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三暮二

朝三暮二:一个关于变通与欺骗的成语

读音

zhāo sān mù èr

含义

“朝三暮二”这个成语由四个字组成:

  • 朝(zhāo):早晨
  • 三(sān):数字三
  • 暮(mù):傍晚
  • 二(èr):数字二

字面意思是”早晨三个,傍晚两个”,实际含义是指用改换名目的手法欺骗他人,表面上改变形式,实际上内容或本质并未改变。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那些玩弄手段、欺骗他人的行为,也指反复无常、变化多端的态度。

典故

“朝三暮二”的典故最早出自《庄子·齐物论》:

战国时期,宋国有个养猴子的人,他非常了解猴子的习性。有一年粮食歉收,养猴人对猴子们说:”现在粮食不够,从今天开始,早晨给你们三个橡子,晚上给四个,怎么样?”猴子们听了都非常愤怒。养猴人见状,马上改口说:”那这样吧,早晨给你们四个,晚上给三个。”猴子们听了都高兴地接受了。

这个典故揭示了表面形式的变化并不能改变实质内容,也讽刺了那些只看表面、不究实质的愚昧行为。

另一个相关典故来自《列子·黄帝》篇,记载了类似的故事,只是将橡子改为了栗子,但寓意相同。

近义词

  1. 朝三暮四:与”朝三暮二”意思相近,但使用更为广泛,指反复无常、变化多端。
  2. 反复无常:形容态度或行为变化不定,没有一定的准则。
  3. 出尔反尔:指言行前后矛盾,反复无常。
  4. 变化多端:形容变化极多,难以捉摸。
  5. 玩弄手段:指用不正当的方法欺骗或操纵他人。

反义词

  1. 始终如一:形容态度或行为从开始到结束都不改变。
  2. 言而有信:说话算数,守信用。
  3. 表里如一:外表和内心一致,形容言行一致。
  4. 坚定不移:形容立场、意志等非常坚定,毫不动摇。
  5. 一诺千金:形容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例句

小学低年级(1-3年级)例句:

  1. 小明答应给我两块糖,后来又变成一块,真是朝三暮二。
  2. 老师说今天发三本作业本,明天发两本,这不是朝三暮二吗?
  3. 妈妈答应给我买三个玩具,后来又说买两个,我觉得她在朝三暮二。
  4. 公园里的猴子看到饲养员朝三暮二地分食物,都生气了。
  5. 哥哥答应教我三道数学题,结果只教了两道,真是朝三暮二。

小学高年级(4-6年级)例句:

  1. 商家促销活动看似优惠,实则是朝三暮二的把戏,价格根本没变。
  2. 班长在分配任务时朝三暮二,同学们都很不满。
  3. 这个游戏规则朝三暮二地变来变去,让我们很困惑。
  4. 老师批评那些朝三暮二、不守承诺的同学。
  5. 两国谈判中,对方朝三暮二的态度让谈判陷入僵局。

初中例句:

  1. 政客们在竞选时朝三暮二的承诺,让选民们感到失望。
  2. 公司朝三暮二的薪资政策导致员工大量流失。
  3. 历史上许多统治者用朝三暮二的手段愚弄百姓。
  4. 面对朝三暮二的商业条款,消费者应当提高警惕。
  5. 这篇论文论证严密,没有朝三暮二的逻辑漏洞。

高中及以上例句:

  1. 国际关系中,某些国家朝三暮二的外交政策损害了其信誉。
  2. 市场经济中,朝三暮二的定价策略可能构成欺诈行为。
  3. 哲学家通过朝三暮二的寓言揭示了人类认知的局限性。
  4. 在心理学实验中,研究人员有时会使用朝三暮二的方法测试受试者的反应。
  5. 庄子的朝三暮二寓言深刻讽刺了人类容易被表象迷惑的弱点。

错误用法

  1. 误用为”数量变化”:错误地认为”朝三暮二”仅仅表示数量上的变化,而忽略了其欺骗性的本质。例如:”这个月销售额朝三暮二,很不稳定”(应为”起伏不定”)。
  2. 误用为”时间变化”:错误地用来单纯描述时间上的早晚变化。例如:”他朝三暮二地改变作息时间”(应为”频繁调整”)。
  3. 误用为”选择困难”:错误地用来形容犹豫不决、难以做决定的状态。例如:”她在两个方案间朝三暮二,无法抉择”(应为”犹豫不决”)。
  4. 误用为”随机变化”:错误地用来描述无规律的随机变化。例如:”天气朝三暮二,时晴时雨”(应为”变化无常”)。
  5. 误用为”进步退步”:错误地用来形容进步与退步的交替。例如:”他的学习成绩朝三暮二,时好时坏”(应为”起伏不定”)。
  6. 误用为”简单重复”:错误地用来描述简单的重复行为。例如:”他朝三暮二地练习同一个动作”(应为”反复练习”)。
  7. 误用为”轮流交替”:错误地用来描述轮流或交替进行的行为。例如:”他们朝三暮二地值班”(应为”轮流值班”)。

