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尽援绝

弹尽援绝

读音

dàn jìn yuán jué

含义

  • :弹药,泛指武器或资源。
  • :用完,耗尽。
  • :援助,支援。
  • :断绝,没有。

整体含义:形容战斗或困境中,武器、物资耗尽,外援也被切断,陷入极其艰难的境地。

典故

  1. 《史记·项羽本纪》
    项羽在垓下之战中,被刘邦大军围困,粮草断绝,士兵疲惫,最终突围失败,自刎乌江。此战可视为“弹尽援绝”的典型例子。
  2. 《三国演义》
    诸葛亮北伐时,因粮草不济、援军未至,被迫撤军,多次面临“弹尽援绝”的困境。
  3. 抗日战争时期
    许多中国军队在敌后作战时,因补给线被切断,陷入“弹尽援绝”的境地,但仍坚持战斗。

近义词

  1. 山穷水尽:比喻无路可走,陷入绝境。
  2. 孤立无援:形容没有外援,独自面对困难。
  3. 四面楚歌:比喻四面受敌,处境艰难。
  4. 困兽犹斗:形容在绝境中仍奋力挣扎。

反义词

  1. 兵精粮足:形容军队装备精良,物资充足。
  2. 后援不断:指源源不断的支援。
  3. 如虎添翼:比喻力量增强,形势有利。
  4. 游刃有余:形容做事轻松,毫不费力。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

    • 游戏里,我的角色被敌人包围,弹尽援绝,只好认输。
    • 考试时,我写完最后一支笔芯,真是弹尽援绝了!
  2. 小学高年级

    • 探险队在沙漠中迷路,水喝光了,食物也吃完了,弹尽援绝,幸好救援队及时赶到。
    • 比赛最后几分钟,我们队落后十分,弹尽援绝,但大家还是坚持到了最后一秒。
  3. 初中

    • 敌军围城数月,守城将士弹尽援绝,仍誓死不降。
    • 创业初期资金链断裂,公司几乎弹尽援绝,但创始人咬牙坚持,最终渡过难关。
  4. 高中及以上

    • 历史上许多英雄人物在弹尽援绝之际,仍展现出惊人的意志力。
    • 科研团队在经费耗尽、设备老化的弹尽援绝情况下,依然取得了突破性成果。

错误用法

  1. 形容普通资源不足

    • ❌ “我的零花钱用完了,真是弹尽援绝。”(过于夸张,不适合日常小事)
    • ✅ 正确用法:“战争持续数月,守军弹尽援绝,被迫撤退。”
  2. 用于非困境场景

    • ❌ “周末宅家,零食吃光了,弹尽援绝。”(非生死攸关,不宜用此成语)
    • ✅ 正确用法:“地震灾区救援初期,部分队伍因道路阻断,一度弹尽援绝。”
  3. 混淆近义词

    • ❌ “他考试没复习,感觉弹尽援绝。”(应使用“束手无策”或“黔驴技穷”)
    • ✅ 正确用法:“被围困的士兵弹尽援绝,仍用石块抵抗。”
  4. 误用反义

    • ❌ “我们公司资金充足,简直是弹尽援绝。”(完全相反,应说“兵精粮足”)

总结:“弹尽援绝”多用于描述极端困境,尤其是战争或生死攸关的场景,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夸张或误用。

你可能感兴趣

弹尽粮绝

“弹尽粮绝”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战争或困境中资源耗尽、无法维持的境地。其源于古代战争时期,军队长时间作战导致弹药和粮食消耗殆尽的情况。近义词包括穷途末路、山穷水尽、危急存亡等。反义词则为兵强马壮、富足有余、安居乐业等。使用时应根据语境恰当选择,避免错误用法。文章详细解释了这个成语的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错误用法示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

描写绝境中看到希望的诗词

描写绝境中看到希望的诗词(第1篇)描写绝境中看到希望的诗词,自古以来便有诸多佳作。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精选的几首古诗词,并附上全文、作者、朝代及解析。一、《游子吟》作者:孟郊(唐)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解析:此诗以游子离别之境为背景,展现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虽然游子身处绝境,但母亲的关爱如春晖般温暖,给人以希望和力量。二、《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作者:苏轼(宋)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少离人。解析:此

财竭力尽

本文介绍了成语“财竭力尽”的读音拼音、含义、典故,以及近义词和反义词。该成语用来描述一个人或团体在财富或力量上已经用尽,没有剩余,通常用于描述极大的努力和牺牲。文章还提供了关于财竭力尽的例句,并指出在日常生活和写作中需要注意避免滥用该成语。本文旨在帮助读者正确理解和使用“财竭力尽”这一成语。

兵败如山倒

兵败如山倒是一个成语,形容军队在战败时迅速溃散,如同山体崩塌一样彻底。该成语源于古代战争的实际情景,后来用来形容战争中一方大败的情景。兵败如山倒的近义词包括溃不成军、一败涂地等,反义词则是势如破竹、百战百胜等。使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语境和搭配,避免错误用法。同时,也需要注意该成语不宜滥用,只用于形容战争或竞争中的失败情境。通过本文的介绍和例句,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

掣襟露肘

本文介绍了成语“掣襟露肘”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用来形容衣衫不整、行动不便的样子,其典故来源于古代文献记载。文章还列举了一些与“掣襟露肘”意思相近的词语以及反义词,并通过例句展示了该成语的用法。同时,也指出了一些错误用法示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

兵精粮足

兵精粮足的读音为bīng jīng liáng zú。这个成语描述的是士兵精壮、粮草充足的情况,形容军队强盛、物资储备丰富。典故来源于古代战争,战争中兵精粮足往往意味着胜利。近义词包括“兵强马壮”,反义词有“兵疲马困”。在实际使用中,要注意避免错误搭配和生搬硬套。只有兵精粮足,才能保证军队在战场上的胜利。

兵强马壮

兵强马壮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īng qiáng mǎ zhuàng,形容军队实力强大,战斗力旺盛。源于古代战争时期,最早出自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国家或军队的军事实力强大。其近义词包括兵精粮足、精锐之师等,反义词有兵弱民疲等。使用兵强马壮时需要避免错误用法,不宜用于非军事领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词语,避免滥用。

楚歌四合

“楚歌四合”是一个成语,形容四面八方传来悲壮的楚歌声,营造一种悲壮、凄凉、绝望的氛围。其来源于古代的战争故事,最早出自《史记·项羽本纪》。该成语与四面楚歌、悲歌击筑等词语在意义上相近,与欢声雷动、歌舞升平等词语则形成对比。使用时应根据具体情境合理使用,避免在轻松愉快的场合中使用或在理解上产生偏差。

釜中生鱼

本文介绍了成语“釜中生鱼”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原意是形容在困境中寻找生机,现在用来形容在艰难环境中依然保持乐观和积极向上的态度。其典故出自《战国策·燕策》,故事中的秦开在军中粮食短缺的情况下,从釜中发现了小鱼,从而激励士兵们坚持战斗并取得胜利。近义词包括绝处逢生、逆境求生等,反义词则为坐以待毙、束手无策等。文章通过多个例句展示了该成语的正确用法。

大旱云霓

大旱云霓的读音为dà hàn yún ní,含义是在极度困苦或迫切需要中出现的希望和慰藉,源于古代中国的农业社会,表达人们困境中对希望的渴望。其典故在文献和故事中均有记载。近义词为久旱逢甘霖、望眼欲穿、翘首以待,反义词为风调雨顺、雨过天晴。在日常使用中要避免误用,需理解其含义和背景以及正确的使用方法。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