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兵寸铁

尺兵寸铁

读音

chǐ bīng cùn tiě

含义

“尺兵寸铁”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尺”“兵”“寸”“铁”四个字组成。

  • :古代长度单位,约合现代33厘米,象征微小。
  • :兵器、武器。
  • :极短的长度单位,约合现代3.3厘米,形容极小。
  • :金属,此处指武器或兵器。

整体含义:形容武器或装备极其短小简陋,比喻力量微弱或资源匮乏。

典故

  1.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晋文公重耳流亡时,曾感叹自己“尺兵寸铁”皆无,形容处境艰难。
  2. 《史记·项羽本纪》
    项羽在垓下之战时,面对汉军围困,感叹“尺兵寸铁,不足以抗敌”,表达兵力不足的无奈。
  3. 《资治通鉴·唐纪》
    安史之乱时,唐军因装备简陋,被形容为“尺兵寸铁”,难以抵御叛军。

近义词

  1. 赤手空拳:形容手中没有任何武器或工具。
  2. 手无寸铁:指手中没有任何武器,形容毫无防备。
  3. 势单力薄:形容力量弱小,难以对抗强敌。
  4. 孤军奋战:指独自作战,缺乏支援。

反义词

  1. 兵强马壮:形容军队装备精良,战斗力强。
  2. 坚甲利兵:指坚固的铠甲和锋利的武器,形容装备精良。
  3. 全副武装:形容装备齐全,准备充分。
  4. 势如破竹:形容力量强大,所向披靡。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

    • 小明没有玩具,只能拿着尺兵寸铁的树枝玩打仗游戏。
    • 小兔子遇到大灰狼,手里只有尺兵寸铁的小木棍,吓得直发抖。
  2. 小学高年级

    • 古代农民起义时,许多人只有尺兵寸铁,却敢对抗朝廷大军。
    • 探险队在森林里迷路,只剩下尺兵寸铁的工具,很难生存。
  3. 初中

    • 面对敌人的精锐部队,游击队仅凭尺兵寸铁,依然顽强抵抗。
    • 古代战争中,许多士兵因尺兵寸铁而战败,可见装备的重要性。
  4. 高中

    • 在科技落后的年代,人们只能用尺兵寸铁的工具开垦荒地。
    • 历史上许多起义军因尺兵寸铁,最终被正规军镇压。
  5. 大学及以上

    • 在资源匮乏的年代,科学家们凭借尺兵寸铁的设备,依然取得了重大突破。
    • 面对强敌,小国若仅靠尺兵寸铁,很难在国际竞争中立足。

错误用法

  1. 形容武器精良

    • ❌ 错误例句:这支军队装备精良,人人手持尺兵寸铁。
    • ✅ 正确用法:尺兵寸铁形容武器简陋,不能用于形容装备精良。
  2. 形容力量强大

    • ❌ 错误例句:他凭借尺兵寸铁,轻松击败了对手。
    • ✅ 正确用法:尺兵寸铁形容力量微弱,不能用于形容强大。
  3. 形容资源丰富

    • ❌ 错误例句:这家公司资金雄厚,拥有尺兵寸铁的研发设备。
    • ✅ 正确用法:尺兵寸铁形容资源匮乏,不能用于形容资源丰富。
  4. 形容工具齐全

    • ❌ 错误例句:他的工具箱里装满了尺兵寸铁的工具。
    • ✅ 正确用法:尺兵寸铁形容工具简陋,不能用于形容工具齐全。

“尺兵寸铁”是一个生动的成语,常用于形容力量微弱或资源匮乏的情景,使用时需注意其贬义色彩,避免误用。

你可能感兴趣

关于盾的诗词

关于盾的诗词(第1篇)关于盾的诗词并不多见,但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盾作为一种重要的战争工具,仍然在诗人的笔下留下了不少痕迹。以下是一篇以“关于盾”为主题的文章,其中包含了部分符合主题的古诗词全文、作者、朝代以及解析。关于盾的诗词探析一、诗词选录秦风·无衣作者:先秦·佚名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行。修我盾牌,守我疆埸。临江仙·用尽春江春已尽作者:吴师道朝代:元代鱼网平头割玉鲈,黄梅细雨溅霓裳。战舰东风旌旗满,一川杨柳碧丝长。 闻道敌军犹戍守,何妨用我作金汤。江水横流中流立,万夫争决大盾张。二、诗词解析秦风·无衣此诗出自先秦时期,是古代战争动员诗的代表作之一。诗中提到“修我盾牌

寸兵尺铁是什么意思

“寸兵尺铁”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兵器之小,比喻兵力微弱或装备简陋。该成语源于古代战争和兵器的描述和记录。其近义词包括兵微将寡、兵不厌权等,反义词为兵强马壮、装备精良等。例句中常用来描述军队在战争中的劣势处境,但也可能展现出勇气和智慧。错误用法示例中需注意,该成语不应用于描述装备先进的军队或在和平时期的情境。

