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三暮二

朝三暮二:一个关于变通与欺骗的成语

读音

zhāo sān mù èr

含义

“朝三暮二”这个成语由四个字组成:

  • 朝(zhāo):早晨
  • 三(sān):数字三
  • 暮(mù):傍晚
  • 二(èr):数字二

字面意思是”早晨三个,傍晚两个”,实际含义是指用改换名目的手法欺骗他人,表面上改变形式,实际上内容或本质并未改变。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那些玩弄手段、欺骗他人的行为,也指反复无常、变化多端的态度。

典故

“朝三暮二”的典故最早出自《庄子·齐物论》:

战国时期,宋国有个养猴子的人,他非常了解猴子的习性。有一年粮食歉收,养猴人对猴子们说:”现在粮食不够,从今天开始,早晨给你们三个橡子,晚上给四个,怎么样?”猴子们听了都非常愤怒。养猴人见状,马上改口说:”那这样吧,早晨给你们四个,晚上给三个。”猴子们听了都高兴地接受了。

这个典故揭示了表面形式的变化并不能改变实质内容,也讽刺了那些只看表面、不究实质的愚昧行为。

另一个相关典故来自《列子·黄帝》篇,记载了类似的故事,只是将橡子改为了栗子,但寓意相同。

近义词

  1. 朝三暮四:与”朝三暮二”意思相近,但使用更为广泛,指反复无常、变化多端。
  2. 反复无常:形容态度或行为变化不定,没有一定的准则。
  3. 出尔反尔:指言行前后矛盾,反复无常。
  4. 变化多端:形容变化极多,难以捉摸。
  5. 玩弄手段:指用不正当的方法欺骗或操纵他人。

反义词

  1. 始终如一:形容态度或行为从开始到结束都不改变。
  2. 言而有信:说话算数,守信用。
  3. 表里如一:外表和内心一致,形容言行一致。
  4. 坚定不移:形容立场、意志等非常坚定,毫不动摇。
  5. 一诺千金:形容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例句

小学低年级(1-3年级)例句:

  1. 小明答应给我两块糖,后来又变成一块,真是朝三暮二。
  2. 老师说今天发三本作业本,明天发两本,这不是朝三暮二吗?
  3. 妈妈答应给我买三个玩具,后来又说买两个,我觉得她在朝三暮二。
  4. 公园里的猴子看到饲养员朝三暮二地分食物,都生气了。
  5. 哥哥答应教我三道数学题,结果只教了两道,真是朝三暮二。

小学高年级(4-6年级)例句:

  1. 商家促销活动看似优惠,实则是朝三暮二的把戏,价格根本没变。
  2. 班长在分配任务时朝三暮二,同学们都很不满。
  3. 这个游戏规则朝三暮二地变来变去,让我们很困惑。
  4. 老师批评那些朝三暮二、不守承诺的同学。
  5. 两国谈判中,对方朝三暮二的态度让谈判陷入僵局。

初中例句:

  1. 政客们在竞选时朝三暮二的承诺,让选民们感到失望。
  2. 公司朝三暮二的薪资政策导致员工大量流失。
  3. 历史上许多统治者用朝三暮二的手段愚弄百姓。
  4. 面对朝三暮二的商业条款,消费者应当提高警惕。
  5. 这篇论文论证严密,没有朝三暮二的逻辑漏洞。

高中及以上例句:

  1. 国际关系中,某些国家朝三暮二的外交政策损害了其信誉。
  2. 市场经济中,朝三暮二的定价策略可能构成欺诈行为。
  3. 哲学家通过朝三暮二的寓言揭示了人类认知的局限性。
  4. 在心理学实验中,研究人员有时会使用朝三暮二的方法测试受试者的反应。
  5. 庄子的朝三暮二寓言深刻讽刺了人类容易被表象迷惑的弱点。

