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书铁券

丹书铁券

读音

dān shū tiě quàn

含义

  • 丹书:用朱砂书写的文字,象征庄重、权威。
  • 铁券:铁制的凭证,比喻坚固、不可更改的承诺。
  • 整体含义:指古代帝王赐予功臣世代享受特权的凭证,象征极高的荣誉和保障。后比喻牢不可破的承诺或契约。

典故

  1. 汉代起源
    《汉书·高帝纪》记载,刘邦为表彰功臣,赐予“丹书铁券”,承诺其子孙可免罪减刑。
  2. 唐代发展
    唐太宗为凌烟阁功臣颁发铁券,刻有“卿恕九死,子孙三死”的铭文,成为后世典范。
  3. 明代演变
    朱元璋曾赐徐达等开国功臣铁券,但后期因猜忌大量收回,讽刺地成为“催命符”。

近义词

  1. 免死金牌:特指可免除死罪的凭证,与丹书铁券功能相似。
  2. 护身符:比喻能提供保护的凭据,但宗教色彩更浓。
  3. 尚方宝剑:象征至高权力,但侧重临时授权而非世袭特权。

反义词

  1. 一纸空文:毫无效力的书面承诺,与铁券的权威性相反。
  2. 口说无凭:仅口头约定而无实物凭证。
  3. 秋后算账:事后追究责任,与铁券的“既往不咎”形成对比。

例句

小学阶段

  1. 爷爷说他的承诺就像“丹书铁券”,永远不会反悔。
  2. 故事里的将军得到了皇帝的丹书铁券,全家都很光荣。

中学阶段

  1. 这份合同不是丹书铁券,违约仍需承担法律责任。
  2. 历史上许多拥有丹书铁券的家族最终难逃政治清算。

大学及以上

  1. 当代法治社会中,不存在真正的丹书铁券,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 某些特权阶层幻想拥有现代版丹书铁券,这是对公平的践踏。

错误用法

  1. 混淆对象
    ✘ “老师给我的奖状就是丹书铁券。”(普通奖励与特权凭证性质不同)
  2. 滥用比喻
    ✘ “这份外卖优惠券是我的丹书铁券。”( trivial化重大历史概念)
  3. 时代错位
    ✘ “秦始皇给李斯发了丹书铁券。”(该制度雏形始于汉代)
  4. 逻辑矛盾
    ✘ “虽然签了丹书铁券,但双方随时可以毁约。”(违背其“不可更改”的核心特征)

知识延伸:明代现存唯一完整的铁券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是明英宗赐予李文忠的,其镂金文字仍清晰可辨,成为研究古代契约制度的重要实物。

你可能感兴趣

券字怎么读?掌握quàn和xuàn两种读音及8笔正确写法

本文介绍了“券”的拼音、部首、笔顺及其含义。券可表示为票据或作凭证的纸片,如入场券、债券等。文章还澄清了“劵”并非“券”的异体字,并详细解析了券的历史演变、用途以及在不同语境下的含义,如建筑中的拱券、状写描摹等。

丹书铁契

丹书铁契的读音拼音为dān shū tiě qì,形容重要的文件或契约,表示郑重其事和庄严承诺。其源于古代的文书制度,强调文档的真实性和权威性。近义词有郑重其事、庄严承诺等。反义词为轻描淡写、草率从事等。文章提供了多个例句以展示该成语的正确用法,并指出错误用法,如误用场合和滥用词语。

历代咏张良诗词赏析 关于谋圣张良的30首经典诗词解读

运筹帷幄间,诗咏子房贤——历代咏张良诗词赏析张良,字子房,汉初三杰之一,这位"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谋圣,以其传奇的人生经历和高洁的人格魅力,成为后世文人墨客争相吟咏的对象。从唐宋到明清,无数诗人通过诗词表达对这位"帝王师"的敬仰与追慕。让我们穿越时空,在诗词的长廊中,感受不同朝代文人心目中的张良形象。唐代:雄浑笔触下的豪侠与隐士李白在《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中写道:"子房未虎啸,破产不为家。沧海得壮士,椎秦博浪沙。"短短二十字,勾勒出青年张良散尽家财、招募死士刺杀秦始皇的豪侠形象。李白以"虎啸"喻英雄未起时的蛰伏,用"椎秦"的壮烈场景展现张良反秦的决绝,与其说是怀古,不如说是李白自身豪

丹的拼音

本文介绍了汉字“丹”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含义。丹表示红色,也是一种中成药剂型,由矿物类药物制成,用于配制丸、散或锭等制剂。此外,“丹”在古汉语中还有多种含义,如道家炼制的长生不老药、帝王的象征等。本文还详细解析了“丹”在古汉语中的用法,如丹砂、丹矸、丹剂等。

析圭儋爵是什么意思

析圭儋爵的读音析圭儋爵的读音为:xī guī dàn jué,其中xī为第一声,guī为第一声,dàn为第四声,jué为第二声。析圭儋爵的含义“析圭儋爵”是一个古代成语,意为分割封地和爵位,赐予功臣或亲信。其中,“析圭”指的是分割土地或封地,“儋爵”则是指赐予爵位或官职。整个成语的含义是,通过分割土地和爵位来奖赏有功之人或亲信。析圭儋爵的典故该成语源于古代中国的封建社会,当时君主会将自己的土地和爵位分封给功臣或亲信。这些被分封的人会得到相应的权力和地位,以此作为对他们贡献的奖赏。这个成语的典故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历史文献中,如《左传》、《史记》等。析圭儋爵的近义词封土授位分茅胙土裂土封疆裂土分茅赐

赐茅授土

赐茅授土是一个古代成语,源自周朝皇帝封授臣子土地的传统仪式。其含义是皇帝对臣子的封赏,给予土地和权力。该成语常见于历史文献和古籍中,表示皇帝对功臣的嘉奖和信任。然而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该成语需要注意正确的搭配和语境,避免产生语义上的歧义或误解。同时,也应注意不要与现代政治制度混淆使用。

珪怎么读

本文介绍了汉字“珪”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含义。该字与“圭”含义相同,用于古代玉制礼器等。文章还列举了诸如珪角、珪甑、楚珪、分珪等词语,描述了珪在不同场合的应用。更多有关珪的详细解析和用法,可在文中查找。

分茅锡土

分茅锡土是一个古代成语,意为帝王封赏土地和爵位给功臣或亲族的行为。其典故源于古代的封爵制度,表示将土地和权力授予他人,是至高无上的荣誉。近义词包括封疆授土、裂土分茅等,反义词为夺权篡位等。文章还提供了例句和错误用法示例。

荫字怎么读 解析荫的2种拼音yìn和yīn及正确书写笔顺

本文介绍了汉字“荫”的拼音、部首、笔顺及详细含义。该字具有多种含义,包括没有阳光、遮蔽等。此外,“荫”还指因父祖有功子孙得到的官爵或特权,庇护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荫”字的历史渊源和用法示例。

莂怎么读

本文介绍了莂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其含义。莂指的是植物生长过于密集需要移栽的情况,同时也代表古代写在竹简帛上的契约,双方各执一半作为凭证。另外,莂在佛家文化中也是一种文体。本文详细解析了莂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和含义。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