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歜羊枣
读音
chāng chù yáng zǎo
含义
- 昌歜:指菖蒲根制成的腌菜,古代用作调味品。
- 羊枣:一种小枣,味道甘甜。
- 整体含义:比喻个人独特的嗜好或偏爱,常带有贬义,指过分执着于某种不重要的东西。
典故
-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春秋时期,鲁国大夫臧武仲(臧纥)被驱逐出国,流亡至邾国。邾国大夫臧贾、臧为兄弟因争夺家族权力,臧贾逃往晋国。后来,臧纥回到鲁国,但鲁国国君不愿接纳他。臧纥感叹道:“彼其子(指臧贾)昌歜羊枣,吾弗与也。”意思是臧贾沉迷于个人嗜好,不愿与他共事。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韩非子用“昌歜羊枣”比喻君主若过分追求个人喜好,可能导致国家治理的疏忽。
近义词
- 嗜痂之癖:形容怪异的癖好。
- 逐臭之夫:比喻追求低俗趣味的人。
- 独嗜一味:指只喜欢某一种东西,不顾其他。
反义词
- 博采众长:广泛采纳各种优点。
- 兼容并包:包容不同的事物或观点。
- 雅俗共赏:无论高雅或通俗都能欣赏。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他像“昌歜羊枣”一样,只爱吃草莓味的糖果。
- 小明对恐龙玩具情有独钟,真是“昌歜羊枣”。
-
小学高年级:
- 她只穿粉色衣服,同学们说她有点“昌歜羊枣”。
- 爸爸收藏了上百个杯子,妈妈笑他“昌歜羊枣”。
-
初中:
- 这位作家只写武侠小说,拒绝尝试其他题材,未免“昌歜羊枣”。
- 他沉迷于收集邮票,对其他爱好不屑一顾,真是“昌歜羊枣”。
-
高中:
- 某些学者固守传统理论,不愿接受新观点,可谓“昌歜羊枣”。
- 他的饮食极其挑剔,只吃特定食材,朋友调侃他“昌歜羊枣”。
-
大学及以上:
- 在学术研究中,若只关注冷门领域而忽视主流方向,容易陷入“昌歜羊枣”的困境。
- 他的收藏癖好过于小众,甚至影响正常生活,堪称现代版“昌歜羊枣”。
错误用法
-
误用为褒义:
- ❌ “他对古琴的研究很深,真是昌歜羊枣。”(应改为“造诣颇深”)
- ❌ “她专注绘画多年,这种昌歜羊枣的精神值得学习。”(应改为“精益求精”)
-
误用于广泛兴趣:
- ❌ “他喜欢音乐、体育和文学,真是昌歜羊枣。”(与成语含义相反)
-
误用于形容食物本身:
- ❌ “这道菜用了昌歜羊枣,味道独特。”(成语不指具体食材)
-
误用于形容短暂喜好:
- ❌ “他最近迷上了滑板,有点昌歜羊枣。”(成语指长期癖好,非一时兴趣)
-
误用于形容大众偏好:
- ❌ “现在年轻人普遍喜欢奶茶,真是昌歜羊枣。”(成语指个人独特嗜好,非群体行为)
你可能感兴趣
不识高低
不识高低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人做事或说话不知深浅缓急、缺乏判断力。该成语没有明确的典故,但常用来形容对形势缺乏正确认识和判断的行为。不识高低的近义词包括不知深浅、盲目冒进等,反义词为明察秋毫、精明能干等。在使用不识高低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其语境和搭配的词语,避免滥用和误用。错误用法包括滥用场合、误用对象和与贬义词语搭配使用。
一钱如命是什么意思
一钱如命的读音一钱如命的拼音是:yī qián rú mìng。一钱如命的含义“一钱如命”这个成语的含义是指非常吝啬,把钱财看得非常重,甚至把每一分钱都看得如同性命一样重要。形容一个人非常节俭,甚至到了过分节俭的地步。一钱如命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可以追溯到古代。相传,在古代有一个非常节俭的人,他每天的生活都非常简单,穿衣吃饭都非常节俭,甚至到了吝啬的地步。有一天,他的朋友来访,想借他一点钱用用,但这个人却不肯借出他的钱,甚至认为每一文钱都非常重要,以至于他的朋友就讽刺他“一钱如命”。这个成语后来就流传开来,成为了形容一个人非常节俭的常用说法。此外,还有另一种说法是:古代有一个富人非常吝啬,他甚
尺有所短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成语“尺有所短”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用来形容任何事物都有其优点和缺点,没有完美无缺的。文章通过示例阐述了正确的使用语境,提醒读者注意与其他成语的区分,避免误解和误用。同时强调了正视自己的不足并努力改进的重要性。
百巧千穷
