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恶劝善

惩恶劝善

读音

chéng è quàn shàn

含义

“惩恶劝善”由四个字组成:

  • :惩罚、惩戒。
  • :邪恶、不良行为。
  • :劝导、鼓励。
  • :善良、善行。

整体含义:通过惩戒恶行来警示他人,同时鼓励人们行善,以达到扬善抑恶的目的。

典故

  1. 《左传·成公十四年》
    “《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
    这是最早记载“惩恶劝善”的文献之一,说明古人著史书时,不仅记录事实,还通过褒贬来引导社会风气。
  2. 《后汉书·范晔传》
    “史之为务,申以劝诫,树之风声。其有犯礼违义,则惩恶以惧其未然;其有忠孝节义,则劝善以励其将来。”
    强调史书的作用不仅是记录,更要通过“惩恶劝善”来教化世人。
  3. 《资治通鉴》
    司马光在编撰《资治通鉴》时,也秉持“惩恶劝善”的原则,通过历史事件警示后人,引导社会向善。

近义词

  1. 赏善罚恶:奖励善行,惩罚恶行。
  2. 激浊扬清:清除坏的,发扬好的。
  3. 扶正祛邪:扶持正气,去除邪气。
  4. 彰善瘅恶:表彰善行,憎恨恶行。

反义词

  1. 姑息养奸:纵容恶行,使其滋长。
  2. 助纣为虐:帮助坏人做坏事。
  3. 沆瀣一气:臭味相投,同流合污。
  4. 为虎作伥:帮助恶人害人。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1-3年级)

    • 老师告诉我们,要学习“惩恶劝善”的精神,帮助同学改正错误。
    • 童话故事里,勇敢的王子惩恶劝善,打败了坏人,救了公主。
  2. 小学高年级(4-6年级)

    • 学校设立“文明之星”评选,就是为了惩恶劝善,让大家向优秀同学学习。
    • 警察叔叔的工作不仅是抓坏人,还要惩恶劝善,让社会更和谐。
  3. 初中(7-9年级)

    • 法律的作用不仅是惩罚犯罪,更是惩恶劝善,引导人们遵纪守法。
    • 历史上许多贤明的君主都懂得惩恶劝善,因此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4. 高中(10-12年级)

    • 新闻媒体应当秉持惩恶劝善的原则,既要揭露社会黑暗面,也要弘扬正能量。
    • 孔子提倡“以直报怨”,其实也是一种惩恶劝善的处世智慧。
  5. 大学及以上

    • 社会治理不能仅靠法律制裁,还需结合道德教化,实现惩恶劝善的目标。
    • 古代儒家思想强调“礼乐刑政”并用,其中“刑”与“礼”的结合正是惩恶劝善的体现。

错误用法

  1. 混淆对象

    • ❌ “我们要惩恶劝善地对待小动物。”(“惩恶劝善”用于人类社会,不适用于动物行为。)
    • ✅ 正确用法:“我们要惩恶劝善地对待校园霸凌行为。”
  2. 滥用语境

    • ❌ “他惩恶劝善地吃完了饭。”(与行为无关,语义不通。)
    • ✅ 正确用法:“他通过惩恶劝善的方式,让团队风气焕然一新。”
  3. 误用为单纯惩罚

    • ❌ “警察惩恶劝善地逮捕了小偷。”(缺少“劝善”的部分。)
    • ✅ 正确用法:“法律不仅惩恶,也劝善,通过教育改造让罪犯重新做人。”
  4. 过度简化

    • ❌ “惩恶劝善就是打坏人。”(忽略了“劝善”的积极引导作用。)
    • ✅ 正确用法:“惩恶劝善需要奖惩结合,既要惩戒错误,也要表彰善行。”

“惩恶劝善”不仅是成语,更是一种社会治理和道德教化的智慧。正确理解和使用它,才能发挥其真正的价值。

惩恶劝善.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你可能感兴趣

遏恶扬善

本文介绍了成语“遏恶扬善”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强调抑制恶行,宣扬善行,倡导人们积极践行善良和正义的行为。其源于古代儒家思想,强调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同时,文章也提供了多个例句以说明该成语的正确用法,并指出了错误用法示例以避免误解和滥用。

成人之善

“成人之善”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héng rén zhī shàn,意指帮助别人实现善良的愿望或行为。其源于古代仁爱和善良的观念,强调在他人需要帮助时给予善意的支持和帮助。该成语的近义词包括成人之美、扶危济困、善始善终等,反义词则包括损人利己、见死不救等。文章通过多个例子展现了“成人之善”的实际应用,体现了帮助和关心他人的精神。然而,在使用该成语时需注意避免不当使用造成误解或歧义。摘要概括了全文的核心内容,便于读者快速了解文章内容。

