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令如流

从令如流

读音

cóng lìng rú liú

含义

  • :听从、服从。
  • :命令、指示。
  • :如同、像。
  • :流水,形容顺畅、迅速。

整体含义:形容人非常顺从命令,执行起来像流水一样迅速、自然,毫不迟疑。

典故

  1. 《左传·昭公十三年》
    春秋时期,晋国大夫士匄(gài)评价楚国令尹子木时说道:“从善如流,从恶如崩。”意思是听从好的建议像流水一样顺畅,而沾染恶习则如山崩般迅速堕落。后来“从令如流”也由此演变而来,强调对命令的迅速执行。
  2. 《史记·淮阴侯列传》
    韩信带兵时,军令严明,士兵们“从令如流”,因此战无不胜。
  3. 《三国演义》
    诸葛亮治军严谨,蜀军将士“从令如流”,使得军队纪律严明,战斗力极强。

近义词

  1. 令行禁止:命令一发布就立即执行,禁令一下达就立即停止。
  2. 唯命是从:完全听从命令,不敢违抗。
  3. 雷厉风行:形容执行命令迅速果断,像雷一样猛烈,像风一样迅速。
  4. 俯首帖耳:形容非常驯服、顺从。

反义词

  1. 阳奉阴违:表面上遵从,暗地里违抗。
  2. 我行我素:不管别人怎么说,仍然按照自己的方式行事。
  3. 桀骜不驯:形容性格倔强,不服从管教。
  4. 固执己见: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1-3年级)

    • 老师让同学们排队,大家都从令如流,很快站好了。
    • 妈妈说“快去洗手”,小明从令如流,立刻跑向洗手间。
  2. 小学高年级(4-6年级)

    • 班长一喊“集合”,全班同学从令如流,迅速排好队。
    • 教练发出指令,运动员们从令如流,立即调整动作。
  3. 初中

    • 军队训练时,士兵必须从令如流,否则会影响整体行动。
    • 老师布置作业后,同学们从令如流,立刻开始写。
  4. 高中

    • 在紧急情况下,消防员必须从令如流,才能高效完成任务。
    • 公司高层决策后,各部门从令如流,迅速执行新政策。
  5. 大学及以上

    • 在军事演习中,指挥官的命令必须被从令如流地执行,否则可能导致失败。
    • 科研团队在导师的指导下,从令如流地调整实验方案。

错误用法

  1. 误用对象

    • ❌ 小狗从令如流地跑过来。(“从令如流”一般用于人,尤其是群体或下属对上级的服从,不适用于动物。)
    • ❌ 这台机器从令如流地运转。(机器是自动执行程序,不涉及“服从命令”的概念。)
  2. 误用场景

    • ❌ 他性格温和,从令如流。(“从令如流”强调执行命令的迅速,而非性格温和。)
    • ❌ 她学习很努力,从令如流地完成作业。(“从令如流”更强调对权威命令的服从,而非自主行为。)
  3. 语义混淆

    • ❌ 他做事从令如流,从不拖延。(“从令如流”强调对命令的服从,而非做事效率。)
    • ❌ 这个团队从令如流,经常提出创新方案。(“从令如流”强调执行而非主动创新。)

正确使用“从令如流”时,应确保语境涉及“服从命令”且执行迅速,通常用于描述军队、团队或下属对上级指示的反应。

你可能感兴趣

令行如流是什么意思

“令行如流”是一个成语,读音为lìng xíng rú liú。该成语描述命令或政策一旦下达,就能迅速得到执行,形容执行力高效。其典故源于古代,强调命令对社会运行的重要性。近义词有政令畅通、雷厉风行等。反义词包括命令执行困难、效率低下等词语。使用时需注意上下文和语境的匹配,避免错误用法。例如,该团队/团队领导的执行力非常强,每次任务/决策都能迅速执行,真正做到了令行如流。

剖决如流是什么意思

“剖决如流”是一个成语,读音为pōu jué rú liú。该成语形容处理决断事情如同流水般迅速,形容办事果断敏捷,思维清晰,能迅速做出决策。其来源于《史记·魏公子列传》中的魏国公子信陵君,以智勇双全著称,善于处理各种复杂问题。此外,“剖决如流”的近义词包括决断如流、雷厉风行等。反义词为犹豫不决、迟钝笨拙等。在使用时,需要注意避免误解其含义,不应随意用于形容流水般的速度或流畅性,而应正确理解其形容人处理问题果断、敏捷、准确无误的正面含义。错误用法是形容人说话啰嗦、不直接了当的负面含义。

