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成团打块」详解
读音
chéng tuán dǎ kuài
含义
- 成:形成、聚集。
- 团:圆形或球状物,比喻聚集在一起。
- 打:击打、碰撞。
- 块:块状物,指零散的东西。
整体含义:形容事物或人聚集在一起,形成紧密的群体或块状结构。也可指因碰撞、挤压而结成块状。
典故
-
《水浒传》:
- 在《水浒传》中,形容梁山好汉聚集在一起时,常用“成团打块”来形容他们紧密团结的状态。
-
民间俗语:
- 古代农民在收割庄稼时,常将散落的谷物或秸秆捆扎成团,称为“成团打块”,后来引申为事物聚集或团结一致的意思。
近义词
- 抱团取暖:比喻在困难时互相依靠、团结一致。
- 聚沙成塔:比喻积少成多,最终形成规模。
- 众志成城:形容众人团结一心,力量强大。
反义词
- 四分五裂:形容分散、不团结的状态。
- 一盘散沙:比喻人心涣散,缺乏凝聚力。
- 各自为政:指各人按自己的方式行事,缺乏协作。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蚂蚁们成团打块,一起搬运食物。
- 雪球滚得越来越大,最后成团打块,像一个大雪人。
-
小学高年级:
- 同学们成团打块,齐心协力完成了拔河比赛。
- 这些棉花被压得成团打块,很难分开。
-
初中:
- 在危急时刻,村民们成团打块,共同抵御洪水。
- 这些废纸被雨水淋湿后成团打块,无法再回收利用。
-
高中:
- 面对市场竞争,企业必须成团打块,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 这些数据如果不整理,就会成团打块,影响分析效率。
-
大学及以上:
- 在团队合作中,成员们必须成团打块,才能发挥最大效能。
- 这些化学物质在高温下容易成团打块,影响实验效果。
错误用法
-
误用为“打架”:
- ❌ 他们俩一言不合就成团打块。(错误,此处应为“打架”)
-
误用为“零散”:
- ❌ 这些文件成团打块地放在桌上。(错误,此处应为“散乱”)
-
误用为“单独行动”:
- ❌ 他喜欢成团打块地完成任务。(错误,此处应为“独自”)
总结:“成团打块”强调聚集或团结,不能用于形容分散、对立或单独行动的情况。
你可能感兴趣
抱成一团
“抱成一团”是一个形容词短语,形容人们或事物紧密团结,互相支持协作。其典故源于古代合作、战争等场景,强调团结和整体性。近义词包括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等,反义词则为分崩离析、四分五裂等。在合适场合下使用,可以生动表达团结合作的意义。但在使用时应避免不当场合、滥用成语等错误用法。该短语在描述团队合作、共同应对困难等情境时非常适用。
成群打伙
成群打伙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héng qún dǎ huǒ。它表示聚集在一起,形容人们结伴而行或事物众多的状态。该成语源于古代人们群居的生活方式。它的近义词有聚众、成群结伙等,反义词则是形单影只、孤军奋战等。在实际应用中,该成语常用于描述人们在特定场合的聚集情景,如赏花、工作、游玩等。然而,使用时应避免错误用法,如用于单独一人或数量很少的情况。需要选择合适的语境和表达方式。
打得火热是什么意思
"打得火热"是一个形容词语,用来描述两个人或团体之间关系非常亲密友好,形容彼此亲近、热情,甚至带有一定的亲密或暧昧意味。这个成语没有明确的典故出处,是对于人际关系中热情和亲密状态的普遍观察与总结。其近义词有亲密无间、情同手足等,反义词有形同陌路、冷漠无情等。在运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滥用、误用,特别是在不恰当的场合或语境中使用。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友谊、恋情、合作关系等人际关系中密切和火热的程度。
打草惊蛇是什么意思
打草惊蛇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ǎ cǎo jīng shé。其含义为在做某些事情时,由于动作过大或过于明显,反而引起对方的警觉或反应,常用来形容行动前没有充分准备或了解情况。该成语来源于古代军事故事,表达了做事情过于明显或鲁莽反而会适得其反的意思。其近义词包括操之过急、轻举妄动等,反义词有稳扎稳打、深思熟虑等。在使用时需要注意成语的语境和适用场景,避免错误用法。
不遑宁息
本文介绍了成语“不遑宁息”的读音、含义、出处、近义词、反义词及错误用法。不遑宁息指没有时间休息,形容非常忙碌、紧张或劳累。该成语出自《左传·昭公十二年》,并有很多典故和出处。其近义词包括忙碌不堪、疲于奔命等,反义词为悠然自得、闲暇自在等。文章还给出了不遑宁息的多个例句,并强调了错误用法的注意事项。
成群逐队
本文介绍了“成群逐队”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短语用来形容人或动物聚集在一起,形成群体或队列的状态。其典故与使用背景常涉及集体行动、追逐等场景。常见的近义词有“结伴成群”和“成帮结队”,反义词为“形单影只”。通过多个例句展示了该成语在不同场景中的应用。同时,也指出了在使用中需要注意避免的错误用法。
不断如带
“不断如带”的读音和含义被详细阐述,同时介绍了其源于古代的文学作品。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某种事物连续不断,像带子一样持久。其近义词和反义词也被列举。文章还通过例句展示了不断如带的用法。需要注意的是,该成语不适用于形容短暂、间断的事物或现象,要根据具体语境正确理解和使用。
清浊同流是什么意思
清浊同流是一个成语,用来比喻不同性质的事物混杂在一起。该成语源自《庄子·天命篇》,强调事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其近义词包括混为一谈、鱼龙混杂等,反义词则为泾渭分明、井然有序等。在现代社会中,各种价值观、思想观念的交流碰撞,常让人感到清浊同流,难以分辨。然而,在使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如用于单纯事物描述或与其他类似成语混淆使用。
星星点点是什么意思
星星点点的读音标注拼音:xīng xīng diǎn diǎn星星点点的含义"星星点点"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用来形容事物的分布、数量或形态如同夜空中的星星般零散而微小。这个成语通常用于描述数量不多、分布不均或微小而闪烁的景象。星星点点的典故"星星点点"这个成语的来源并不十分明确,但根据一些典故和文献记载,可以追溯到古代。它可能源自于对夜空星光的描绘,或者是古代诗词中对细微事物的形容。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自然景色,如夜晚的星空、远方的灯火等,表达出一种宁静、浪漫或微妙的情感。星星点点的近义词零零散散:形容事物分散、不集中。稀稀拉拉:形容事物稀少、不密集。点点滴滴:形容事物微小、数量众
枝分叶散是什么意思
枝分叶散的读音读音:zhī fēn yè sàn标注拼音:zhī/第一声,fēn/第一声,yè/第四声,sàn/第四声。枝分叶散的含义“枝分叶散”是一个形容事物分散、离散的成语。字面上理解,“枝”和“叶”都是指树木的组成部分,而“分”和“散”则表示分散、离散的意思。因此,“枝分叶散”的含义是指事物或人分散开来,不再集中在一起。枝分叶散的典故该成语的典故源于古代的文学作品或历史故事,但具体出处并不十分明确。不过,从字面意义和成语的常用语境来看,它常常被用来形容事物的分散、离散状态。例如,可以形容树木的枝叶被风吹散,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群的分散、离别等情境。枝分叶散的近义词分崩离析:指事物或组织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