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松翠柏

苍松翠柏:傲然挺立的生命之美

读音

cāng sōng cuì bǎi

含义

  • :深青色,形容颜色深沉厚重,常用来表现历经风霜的坚韧感。
  • :松树,四季常青,象征不屈不挠的品格。
  • :青绿色,形容鲜亮而充满生机的色彩。
  • :柏树,与松树同为常绿乔木,代表坚贞与长寿。

整体含义:形容松柏四季常青、挺拔苍劲的姿态,比喻人坚贞不屈的品格或事物经久不衰的生命力。

典故

  1. 《诗经·小雅·斯干》
    “如竹苞矣,如松茂矣”虽未直接提及“苍松翠柏”,但以松竹比喻坚贞,为后世成语奠定意象基础。
  2. 《楚辞·九章·橘颂》
    屈原以“绿叶素荣”“独立不迁”赞橘树,与松柏精神相通,后世文人常借松柏抒怀。
  3. 《论语·子罕》
    孔子言“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直接赋予松柏逆境中坚守的象征意义。

近义词

  1. 松筠之节:以松竹比喻坚贞的节操,侧重人格品质。
  2. 傲雪凌霜:形容不畏严寒,与松柏的耐寒特性一致。
  3. 经久不衰:强调时间上的持久性,与松柏常青特性呼应。

反义词

  1. 昙花一现:比喻短暂易逝,与松柏的持久形成对比。
  2. 枯木朽株:形容衰败无生机,反衬松柏的鲜活挺拔。
  3. 随风转舵:喻指立场不坚定,与松柏的刚直相反。

例句

小学阶段(简单场景)

  1. 公园里的苍松翠柏,即使在冬天也绿油油的。
  2. 爷爷说,做人要像苍松翠柏一样不怕困难。

中学阶段(文学化表达)

  1. 烈士陵园的苍松翠柏,默默守护着这片英雄的土地。
  2. 他的品格如苍松翠柏,历经磨难却愈发挺拔。

高中及以上(哲理引申)

  1. 中华文化如苍松翠柏,虽经千年风雨而根脉愈深。
  2. 在这片苍松翠柏的掩映下,古寺更显幽远沧桑。

其他场景

  1. 这幅山水画中,苍松翠柏与飞瀑相映成趣。(艺术)
  2. 公司历经金融危机仍屹立不倒,堪称商界的苍松翠柏。(商业)

错误用法

  1. 误用为短暂事物
    × 烟花在夜空中如苍松翠柏般绚烂。(松柏象征持久,与烟花转瞬即逝矛盾)
  2. 混淆植物种类
    × 花园里的苍松翠柏开满了粉色的花。(松柏为针叶树,通常无鲜艳花朵)
  3. 滥用比喻对象
    × 他变心太快,简直像苍松翠柏。(应用反义词如“墙头草”)
  4. 字面直译失真
    × 这片森林全是苍松翠柏。(实际可能混有其他树种,成语侧重象征意义)

苍松翠柏不仅是自然界的奇观,更是中国人精神世界的图腾。它提醒我们:真正的生命力,在于风雨中的坚守与时光里的沉淀。

你可能感兴趣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10种树木意象解析 包含松竹梅柳的经典诗句与情感寄托

本文描述了多首关于描写树木的古诗词的赏析,包括杜甫、元稹、王之涣、苏轼等多位诗人的作品。这些诗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树木的形态、色彩、生长环境等,展现了自然之美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同时,树木也常作为诗人情感和思想的载体,与情感、理想、人生等主题紧密相连。在欣赏这些古诗词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古人的智慧与情感,也可以从中汲取人生的启示与力量。这些描写树木的诗词是静默诉说的生命诗篇,让我们在欣赏中也感受树木所蕴含的深刻内涵。

10首关于松雪的古诗词赏析 感受文人笔下的傲雪风骨与高洁品格

松雪诗词:寒枝傲雪中的文人风骨松与雪,是中国古典诗词中一对经典的意象组合。青松傲雪,不仅是一幅天然的水墨画卷,更承载着文人墨客对高洁品格的精神寄托。从魏晋风骨到唐宋气象,松雪意象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成为中华文化中独特的审美符号。魏晋风骨:松雪初现文人情怀魏晋时期,松雪意象开始进入文人视野。刘桢《赠从弟》中"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以松柏耐寒喻人之坚贞,开松雪人格化之先河。而左思《咏史》"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则通过松树生长位置的对比,暗喻寒门才俊的压抑处境。此时的松雪描写尚显质朴,但已初现借物喻志的端倪。盛唐气象:松雪意境的全面升华唐代是松雪诗词的成熟期。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隔牖风惊

苏洵的诗词描写过哪些植物

苏洵的诗词描写过哪些植物(第1篇)苏洵虽以文学著称,但他的作品中并不多见直接描写植物的诗词。我们可以通过他的其他作品,以及古代文学中对植物的描写,来探讨苏洵诗词中可能涉及的植物。以下是我根据这一主题整理的一篇关于苏洵诗词中植物描写的文章。苏洵诗词中的植物描写一、诗词全文及作者朝代苏洵的诗词中并没有直接描写植物的篇章,但他的散文中常以自然景物为喻,间接提及的植物或可通过其描述进行推断。二、诗词解析及涉及植物的内容梅花:虽然苏洵的诗中没有直接写到梅花,但他的《和文潜赠别》中有一句“莫待春来便归去,梅花人易老”,此句中的“梅花”可间接推测为他在描绘自然景色时所想到的植物之一。竹子:在苏洵的散文中,竹