赤手空拳是什么意思

赤手空拳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hì shǒu kōng quán。它表示没有外力支持或帮助,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去面对困难或挑战。这个成语源于古代武侠小说,形容武者没有携带武器,仅靠武艺和勇气面对敌人。它也可用来形容现实生活中不依赖外力,依靠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解决问题的人。赤手空拳的近义词有孤身作战、孤军奋战、一无所有、孤家寡人等。反义词有众志成城、兵强马壮、武装到牙齿等。使用时应根据场合区分其含义和用法,避免混淆。文章详细解释了赤手空拳的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错误用法。

揎拳裸手是什么意思

揎拳裸手的读音揎拳裸手的读音为:xuān quán luǒ shǒu。揎拳裸手的含义揎拳裸手,指不戴护手工具而挥拳,形容手无寸铁或毫无准备地行动。揎拳裸手的典故该成语的典故并不明确,但可以推测其源于古代的军事或战斗场景,形容士兵或战士在无武器或无防护的情况下进行战斗或行动。在古代,由于条件有限,战士们可能无法携带足够的武器或护具,因此揎拳裸手成为了一种形容他们在困难条件下依然勇猛的成语。揎拳裸手的近义词赤手空拳:指没有武器或工具,只有空手。手无寸铁:形容手中没有任何武器或工具。毫无准备:形容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或应对措施。揎拳裸手的反义词武装到牙齿:形容装备齐全,准备充分。严阵以待:形容做好了充

寸铁在手是什么意思

“寸铁在手”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ùn tiě zài shǒu,意味着即使面对强大的困难或对手,手中只有有限的资源或能力也要积极应对。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的战争,象征着勇气和决心。寸铁在手的含义常用来描述在面对挑战时毫不畏惧、勇往直前的决心和勇气。其近义词包括勇者无惧、临危不惧等,反义词则为胆怯、心虚等。然而,寸铁在手并不适用于描述拥有大量资源或用于非战斗或非挑战的情境。常见错误用法是不符合成语本意的语境使用。以上是对“寸铁在手”这个成语的详细介绍和解释。

手无寸铁是什么意思

手无寸铁的读音手无寸铁的拼音是:shǒu wú cùn tiě。手无寸铁的含义“手无寸铁”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形容手上没有一寸铁器,引申为没有武器或没有能力。具体来说,它通常用来形容在面对危险或冲突时,没有武器或工具来保护自己或进行斗争。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在力量悬殊的情况下,一方处于弱势或无能为力的状态。手无寸铁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战争时期。在古代,战争往往是以冷兵器为主,如刀、剑、弓箭等。而“手无寸铁”这个成语的出现,往往与那些没有武器或武器不足的士兵或平民在战场上或冲突中的困境有关。它反映了在战争或冲突中,没有武器的人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容易受到伤害或被欺负。手无寸铁的近义词

船坚炮利是什么意思

“船坚炮利”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huán jiān pào lì。这个成语用来形容船只坚固,大炮威力强大,代表一个国家或军队的军事力量强大,装备精良。它的典故源于古代战争中的实际情况。此外,“船坚炮利”也有近义词如“兵强马壮”、“铁甲雄师”等,反义词如“兵败如山倒”、“破败不堪”等。在正确使用上,该成语专指军事力量的强大和装备的精良,不能随意扩大其使用范围。错误的使用方式是将它误用为形容其他事物或场合的强大或优秀。

足兵足食是什么意思

足兵足食的读音读音:zú bīng zú shí拼音:zú bīn zhú shí(注音)足兵足食的含义“足兵足食”是一个成语,意为拥有充足的武器和粮食,形容国家或地方物资充足,可以自给自足,不依赖外援。其中,“足”是充足、足够的意思,“兵”指武器、军队,“食”指粮食、食物。足兵足食的典故该成语出自古代的军事和治国思想。在古代,一个国家或地方的军事和物资储备是衡量其国力的重要标志。只有拥有足够的武器和粮食,才能保障国家的安全和稳定。因此,“足兵足食”被视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目标之一。虽然该成语没有具体的典故和出处,但可以从古代文献中看到类似的表述和思想。足兵足食的近义词兵强马壮:形容军队强大、装备

重纸累札是什么意思

重纸累札的读音重纸累札的读音为:zhòng zhǐ lěi zhá。重纸累札的含义重纸累札是一个成语,形容书写或刻印的书籍、文件等数量非常多,纸张层层叠叠,堆积如山。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文献资料丰富,或者形容写作、刻印等工作量巨大。重纸累札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源于古代的书写习惯。在古代,纸张是珍贵的物品,因此人们常常用多层纸张叠加在一起书写或刻印书籍。当书籍、文件等数量非常多时,就会形容为“重纸累札”。此外,这个成语也可能与古代官府文书繁多有关,表示官府文书之多,需要重重的纸张来记录。重纸累札的典故出处该成语的典故出处并不明确,但可以从古代文献中寻找到相关的描述。例如,《南史·梁简文帝》中就有“

纯一不杂是什么意思

纯一不杂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hún yī bù zá,表示纯粹、单一,没有杂质或掺杂其他成分。它用于形容事物的纯净、纯粹、单一状态,强调没有杂念或杂质的干扰。该成语在文学、哲学、宗教等领域中常用来形容某种精神境界或思想境界。其近义词有纯净无瑕、纯洁无暇等,反义词有混杂不纯、掺杂使假等。在使用纯一不杂时,需要注意避免用词不当、误用语境、搭配不当和滥用成语等错误用法。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