骖鸾驭鹤

成语「骖鸾驭鹤」详解

读音

骖鸾驭鹤(cān luán yù hè)

含义

  • 骖(cān):古代指驾驭马匹时,位于两侧的马,引申为驾驭、乘坐。
  • 鸾(luán):传说中的神鸟,类似凤凰,象征祥瑞。
  • 驭(yù):驾驭、控制。
  • 鹤(hè):仙鹤,象征长寿和高洁。

整体含义:形容仙人或得道之人驾驭神鸟仙鹤,自由遨游于天际,比喻超凡脱俗、逍遥自在的境界。

典故

  1. 《列仙传》:记载多位仙人乘鸾驾鹤的故事,如王子乔骑鹤升天。
  2. 《楚辞·远游》:“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虽未直接提及鸾鹤,但描绘了神仙遨游的景象。
  3. 道教传说:道教神仙常以鸾鹤为坐骑,如太乙真人、南极仙翁等。

近义词

  1. 驾鹤西游:指仙人或高僧去世,也比喻超脱尘世。
  2. 羽化登仙:形容修道之人飞升成仙。
  3. 腾云驾雾:形容神仙或法术高强之人飞行。

反义词

  1. 凡夫俗子:指普通世俗之人,与“骖鸾驭鹤”的超凡境界相反。
  2. 尘缘未了:指仍被世俗牵绊,无法超脱。
  3. 困守樊笼:比喻受世俗束缚,不得自由。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

    • 神话故事里的神仙可以骖鸾驭鹤,飞来飞去。(简单描述)
  2. 小学高年级

    • 这幅古画上的仙人骖鸾驭鹤,飘逸如风。(结合画面)
  3. 初中

    • 他隐居山林,过着骖鸾驭鹤般的逍遥生活。(比喻超脱)
  4. 高中及以上

    •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虽非仙境,却也有骖鸾驭鹤般的自在。(文学化表达)

(其他例句可根据具体场景补充,如诗词引用、小说描写等。)

错误用法

  1. 形容普通交通工具

    • ❌“他骑着自行车,像骖鸾驭鹤一样快。”(自行车是凡物,与仙家坐骑无关。)
  2. 比喻忙碌奔波

    • ❌“他每天骖鸾驭鹤般赶地铁上班。”(成语强调逍遥,而非匆忙。)
  3. 用于贬义

    • ❌“这群人骖鸾驭鹤,不务正业。”(成语无贬义,不可用于批评懒散。)

正确用法:多用于赞美隐士、修道者或文学中的超凡意境,需注意语境的高雅性。

你可能感兴趣

苏轼笔下10首描写神仙的诗词 探寻宋代文人的超脱意境与隐逸情怀

仙袂飘飘入诗来:苏轼笔下的神仙世界苏轼,这位北宋文坛的旷世奇才,不仅以豪放词风闻名于世,更以其丰富的想象力构筑了一个个令人神往的神仙世界。在他笔下,神仙并非遥不可及的存在,而是与凡人情感相通、与自然山水相融的灵动意象。1. 《水龙吟·古来云海茫茫》 "古来云海茫茫,道山绛阙知何处。人间自有,赤城居士,龙蟠凤翥。清净无为,坐忘遗照,八篇奇语。向玉霄东望,蓬莱晻霭,有云驾、骖风驭。" 这首词以云海茫茫起兴,描绘了蓬莱仙境的缥缈景象。"赤城居士"暗指得道高人,"龙蟠凤翥"则展现了神仙乘龙驾凤的逍遥之态。苏轼借神仙意象表达了对超脱尘世的向往。2.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夜饮东

描写长寿的诗词

本文介绍了描写长寿的诗词,包括诗词列表和原文解析。这些诗词以自然景物、美酒佳肴等元素为载体,传达出对长寿的美好祝愿与期盼。同时,文章还探讨了古诗词中长寿的丰富内涵、深沉情感、深刻寓意和人生哲学,包括长寿意象、人生智慧、心灵修炼等方面。这些赞美长寿的诗词不仅表达了人们对生命的敬畏与追求,更是传递了健康观念和人生真谛。无论是古人还是现代人,都应该珍惜生命,追求健康与长寿的美好生活,并将古人的智慧传承下去。

