事

    • ❌ 他倒峡泻河地讲述了自己早上刷牙的过程。(错误,该成语不适用于平淡琐碎的内容。)
  3. 形容声音微弱

    • ❌ 她的歌声倒峡泻河,轻柔得像一阵风。(错误,该成语强调雄浑有力,不能用于轻柔的声音。)
  4. 形容逻辑混乱

    • ❌ 这篇文章倒峡泻河,让人看不懂作者想表达什么。(错误,该成语形容文辞有力,而非逻辑混乱。)
  5. 形容动作迟缓

    • ❌ 他倒峡泻河地走到门口,花了十分钟。(错误,该成语不适用于形容缓慢的动作。)

总结:“倒峡泻河”是一个极具画面感的成语,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用于平淡、琐碎或缓慢的场景。

你可能感兴趣

大笔如椽

“大笔如椽”是一个成语,形容写作或绘画的笔法粗犷有力,如同巨大的笔如同椽木一般。源自《左传·昭公十二年》,反映古代文人对于写作的重视和才华的赞美。也可形容某人写作才华出众。其近义词有挥洒自如、挥毫泼墨、才思敏捷等。反义词包括才疏学浅、笨拙无力等。在日常使用需注意语境,避免误用。

鳌掷鲸呿

本文介绍了成语“鳌掷鲸呿”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词。该成语形容气势恢宏、壮观的景象。文章还给出了该成语的正确用法和错误用法示例。

撑霆裂月

"撑霆裂月"是一个形容词短语,发音为chēng tíng liè yuè,形容事物或事件具有极大的力量或影响力,能够震撼人心。其含义强调了行动或影响的巨大性。虽然该成语的典故暂无确切记载,但可以从字面意义推测其来源。它常被用于形容英勇、威猛的场景。近义词有天崩地裂、雷霆万钧、惊天动地等。反义词有风平浪静、微不足道等。在使用时,需避免误用在不恰当的语境中,例如在描述平凡事物时。正确运用该成语能够生动形象地表达事物或事件的力量与影响。

笔大如椽

文章介绍了成语“笔大如椽”的读音、含义、出处、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形容文采高妙、笔力雄健,如同粗大的椽木一样有力,常用来形容某人的文章或作品气势磅礴、雄浑有力。最早出自《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后被历代文人所沿用。文章还强调了该成语的正确使用方式,避免误用或滥用。

韩潮苏海

韩潮苏海是一个成语,用于形容文章或诗词的意境深广、气势磅礴,如韩愈的诗风和苏东坡的文风一样具有雄浑壮阔的艺术魅力。它源于中国古代文学史,与两位大文豪韩愈和苏东坡的文学风格有关。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具有类似文学魅力的作品,其近义词包括波澜壮阔、雄浑壮丽等。反义词为平淡无奇、索然无味等。在使用时需要注意避免滥用或误用,应只用于具有较高文学艺术价值的作品或表达方式,并避免在不恰当的场合或语境中使用。

沉著痛快

沉著痛快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人处事冷静稳重且果断利落。这一成语源于古代文学,常用来形容英雄豪杰的形象。它含有冷静、果断、稳重的意味,并且表达了一种积极向上、干练利落的态度。沉著痛快的近义词有冷静、沉着、果断等,反义词包括慌乱、失措、犹豫不决等。在运用这一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用词不当、搭配不当以及滥用误用等错误用法。通过这个摘要,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沉著痛快这个成语。

刀头燕尾

刀头燕尾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来形容字迹或图形线条末端尖锐细长的特征,常用来形容书法或绘画的线条流畅优美,具有艺术性。其典故源于对书法或绘画中线条末端的观察和描绘。刀头燕尾的近义词有锋芒毕露、细长如丝、笔走龙蛇等。反义词包括粗犷无章、平庸无奇等。该成语在正确使用场合下,可以形象生动地描述书法、绘画等艺术作品的线条美感。错误用法包括用于不当场合或误用为贬义。

波澜老成

“波澜老成”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ō lán lǎo chéng,含义是文章、言辞或行事风格既有波澜壮阔的气势,又显得老练成熟。这一成语源于古代文学中对文风、言辞的赞美,强调作品在展现力量和情感的同时,表现出深沉、内敛的成熟美。其近义词包括稳重大气、成熟稳重、文采斐然等,反义词为轻浮浅薄、幼稚天真等。在使用时,需根据具体语境和对象选择是否使用,避免不当用法。

抽秘骋妍

抽秘骋妍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hōu mì chěng yán。它表示探求深奥的道理,展示才华或美好的一面。这个成语源于古代文学作品,形容文人在文学创作中追求高深境界。其近义词有探幽索隐、发掘宝藏、显山露水等,反义词有藏拙守拙、浅尝辄止等。在句子中,可以描述文学造诣深厚的人、学术研究、表演艺术等方面。然而,在使用时需注意语境和用法,避免错误使用。

一泻百里是什么意思

一泻百里的读音一泻百里的拼音是:yī xiè bǎi lǐ。一泻百里的含义一泻百里,字面意思为“一泻千里,百里之外”。形容水流迅速、势不可挡,也常用来形容文章、诗篇等文学作品的流畅和气势磅礴。其中,“一泻”表示迅速而猛烈地倾泻,“百里”则表示范围广远。整体上,该成语强调了事物发展的迅猛和气势的强大。一泻百里的典故一泻百里的典故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诗词中。在古代,许多诗人用“一泻千里”来形容江河的壮丽和气势,如唐代诗人李白的“庐山秀丽入眼帘,一泻千里碧水长”。后来,随着语言的演变和发展,人们将“一泻千里”与“百里”相结合,形成了“一泻百里”这一成语。一泻百里的近义词势如破竹滔滔不绝奔腾不息汹涌澎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