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餐腥啄腐”详解
读音
cān xīng zhuó fǔ
含义
- 餐:吃。
- 腥:指腥臭、腐败的食物。
- 啄:鸟类用嘴取食。
- 腐:腐烂、变质的东西。
整体含义:形容人贪图不义之财或追求低级趣味,像鸟兽啄食腐肉一样卑劣。多用于讽刺那些为了利益不择手段、品行低劣的人。
典故
- 《庄子·秋水》:
庄子在《秋水》篇中讽刺那些追逐名利的人,写道:”鸱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猫头鹰得到一只死老鼠,看到凤凰飞过,生怕被抢走,发出威胁的声音。)后人由此引申出”餐腥啄腐”的成语,比喻贪恋污浊之物。 - 《后汉书·逸民传》:
东汉隐士梁鸿拒绝与贪官同流合污,曾说:”吾不忍餐腥啄腐,以辱清名。”表达了对卑劣行径的鄙夷。
近义词
- 蝇营狗苟:像苍蝇一样追逐脏物,像狗一样苟且偷生,形容人不顾廉耻地钻营。
- 趋炎附势:巴结权贵,依附有权势的人。
- 见利忘义:见到利益就忘记道义。
- 唯利是图:只贪图利益,不顾及其他。
反义词
- 清正廉明:形容为官正直,不贪污受贿。
- 高风亮节:形容人品格高尚,有节操。
- 洁身自好:保持自身纯洁,不同流合污。
- 淡泊名利:不追求功名利禄,心境超脱。
例句
-
小学低年级(1-3年级):
- 那个小偷餐腥啄腐,偷了别人的钱包,真可恶!
- 我们不能像坏蛋一样餐腥啄腐,要做诚实的孩子。
-
小学高年级(4-6年级):
- 他为了赚钱,餐腥啄腐,卖假货欺骗顾客。
- 贪官餐腥啄腐,最终被法律严惩。
-
初中:
- 那些餐腥啄腐的商人,用劣质材料盖房子,害得许多人无家可归。
- 他原本是个正直的人,后来却餐腥啄腐,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
高中及以上:
- 在利益面前,有些人餐腥啄腐,丧失了道德底线。
- 历史上许多奸臣餐腥啄腐,最终遗臭万年。
错误用法
-
误用为中性词:
- ❌ 他餐腥啄腐地努力工作。(错误,贬义词不能用于褒义语境。)
- ❌ 科学家餐腥啄腐地研究新发明。(错误,不能用于形容正当行为。)
-
误用对象错误:
- ❌ 这只猫餐腥啄腐地吃鱼。(错误,只能用于形容人的行为,不能用于动物。)
- ❌ 他餐腥啄腐地读书。(错误,不能用于形容学习。)
-
搭配不当:
- ❌ 餐腥啄腐的美食。(错误,不能用于形容食物。)
- ❌ 餐腥啄腐的风景。(错误,不能用于形容景色。)
总结:”餐腥啄腐”是一个贬义成语,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误用为中性或褒义表达。
你可能感兴趣
白日衣绣
白日衣绣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ái rì yī xiù。其原意是形容人衣着华丽、富贵显赫,后来引申为事业成功、身居高位、荣华富贵。该成语来源于《左传·昭公二十九年》中的典故。白日衣绣的近义词包括锦衣玉食、荣华富贵等,反义词则是粗布荆钗、朴素无华等。在使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滥用场合、搭配不当、误用含义和过度夸张等错误用法。
秉公灭私
秉公灭私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ǐng gōng miè sī。它表示在处理事情时公正无私,不受私情影响。这个成语源于古代官员处理公务时能够公正无私的事迹。秉公灭私的近义词包括大公无私、公仆意识等,反义词则是徇私舞弊、偏袒不公等。该成语常被用于形容坚持公正原则的人或行为。但需注意,不要将其用于形容个人行为不端或与其他成语混淆使用。
奔走钻营
本文介绍了成语“奔走钻营”的读音拼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词。该成语形容为了谋取私利而不择手段、四处奔走、拉关系、求人帮忙的行为,带有贬义色彩。文章还列出了其近义词和反义词,并给出了例句。同时指出了该成语的错误用法,提醒读者注意成语的贬义色彩和语境使用。
不知痛痒
本文介绍了成语“不知痛痒”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与反义词。该成语形容人对事情的利害关系或他人的痛苦感受缺乏敏感和认识。文章还提供了错误用法示例及解析,提醒读者在适用时要注意语境。希望以上内容对读者有所帮助。
苍蝇见血是什么意思
“苍蝇见血”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用来形容人或事物对目标的敏锐性和渴望程度。源自古代农耕文化,形容苍蝇对血液的快速反应,被借用来比喻人们对某种事物的敏感度和强烈兴趣。该成语的近义词包括见猎心喜、锐不可当等,反义词为视若无睹、漠不关心等。在使用时要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应根据具体语境和表达需要合理使用。该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人们追求目标时的迅猛和准确,常见于商业交易、侦探等场景的描述。
傲骨嶙嶙
本文介绍了形容词短语“傲骨嶙嶙”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傲骨嶙嶙形容人的性格或气质刚毅不屈,有骨气。文章还指出该成语的误用情况,如描述非正面场合、与其他词语混淆以及滥用于描述外在形象。正确理解和使用傲骨嶙嶙,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人的性格和品质。
餐霞饮景
“餐霞饮景”是一个源自古代道家和隐士修行生活的成语,读音为cān yá yǐn jǐng,形容隐居山林,以天地为食,与自然为伴的生活方式,表达超脱尘世、追求自然与宁静的境界。其典故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道家修行者的传说。近义词包括“餐风饮露”和“隐居山林”等,反义词则是“繁华喧嚣”和“追名逐利”。该成语通常用于描述与自然环境和清静生活方式相关的情况,但在不恰当的语境中可能会被误用。例如描述吃饭的场景或与自然无关的活动等。正确使用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并运用这一成语。
尺二秀才是什么意思
尺二秀才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hǐ èr xiù cái",形容身材矮小但才华出众的人。该成语来源于古代科举考试中的选拔制度,流传至今。尺二秀才的近义词有才子佳人、出类拔萃、英才俊杰等。反义词包括平庸之辈、碌碌无为、庸才俗子等。在使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其原意和常见错误用法。该成语可以用于形容在学术、文学等领域有才华的人。
藏形匿影是什么意思
藏形匿影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áng xíng nì yǐng,意思是隐藏形体和影子,形容人或物隐藏得非常隐蔽,不易被人发现。该成语可能源自古代的隐士文化,出处可以追溯到《庄子·列御寇》等文献。藏形匿影的近义词包括隐姓埋名、销声匿迹等,反义词则是显山露水、暴露无遗等。在使用时需要根据具体语境进行判断和选择合适的用法,避免错误使用。该成语在描述人或事物的隐蔽性方面非常贴切,例如描述某个人的行踪不定或某个野兽的踪迹难以寻找等。
博闻多识
博闻多识是一个成语,意为学识广博,知识丰富。其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典籍《礼记·大学》。该成语用来形容学识渊博,经验丰富的人。其近义词有“学识渊博、见多识广”等,反义词为“孤陋寡闻、才疏学浅”等。在使用时需要注意褒义色彩,避免用错场合或用错对象。例如,不应将“博闻多识”用来形容只是表面上涉猎广泛但没有深入研究的人。同时,在评价一个人时,应综合考虑其专业知识、实践经验、道德品质等方面。博闻多识的人经常通过阅读、学习、经历等方式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和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