古诗词关于神仙

古诗词关于神仙(第1篇)题目:古诗词中神仙之韵一、古诗呈现朝元歌作者:李商隐朝代:唐代原文:仙女下琼楼,新词清更幽。若言凡人情性尽,此事未尽神仙流。解析:此诗描绘了仙女下凡的场景,并表达了神仙与凡人的情感差异。李商隐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神仙世界的神秘与幽深。望天门山作者:李白朝代:唐代原文:岸远沙斜日半红,仙人高唱在天宫。壶中日月长多少,方识人閒几日通。解析:李白通过望天门山的视角,勾画出天上的仙人与宫阙。全诗表现了人对于天神、时光的无限遐想。游子吟作者:孟浩然朝代:唐代原文:仙源郁郁动春心,仙客盈盈下月林。仙境何年别,人间处处寻。解析:孟浩然的《游子吟》以游子视角描绘了仙境的美丽与神秘,同时

中国古代诗词中的巫师形象探秘 从屈原到李商隐的10首写巫师的诗

本文主要介绍了描写巫师的诗词及其深度解析。文章中列举了多篇关于巫师的古诗词,包括《观南岳招隐寺》、《西施咏》、《招魂节》等,通过解析这些诗篇中巫师的形象、场景和诗句,展现了巫师在古代文学中的神秘形象和社会角色。这些诗词描绘了巫师施展法术、预测吉凶、祈雨、与神灵沟通等场景,反映了古代人们对神秘力量的理解和敬畏。通过对这些古诗词的解读和赏析,可以深入了解古代文化的魅力和内涵。

中国古代诗词中的飞升幻想 10首关于羽化登仙的经典诗作赏析

本文介绍了五篇关于描写成仙和仙境的古代诗词的文章。这些文章通过列举多首描绘成仙和仙境的古诗词,并附上作者、朝代及解析,展现了诗人对于成仙和仙境的向往和追求。这些诗词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为我们了解古代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同时,这些诗词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浪漫主义色彩和神秘感,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在现代社会,这些古代诗词所传达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仍然值得我们珍视和传承。通过欣赏和品味这些诗篇,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浪漫主义精神和哲学思考。

描写仙风道骨诗词

本文介绍了多篇关于描写仙风道骨的古诗词的赏析文章,这些文章通过解析古诗词中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展现了道家追求的逍遥自在、超脱尘世的境界和精神风貌。文章通过描绘山川、道观、悟道瞬间等元素,将读者带入一个超凡脱俗的诗意世界,表达了对道家修心悟道境界的赞美与向往。这些古诗词以优美的笔触传达了一种清新脱俗、心如止水的感觉,启示人们在繁忙的现代生活中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关于道教诗词

关于道教诗词(第1篇)关于道教诗词一、道教诗词概述道教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它们不仅传承了道家思想,更在诗歌形式上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许多文人墨客在道观、山野间创作了大量的道教诗词,它们或赞美自然,或追求长生,或阐释道家哲学。二、道教诗词全文及解析《清静经》作者:佚名(唐代)原文: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解析:此篇为道家经典之一,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阐述了道家思想的核心——大道无形、无为而为。《洞仙歌·问余何意栖碧山》作者:李白(唐代)原文: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解析:此诗表达了诗人对道教的向

餐霞吸露是什么意思

餐霞吸露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ān yá xī lù,形容隐居生活或修行者的状态。原意是表达不食人间烟火,追求高洁纯净的精神状态。典故源自古代隐士和修行者的生活状态。近义词有餐风饮露、避世绝俗等。反义词包括贪图享乐、沉溺世俗等。在使用时需注意成语的使用场合和与其他成语的区别,避免错误使用。例句中展示了使用餐霞吸露的情境,如修行者过着餐霞吸露的生活,追求自然中的宁静和心灵的纯净。

10首描写闲适生活的古典诗词 探寻中国文人无事之诗中的悠然境界

无事之诗:中国古典诗词中的闲适美学"无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并非简单的"没有事情",而是一种超脱功利、悠然自得的生活境界。这种境界在古典诗词中形成了独特的"无事"主题,展现了文人雅士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本文选取唐宋时期几位代表性诗人的"无事"诗词,解析其中蕴含的哲学思考与美学价值。王维《酬张少府》朝代:唐代作者:王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解析:此诗展现了王维晚年隐居辋川时的生活状态。"万事不关心"并非消极避世,而是对世俗纷扰的主动疏离。"松风"、"山月"的意象组合营造出空灵意境,"解带"、"弹琴"的动作描写则体现了身心

描写隐居的诗词

本文提供了五篇关于描写隐居的诗词的文章,这些文章通过描绘自然风光、隐居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等方面,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这些诗词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思想内涵。在阅读这些描写隐居的诗词时,我们能够感受到诗人们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和对生命的珍视,同时也能在繁忙的现代生活中找到心灵的寄托和慰藉。摘要如下:本文介绍了五篇关于描写隐居的诗词的文章。这些文章描绘了自然风光、隐居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这些诗词具有文学价值,并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阅读这些诗词,我们能感受到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在隐居生活中找到的内心平静和自由。这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