关于树木的诗词

关于树木的诗词(第1篇)关于树木的诗词,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抒发情感、描绘自然的重要题材。以下是一篇包含多首古诗词全文、作者、朝代及解析的文章,主题围绕“树木”。一、绿树浓阴夏日长诗一:《野径云俱黑》 ——杜甫(唐)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解析:此诗描绘了夏日绿树成荫的景象,诗人杜甫以诗中的绿树与青山,表现了乡村的宁静与生活的恬淡。二、树木成林风月佳诗二:《长歌行》 ——陆游(宋)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青松映翠竹,碧水荡清流。树木成林风月佳,长歌一曲共春秋。解析:此诗中“树木成林风月佳”一句,生动

古诗词中描写树木的10种意象赏析 从杨柳离愁到松柏坚贞的经典诗句

本文主要探讨了古诗词中树木描写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通过多个篇章的阐述,介绍了不同树木在古诗词中的形象、象征意义和情感表达。文章指出,树木作为自然界与情感的交织,是文人墨客表达情感、寄托理想的重要载体。从松柏的坚韧与永恒、柳树的柔美与离情、桃李的花开与繁荣,到梅花的傲骨、桃树的繁华,树木的形象在古诗词中丰富多彩。同时,树木与人的情感息息相关,诗人通过对树木的描绘,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树木成为情感的载体。通过对古诗词中树木描写的探究,可以深入理解古代文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感受到古代文学的独特魅力。文章呼吁珍惜自然环境中的树木,保护地球家园。

描写树木成长的古诗词

描写树木成长的古诗词(第1篇)描写树木成长的古诗词及其解析一、敕勒歌·树成长篇古风朝看潋滟草初黄,树木新枝节节长。碧翠茂林逢岁月,摇风起舞绕晨光。作者:佚名(无确切作者)朝代:未知解析:此诗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树木从初生到成长的景象,通过“新枝节节长”来表现树木的成长过程,同时以“碧翠茂林”来展现树木的繁盛。整首诗以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树木成长的自然之美。二、柳树生长歌春柳初生绿,垂条映水塘。风吹轻摇曳,日暖渐茁壮。岁月如梭过,枝繁叶更旺。作者:未知朝代:未知解析:此诗以柳树为对象,描绘了其从初生到成长的过程,通过“垂条映水塘”和“枝繁叶更旺”等句,展现了柳树生长的动态过程和其逐渐繁盛的景象。三、

有关描写树木的诗词

本文介绍了多篇有关描写树木的诗词的内容。这些诗词以不同的树木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树木的生命力和美感。文章还介绍了每首诗词的作者和背景,以及这些诗词所展现的树木的形象和意境。通过这些古诗词,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也对生命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希望这些古诗词能够让我们更加珍惜生命、热爱大自然,并让我们从其中汲取到力量和勇气,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时能够坚韧不拔、勇往直前。

古诗词中描写枝叶的经典名句有哪些 探寻枝叶意象的千年美学密码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关于描写枝叶的古诗词及其解析。文章从不同角度,通过多首古诗词生动地描绘了枝叶的柔美、生机、韵味和生命力,展示了自然界的美妙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情感联系。这些诗词通过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枝叶在风中摇曳、在雨中繁茂、在阳光中翠绿欲滴的景象,同时也传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关系。文章还提到了现代诗中的枝叶描写,展现了枝叶的柔美和生机与自然的梦幻感觉。通过欣赏这些古诗词和现代诗中的枝叶描写,读者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与韵律,领悟到生活的真谛与价值。本文介绍了描写枝叶的古诗词及其解析,通过多首古诗词展现了枝叶的柔美、生机、韵味和生命力。文章从不同角度描绘了枝叶在风中摇曳、在雨中繁

描写树木的古诗词名句

描写树木的古诗词名句(第1篇)关于描写树木的古诗词名句及其解析一、柳树篇《青青河边草》作者:佚名(朝代不详)原文:青青河边草,郁郁园中柳。解析:这句诗用简洁的词语描绘了柳树和河边草的生机勃勃。青翠的柳树在园中显得郁郁葱葱,富有生机。二、松树篇《青松》作者:陈毅(近现代)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解析:诗人借青松坚韧挺拔的意象,以描绘坚韧不屈的性格和高尚品质,突出其坚强、傲寒的气节。三、枫树篇《秋词二首·枫树临水接风清》作者:杜牧(唐代)枫树临水接风清,湖边疏影自摇亭。落日秋烟寒鸟尽,野花寒叶满山径。解析:杜牧的这首诗描绘了枫树在湖边的疏影摇曳,以及秋天的景象,展现了秋天的

描写树的小学古诗词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一系列关于描写树的小学古诗词,包括柳树、枫树、古木等不同的树木,以及这些古诗词所展现的美丽与生命力。文章通过简洁明了的摘要,概括了每篇内容的主要信息和特点,包括每首诗的背景、描写的对象以及所表达的情感和寓意。这些古诗词不仅具有艺术价值,也是了解古代文化和感受自然之美的珍贵财富,能够激发孩子们对自然和文学的热爱。摘要如下:本文介绍了描写树的小学古诗词,包括柳树、枫树、古木等不同类型的树。这些古诗词通过不同的季节、气候等元素,展现了树木的美丽与生命力。每首诗都有其独特的背景和描写对象,表达了不同的情感和寓意。这些诗词不仅具有艺术价值,也是了解古代文化和自然之美的珍贵财富,能够激发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