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耕火耨:原始农耕的生动写照
读音
刀耕火耨:dāo gēng huǒ nòu
含义
- 刀:指用刀具砍伐树木或杂草。
- 耕:翻土、耕种。
- 火:焚烧草木以清理土地。
- 耨:除草、松土。
整体含义:形容古代农民用刀砍伐草木,再用火烧荒,最后翻土耕种的原始耕作方式。后来也比喻粗放、落后的生产方式。
典故
-
《史记·货殖列传》:
“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
这里提到南方地区采用“火耕水耨”的方式,与“刀耕火耨”类似,都是指原始的耕作方法。 -
《汉书·地理志》:
“江南地湿,民多火耕水耨。”
说明汉代江南地区仍广泛使用这种耕作方式。 -
唐代诗人刘禹锡《畬田行》:
“何处好畬田,团团缦山腹。钻龟得雨卦,上山烧卧木。”
诗中描绘了农民烧山开荒的场景,正是“刀耕火耨”的生动写照。
近义词
- 火耕水耨:焚烧草木后引水浸泡田地,与“刀耕火耨”类似,但更强调水的作用。
- 刀耕火种:与“刀耕火耨”几乎同义,指用刀砍伐草木后焚烧耕种。
- 焚林而田:焚烧森林以开辟农田,比喻破坏性开发。
反义词
- 精耕细作:指细致、科学的耕作方式,与“刀耕火耨”的粗放形成对比。
- 现代农业:采用机械化、科学化的耕作方法,效率更高。
- 可持续发展:强调生态保护,与“刀耕火耨”的破坏性开发相反。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古代人用“刀耕火耨”的方式种地,先砍树再烧荒。
- 农民伯伯不用“刀耕火耨”了,现在用机器种田。
-
小学高年级:
- “刀耕火耨”虽然能开垦土地,但会破坏森林。
- 这本书讲了原始人如何“刀耕火耨”养活自己。
-
初中:
- 在农业史上,“刀耕火耨”是最早的耕作方式之一。
- 由于“刀耕火耨”破坏环境,许多地方禁止这种耕作方法。
-
高中及以上:
- “刀耕火耨”反映了古代人类对自然的依赖与改造。
- 尽管“刀耕火耨”效率低下,但在特定历史阶段是必要的生存手段。
错误用法
-
误用为“刀耕火种”:
- ❌ “他们用刀耕火种的方式建造房屋。”(错误:该成语仅用于耕作,与建房无关。)
- ✅ “他们用刀耕火耨的方式开垦荒地。”(正确)
-
误用于现代科技农业:
- ❌ “现代农业采用刀耕火耨提高产量。”(错误:现代农业与原始耕作方式相反。)
- ✅ “现代农业已取代了刀耕火耨的落后方式。”(正确)
-
误用于非农业领域:
- ❌ “他用刀耕火耨的方法写论文。”(错误:成语仅用于农耕,不能比喻写作。)
- ✅ “他用刀耕火耨的方式清理花园杂草。”(勉强可用,但更推荐“除草翻土”等直接表达。)
“刀耕火耨”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人类农业文明的缩影。它让我们看到祖先如何与自然博弈,也提醒我们珍惜今天的科技与生态平衡。
你可能感兴趣
刀耕火耘
刀耕火耘是一个反映古代农耕文明的成语,指的是用刀翻土耕作和火烧荒地以便种植的原始耕作方式。该成语描绘了古代农民在艰苦条件下开垦土地、种植作物的情景,并且在历史文献和民间传说中都有记载。刀耕火耘的近义词包括开荒拓土、锄草犁地等,反义词则是机械耕作、现代农业等。在运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不应将其用于描述现代农业生产方式,避免误解或不当使用。
火耕流种
火耕流种的读音为huǒ gēng liú zhǒng。这个成语源自古代农耕社会的耕作方式,形容农业生产方式的原始和粗放,也用来描述工作或做事的方式简单粗糙。虽然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这种耕作方式已被淘汰,但火耕流种这个成语仍广泛使用。其近义词包括粗放经营、原始耕作、简单粗暴等,反义词则是精耕细作、集约经营、科学种植等。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不恰当的场合和情境,避免出现拼写错误或用法不当的情况。
畬的拼音
本文介绍了汉字“畬”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其作为动词和名词的不同含义。作为动词,畬表示一种耕作方法,即焚烧田地里的草木,用草木灰做肥料。作为名词,畬表示火耕地,即粗放耕种的田地或开垦了二、三年的熟田。此外,畬还可以指代畬族。文章还引述了古籍中对畬的诠释和用法。