积德泽

积德泽是一个源于古代的成语,意指通过长期积累善行来造福社会、利益众生。其典故源于古代的道德教化和文化传承。积德泽的近义词包括积善行、恩泽广布、造福社会等,反义词为损人利己、忘恩负义、损公肥私等。在使用积德泽这一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误用为贬义词、用法不当、与其他词语混淆以及滥用或过度使用等错误用法。该成语常用来形容那些长期努力行善、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人,他们通过自己的善举为自己和他人带来好运和福祉。

积善行 思利他读后感

积善行 思利他读后感(第1篇)积善行 思利他读后感初读《积善行 思利他》,便被书名所蕴含的深刻含义所吸引。它不仅是文字上的一个独特表述,更蕴含了人生的哲理与道德的规范。此书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娓娓道来,让人在初读之时便有了强烈的共鸣。本书以一个普通人的视角,讲述了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如何通过积善行、思利他来达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存。书中没有过多的华丽辞藻,却以朴实无华的文字,将生活中的点滴善举与道德思考展现得淋漓尽致。故事情节围绕着一个个小故事展开,而这些故事的主线始终是“善”与“利他”。作者通过描绘各种场景和人物,向我们展示了何为真正的善良和利他之心。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普通市民在面对

赏善罚否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成语“赏善罚否”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该成语强调社会公正和道德规范的维护,对善恶行为有明确的态度和行动。文章还指出了该成语的错误用法,提醒读者在实际应用中要全面理解并贯彻其原则。希望读者通过了解该成语,能够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2年级神笔马良读后感

《神笔马良》读后感近日,我阅读了《神笔马良》这篇经典故事,深受启发。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个名叫马良的农村孩子,拥有一支能够化腐朽为神奇的神笔。通过这支笔,他帮助了许多需要帮助的人,并最终利用智慧和勇气战胜了贪婪的坏人。阅读过程中,我被马良的善良和勇敢所打动。他面对恶霸的欺压时毫不退缩,用智慧和勇气保护了自己和他人。他对待穷人充满同情心,愿意用自己的神笔为他们带来帮助。这些品质让我深感敬佩,也让我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态度。我们应该像马良一样,对待他人充满善良和爱心,用智慧和勇气去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书中还通过马良与坏人的斗争,传达了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主题思想。这种思想不仅贯穿了整个故事,更是给我们带

助桀为虐是什么意思

助桀为虐的读音助桀为虐的读音为zhù jié wéi nüè。助桀为虐的含义助桀为虐指的是帮助坏人做坏事,使其更加恶劣。其中,“助”表示帮助,“桀”指的是古代的一个暴君,“为虐”则表示做坏事。助桀为虐的典故助桀为虐这个成语出自《左传》。相传周朝时期,卫国的国君卫懿公是个出名的暴君,他荒淫失道,残害忠良。而他的臣子却助纣为虐,帮助他做尽坏事。后来,北狄人攻打卫国,卫懿公和其臣子们被杀,这就是助桀为虐的典故。此外,还有另一个典故也与这个成语有关。在古代,有一个人名叫张三,他原本是个善良的人,但后来却结交了一些不法之徒。这些人经常干坏事,而张三却助纣为虐,帮助他们作恶多端。最终,这些人被官府捉拿归案

导德齐礼

导德齐礼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ǎo dé qí lǐ,意味着引导人心向善,使道德和礼仪得以统一。其源于古代中国的教育理念,强调道德和礼仪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通过教育和引导来达到其和谐统一。该成语在文献如《大学》、《中庸》中有所提及。近义词包括道德礼仪教化、德行规范等,反义词为道德沦丧、礼崩乐坏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正确使用该成语,注意其语境和用法,避免误解或不当使用。导德齐礼的应用场景广泛,包括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以及社会宣传和教育。

坏人心术

“坏人心术”是一个成语,读音为huài rén xīn shù,指的是某些行为对人的心理或思想产生不良影响,使人变得心术不正。其源于古代,包含多个故事和出处。该成语用于形容恶劣的行为和影响,如蛊惑人心、歪风邪气等。其反义词为启迪人心、正心诚意等。使用“坏人心术”时需注意避免误用,不可用于一般的不愉快经历或情绪波动,也不可与其它负面情绪或行为混淆使用。同时应正确使用它来描述明显的不良行为或影响,维护社会公正和正义。

道不掇遗

本文介绍了成语“道不掇遗”的读音、含义、典故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形容社会风气淳朴,人们道德高尚,不会贪图他人财物,强调了人们对于他人财物的尊重和自我约束。文章还提到了该成语的典故源于古代社会,道德风尚高尚的人们对于他人财物的尊重和保护意识。近义词包括“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拾金不昧”等。文章旨在帮助读者了解并正确使用这一成语。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