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黄对白
读音
chōu huáng duì bái
含义
“抽黄对白”是一个成语,其中:
- 抽:提取、挑选。
- 黄:指黄色的绢帛或纸张,古代常用于书写。
- 对:对应、匹配。
- 白:指白色的绢帛或纸张,也常用于书写。
整体含义:形容文章或言辞经过精心修饰,对仗工整,文采斐然。多用于形容诗文、对联等文学作品的精妙构思和优美表达。
典故
- 《文心雕龙》: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丽辞》中提到:“抽黄对白,骈四俪六。”形容六朝骈文讲究对仗工整、辞藻华丽的特点。
- 唐代科举考试:唐代科举考试重视骈文写作,考生常需“抽黄对白”,即精心雕琢字句,使文章对仗工美。
- 宋代文人笔记:宋代文人常以“抽黄对白”形容诗词对联的创作,如苏轼、黄庭坚等人的作品常被赞为“抽黄对白,妙绝一时”。
近义词
- 骈四俪六:形容文章多用四六句式,对仗工整。
- 字斟句酌:形容写作或说话时仔细推敲字句。
- 锦心绣口:形容文思优美,言辞华丽。
- 雕章琢句:指刻意修饰文章的字句。
反义词
- 信手拈来:形容写作或说话不加思索,随意自然。
- 粗制滥造:指作品未经精心打磨,质量低劣。
- 平铺直叙:形容文章或说话直白简单,缺乏修饰。
- 质朴无华:指语言或文字朴实,不加雕饰。
例句
- 小学低年级:这幅对联写得真美,简直是“抽黄对白”!
- 小学高年级:老师夸我的作文“抽黄对白”,让我很开心。
- 初中:他的诗词总是“抽黄对白”,读起来朗朗上口。
- 高中:这篇骈文“抽黄对白”,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
- 大学:古代文人常以“抽黄对白”为荣,追求文章的精致与美感。
- 写作指导:写对联时要学会“抽黄对白”,使上下联对仗工整。
- 文学评论:这部作品的文风“抽黄对白”,极具古典韵味。
- 演讲表达:他的发言“抽黄对白”,赢得了观众的掌声。
- 书信写作:这封信“抽黄对白”,读来令人赏心悦目。
- 广告文案:好的广告语也要“抽黄对白”,才能吸引消费者。
- 对联创作:春节写对联时,可以尝试“抽黄对白”的技巧。
- 诗词赏析:李白的诗虽豪放,但也常有“抽黄对白”之句。
- 作文练习:老师让我们练习“抽黄对白”的写作方法。
- 古籍研究:六朝骈文以“抽黄对白”著称,影响深远。
- 语言学习:学习古文时,要注意“抽黄对白”的表达方式。
- 修辞手法:“抽黄对白”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技巧。
- 文学创作:现代诗歌也可以借鉴“抽黄对白”的手法。
- 对联比赛:这次对联比赛要求“抽黄对白”,难度很高。
- 书法作品:这幅书法作品的内容“抽黄对白”,与字迹相得益彰。
- 文化传承:“抽黄对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
错误用法
- 形容口语:× 他说话“抽黄对白”,很有感染力。(“抽黄对白”多用于书面语,不适用于口语表达。)
- 形容简单文字:× 这篇说明书“抽黄对白”,一看就懂。(“抽黄对白”强调修饰,不适用于简洁直白的文本。)
- 形容杂乱无章:× 这篇文章写得乱七八糟,真是“抽黄对白”。(“抽黄对白”形容工整优美,与杂乱无关。)
- 形容绘画:× 这幅画“抽黄对白”,色彩鲜艳。(“抽黄对白”用于文字,不适用于绘画。)
- 形容音乐:× 这首曲子“抽黄对白”,旋律优美。(“抽黄对白”不适用于音乐领域。)
你可能感兴趣
雕玉双联
雕玉双联是一个源于古代玉器工艺的成语,用来形容诗词、对联等文学作品的精妙之处,也用于描述事物的精美和巧妙。其读音为diāo yù shuāng lián。该成语的典故源于工匠们在玉器上雕刻出两个相互关联的图案或文字,以展示其高超的技艺和独特的创意。雕玉双联的近义词有精妙绝伦、精美绝伦等,反义词包括粗制滥造等。文章通过多个例句展示了雕玉双联在文学、艺术等领域的巧妙运用。但需注意,雕玉双联应正确运用于恰当的场合和语境,避免错误用法。
对客挥毫
"对客挥毫"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uì kè huī háo。该成语用于描述在客人面前展示书法或写作才华的场景,代表面对客人时能自信展示技艺并吸引其注意。其源自古代文人墨客的品茗论道及创作活动。对客挥毫的近义词包括显露才华、展现技艺等,反义词为才疏学浅、毫无建树等。使用时应避免将其用于非书法领域或误解其语境。在日常语境中,对客挥毫常用于描述书法家的表演或创作场景,展示其自信和实力。
骈枝俪叶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成语“骈枝俪叶”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词。该成语用于形容文章或诗词等文学作品中的文辞华丽、对仗工整、辞藻优美。文章还提供了该成语的正确和错误用法示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