正确理解和使用”朝三暮二”这个成语,需要注意其核心含义是指”用表面形式的变化来欺骗或愚弄他人”,而非简单的数量或时间变化。

你可能感兴趣

朝三暮四是什么意思

朝三暮四是一个常用的成语,发音为zhāo sān mù sì,用来形容人的反复无常、变化多端的行为或生活状态的不稳定。这个成语出自《庄子》中的故事,描述了猴子对每天给栗子的数量变化的反应,以此来比喻人的行为不稳定。典故也有来源于古代农耕生活的说法。近义词如反复无常、变化多端等,都表示事物或人的不稳定和不可预测。反义词则强调稳定和一成不变。在句子中,可以用朝三暮四来形容工作、生活、态度等方面的变化无常。然而,需要注意朝三暮四的错误用法,如使用不当的场合或对象,以及与其他成语的混淆使用。

苍黄翻复

苍黄翻复的读音为cāng huáng fān fù,意指变化反复无常,形容事物的巨大变化或反复不定。源于古代文献,如《史记·项羽本纪》所描述的楚汉相争时期。其近义词有反复无常、变化多端、瞬息万变等,反义词有一成不变、恒定不变、稳定如常等。应用时需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如不当使用场合、用词不当、与其他成语混淆以及不恰当的简写或拆分。文章详细解释了苍黄翻复的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错误用法。

朝梁暮晋

朝梁暮晋是一个成语,读音zhāo liáng mù jìn,指的是一个人在短时间内频繁更换工作单位或职业,形容人行为不专一、缺乏定力。该成语源于古代官场文化,形容那些为了追求更高官职和更好待遇而频繁更换工作地方的人。其典故可以追溯到《左传》中的故事及历史名人的类似行为。朝梁暮晋的近义词有见异思迁、反复无常等,反义词有始终如一、专心致志等。使用这个成语时需要结合具体情境和背景,不能仅仅因为频繁更换工作或职业就简单地使用,因为人的职业选择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句:他朝梁暮晋,频繁更换工作,让人感到不放心。错误用法是忽略情境和背景,仅因更换工作或职业就简单地使用该成语。

苍黄翻覆

苍黄翻覆的读音为cāng huáng fān fù,该成语用以形容世事多变、变幻莫测的情况,表示局势动荡不安、事情发展不稳定。其源于古代传说和历史事件,描述天地景象的变幻。近义词包括沧海桑田、风云变幻、世事无常等。反义词则为一成不变、安定不变等。文章还指出了在使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滥用、与具体事物搭配、注意语境等错误用法。

朝梁暮陈

朝梁暮陈是一个成语,读音为zhāo liáng mù chén,形容人生活不稳定,经常变换住所或环境。其典故源自古代历史故事,讲述梁鸿四处漂泊的生活。近义词包括漂泊不定、居无定所等,反义词则是安居乐业、安土重迁等。使用时应避免在描述长期稳定的生活状态时使用,并避免与其他意思相近但用法不同的成语混淆。该成语用于描述那些经常变换住所或环境的人的生活状态。

朝秦暮楚

朝秦暮楚是一个成语,发音为zhāo qín mù chǔ,用于形容在短时间内改变自己的立场或态度,比喻行为反复无常或立场不坚定。源自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争斗,有人为利益在不同国家间游走。近义词包括反复无常、见异思迁、三心二意等。反义词为坚定不移、始终不渝、矢志不渝等。使用需注意语境,避免误用形容正常变化。该成语在描述人的不稳定性、多变性和不坚定性方面非常贴切。

变化无常

本文介绍了成语“变化无常”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用来形容事物或人的状态变化多端,不可预测。出自古代典籍如《庄子》,并有多年的历史典故和文学作品中的应用。其近义词包括“变幻莫测”、“时移俗易”和“风云变幻”等。反义词则为“一成不变”和“稳定不变”。文章还提供了关于该成语的例句和错误用法的提示。

成语变态百出

“变态百出”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事物或人的行为变化多端、形态各异、出人意料。该成语可能源自古代文学作品或民间谚语,反映了人们对于复杂多变、难以预测的事物的感慨和描述。近义词包括千变万化、变幻莫测等,反义词为一成不变、千篇一律等。使用时应避免不当场合使用,避免与贬义词混淆,并准确使用成语。文章还提供了相关例句和错误用法提示。

消息盈虚是什么意思

消息盈虚的读音读音:xiāo xī yíng xū拼音:xiāo xū yíng xū(注:这里对“消息盈虚”的读音进行了标注,具体发音请参考汉语词典或相关发音工具。)消息盈虚的含义“消息盈虚”是一个成语,原意是指事物在发展过程中会有消长、盛衰的变化。它通常用来描述事物的变化和发展的规律,也用来形容事物的状态或趋势在不断地变化和调整。具体来说,“消息”指的是事物的变化,“盈”表示满、盛,“虚”表示空、缺,整个成语的含义就是事物在不断地变化中,有时会盛极而满,有时又会空虚而缺,这就是“消息盈虚”。消息盈虚的典故“消息盈虚”的典故源自《易经》中的“泰卦”和“否卦”。《易经》认为天地万物的发展变化都

辨日炎凉

辨日炎凉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iàn rì yán liáng,用来形容人能够明察秋毫,善于观察和分辨事物的细微差别,特别是在对天气的感知和判断上。这一成语源自古代的文献记载,最早在《左传》中提到古人通过观察太阳来预测天气的传统。它形容人的敏锐观察力和判断力,能够分辨出天气的炎热和清凉,并据此采取相应的措施。常见的近义词有洞察秋毫、明察秋毫和精细入微等。而反义词则包括粗枝大叶、视而不见和不识时务等。在使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混淆概念、滥用场合和不恰当的搭配等错误用法。正确的用法应该是描述某人善于观察天气变化,并根据天气情况做出判断和行为。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