摧枯拉腐

摧枯拉腐:势如破竹的力量

读音

cuī kū lā fǔ

含义

“摧枯拉腐”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由四个字组成:

  • :摧毁、折断
  • :干枯的草木
  • :拉扯、撕裂
  • :腐朽、腐烂的东西

整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摧毁干枯的草木,撕裂腐朽的东西”,比喻力量强大,能够轻易击败衰败或不堪一击的事物。

典故

  1. 《后汉书·耿弇传》
    东汉名将耿弇在平定叛乱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击败敌军,史书形容其“摧枯拉腐”,形容其军事行动势不可挡。
  2. 《晋书·石勒载记》
    十六国时期,后赵开国皇帝石勒在征战过程中,军队所向披靡,史官用“摧枯拉腐”来形容他的军事才能。
  3. 《资治通鉴》
    在描述唐太宗李世民征讨突厥时,史学家用“摧枯拉腐”比喻唐军对突厥的压倒性胜利。

近义词

  1. 势如破竹——形容进展顺利,毫无阻碍。
  2. 秋风扫落叶——比喻强大的力量迅速清除衰败的事物。
  3. 所向披靡——形容军队或力量无人能挡。
  4. 易如反掌——形容事情极其容易完成。

反义词

  1. 寸步难行——形容行动极其困难。
  2. 举步维艰——比喻进展缓慢,阻力重重。
  3. 强弩之末——比喻力量已经衰竭,难以发挥作用。
  4. 力不从心——形容想做某事但能力不足。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

    • 小明用积木搭的塔一碰就倒,真是“摧枯拉腐”啊!
    • 大风一吹,树叶纷纷落下,就像“摧枯拉腐”一样。
  2. 小学高年级

    • 这支篮球队实力超强,比赛时“摧枯拉腐”,轻松获胜。
    • 消防员用水枪灭火,火势很快被“摧枯拉腐”般扑灭。
  3. 初中

    • 在科技竞赛中,他们的机器人以“摧枯拉腐”之势击败对手。
    • 历史上许多强大帝国最终因腐败而被“摧枯拉腐”般推翻。
  4. 高中及以上

    • 革命军以“摧枯拉腐”之势推翻了腐朽的王朝。
    • 在商业竞争中,新兴企业凭借创新技术“摧枯拉腐”般击败传统巨头。

错误用法

  1. 形容缓慢的过程
    ❌ 错误例句:这座大楼拆除工程进展缓慢,简直是“摧枯拉腐”。
    ✅ 正确用法:应形容快速、轻易的摧毁,而非缓慢过程。
  2. 用于褒义过强的事物
    ❌ 错误例句:他的演讲“摧枯拉腐”,感动了所有人。
    ✅ 正确用法:该成语多用于形容破坏或击败,而非感动或建设性行为。
  3. 形容个人情感
    ❌ 错误例句:她失恋后心情“摧枯拉腐”,非常难过。
    ✅ 正确用法:该成语不适用于形容情绪,而应形容力量或行动。
  4. 用于微小的事物
    ❌ 错误例句:他轻轻一碰,蚂蚁就被“摧枯拉腐”了。
    ✅ 正确用法:该成语通常用于形容较大规模的摧毁或击败。

“摧枯拉腐”是一个充满力量的成语,使用时要注意语境,确保符合其“势不可挡”的核心含义。

你可能感兴趣

摧枯拉朽是什么意思

“摧枯拉朽”是一个成语,形容轻易地、毫不费力地摧毁或消灭某事物,尤其适用于描述已失去活力或战斗力的事物。其源于古代战争中的战术,反映战争的残酷和无情。该成语的近义词有轻而易举、不费吹灰之力、易如反掌等。反义词包括艰难困苦、难如登天、不易之典等。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在非战争或非竞争场合滥用。例如,形容力量强大的人或事物以摧枯拉朽之势达成目标。

