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俗就简:顺应大众,化繁为简的智慧
读音
cóng sú jiù jiǎn
含义
“从”意为跟随、依从;”俗”指大众的、普通的;”就”表示趋向、靠近;”简”则是简单、简化的意思。整个成语”从俗就简”形容顺应大众的习惯和需求,采取简单易行的方法或形式,避免繁琐复杂。
典故
- 《论语·雍也》:孔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虽然并非直接使用”从俗就简”一词,但体现了儒家思想中追求适度、避免过度修饰的理念。
- 《汉书·艺文志》:”及衰世,好古而贱今,务虚文而忘实用。”反映了汉代学者对过度追求形式而忽视实用性的批评,体现了”从俗就简”的思想。
- 宋代苏轼《答谢民师书》:”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表达了文学创作应顺应自然、避免刻意雕琢的观点。
近义词
- 因陋就简:利用原有的简陋条件办事,不求改进完善。
- 删繁就简:去掉繁杂部分,使其趋于简明。
- 化繁为简:把复杂的事情变得简单。
- 返璞归真:去掉外在的装饰,恢复原来的质朴状态。
- 简明扼要:说话或写文章简单明了,能抓住要点。
反义词
- 繁文缛节:过分繁琐的仪式或礼节。
- 矫揉造作: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
- 铺张浪费:为了场面好看而浪费人力物力。
- 标新立异:提出新奇的主张,表示与众不同。
- 画蛇添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反而有害无益。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老师教我们写字要从俗就简,不要画太多花边。
- 妈妈做饭从俗就简,只用简单的调料就很美味。
- 我们班布置教室从俗就简,只用彩纸和气球。
-
小学高年级:
- 这本字典的编排从俗就简,查起来特别方便。
- 爷爷说生活要从俗就简,不要追求太多不必要的东西。
- 我们设计的游戏规则从俗就简,大家都能很快学会。
-
初中:
- 现代建筑设计越来越从俗就简,注重实用功能而非华丽装饰。
- 这篇文章语言从俗就简,没有使用晦涩难懂的词汇。
- 政府办事流程从俗就简后,老百姓办事方便多了。
-
高中:
-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新闻报道更应从俗就简,直击要点。
- 这位画家的风格从俗就简,寥寥几笔就能传神。
- 学术论文并非越复杂越好,有时从俗就简反而更能说明问题。
-
大学及以上:
- 管理大师德鲁克主张管理要从俗就简,避免过度制度化。
- 这款软件界面设计从俗就简,用户体验却非常出色。
- 在商业谈判中,有时从俗就简的沟通方式反而更有效。
-
其他场景:
- 婚礼筹备不必铺张,从俗就简反而更显温馨。
- 这份合同条款从俗就简,双方都容易理解。
- 领导讲话从俗就简,没有套话空话,员工都爱听。
- 这个旅游攻略从俗就简,只推荐最值得去的地方。
- 疫情期间,很多会议改为线上举行,从俗就简却提高了效率。
错误用法
-
误用为”降低标准”:
- 错误例句:为了赶工期,这座大桥的建设从俗就简,导致质量不合格。
- 解析:”从俗就简”不意味着降低标准或偷工减料,而是指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简化不必要的环节。
-
误用为”随波逐流”:
- 错误例句:他没有自己的主见,做什么都从俗就简。
- 解析:这里混淆了”从俗就简”与盲目跟风的区别,前者是主动选择简化,后者是被动跟随。
-
误用为”敷衍了事”:
- 错误例句:他做作业从俗就简,很多题目都没认真思考。
- 解析:”从俗就简”不是马虎应付,而是指用更高效的方式完成任务。
-
误用于需要详尽说明的场合:
- 错误例句:在学术答辩中,他的回答从俗就简,没有深入分析问题。
- 解析:某些正式场合需要详尽阐述,”从俗就简”在此处不适用。
-
误用于形容人的性格:
- 错误例句:她是个从俗就简的人,从不与人争执。
- 解析:这里想表达的是”随和”,与”从俗就简”强调的简化概念不符。
你可能感兴趣
词清讼简
词清讼简是指法律条文清晰明确,司法程序简单高效,使得诉讼案件易于审理,纠纷易于解决。这一成语源于古代对法律条文繁琐复杂的批评,后来用以形容司法制度的高效和公正。其近义词包括清案明目、案情明了等,反义词有案情复杂、模糊不清等。在使用时需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如误用为形容文章或语言的复杂度,用于不恰当的场合,与其他词语混淆等。该成语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用于形容法律文件、司法程序、合同条款等清晰简洁的情况。
残章断简
残章断简的读音是cán zhāng duàn jiǎn,指残缺不全的书籍或文献资料。其典故源于古代文献流传和保存情况,形容文献资料因时间久远或损坏等原因失去完整性的情况。残章断简的近义词有断简残编、片言折狱等,反义词则是完整无缺、完好无损等。虽然这些古籍文献多为残章断简,但每一篇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对于研究古代文化、历史等具有重要意义。使用时应根据语境恰当使用,避免歧义或误解。
