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尺寸可取”详解
读音
chǐ cùn kě qǔ
含义
“尺寸”指微小的长度单位,比喻极小的东西;“可取”指可以采纳、值得采用。整个成语的意思是即使是很小的优点或长处,也值得肯定或借鉴,强调不轻视任何有价值的东西。
- “尺”:古代长度单位,约合现代33厘米。
- “寸”:古代长度单位,约合现代3.3厘米。
- “可取”:值得采纳、有价值。
典故
-
《孟子·告子下》:
“不揣其本,而齐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楼。”
意思是如果不考虑根本,只比较末端,一寸高的木头也能比高楼更高。虽然孟子原意是批评本末倒置,但后人引申出“尺寸可取”的积极含义,即微小之物也有其价值。 -
《韩非子·喻老》:
“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强调微小的事物也可能影响大局,间接体现了“尺寸可取”的思想。 - 《史记·李斯列传》:
李斯曾上书秦王,提到“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说明积累微小之物才能成就大事。
近义词
- 集腋成裘:比喻积少成多,微小的事物汇聚起来也能成为大成就。
- 积微成著:指微小的积累最终会变得显著。
- 涓滴成河:形容一点一滴的积累最终形成巨大力量。
- 寸有所长:比喻再微小的事物也有其长处。
反义词
- 不屑一顾:形容对微小事物完全不放在眼里。
- 弃若敝屣:像扔掉破鞋子一样抛弃,表示毫不珍惜。
- 大而无当:形容东西虽大但不实用,与“尺寸可取”强调微小价值相反。
例句
-
小学低年级(1-3年级):
- 老师表扬小明:“你的字虽然小,但很工整,真是尺寸可取!”
- 妈妈告诉我:“哪怕只帮奶奶拿一双筷子,也是尺寸可取的孝顺。”
-
小学高年级(4-6年级):
- 虽然他的建议只是一个小点子,但尺寸可取,值得我们讨论。
- 这篇作文的结尾写得很好,哪怕只有一句话,也是尺寸可取。
-
初中:
- 在团队合作中,每个人的意见都尺寸可取,不能忽视任何人的贡献。
- 科学家发现,某些微生物虽然微小,但在环保方面尺寸可取。
-
高中及以上:
- 古代工匠的技艺往往尺寸可取,即使是一枚小小的榫卯也蕴含智慧。
- 在学术研究中,前人的零星发现可能尺寸可取,成为后续突破的关键。
错误用法
-
误用为“尺寸可取”指“可以随意拿取”:
- ❌错误:“超市里的商品尺寸可取,随便拿。”(正确应为“商品可以自取”)
- ❌错误:“这本书尺寸可取,你拿去看吧。”(应直接用“可以拿”)
-
误用为形容“数量极少”:
- ❌错误:“他捐的钱尺寸可取,只有十块钱。”(应说“微不足道”)
-
误用为“可以忽略不计”:
- ❌错误:“这点错误尺寸可取,不用改了。”(与成语本义相反)
“尺寸可取”强调微小之物的价值,使用时要注意语境,避免与“微不足道”“随意拿取”等混淆。
你可能感兴趣
尺寸之柄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尺寸之柄”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指微小或细小的权力或权利,来源可能与古代权力分配有关。尺寸之柄的近义词包括微权小柄、细枝末节和一隅之见等,反义词有大权独揽、举足轻重和权重位尊等。文章还提供了关于尺寸之柄的错误用法的解析,强调了其正确的使用语境和与其他成语的区别。
尺寸之功是什么意思
“尺寸之功”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虽然功劳微小但通过努力和付出得来的成就。其最早源于战国时期,表示对每一份工作的珍惜和在细微之处见真功的精神。该成语的拼音为chǐ cùn zhī gōng。尺寸之功的近义词有微薄之力、涓埃之功、一得之功等。反义词包括一无所获、毫无寸功、无所建树等。文章详细解释了尺寸之功的含义、典故出处、近义词、反义词,并通过例句展示了其用法。错误用法示例亦被指出,提醒读者注意语境和表达方式,避免使用不当造成歧义或误解。
尺寸之地是什么意思
