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井救人

从井救人

读音

cóng jǐng jiù rén

含义

“从”意为“跟随、顺着”;“井”指“水井”;“救”即“救助”;“人”指“他人”。字面意思是“跟着跳入井里去救人”。

这个成语比喻不顾实际情况,盲目地帮助别人,结果不仅没能救人,反而可能害了自己。它强调做事要讲究方法,不能鲁莽行事。

典故

  1. 《论语·雍也》
    孔子曾说:“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意思是,如果有人告诉一个仁者“井里有仁义”,他会不会跟着跳下去?孔子借此批评那些不顾现实、盲目行善的人。
  2. 《孟子·离娄下》
    孟子也提到类似的观点,认为真正的仁者不会做无谓的牺牲,而是会采取更有效的方式帮助他人。

近义词

  1. 舍己救人——牺牲自己去救别人,但“从井救人”带有贬义,强调方法不当。
  2. 鲁莽行事——做事冲动,不考虑后果。
  3. 徒劳无功——白费力气,没有实际效果。

反义词

  1. 量力而行——根据自己的能力采取行动。
  2. 智勇双全——既有智慧又有勇气,能有效解决问题。
  3. 审时度势——观察时机,做出合理判断。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

    • 他看见小猫在树上,想直接爬上去救它,结果自己摔伤了,真是“从井救人”啊!
    • 小明不会游泳却跳进河里救人,老师批评他“从井救人”。
  2. 小学高年级

    • 看到有人落水,他立刻跳下去,却忘了自己不会游泳,这不是“从井救人”吗?
    • 帮助别人是好事,但也要注意方法,不能“从井救人”。
  3. 初中

    • 他为了帮朋友打架,结果自己也受了伤,真是典型的“从井救人”。
    • 在火灾中,盲目冲进去救人可能“从井救人”,应该先报警。
  4. 高中及以上

    • 某些慈善组织不考察实际情况就盲目捐款,最终导致资源浪费,这无异于“从井救人”。
    • 在商业竞争中,如果一味模仿对手的策略而不考虑自身条件,就是“从井救人”。

错误用法

  1. 误用为“舍己救人”

    • ❌ 他勇敢地跳进火场救人,真是“从井救人”啊!(正确应为“舍己救人”)
    • ❌ 消防员冲进火场救人,这种“从井救人”的精神值得学习。(错误,应为“英勇无畏”)
  2. 误用为“助人为乐”

    • ❌ 他经常帮助同学,大家都说他“从井救人”。(错误,应为“乐于助人”)
  3. 误用为“见义勇为”

    • ❌ 看到小偷行窃,他立刻冲上去制止,真是“从井救人”。(错误,应为“见义勇为”)
  4. 误用为“盲目跟风”

    • ❌ 看到别人炒股赚钱,他也跟着投钱,结果亏了,这就是“从井救人”。(更合适的说法是“盲目跟风”)

总结:“从井救人”强调方法不当的助人行为,使用时要注意语境,避免与褒义词混淆。

从井救人.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你可能感兴趣

西颦东效是什么意思

西颦东效的读音"西颦东效"的读音为:xī lín dōng xiào。西颦东效的含义"西颦东效"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人们模仿他人,或者不同地方的人们互相模仿的行为。其中,"颦"字指的是皱眉,而"效"字则表示模仿。整个成语的含义是,不同地方的人们互相模仿,就像西边的人皱眉,东边的人也跟着皱眉一样。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们盲目地模仿别人,没有自己的特色和风格。西颦东效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可以追溯到古代。据说,在古代的时候,西边的人和东边的人都有各自的习惯和风俗。有时候,西边的人看到东边的人在做某些事情,就会跟着模仿。同样地,东边的人也会看到西边的人在做某些事情,然后跟着模仿。这种互相模仿的行为就被

作舍道旁是什么意思

作舍道旁的读音作舍道旁的读音为zuò shè dào páng。作舍道旁的含义“作舍道旁”这个成语字面上的意思是“在道路旁边建造房屋”。它用来比喻做事不经过深思熟虑,只听取路人的意见,没有主见,或者不根据实际情况而盲目听从他人意见的行为。作舍道旁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出自于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古时候有一个人想要建造一座房子,他站在路边询问过路人的意见。有的人说这里地势好,有的人说那里风水好,众说纷纭,使得这个人无法决定。于是,他便在道路旁边建了一座房子,结果因为位置不当,房子最终没有建成。这个故事就形成了“作舍道旁”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没有主见、盲目听从他人意见的行为。作舍道旁的近义词随波逐流:

矮人看戏

“矮人看戏”是一个成语,用来描述那些因身高或能力限制无法全面观察或参与某事的人所处的状态。其源于古代戏曲表演中,身材矮小的人无法看到整个表演的情况。该成语含有贬义,需结合具体语境使用,避免误用和滥用。近义词如“井底之蛙”,反义词如“高瞻远瞩”。错误用法包括误用为贬义词、在不合适的场合使用以及与不恰当的词语搭配使用。

吠影吠声

本文介绍了成语“吠影吠声”的读音、含义、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形容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盲目跟从他人的人或行为。文章详细解释了其典故、用法及注意事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

拔苗助长

本文介绍了成语"拔苗助长"的读音、含义、典故,以及其近义词和反义词。该成语用于描述急功近利、违反自然规律的行为,指强行改变事物发展进程可能导致不良后果。文章通过农夫教育子女、企业追求短期利润和农业生产过度干预等例子阐述了拔苗助长的错误用法,提醒读者要尊重自然规律,遵循事物的自然发展进程。本文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拔苗助长这一成语。

以火救火是什么意思

以火救火的读音以火救火读作 yǐ huǒ jiù huǒ。以火救火的含义以火救火,字面意思为用火来扑灭火势。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解决困难或问题,结果反而使事情更加严重或复杂。此成语常用来形容处理问题时采取的方法不当,反而加剧了问题的严重性。以火救火的典故典故一:相传古代有个人家失火,他看到邻居家也有火势,便急忙提水去帮助邻居灭火。然而,他的行为并没有起到任何帮助,反而因为自己的举动使得自己家的火势更加蔓延开来。典故二:战国时期,秦国与赵国交战,秦国大败赵国后,赵国的相国廉颇想出兵反击秦国。但他的策略被认为是以火救火,因为赵国的军队已经疲惫不堪,而秦国则士气高昂。最终,赵国的反击并未成功,反而损失

人云亦云是什么意思

"人云亦云"是一个成语,形容没有独立思考能力,只是随声附和。其典故源于古代书籍和故事,尤其常见的是出自《三国志·吴志·吴主孙权传》的记载。这个成语表示人们应该有自己的见解和判断能力,不盲目跟从别人的意见。近义词如随声附和、拾人牙慧等,都表示没有自己的观点或看法。反义词如独辟蹊径、独树一帜等,则表示有自己的观点或看法,能独立思考和判断。在使用时,需注意避免在需要独立思考和判断的场合盲目跟从别人意见,否则便是错误的用法。

续凫断鹤是什么意思

续凫断鹤的读音续凫断鹤的读音为 xù fú duàn hè。续凫断鹤的含义续凫断鹤是一个成语,用来比喻做事情不切实际,强行模仿别人,结果反而坏了事。其中,“续凫”指的是强行续接野鸭的腿,而“断鹤”则是比喻把鹤的腿折断。整个成语的含义就是形容不根据实际情况而强行模仿,结果导致事情失败或出现不良后果。续凫断鹤的典故该成语出自《庄子·外物》中的故事。故事中,有一只野鸭被困在沼泽中,一个人想要救它,却因为不懂得如何救而采取了错误的方法,最终导致野鸭死亡。他先是试图用竹竿将野鸭的腿续接起来,但失败了;然后又试图将鹤的腿折断来救野鸭,结果也是徒劳无功。这个故事就成为了“续凫断鹤”这个成语的出处。此外,还有

矮人观场

“矮人观场”是一个成语,形容人见识短浅,只能看到眼前的事物,无法从全局或长远的角度看待问题。其典故源于古代民间故事,源于一个身材矮小的人只能看到人群头顶和地面而无法看到整个比赛或表演的场面。该成语有近义词如目光短浅、井底之蛙等,反义词则包括高瞻远瞩、远见卓识等。文章提供了多个例句展示其用法,并强调在使用时需注意尊重和避免冒犯他人。

矮子看戏

“矮子看戏”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ǎi zi kàn xì,形容眼界狭窄、见识有限的人,只能看到眼前的事物,无法看到更广阔的天地和更深的内涵。源于古代戏剧文化中的看戏现象,源于只看到了表面而未能深入了解。成语常见的误用场合包括不适当的场合使用和在错误语境下的误用,使用时要了解其真正含义与语境相符。该成语告诫人们不要只满足于表面的了解,要深入学习和探索。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