拔苗助长
本文介绍了成语"拔苗助长"的读音、含义、典故,以及其近义词和反义词。该成语用于描述急功近利、违反自然规律的行为,指强行改变事物发展进程可能导致不良后果。文章通过农夫教育子女、企业追求短期利润和农业生产过度干预等例子阐述了拔苗助长的错误用法,提醒读者要尊重自然规律,遵循事物的自然发展进程。本文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拔苗助长这一成语。
才广妨身
才广妨身的读音为cái guǎng fáng shēn,意指一个人的才能或能力过于突出,有时会成为一种阻碍或束缚,影响其个人发展或行动。该成语源于古代对才能与个人命运关系的思考。才广妨身的近义词包括才华横溢而自困、智者多忧等,反义词则为无拘无束、才华得展等。该成语错误用法包括滥用、误解含义以及与近义词混淆使用。文章以多种方式阐述了才广妨身的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及错误用法。
枉辔学步是什么意思
枉辔学步的读音读音:wǎng pèi xué bù标注拼音:wǎng(第三声),pèi(第四声),xué(第二声),bù(第四声)枉辔学步的含义“枉辔学步”是一个成语,原意是指学习走路却因方法不当而走错了路,导致无法顺利前行。具体来说,这个成语的含义是比喻模仿别人不得法,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本领也忘掉了,最终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枉辔学步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源于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在古代有一个年轻人,看到别人走路走得很好,就想要学习。于是他开始模仿别人的走路姿势,但因为方法不当,结果越走越错,最终不仅没有学会别人的走路技巧,还把自己原有的走路方式也忘记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学习应该注重方法和技巧,
以养伤身是什么意思
以养伤身的读音以养伤身:yǐ yǎng shāng shēn(注音)以养伤身的含义“以养伤身”是一个成语,指的是过度保养或过度追求身体健康反而导致身体受损或过度疲劳的状态。其中,“以”表示因为、由于的意思,“养”表示保养、调养,“伤身”则表示因保养不当而伤害身体。以养伤身的典故这个成语并没有明确的典故出处,但可以从日常生活中找到很多相关的例子。比如,有些人为了追求健康而过度锻炼、过度饮食补充营养,结果导致身体过度疲劳或出现其他健康问题。这些例子都符合“以养伤身”的含义。以养伤身的近义词矫枉过正:指纠正偏差的行为超过了适当的限度,反而导致新的偏差。过度保养:指对某事物过度保护和保养,导致其失去自
助纣为虐是什么意思
助纣为虐的读音读音:zhù zhòu wéi nüè标注拼音:zhù(第四声) zhòu(第四声) wéi(第二声) nüè(第四声)助纣为虐的含义“助纣为虐”是一个成语,原意是指帮助纣王做坏事,形容助长恶势力,做错事或坏事。其中,“助”是帮助的意思,“纣”指的是商朝最后一个暴君纣王,“为”表示做,“虐”则有暴行、残忍的含义。整个成语用来形容帮助坏人做坏事,结果会变得更加糟糕。助纣为虐的典故该成语来源于《史记·吴起传》。相传商朝末年,纣王荒淫残暴,人民生活困苦。周武王起兵讨伐纣王时,有些人却助纣为虐,帮助纣王进行抵抗。后来这些助纣为虐的人都被周武王所消灭。典故中还提到了其他一些相关历史事件,如
抱瓮灌园
抱瓮灌园是一个成语,意为亲自担任园丁,形容安于拙业、勤于劳动、自食其力的生活态度。出自《庄子·外物》篇中的典故。抱瓮灌园也可指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其近义词包括勤勤恳恳、自给自足和安于拙业,反义词为游手好闲、贪图享乐和不劳而获。该成语在描述一种生活方式和态度时应当注意适用语境,避免误用和不当使用。
倒持戈矛是什么意思
文章介绍了成语“倒持戈矛”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形容面对困难或挑战时,因方法不当或策略错误而陷入困境或危险。文章提供了多个典故、例句,生动地展现了该成语的应用。同时,也指出了在使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的混淆和误用情况。
采椽不斫
采椽不斫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ǎi zhuàn bù zhuó。这个成语的含义是质朴无华、自然天成,强调简朴、自然、返璞归真的生活哲学和审美观念。其典故源于古代贤士隐者,追求自然简朴的生活方式。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形容建筑、生活态度、艺术风格等。使用时要注意语境,不宜滥用,需明确其含义为自然、质朴,而非未经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