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然绝俗:超脱凡尘的精神境界
读音
chāo rán jué sú
含义
- 超然:超越寻常,不受世俗束缚。
- 绝俗:脱离凡俗,不沾染尘世习气。
整体含义:形容人品德高尚、志趣高洁,超越世俗,不随波逐流。
典故
- 《后汉书·崔骃传》:
“独师友道德,合符曩真,抱景特立,与士不群。盖高树靡阴,独木不林,随时之宜,道贵从凡。于时太上运天德以君世,宪王僚而布官;临雍泮以恢儒,疏轩冕以崇贤;率惇德以厉忠孝,扬茂化以砥仁义;虽跱者未一,而斯文未坠。故下不步卿相之廷,上不登王公之门;进不党以赞己,退不黩于庸人。独师友道德,合符曩真,抱景特立,与士不群。”
此处形容崔骃超脱世俗,坚守道德。 - 《晋书·王羲之传》:
“羲之既少有美誉,朝廷公卿皆爱其才器,频召为侍中、吏部尚书,皆不就。复授护军将军,又推迁不拜。扬州刺史殷浩素雅重之,劝使应命,乃拜右军将军、会稽内史。”
王羲之多次拒绝高官厚禄,体现其超然绝俗的品格。
近义词
- 超凡脱俗:超越凡俗,形容人品或境界极高。
- 高风亮节:形容人品格高尚,有坚贞的节操。
- 不食人间烟火:比喻人清高脱俗,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 清心寡欲:心境清净,少欲无求。
反义词
- 庸俗不堪:形容人低级趣味,毫无高尚追求。
- 随波逐流:比喻人没有主见,盲目跟随世俗。
- 趋炎附势:形容人巴结权贵,迎合世俗。
- 市侩习气:指人斤斤计较、唯利是图的庸俗作风。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他像仙人一样超然绝俗,不喜欢吵闹的地方。
- 这位画家画的山水超然绝俗,让人看了心情平静。
-
小学高年级:
- 陶渊明辞官归隐,过着超然绝俗的生活。
- 她的琴声空灵悠远,给人一种超然绝俗的感觉。
-
初中:
- 李白一生放荡不羁,诗作中充满超然绝俗的意境。
- 真正的智者往往超然绝俗,不为名利所困。
-
高中:
- 庄子主张逍遥自在,其思想体现了超然绝俗的哲学境界。
- 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能保持超然绝俗的心态实属不易。
-
大学及以上:
- 禅宗大师往往以超然绝俗的智慧看待世间万象。
- 他的学术研究不随波逐流,展现出超然绝俗的学术品格。
错误用法
- 形容物质生活:❌“他住豪宅、开豪车,真是超然绝俗。”
(“超然绝俗”强调精神境界,而非物质享受。) - 形容外表打扮:❌“她穿得特别时尚,看起来超然绝俗。”
(该成语不适用于形容外在形象。) - 贬义使用:❌“他整天不理人,装得超然绝俗。”
(“超然绝俗”是褒义词,不能用于讽刺。) - 形容不合群但无高尚品格:❌“他性格孤僻,从不与人交往,真是超然绝俗。”
(“超然绝俗”强调主动超越世俗,而非被动孤立。)
“超然绝俗”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它鼓励人们在浮躁的社会中保持内心的纯净与独立,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自由。
你可能感兴趣
超然不群
“超然不群”的读音为chāo rán bù qún。该成语描述的是人超越常人,拥有独特的思想、品行和才情,表示与众不同的特质。典故源自《庄子·逍遥游》中的“超然独立,不与世俗同流”。该成语常用来形容古代文人独立于世、不与世俗为伍的志向。近义词有卓尔不凡、出类拔萃等,反义词则为平庸无奇、随波逐流等。超然不群可应用于形容人的才华、作品风格、性格、情节、书法、思想等方面。但在使用时要避免在不合适的场合中使用,以免产生误解。
超然象外
本文介绍了成语“超然象外”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词,同时提供了例句和错误用法示例。该成语意指超出常人的境界,能够超越事物的外在表象,达到更深层次的领悟和理解,形容人的心态、思想境界高远超脱。在使用时需注意避免误用和滥用。
超然独处
超然独处是一种独立自主、高洁品格的表现,指能够在世俗纷扰中保持内心的宁静和超脱。其拼音为chāo rán dú chù。这个成语源于古代,形容人能够不随波逐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独立自主地面对一切。超然独处的人能够在喧嚣的城市中保持一颗超然的心,不受外界干扰,以高洁的态度面对生活和工作。但需注意,超然独处并非指孤独自闭或故意疏远他人,而是强调内心的宁静和独立自主的态度。