掌握耕的拼音gēng 10个笔画顺序与7个农耕成语解析
在这个段落中,文章主要介绍了关于“耕”字的拼音、部首、笔顺、含义以及详细解析。包括耕字的含义为用犁翻地松土,以及其作为动词的用法和来源。还通过举例详细解释了耕的各种用法和含义,如耕田、机耕、耕食等。此外,文章还强调了耕的重要性,如耕战和境内之民对耕的重视等。概括起来就是,本篇主要介绍关于“耕”字的各个方面含义及用法,突出了其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和作用。概括得简洁明了。\n---根据你提供的文章内容,我写的摘要如下: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耕”字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其详细的含义和解析。文章突出了耕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并详细解释了耕的各种用法和含义,如耕田、机耕、耕食等。整体上,文章简洁明了地概
刀耕火种
“刀耕火种”是一个描述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成语,拼音为dāo gēng huǒ zhǒng。其含义为先使用石器或金属刀开垦土地,再焚烧以灰烬作为肥料播种。这种原始的耕作方式反映了古代人类在农业发展初期的智慧和努力。“刀耕火种”的典故可以追溯到农耕文明初期。除了近义词如原始耕作、粗放农业、传统农耕,其反义词为现代农业、机械化耕作、科技农业。文章还提到了该成语的错误用法,并强调了尊重和保护这种古老农业传统的必要性。
火耕水耨
文章介绍了“火耕水耨”这一成语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在不同场合的使用。该成语描述的是古代人们采用火烧荒的方式耕种土地,用灌溉的方式耨锄田地的原始耕作方式,也泛指粗放、落后的耕作方式。文章还强调了正确使用成语的重要性,避免滥用或误用。
焚林而田
“焚林而田”是一个古代成语,形容为了短期利益如打猎或耕作而焚烧森林的行为,具有破坏生态环境的含义。该成语源于《左传》中的故事,警示人们要保护生态环境,避免只顾眼前利益。近义词包括斩木揭竿、毁林开荒等。反义词有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等。错误用法是在开发过程中忽视生态保护,随意烧毁山林。我们应摒弃这种做法,采取更加环保的开发方式。
火耕水种
“火耕水种”是一种古代的农耕方式,利用火焰进行土地耕作和借助水进行播种。这种方式反映了古代人们对自然环境的依赖和农业技术的原始特点。该词源于古代的农耕文化,并在一些文献中有记载。其近义词包括刀耕火种、粗放农业、原始农耕等,反义词则是机械化农业、集约农业和现代农业等。虽然现代社会已不常用此方式,但在某些地方仍被保留和传承,成为文化和历史的见证。使用时应准确理解其含义,避免误用。
枯耘伤岁是什么意思
枯耘伤岁是一个成语,读音为kū yún shāng suì。这个成语用来形容过度耕作或不当农业活动导致的土地贫瘠和农作物收成不佳,对年景产生不利影响。它强调了过度索取自然资源的负面后果,警示人们应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该成语的典故源于古代农业社会的生活经验。文章还提到了该成语的错误用法,强调了准确理解和使用成语的重要性。
古诗词中关于草的意象有哪些 解读8首经典咏草诗中的生命哲理与情感寄托
本文介绍了多篇以草为主题的诗词,包括白居易、李煜、王之涣、贺知章等人的作品。这些诗词通过描绘草的形态、生机、寓意等方面,抒发了诗人们的情感与思考,展现了草的美丽与坚韧。同时,这些诗词也蕴含了深刻的生活哲学,告诉我们无论遇到多少困难与挫折,都应该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与时刻,感恩自然、珍惜生命。这些赞美草的诗词以其独特的意境和优美的语言,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与力量,也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诗情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