摧朽拉枯是什么意思

摧朽拉枯是一个形容词短语,读音cuī jiǔ lā kū。它用来形容力量强大,能够轻易摧毁、拔除陈旧、腐朽的事物。典故虽不可考,但可以从字面意思理解。近义词包括拔除陈腐、摧枯拉朽、势如破竹、轻而易举等。反义词包括艰难困苦、力所不及、弱不禁风等。在使用时需要注意避免滥用或误用,不能用于轻微的行为或事物,避免在不当语境中使用以免产生误解。例句展示了其在不同情境下的用法。

触石决木

"触石决木"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hù shí jué mù,表示面对困难或挑战时能够迅速果断地做出反应。其典故源于古代对人和事的比喻,形容像石头一样坚硬、像木头一样灵活。该成语的近义词包括临危不惧、雷厉风行等,反义词为犹豫不决等。使用时需理解其含义,避免错误用法。例如,在面对危机或挑战时,能够触石决木地做出决策,成功地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

疾如雷电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成语“疾如雷电”的拼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形容动作或事件进行得非常迅速、猛烈,像雷电一样瞬间即至,常用来形容事情进展迅速,出乎意料。其典故来源于古代战争中的迅猛进攻。同时,文章还列举了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示例,以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

破竹之势是什么意思

破竹之势是一个成语,形容势如破竹、势不可挡的态势,用来形容非常强大、迅速、无可阻挡的力量或气势。其拼音为pò zhú zhī shì,最早出自《晋书·杜预传》。该成语的典故源于古代战争,形容一方军队士气高昂、战斗力强时的迅猛进攻。其近义词有锐不可当、势如破竹等。反义词包括停滞不前、举步维艰等。使用时应根据场合正确运用,避免与其他成语混淆。

长驱直进

长驱直进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háng qū zhí jìn。它的含义是形容军队或其他团队以极快的速度和无阻挡的势头向前推进。这个成语源于古代战争中的战术,常用来形容在某个领域或方面进展迅速,势不可挡。长驱直进的近义词有势如破竹、勇往直前等,反义词有停滞不前、徘徊不前等。使用长驱直进时需要注意语境的搭配,避免误用。

拔地摇山

拔地摇山的正确读音是bá dì yáo shān。这个成语用于形容力量或气势的强大,有如拔起地面、摇动山岳般的震撼力量,常用来形容人的勇气、力量或某种行动的巨大影响力。其典故并不明确,但可以从字面上理解其磅礴的意境。拔地摇山的近义词有撼天动地、气吞山河、威震天下等,反义词有微不足道、默默无闻、平淡无奇等。在运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如不要过度夸张或滥用,避免与其他成语混用或误用,以及在正式场合或严肃语境中谨慎使用。

疾风扫秋叶是什么意思

“疾风扫秋叶”是一个成语,读音为jí fēng sǎo qiū yè。它形容行动迅猛,势如破竹,或表示某种事物推进速度快且效果显著。源于古代军事和政治活动,用以比喻行动迅速、势不可挡的态势。其近义词有“风卷残云”、“一扫而空”等,反义词则是“拖泥带水”、“慢慢悠悠”等。在使用时需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如描述自然现象或用于非迅速、非强势的情境。该成语在描述演讲、改革、军队行军、战役胜利等方面都有生动的用例。

如石投水是什么意思

如石投水的读音为rú shí tóu shuǐ,形容人或事物的行动、言语等直接产生明显的效果或深刻的影响。其典故源于古代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描述,也常用来形容行动或言语具有震撼力和影响力。近义词包括一举成功、立竿见影等,反义词则为徒劳无功、半途而废等。在使用时需注意成语的恰当性和准确性,避免错误用法。

草薙禽狝

草藄禽猘的读音为cǎo gāo qín wěi,用来形容环境荒凉、野蛮,或形容人行为粗鲁、野蛮无礼。该成语没有明确的典故,可能与古代对荒野、原始环境的描绘有关。其近义词包括荒芜野蛮、蛮荒之地等,反义词为文明有序、秩序井然等。文章提供了多个草藄禽猘的例句,同时也指出了错误用法,应避免用于形容美好环境或事物,以及与褒义词搭配使用。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