错误用法

  1. 误用为”数量变化”:错误地认为”朝三暮二”仅仅表示数量上的变化,而忽略了其欺骗性的本质。例如:”这个月销售额朝三暮二,很不稳定”(应为”起伏不定”)。
  2. 误用为”时间变化”:错误地用来单纯描述时间上的早晚变化。例如:”他朝三暮二地改变作息时间”(应为”频繁调整”)。
  3. 误用为”选择困难”:错误地用来形容犹豫不决、难以做决定的状态。例如:”她在两个方案间朝三暮二,无法抉择”(应为”犹豫不决”)。
  4. 误用为”随机变化”:错误地用来描述无规律的随机变化。例如:”天气朝三暮二,时晴时雨”(应为”变化无常”)。
  5. 误用为”进步退步”:错误地用来形容进步与退步的交替。例如:”他的学习成绩朝三暮二,时好时坏”(应为”起伏不定”)。
  6. 误用为”简单重复”:错误地用来描述简单的重复行为。例如:”他朝三暮二地练习同一个动作”(应为”反复练习”)。
  7. 误用为”轮流交替”:错误地用来描述轮流或交替进行的行为。例如:”他们朝三暮二地值班”(应为”轮流值班”)。

正确理解和使用”朝三暮二”这个成语,需要注意其核心含义是指”用表面形式的变化来欺骗或愚弄他人”,而非简单的数量或时间变化。

朝三暮二.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你可能感兴趣

朝三暮四

朝三暮四是一个常用的成语,发音为zhāo sān mù sì,用来形容人的反复无常、变化多端的行为或生活状态的不稳定。这个成语出自《庄子》中的故事,描述了猴子对每天给栗子的数量变化的反应,以此来比喻人的行为不稳定。典故也有来源于古代农耕生活的说法。近义词如反复无常、变化多端等,都表示事物或人的不稳定和不可预测。反义词则强调稳定和一成不变。在句子中,可以用朝三暮四来形容工作、生活、态度等方面的变化无常。然而,需要注意朝三暮四的错误用法,如使用不当的场合或对象,以及与其他成语的混淆使用。

关于不惑的诗词

关于不惑的诗词(第1篇)文章标题:《关于不惑的诗词》一、诗词内容《不惑》作者:白居易(唐代)人生四十未知觉,不惑之名忽相随。得路渐知行处乐,心安自谓性中宜。身闲始觉光阴贵,事少方知世事微。从此渐知天命近,更无闲事系心机。解析:此诗以白居易的《不惑》为引,描绘了人生四十而不惑的境界。诗中表达了对不惑之年的理解,四十岁后逐渐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心安理得地面对世事,逐渐明白了自己的位置与生活的价值。此阶段心境坦然,深知命运就在眼前,再不会有纷扰的事情扰乱内心的宁静。《杂诗》作者:杜甫(唐代)功名未就心已老,四十始知天命非。纵使韶光能再留,难留壮志与时移。欲问不惑何所至,世事浮沉自有时。莫道人生无再少,

翻云覆雨

本文介绍了成语“翻云覆雨”的读音、含义、典故及其近义词和反义词。该成语用来形容天气变化无常,或比喻人的态度和行为变化莫测,反复无常。文章还探讨了其典故来源,并列举了正确的使用场景和错误用法,包括不当使用场合、误用为轻率行为以及与中性或积极词汇的混淆使用。希望读者能准确理解和运用该成语。

万变不离其宗是什么意思

万变不离其宗的读音读音:wàn biàn bù lí qí zōng拼音注音:wàn/biàn/bù/lí/qí/zōng万变不离其宗的含义“万变不离其宗”是一个常用的成语,意思是无论形式如何变化,其本质或根本原则始终不变。它强调了事物在变化中保持的稳定性和内在联系。万变不离其宗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哲学思想。它体现了道家思想中“道”的观念,即万物虽千变万化,但其本质和根源始终相同。这个观念在古代文献中有多处出现,如《庄子》等书中都有类似的表述。此外,它也可以被视为对儒家思想中“中庸之道”的一种体现,即事物在不断变化中仍需保持一种平衡和稳定。万变不离其宗的近义词一成不变:指事