文章介绍了成语“百巧千穷”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意为尽管有各种巧妙的办法和技能,但最终仍然会陷入贫困或困境。文章详细解释了其含义和用法,并提醒读者在使用时需要注意语境和避免混淆。通过本文,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
万象森罗是什么意思
万象森罗的读音标注拼音: wàn xiàng sēn luó万象森罗的含义“万象森罗”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事物繁多、丰富多样,如同森林中的各种生物一样,种类繁多,各具特色。其中,“万象”指的是各种事物、现象;“森罗”则有繁密、众多的意思。整体上,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丰富多彩、包罗万象的景象或事物。万象森罗的典故“万象森罗”这个成语的出处并不明确,但根据其字面意义和用法推测,它可能源于古代人们对自然和宇宙的深刻认识和感悟。在古代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常被用来形容天地间万物繁多、丰富多样,或者形容某个人或事物所包含的元素非常丰富。万象森罗的近义词包罗万象千姿百态琳琅满目丰富多彩百态千姿这些词语都含有丰
南橘北枳是什么意思
南橘北枳是一个成语,读音为nán jú běi zhǐ。其字面意思是指南方所产的橘子移植到北方后会因环境变化改变其性质。比喻由于环境或境遇的变化,人的思想、情感等也会随之发生改变。此成语源于《淮南子·泛论训》中的典故,说明环境对事物的影响。南橘北枳的近义词包括适地自生、随遇而安等,反义词有一成不变、固步自封等。在使用时需注意避免错误的用法,如用于形容人的适应能力差或完全无关的事物之间的差异。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是什么意思
成语“从善如登,从恶如崩”的读音、含义、典故以及近义词反义词等内容被详细阐述。该成语比喻做好事如登山般艰难,需努力和坚持;做坏事则如山崩迅速且容易。文章也提到了该成语的错误用法示例,并强调了在实际应用中要慎重选择道路,远离邪恶。整体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
不可思议
“不可思议”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用来形容难以想象、难以理解或难以置信的事情。它来源于佛教经典,形容佛法深奥超出凡人想象。在日常使用中,形容令人惊讶、难以理解的事情或现象。其近义词有匪夷所思、莫可名状、难以置信、令人费解等。反义词包括轻而易举、司空见惯、意料之中、通俗易懂等。使用此成语时需注意语境,避免用词不当、与“不可能”混淆及过于夸张的错误用法。
一佛出世,二佛升天是什么意思
一佛出世,二佛升天的读音一佛出世,二佛升天的读音为:yī fó chū shì,èr fó shēng tiān。一佛出世,二佛升天的含义“一佛出世,二佛升天”是一个成语,原意是形容佛教中佛的出世和升天,现在常用来形容某件事情或某个人物出现后,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也相继出现或有所进展。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某个人或事物的重要性或影响力巨大,能够带动其他事物的发展或进步。一佛出世,二佛升天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源于佛教故事。在佛教中,佛的出世和升天都是重要的佛教事件。一佛出世指的是一个佛祖的诞生或出现,而二佛升天则是指其他佛祖的升天或成就。这个成语后来被用来形容某个人或事物的出现能够带动其他事物的发展或
百星不如一月
“百星不如一月”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ǎi xīng bù rú yī yuè,表示众多星星的亮度不如月亮的亮度。这个成语强调了质量的重要性,用于形容在某一方面少数优秀者胜过多数平庸者的情况。它来源于古代中国的天文观察和自然现象,用以形容月亮的特殊地位和重要性。其近义词有“月晕而风”、“众星捧月”和“一枝独秀”,反义词有“群雄逐鹿”、“百花齐放”和“众星拱月”。使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上下文和语境的匹配,避免滥用或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