骈四俪六是什么意思
骈四俪六是一个形容文章风格华丽、辞藻优美的成语。它源于古代文学创作,最早可以追溯到《诗经》等经典文献。该成语包含并列、对仗的含义,常用来形容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技巧和艺术风格。其近义词包括辞藻华丽、对仗工整等,反义词则是质朴无华、平淡无奇等。在使用时,需要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如随意用于不具有文学价值或艺术风格的作品,或与贬义词连用等。同时,该成语在语境和对象上要恰当,避免语义上的歧义或误解。
关于文的诗词
关于文的诗词(第1篇)关于“文”的诗词一、诗经《关雎》作者:佚名朝代:先秦原文:文王之德之纯兮,有文武之道焉。解析:这句诗体现了文王之道,指出了其品德纯正和有文武之道的特点。二、李白的《春夜宴桃李园序》原文: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而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文以秀才之诗,飞羽觞而醉月。作者:李白朝代:唐解析:此诗中,“大块假我以文章”一句中“文章”二字,即指文化、文明等,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与人文精神的赞美。三、杜甫的《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原文: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丈夫四海为家,叶落
笔歌墨舞
“笔歌墨舞”是一个用于形容书法或绘画技艺高超的成语,其含义是笔触和墨色都富有韵律和舞蹈般的动感。它源于古代书法和绘画的欣赏与评价,强调艺术创作的技巧和艺术表现力。近义词包括挥毫泼墨、龙飞凤舞和妙笔生花等。反义词为平淡无奇、呆板僵硬。该成语在正确使用场合下,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书法或绘画作品的艺术韵味和表现力。错误用法包括滥用场合和滥用成语。
描写魏晋时期的诗词
这篇文章主要围绕魏晋时期的诗词进行描述,介绍了不同诗人及其作品,展示了魏晋时期文人的才情和智慧,以及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思想情感。文章所包含的诗词内容丰富多彩,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还有对友情、爱情和人生的感悟。这些诗词不仅具有艺术价值,也反映了魏晋时期的社会背景和人文精神。总的来说,这篇文章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充满韵味和魅力的魏晋时期,让人们更加了解和欣赏这一历史时期的诗词文化。本文介绍了魏晋时期的诗词,涵盖了不同诗人的作品,展示了魏晋文人的才情和智慧,以及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思想情感。文章通过丰富的诗词内容,呈现了一个充满韵味和魅力的魏晋时期,让读者更加了解和欣赏这一
裁月镂云
本文介绍了成语“裁月镂云”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常用来形容文学创作或艺术创作中精细、高超的技巧和手法,以及富有想象力的作品。文章详细解释了裁月镂云的含义和出处,并列举了近义词和反义词。同时,通过例句展示了该成语在文章和口语中的正确用法,并指出了错误用法示例,以避免在实际运用中的误解。
累累如珠
“累累如珠”的读音为lèi lèi rú zhū,形容说话或写作时语言优美流畅,如珍珠般连续不断,光彩夺目。源于古代文学中对美好言辞的赞美,常用作褒义词。该成语的近义词有“滔滔不绝”、“连绵不断”等,反义词有“语无伦次”、“断断续续”等。使用时需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如不能用来形容思维混乱、言语杂乱无章的情况,需避免在不恰当的场合使用以免造成误解。例句中的演讲、文笔、说话等场景均可使用此成语形容其流畅优美。
抽秘骋妍
抽秘骋妍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hōu mì chěng yán。它表示探求深奥的道理,展示才华或美好的一面。这个成语源于古代文学作品,形容文人在文学创作中追求高深境界。其近义词有探幽索隐、发掘宝藏、显山露水等,反义词有藏拙守拙、浅尝辄止等。在句子中,可以描述文学造诣深厚的人、学术研究、表演艺术等方面。然而,在使用时需注意语境和用法,避免错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