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死老虎

打死老虎

读音

dǎ sǐ lǎo hǔ

含义

“打”:击打、攻击;“死”:已经死亡的;“老虎”:猛兽,象征强大或危险的事物。
“打死老虎”字面意思是攻击已经死去的老虎,比喻攻击已经失势或失去反抗能力的人或事物,带有贬义,常用来形容欺软怕硬、趁人之危的行为。

典故

  1. 《韩非子·喻老》
    故事讲述一个人见到老虎已死,便上前猛打,以显示自己的勇敢。旁人讥笑他:“虎已死,何须再打?”讽刺他只会欺负没有威胁的对象。
  2. 《史记·项羽本纪》
    项羽战败后,刘邦的部下纷纷上书要求严惩项羽的旧部。刘邦说:“彼已困,何须再逼?”暗指“打死老虎”的行为不光彩。
  3. 民间故事
    古代有个猎人,不敢打活虎,专等别人猎杀老虎后,再上前补刀,以此邀功。村民嘲笑他只会“打死老虎”,毫无真本事。

近义词

  1. 落井下石:趁人危难时加以陷害。
  2. 欺软怕硬:欺负弱者,畏惧强者。
  3. 趁火打劫:趁别人有困难时谋取利益。
  4. 痛打落水狗:比喻对已经失败的人继续攻击。

反义词

  1. 雪中送炭:在别人困难时给予帮助。
  2. 扶危济困:帮助处于危难中的人。
  3. 见义勇为:遇到正义的事勇敢去做。
  4. 锄强扶弱:打击强暴,帮助弱小。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

    • 小明不敢和强壮的同学打架,只敢欺负小个子,真是“打死老虎”。
    • 那只猫已经受伤了,你还踢它,这不是“打死老虎”吗?
  2. 小学高年级

    • 比赛已经输了,对手还不停嘲笑我们,简直是“打死老虎”。
    • 他不敢挑战高手,只敢和弱者比赛,真是“打死老虎”的行为。
  3. 初中

    • 公司倒闭后,竞争对手还恶意挖走员工,这就是典型的“打死老虎”。
    • 别人失势了,他才敢站出来批评,真是欺软怕硬,“打死老虎”。
  4. 高中及以上

    • 政敌下台后,媒体才敢大肆抨击,这种“打死老虎”的做法毫无意义。
    • 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强者,而不是只会“打死老虎”。

错误用法

  1. 误用为“勇敢”

    • ❌ “他一个人打死了老虎,真厉害!”(正确意思是攻击已死的虎,而非真正勇敢。)
  2. 误用为“彻底解决问题”

    • ❌ “我们要‘打死老虎’,彻底消灭这个隐患。”(成语本身带有贬义,不宜用于正面表述。)
  3. 误用为“坚持不懈”

    • ❌ “即使老虎死了,他也要继续打,真是毅力非凡。”(成语讽刺的是欺软怕硬,而非坚持。)

“打死老虎”通常用于批评那些不敢挑战强者、只会欺负弱者的行为,使用时要注意语境,避免误用。

打死老虎.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你可能感兴趣

打死虎

本文介绍了“打死虎”这一成语的读音拼音、含义和典故。它用于形容人或事物具有强大的实力和勇气,能够轻易击败对手,源自古代猎人打死凶猛老虎的传说。该成语最早出自《史记》中的故事,后来广泛流传于民间。文章还介绍了与“打死虎”意思相近的词语及其反义词,并给出了一些例句。然而,在使用这一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滥用或误用,不能随意用于形容不需要勇气和实力的情况,也不能用于贬低他人。

欺善怕恶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成语“欺善怕恶”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与反义词,并提供了相关例句。该成语描述了对善良的人欺压、对邪恶的人害怕的行为,反映了不道德和不公正的态度。其典故源于古代社会的不良现象。近义词如“欺软怕硬”等,反义词如“扶弱抑强”等。文章通过例句展示了该成语的恰当使用,并强调了不应因地位或权力对他人产生欺善怕恶的态度。错误用法示例也一并介绍,提醒读者在运用时需具体分析行为表现,以公正态度对待他人。