超然远举
本文介绍了成语“超然远举”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形容人的行为、态度或思想超脱世俗,追求高远目标,源于古代隐士和贤人的典故。其近义词包括高风亮节、超凡脱俗、高瞻远瞩等,反义词则是随波逐流、苟且偷安、俗不可耐等。文章还给出了相关例句,并强调了该成语的误用情况。
超然远引
超然远引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hāo rán yuǎn yǐn,形容一个人心志高远,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或为了避开不利环境而主动远离。该成语源自古代文献记载,含有超脱尘世、追求高远境界的意味。其近义词包括远走高飞、避世绝俗等,反义词为趋之若鹜、随波逐流等。使用时应根据语境恰当运用,避免与其他含义相近但用法不同的成语混淆。其错误用法包括在不当场合使用或与其他成语混淆使用。
超然自引
超然自引是一个表达个体独立、高洁品行和超脱尘世态度的成语,源自古代文人墨客的言行。其读音为chāo rán zì yǐn,意味着在特定情境下,个体展现出自立自强、不依赖他人、保持独立精神的状态。该成语含有褒义色彩,常被用于描述历史人物的超然态度。其近义词包括独立自主、卓尔不群等,反义词则为随波逐流等。文章通过解释超然自引的含义、典故、近义词与反义词,辅以例句解析,阐述了该成语的正确用法与错误用法的示例和解析。正确使用超然自引的成语,能够准确传达个体独立、自主的精神状态和高洁品质。
超然迈伦
超然迈伦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hāo rán mài lún。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的才华、品德、成就等超越常人,出类拔萃。其典故并不明确,但可以从字义上理解为古代对于卓越人才的崇尚和追求。超然迈伦的近义词如出类拔萃、卓尔不凡等,反义词为平平无奇、碌碌无为等。文章还提供了多个例句来展示这一成语的应用。需要注意的是,该成语不能随意使用,需根据语境和用法得当,不能用于形容平庸或没有特别成就的人。
超然自逸
超然自逸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hāo rán zì yì。其含义是心境超脱尘世,悠然自得,不受世俗所累。典故源于古代文人墨客的生活态度和心境。这个成语传达了一种追求内心宁静和自由的生活态度。其近义词包括悠然自得、超凡脱俗、恬淡寡欲、逍遥自在等。反义词包括忧心忡忡、纷扰喧嚣、羁绊牵挂等。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正确用法,避免误用。常见错误用法包括用于形容忙碌紧张的生活状态、不恰当的对象或情境以及过于牵强附会的用法。以上是关于超然自逸的详细介绍。
超然独立
超然独立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hāo rán dú lì。它用来形容人或事物超脱尘世,独立自主,不依赖他人,具有高尚的品格和境界。这一成语源于古代隐士和道家思想家的生活方式,强调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超然独立的近义词有独立自主、卓尔不群、淡泊名利、逍遥自在等。反义词则为依附他人、趋炎附势、沉溺世俗。在使用这一成语时,需要注意其适用范围和语境,避免错误用法。该成语在描述追求精神自由和独立生活的人们时非常贴切。
10首充满禅意的经典古诗词 带你领略空灵之境与心灵自由
本文介绍了描写禅的古诗词的多个篇章,通过引用不同作者和作品,展现禅的智慧和魅力。这些古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描绘了禅的无我、无执、无著的核心理念,以及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心灵修行的追求。通过欣赏这些古诗词,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对于生命的独特理解和对于心灵修行的追求,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一份宁静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