“尺寸之地”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hǐ cùn zhī dì,指的是面积非常小的土地,用来形容土地面积有限或某人所拥有的空间或资源有限。这个成语的典故源于古代土地资源的珍贵和争夺。它的近义词有“方寸之地”、“一隅之地”、“弹丸之地”,反义词包括“广袤无垠”、“辽阔无垠”等。在日常使用和写作中,应正确使用此成语,避免误用在不合适的场合或语境中。
尺寸千里是什么意思
“尺寸千里”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在细节上非常精细,虽然尺寸小但展现的景象或效果宏大。其典故与古代绘画艺术有关,画家在小幅画中展现千里景象的技巧被称为“尺寸千里”。该成语的近义词有精妙绝伦、细腻入微、巧夺天工等,反义词包括粗制滥造、粗枝大叶、一览无余等。文章还提到了该成语的错误用法示例。该成语可以用来形容建筑、画作、雕塑、电影特效、工艺品等细节处理精细的情况。
不差毫厘
不差毫厘是一个形容非常精确、没有丝毫偏差或误差的成语。其源于古代的测量技术,用以形容事物的精确度非常高。该成语还可引申为形容做事精细、准确,不出现任何差错。不差毫厘的近义词有毫不差池、丝毫不差等,反义词有大相径庭、差之千里等。文章提供了历史典故、例句及错误用法的注意事项。在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过度夸张或不当使用。
不差毫发
“不差毫发”是一个成语,拼音为bù chà háo fā,形容非常精确、准确,没有丝毫的差错或偏差。其典故源于古代的计量单位,用来衡量事物的细微差别。近义词有“精确无误、分毫不差”等,反义词有“粗枝大叶、马马虎虎”等。在使用时要注意场合和语境,避免滥用或不当使用。该成语用来形容非常细致、精确的情况,如机器测量、任务完成、科学实验等。
箸长碗短是什么意思
箸长碗短的读音箸长碗短的读音为:zhù cháng wǎn duǎn。箸长碗短的含义“箸长碗短”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在饮食或生活中,餐具或物品的尺寸不合适,导致使用不便或不够用的情况。具体来说,“箸”指的是筷子,“长”表示过长,“碗”指的是碗具,“短”表示过小或不够用。因此,“箸长碗短”通常用来形容在饮食时,筷子太长,而碗具却太小或者碗里的食物不足以用较长的筷子夹起的情况。箸长碗短的典故“箸长碗短”这个成语并没有明确的典故出处,但它所表达的意思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在古代,由于饮食用具的尺寸并不像现代这样精确,人们常常会遇到类似“箸长碗短”的困扰。因此,这个成语可能是在人们的日常交流中逐渐形成的
耗怎么读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耗”字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详细的含义。其中包括了减损、消耗、拖延时间、音信等不同的含义。同时,也提供了关于耗的方言称呼,如老鼠称为“耗子”,以及耗在不同动作和形容词中的含义,如损失、受损失、耗费等。文章还涉及耗在古文中的用法,包括损耗、减少、拖延等含义。
七次量衣一次裁是什么意思
“七次量衣一次裁”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在制作衣服时需多次量尺寸,最终根据一次确定的尺寸裁剪,比喻在决策或行动前需充分准备和思考。该成语源自古代裁缝制作衣服的过程。其近义词包括慎重其事、深思熟虑等,反义词则是草率行事、轻举妄动等。该成语可用于工作、生活等多个领域,但在使用时需避免滥用、误用和过度解读。
尺树寸泓是什么意思
尺树寸泓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事物虽小但意义重大,具有深远的寓意或价值。该成语的典故不明确,但可以理解为古人通过观察微小事物领悟到的哲理和价值。尺树寸泓的近义词有微言大义、小中见大等,反义词有视而不见、大而无当等。该成语可以应用于描述成就、画作、研究、作品、发明、电影、书法、演讲和建筑等方面,表达对其微小中蕴含深厚意义和价值的赞美。然而,尺树寸泓不应被用于无关紧要的事物或过度夸大其意义,正确的使用应该是恰当地描述那些虽小但意义重大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