饿虎扑羊

“饿虎扑羊”是一个成语,读音为è hǔ pū yáng。这个成语用来比喻人或事物在极度渴望或需求的情况下急切地扑向目标。其来源于古代一只饥饿的老虎扑向羔羊的故事。该成语带有贬义色彩,常用来形容人贪得无厌、急不可耐地追求某种目的或利益。其近义词包括贪婪无厌、狼吞虎咽等,反义词则包括知足常乐、淡泊名利等。在使用时需注意对象、场合,避免与其他成语混淆。错误用法包括误用对象、使用场合不当等。

欺软怕硬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欺软怕硬”这一成语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用于描述人的性格特点或行为表现,指的是对软弱的人采取欺压态度,对强硬的人则表现出畏惧和退缩。文章还列举了一些欺软怕硬的例句,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成语。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拼音为bù rù hǔ xué,yān dé hǔ zǐ。这个成语强调冒险和努力的重要性,表明只有深入到危险或困难的环境中,才能获得成功或收获。其来源于古代传说,比喻要得到珍贵的东西或实现目标,必须付出相应的努力和冒险。该成语的近义词为勇往直前、冒险一试等。历史上和该成语相关的故事,如三国时期刘备三顾茅庐,都体现了其深层含义。然而,该成语也有误用的情况,需要注意其适用范围和语境是否合适。该成语鼓励人们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通过实际行动取得真正的成果。

画虎类犬

“画虎类犬”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画虎却像狗,用来形容模仿或学习某事物却不得其法,结果失真变形。这个成语出自古代典籍,表示模仿别人却不得要领。其近义词如“邯郸学步”、“刻舟求剑”等,都表示模仿不当。反义词如“神形兼备”等则表示模仿得非常好。使用这个成语时要注意场合和对象,避免滥用或与其他成语混淆。错误用法包括不当使用场合、滥用或过度使用,以及与其他成语混淆。文章详细解释了该成语的含义、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错误用法。

放虎归山

放虎归山是一个成语,意为将潜在的危险或敌人放回原本的环境,留下后患。其典故源自古代战争中的故事,警告人们不要轻易放过敌人或潜在威胁。该成语的近义词有养虎遗患、纵虎归山等,反义词包括斩草除根、除恶务尽等。使用时应谨慎,避免误用为中性表达或在非战争或非危险情境中使用。错误使用会导致意义不符合成语的警示和寓意。

骑虎难下是什么意思

骑虎难下是一个成语,读音为qí hǔ nán xià。其含义是形容处在困境中无法轻易脱身或解决问题。该成语源于古代传说故事,描述了一位智者骑在老虎背上无法下来的情境。它的近义词包括进退两难、左支右绌等,反义词为势如破竹、一帆风顺等。在使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不当使用场合、误用为贬义以及与其他成语的混淆。文章中的例句展示了骑虎难下的实际运用。

垂饵虎口

垂饵虎口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huí ěr hǔ kǒu。其含义是形容人主动把诱饵送到老虎的嘴里,比喻甘愿冒险,自投罗网,置身险境。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寓言故事,用来警示人们避免冒险行为。其近义词包括自投罗网、自暴自弃、自取灭亡等,反义词为明哲保身、小心翼翼、避害趋利等。在使用时,应注意避免错误的用法,不要将其用于形容勇敢面对困难或挑战的行为。文章提供了关于垂饵虎口的详细介绍,帮助读者理解并正确使用这一成语。

假虎张威

假虎张威是一个成语,读音为jiǎ hǔ zhāng wēi。它的含义是借助老虎的威势来显示自己的威风,形容人虚张声势,以假乱真,借别人的威势来吓唬人或显示自己的力量。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传说和故事。它的近义词包括虚张声势、装腔作势、矫揉造作和狐假虎威等。反义词包括实事求是、谦逊有礼、真诚待人和脚踏实地等。使用时需要注意避免误用为褒义词,不能随意用于形容无关事物或场合,并避免与其他成语混淆使用。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