覆雨翻云

覆雨翻云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fù yǔ fān yún。其含义指的是人的态度多变,反复无常,形容人的行为或言语不可预测,变化莫测。该成语源于古代传说和故事,也与某些历史事件或文学作品有关,例如《红楼梦》中贾宝玉的性格描述。其近义词包括变化莫测、反复无常、阴晴不定等。反义词有一成不变、坚定不移、始终如一等。使用时应避免错误用法,特别是在描述非态度或行为变化的情境时使用,或在轻松愉快的场合乱用成语,以及误解该成语的含义。该成语特指人的态度或行为变化无常。

朝秦暮楚

朝秦暮楚是一个成语,发音为zhāo qín mù chǔ,用于形容在短时间内改变自己的立场或态度,比喻行为反复无常或立场不坚定。源自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争斗,有人为利益在不同国家间游走。近义词包括反复无常、见异思迁、三心二意等。反义词为坚定不移、始终不渝、矢志不渝等。使用需注意语境,避免误用形容正常变化。该成语在描述人的不稳定性、多变性和不坚定性方面非常贴切。

一晦一明是什么意思

一晦一明的读音一晦一明的拼音是yī huì yī míng。一晦一明的含义一晦一明指的是光线的明暗交替,也常用来比喻世事的变迁或人的命运起伏。它常常被用来形容事物或环境在一段时间内经历的明显变化。一晦一明的典故一晦一明这个成语的典故并不明确,但可以追溯到古代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思考。在古代,人们常常用晦明交替来比喻世事的变化,因此这个成语在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典故出处这个成语的出处并不唯一,可以参考《易经》、《道德经》等古代经典文献中关于阴阳、变化等思想的描述。此外,一些古代文学作品如《红楼梦》等也使用了这个成语来描绘环境和人物的变化。一晦一明的近义词阴晴不定:形容天气或局势不稳定,时好时坏

二三其意

二三其意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人的心思不专一,对某事或某人有多个想法或意图。该成语出自《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用来形容齐国大夫崔杼对庆封心怀不满却表面上装作亲近的情况。该成语还可以用来形容态度多变、意志不坚定的人。同时需要注意在使用时避免滥用和错误使用,应准确把握其含义和用法。

消息盈虚是什么意思

消息盈虚的读音读音:xiāo xī yíng xū拼音:xiāo xū yíng xū(注:这里对“消息盈虚”的读音进行了标注,具体发音请参考汉语词典或相关发音工具。)消息盈虚的含义“消息盈虚”是一个成语,原意是指事物在发展过程中会有消长、盛衰的变化。它通常用来描述事物的变化和发展的规律,也用来形容事物的状态或趋势在不断地变化和调整。具体来说,“消息”指的是事物的变化,“盈”表示满、盛,“虚”表示空、缺,整个成语的含义就是事物在不断地变化中,有时会盛极而满,有时又会空虚而缺,这就是“消息盈虚”。消息盈虚的典故“消息盈虚”的典故源自《易经》中的“泰卦”和“否卦”。《易经》认为天地万物的发展变化都

顺风使舵是什么意思

顺风使舵的读音读音:shùn fēng shǐ duò标注拼音:shùn fēng shǐ duò顺风使舵的含义“顺风使舵”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在顺风的情况下操纵船舵。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在有利的环境下,善于利用机会,随机应变,顺势而为的行为。它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面对环境变化时,能够迅速做出反应,调整自己的策略或方向,以适应环境的变化。顺风使舵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并不十分明确,但可以理解为在古代航海中,船只的航行需要依赖风力,而船员们需要灵活地调整船舵来适应风向和风力变化。因此,在顺风的情况下使舵,可以理解为在有利的环境下善于利用机会的智慧和技巧。顺风使舵的近义词见风使舵随机应变顺势而为随波逐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