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贾而沽
读音
dài jià ér gū
含义
- 待:等待。
- 贾:通“价”,价格。
- 而:连词,表示承接关系。
- 沽:卖。
整体含义:等待好价钱才出售,比喻有才能的人等待合适的时机才出仕或施展才华,也指商人囤积货物等待高价卖出。
典故
- 《论语·子罕》:
孔子周游列国时,有人问他为何不急于出仕,孔子回答:“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意思是:“卖啊!卖啊!我是在等待识货的人。”表明他并非不愿出仕,而是等待真正赏识他的君主。 - 《史记·货殖列传》:
春秋时期,商人范蠡辅佐越王勾践复国后,急流勇退,转而经商。他善于观察市场,囤积货物,待价而沽,最终成为富甲天下的“陶朱公”。 - 《战国策·齐策》:
孟尝君门客冯谖曾替主人到封地收债,他烧毁债券以收买民心,并说:“市义而待贾。”意为用仁义换取民心,等待更大的回报。
近义词
- 奇货可居——把稀有的货物囤积起来,等待高价出售。
- 待价藏珠——比喻有才能的人隐藏才华,等待时机。
- 囤积居奇——商人囤积货物,等待高价卖出。
- 择木而栖——比喻贤才选择明主投靠。
反义词
- 急于求成——不顾时机,急于取得成功。
- 贱价抛售——低价匆忙卖出,不等待好价钱。
- 明珠暗投——有才能的人未被赏识,白白浪费才华。
- 迫不及待——等不及合适的时机就行动。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小明收集了很多稀有卡片,他决定待贾而沽,等价格高了再卖。
- 老师告诉我们,学习要踏实,不能总想着待贾而沽,等考试前才努力。
-
小学高年级:
- 这位画家很有才华,但他不愿随便卖画,而是待贾而沽,等待真正欣赏他的人。
- 商人把粮食储存起来,待贾而沽,结果赚了一大笔钱。
-
初中:
- 许多科技公司会囤积专利,待贾而沽,等市场需求旺盛时再授权获利。
- 他在职场中不急于跳槽,而是待贾而沽,等待更好的发展机会。
-
高中:
- 古代士人常以“待贾而沽”自喻,表明自己并非不愿出仕,而是等待明君赏识。
- 在股票市场中,投资者要学会分析行情,待贾而沽,避免盲目抛售。
-
大学及以上:
- 这位学者潜心研究多年,成果丰硕,但他并不急于发表,而是待贾而沽,等待学术界的认可。
- 在商业谈判中,掌握主动权的一方往往能待贾而沽,争取最大利益。
错误用法
-
误用为“消极等待”:
- ❌ 他整天待贾而沽,不肯找工作。(错误:成语强调等待合适时机,而非懒惰。)
- ❌ 公司产品滞销,老板却待贾而沽,不肯降价。(错误:待贾而沽适用于有升值潜力的东西,滞销商品不适用。)
-
误用为“随意出售”:
- ❌ 他待贾而沽,把珍藏的古董低价卖了。(错误:成语指等待高价,而非低价抛售。)
-
误用为“急于表现”:
- ❌ 小张待贾而沽,一有机会就炫耀自己的才能。(错误:成语强调等待时机,而非主动表现。)
-
误用于贬义场景:
- ❌ 这个小偷待贾而沽,等夜深人静才下手。(错误:成语多用于中性或褒义,不适用于违法犯罪行为。)
总结:“待贾而沽”强调有策略地等待最佳时机,不能用于消极等待或盲目行动的场景。
你可能感兴趣
善贾而沽是什么意思
善贾而沽是一个成语,拼音为shàn jiǎ ér gū。其含义是比喻有才能的人会等待合适的时机展示自己的才华。该成语源自《论语·子张篇》中的典故,孔子用其比喻商人善于抓住商机。善贾而沽也与古代商业活动相关,形容商人能在市场繁荣时精准决策。近义词有伺机而动、见机行事等,反义词为错失良机、盲目行动等。在例句中,"善贾而沽"用来形容在合适时机行动或展示才华的能力。错误的用法是忽略其背后深意和智慧,误解为单纯追求利益的行为。因此,使用时应理解其真正含义和背景。
揭秘汉字"沽"的正确读音、书写笔顺与5大文化含义解析
本文介绍了“沽”字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多重含义。包括作为动词的买酒、出售、猎取名誉等含义,以及作为形容词的粗劣、简略等含义。此外,“沽”还是天津的别称。文章详细解析了“沽”字在不同语境下的用法,包括古文中的用法和现代汉语中的用法。
奇货可居是什么意思
“奇货可居”是一个成语,读音为qí huò kě jū。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善于发现并储存稀有珍贵的货物,等待时机出售以获取高额利润。它的含义包括发现商机,有远见卓识,以及抓住机会获取利益。该成语源自古代中国的商业活动。其近义词如囤积居奇、珍藏待价等,都表示储存珍贵物品以待时机。反义词则强调无计划地消耗资源。使用“奇货可居”时需避免错误用法,如用于形容盲目投资或不恰当的事物。该成语帮助理解和描述精明的商业行为。