决断如流是什么意思

决断如流是一个成语,读音为jué duàn rú liú。它指的是在处理问题或决策时能够迅速果断,像流水一般顺畅无阻,形容人的思维敏捷、决策迅速且能迅速实施。这个成语出自《晋书·卫瓘传》,卫瓘是晋朝的一位名将,以决断如流的特质在战场上迅速做出决策并取得胜利。决断如流的近义词有雷厉风行、果断决绝、英明果断、毅然决然等,反义词包括犹豫不决、优柔寡断等。在日常使用中要避免误用,尤其是在描述水流速度或流畅程度以及描述犹豫不决的情况时。此成语在描述人的决策过程或行为时更为恰当,用于形容人处理问题的迅速和果断。

谏争如流是什么意思

谏争如流是一个成语,读音为jiàn zhēng rú liú。其含义是臣子向君王提出意见或建议时,能够迅速流畅地表达出来。这一成语体现了臣子的忠诚和责任感,以及进谏言辞的重要性。其典故源于古代君臣间的进谏关系。谏争如流的近义词有直言不讳、畅所欲言等,反义词有沉默寡言、噤若寒蝉等。在使用时需注意语境和语气的把握,避免错误用法。该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善于表达意见,言辞流畅有力。

应答如流是什么意思

应答如流的读音应答如流的拼音是:yìng dá rú liú。应答如流的含义应答如流,字面上的解释是回答或应对问题、话题时,像流水一样顺畅、迅速,没有迟疑或犹豫。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的思维敏捷,反应迅速,言辞流利。在具体情境中,它通常表示一个人在面对问题时能够迅速、准确地作出回应,表达清晰,不拖泥带水。应答如流的典故应答如流这个成语的出处已不可考,但可以从古代文化中寻找到类似的表达和典故。在古代的文学作品中,常有描述文人墨客应对如流、才思敏捷的情节。例如在《世说新语》中,就有关于名士们机智应对、言辞犀利的记载。这些典故和故事都为应答如流这个成语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内涵。应答如流的近义词对

应对如流是什么意思

应对如流的读音标注拼音:yìng duì rú liú。应对如流的含义“应对如流”是一个成语,形容在处理事情时反应迅速,能够迅速地应对各种情况,并做出恰当的回应。这个成语强调了应对问题的灵活性和敏捷性。每个字含义如下:“应”:指应对、回应。“对”:指面对、处理。“如流”:如同流水一般,形容迅速、流畅。因此,“应对如流”的含义就是处理事情时反应敏捷,能够迅速、恰当地应对各种情况。应对如流的典故“应对如流”的典故来源于古代的文人墨客之间的故事。相传在古代,有些文人善于即席赋诗,他们的思维敏捷,出口成章,能够迅速地应对各种场合和要求。这种能力被人们赞誉为“应对如流”。这个成语后来逐渐演变成形容人们在

断决如流是什么意思

“断决如流”是一个成语,形容人处理事务果断迅速,毫不迟疑。其源自古代政治家、军事家或官员在处理政务时的迅速决策能力。该成语的近义词包括果断、决断、迅速和流畅,反义词为犹豫不决、迟疑和缓慢。在使用时,应注意避免错误地形容人的性格过于急躁或鲁莽的情况,并选择合适语境。举例表明,在工作中能够迅速解决问题和果断决策的人,常被形容为断决如流。

从谏如流

文章介绍了成语“从谏如流”的读音、含义、出处、近义词和反义词。该成语描述了一个人或组织虚心接受他人建议或意见,并能迅速自然付诸实践的品质。文章还通过举例说明了从谏如流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并指出了错误用法。真正的从谏如流需要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而不是盲目听从。

施命发号是什么意思

施命发号的读音施命发号的读音为:shī mìng fā hào。施命发号的含义“施命发号”指发布命令,施行号令。其中,“施”意为施行、发布,“命”指命令,“发”是发出,“号”则指号令。整体而言,这个成语用于形容权力机构或领导者发布命令、施行号令的权威和决断力。施命发号的典故“施命发号”的典故源于古代军事和政治活动。在古代,统治者或军队的领袖常常通过发布命令和施行号令来指挥军队或管理国家事务。这一成语反映了古代社会中的权威和决断力,也体现了领导者的责任和使命。施命发号的近义词命令如山:形容命令严肃,不可违抗。发号施令:指发布命令,施行号令。雷厉风行:形容执行命令或行动迅速有力。严阵以待:形容军队

号令如山是什么意思

“号令如山”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命令的威严和不可违逆性,拼音为hào lìng rú shān。这个成语强调命令的权威性和不可动摇性,源于古代军事行动中的号令制度。它形容一旦发出命令,就像山一样稳固,必须得到严格的执行和遵守。近义词有秩序井然、纪律严明等,反义词有漫无目的、自由散漫等。在军队、公司或紧急情况下,号令如山的领导方式能够迅速集结、执行命令,提高工作效率和应对能力。然而,需避免在日常非正式的场合随意使用此成语。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