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敝舌腐:一个形容言辞枯竭的成语
读音
chún bì shé fǔ
含义
- 唇:嘴唇,象征言语的表达。
- 敝:破旧、损坏,引申为疲惫不堪。
- 舌:舌头,代指说话的能力。
- 腐:腐烂、衰败,形容失去活力。
整体含义:形容因反复劝说或辩论而口干舌燥,言辞枯竭,无法再继续表达。
典故
-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春秋时期,郑国大夫子产与晋国使者辩论,言辞激烈,最终“唇敝舌腐”,形容双方争论不休,直至精疲力竭。 - 《战国策·齐策》:
齐国使者游说各国,因反复劝说而“唇敝舌腐”,但仍未能达成目标,体现外交辞令的艰辛。 - 《汉书·艺文志》:
汉代学者辩论经义,常“唇敝舌腐”,形容学术争论的激烈程度。
近义词
- 口干舌燥:形容说话过多,嘴巴和喉咙干燥。
- 词穷理屈:因无话可说而显得理亏。
- 舌敝唇焦:与“唇敝舌腐”意思相近,形容说话过多而疲惫。
- 言尽于此:表示已经无话可说。
反义词
- 滔滔不绝:形容说话流畅,毫无停顿。
- 口若悬河:比喻口才好,说话像河水一样源源不断。
- 妙语连珠:形容言辞精彩,一句接一句。
- 对答如流:形容反应敏捷,回答流畅。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老师讲了一整天课,已经“唇敝舌腐”了。
- 我和同学争论了很久,最后“唇敝舌腐”,谁也没说服谁。
-
小学高年级:
- 他为了说服妈妈让他出去玩,说到“唇敝舌腐”,但妈妈还是不同意。
- 辩论赛上,双方辩手“唇敝舌腐”,仍然难分胜负。
-
初中:
- 律师在法庭上据理力争,最终“唇敝舌腐”,但依然坚持辩护。
- 他为了解释清楚误会,说到“唇敝舌腐”,可对方还是不理解。
-
高中及以上:
- 外交官在国际会议上“唇敝舌腐”,只为争取国家利益。
- 他为了说服投资人,反复修改方案,最终“唇敝舌腐”,却仍未成功。
错误用法
- 形容食物腐烂:❌ “这块肉放太久,已经唇敝舌腐了。”(正确用法应指言辞枯竭,而非食物变质。)
- 形容身体疲惫:❌ “我跑完马拉松,感觉唇敝舌腐。”(应指说话过多,而非体力消耗。)
- 形容心情低落:❌ “他失恋后,整个人唇敝舌腐。”(与情绪无关,应指言语表达上的疲惫。)
- 形容写作困难:❌ “我写论文写到唇敝舌腐。”(成语多用于口头表达,而非书面创作。)
总结:“唇敝舌腐”生动描绘了因反复争论或劝说而精疲力竭的状态,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误用。
你可能感兴趣
议论风生是什么意思
议论风生的读音拼音:yì lùn fēng shēng议论风生的含义"议论风生"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人们兴致勃勃地讨论、争论某个问题,气氛热烈,言辞犀利,有如风起云涌般生动。其中,"议论"表示讨论、争论的行为,"风生"则形容言辞激昂、气氛热烈的情景。议论风生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人雅士之间的交流。在古代,文人雅士常常聚在一起,就各种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和交流。当他们讨论得兴致勃勃、气氛热烈时,便可以用"议论风生"来形容。此外,这个成语也可能与古代的辩论文化有关,形容人们在辩论中言辞犀利、气势磅礴。议论风生的近义词侃侃而谈: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高谈阔论:指大发议论,畅所欲言
赤口白舌
本文介绍了成语“赤口白舌”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赤口白舌形容说话刻薄狠毒,或用言语诽谤、中伤他人。典故可能源于古代对人们言语行为的观察和总结。近义词有恶语相向、搬弄是非等,反义词有善言善语、诚心诚意等。文章还提供了关于该成语的错误用法示例,提醒读者注意使用语境。
辨若悬河
辨若悬河的读音为biàn ruò xuán hé,形容人的口才极好,说话清晰流畅。该成语源于古代,用于描述善于言辞、口才出众的人。其近义词包括侃侃而谈、口若悬河等,反义词为沉默寡言、笨口拙舌等。在使用时需注意场合,避免与实际情况不符或与其他成语混淆。错误的用法包括滥用场合、与实际情况不符和与其他成语混淆使用。
唇焦舌敝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成语“唇焦舌敝”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用来形容说话费尽口舌,形容口干舌燥、言辞恳切的情况。其典故源于古代战争和政治斗争中的长时间辩论和说辞。同时,也列举了一些与该成语意思相近的词语和一些错误用法的示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该成语。
唇尖舌利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成语“唇尖舌利”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词。该成语用于形容人口齿伶俐、能言善辩,强调言辞锐利和机智敏捷。文章还提供了该成语的正确使用情境,并指出错误用法及解释。通过本文,读者能全面理解“唇尖舌利”这一成语的用法和含义。
唇焦口燥是什么意思
唇焦口燥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hún jiāo kǒu zào,用来形容人口干舌燥、极度干燥不适的状态。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描述长时间说话、高声喊叫、极度劳累或处于干燥环境中导致的口干舌燥情况。其典故不明确,但可能源于日常对口干舌燥的描述。近义词包括口干舌燥、唇干口焦等,反义词包括唇润口爽等。文章还提到了该成语的错误用法示例。
论议风生是什么意思
文章介绍了“论议风生”这一成语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形容言辞犀利、气氛热烈,常用于形容人们在讨论或发表意见时的活力与魅力。文章还指出,在使用这一成语时需要注意场合和语境,避免误用。
铜唇铁舌是什么意思
铜唇铁舌的读音铜唇铁舌的读音为:tóng chún tiě shé。铜唇铁舌的含义“铜唇铁舌”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用来形容人的口才极佳,言辞犀利有力,如同铜铸的嘴唇和铁打的舌头一样坚硬而有力。这个词语常用来形容擅长辩论、言辞犀利、口才出众的人。铜唇铁舌的典故该成语源于古代,最初是用来形容那些善于言辞、口才出众的人。在古代,有些人因为长期从事辩论、演讲等活动,其口才和言辞能力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和提升,因此被人们形容为“铜唇铁舌”。这个成语后来逐渐被广泛使用,成为了一个常用的形容词短语。铜唇铁舌的近义词伶牙俐齿:形容口齿伶俐,能言善辩。巧言妙语:形容说话技巧高超,言辞巧妙动听。铁嘴钢牙:形容人的口才十
辩才无阂
辩才无阂是一个成语,用于形容一个人在辩论或表达时才思敏捷、毫无阻碍,能够流利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该成语来源于古代典故和故事,强调了说话人的思维敏捷和口才出色。辩才无阂的近义词包括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妙语连珠等,反义词有笨口拙舌、沉默寡言等。在使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其正确的含义和用法,避免误用。
唇枪舌剑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成语“唇枪舌剑”的读音、含义、典故出处以及近义词反义词等。该成语形容言辞犀利、激烈争辩的情景,常用于描述争论或辩论的场面。使用时需要注意语境,避免用于非言语冲突或轻松愉快的交流。同时,也给出了该成语的错误用法提示。文章内容丰富,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