贩贱卖贵
“贩贱卖贵”是一个成语,指的是商人以低价购进货物再高价卖出的行为,从中获取利润。这个成语源于古代商业活动,形容商人善于把握市场行情,利用价格差异获取利益。其近义词包括买贱卖贵、巧取豪夺等。同时,也有反义词如买贵卖贱、物美价廉等。在商业活动中,“贩贱卖贵”是一种常见的盈利方式,但需注意避免用于形容不正当的商业行为或价格波动不大的商品。文章讲解了该成语的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
屯积居奇是什么意思
屯积居奇的读音屯积居奇的读音:tún jī jū qí。屯积居奇的含义屯积居奇的含义是指大量储存货物,等待时机以获取暴利。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商人囤积货物,等待市场价格上涨后再出售,以获取高额利润。每个字的含义:屯:聚集、积存。积:积累、存储。居:存放、囤积。奇:特殊、不寻常,这里指价格或价值的不寻常增长。屯积居奇的典故典故出处:该成语出自古代的商业行为中,但并没有明确的典故或历史记载。历史背景:在古代的商业活动中,商人常常会通过观察市场行情,判断某些商品的未来价格走势,然后大量购买囤积,等待时机出售以获取利润。这种行为被视为一种商业策略,后来逐渐形成了“屯积居奇”这个成语。屯积居奇的近义词近义
遵时养晦是什么意思
遵时养晦的读音遵时养晦的读音为 zūn shí yǎng huì,其中“遵”读作 zūn,“时”读作 shí,“养”读作 yǎng,“晦”读作 huì。遵时养晦的含义遵时养晦的含义是遵循时序,韬光养晦,不轻易显露自己的才华或实力,以待时机。它强调在适当的时候行动,不轻举妄动,保持低调和谨慎的态度。遵时养晦的典故遵时养晦的典故源于古代中国的智慧。在古代,许多智者和政治家都懂得在适当的时机隐藏自己的才华和实力,以避免过早地暴露自己并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他们相信,只有遵循时序,才能在适当的时机展现自己的才华和实力,取得更好的成果。例如,春秋时期,孔子就曾提出“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的思想,强调了遵时
囤积居奇
“囤积居奇”是一个成语,指大量储存货物等待时机卖出以获取高利润。该成语源于古代商业活动,商人们通过购买商品储存,等待市场需求增加再卖出赚取差价。近义词包括“囤积待售”、“积货自销”等,反义词则是“薄利多销”、“公平交易”等。然而,盲目囤积居奇可能导致商品过时或贬值,且在某些情况下可能被视为不道德或违法行为。因此,在商业活动中应适度运用此策略,避免过度囤积。
藏诸名山,传之其人
“藏诸名山,传之其人”是一个成语,意为将重要著作藏在名山之中,以待有缘人传承。这个成语表达了对于重要知识和文化遗产的珍视和传承。典故源于古代文人墨客。其近义词包括珍藏秘籍、传世之作等,反义词为遗失殆尽、泛泛之学等。在使用时需注意不当场合使用、滥用缩写、误解含义和与其他成语混用等错误用法。
贱入贵出
“贱入贵出”是一个描述商业行为的成语,意味着在低价买入后高价卖出以获取利润。其源自古代商人利用市场变化赚取差价的策略,被用来形容商人的精明和才智。该成语的近义词包括买低卖高、买贱卖贵和低进高出等。然而,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如用于非商业活动或贬低他人。在商业活动中,“贱入贵出”被广泛用于描述精明的策略和决策,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
遭逢时会是什么意思
遭逢时会的读音遭逢时会的拼音为:zāo féng shí huì。遭逢时会的含义“遭逢时会”指碰上好时机,遇到好机会。其中,“遭逢”意为遭遇、碰上;“时会”则指好时机、好机会。遭逢时会的典故“遭逢时会”的典故源自于古代,最早可追溯到《汉书》等古籍。典故中常涉及英雄豪杰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出现,遇到合适的机会而得以施展才华,建功立业。如历史上的一些英雄人物,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因恰逢其时而成就一番伟业。遭逢时会的典故出处及示例出处:《汉书·王莽传》:“遇遭逢时会之士,必能充其所蓄,建功立事。”示例:在古代战争中,常有将领因“遭逢时会”,在关键时刻出现,从而扭转战局,取得胜利。遭逢时会的近义词适逢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