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笔下10首描写神仙的诗词 探寻宋代文人的超脱意境与隐逸情怀

苏轼笔下10首描写神仙的诗词 探寻宋代文人的超脱意境与隐逸情怀

仙袂飘飘入诗来:苏轼笔下的神仙世界

苏轼,这位北宋文坛的旷世奇才,不仅以豪放词风闻名于世,更以其丰富的想象力构筑了一个个令人神往的神仙世界。在他笔下,神仙并非遥不可及的存在,而是与凡人情感相通、与自然山水相融的灵动意象。

1. 《水龙吟·古来云海茫茫》
“古来云海茫茫,道山绛阙知何处。人间自有,赤城居士,龙蟠凤翥。清净无为,坐忘遗照,八篇奇语。向玉霄东望,蓬莱晻霭,有云驾、骖风驭。”
这首词以云海茫茫起兴,描绘了蓬莱仙境的缥缈景象。”赤城居士”暗指得道高人,”龙蟠凤翥”则展现了神仙乘龙驾凤的逍遥之态。苏轼借神仙意象表达了对超脱尘世的向往。

2.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虽未直接描写神仙,但”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意境与道家追求的自由逍遥不谋而合,展现了苏轼渴望摆脱世俗束缚,如神仙般超然物外的心境。

3. 《洞仙歌·冰肌玉骨》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此词以蜀主孟昶与花蕊夫人的故事为背景,通过对花蕊夫人”冰肌玉骨”的描写,将其比作仙女下凡,展现了神仙般的清丽脱俗之美。

4. 《南歌子·海上乘槎侣》
“海上乘槎侣,仙人萼绿华。飞升元不用丹砂。住在潮头来处、渺天涯。”
这首词直接以”仙人萼绿华”入词,描绘了仙人乘槎、飞升不用丹砂的逍遥之态,体现了苏轼对道教神仙传说的熟稔与向往。

5. 《菩萨蛮·天怜豪俊腰金晚》
“天怜豪俊腰金晚。故教月向松江满。清景为淹留。从君都占秋。 身闲惟有酒。试问清游首。帝梦已遥思。匆匆归去时。”
词中”帝梦已遥思”暗用黄帝梦游华胥国的典故,以神仙梦境喻指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苏轼笔下的神仙世界,既有对道教传说的化用,也有对超脱精神的追求。他或以神仙喻高洁品格,或以仙境寄隐逸之思,将神仙意象与个人情怀巧妙融合,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精神自由的向往。这些诗词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为我们了解宋代文人的精神世界提供了珍贵窗口。

苏轼笔下10首描写神仙的诗词 探寻宋代文人的超脱意境与隐逸情怀.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你可能感兴趣

历代诗词中的神仙意象解析 从楚辞到明清的30首经典求仙诗鉴赏

本文探讨了描写神仙的古诗词,分析了多首诗词中对神仙的描绘及其背后的文化意蕴。文章介绍了不同诗人如李白、王安石、苏轼等作品中对神仙的描绘,包括仙境、仙女、神明等形象。同时,文章也提及了古代绘画中的神仙形象以及神仙文化中的思想内涵,反映了古人对自然、和谐、宁静的向往和追求。通过这些描写神仙的诗词,我们可以了解古代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文化背景。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神仙意象解析 探寻10首描写仙人的经典诗词

云间仙踪: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神仙意象探微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神仙意象,自《楚辞》以降,历经千年演变,形成了蔚为壮观的文化景观。这些作品或寄托长生久视之愿,或抒发超脱尘世之思,或暗喻政治理想,构成了中国文人精神世界的重要维度。汉代乐府诗中,《王子乔》一诗描绘了仙人王子乔乘白鹿、携玉女的形象:"王子乔,参驾白鹿云中遨。参驾白鹿云中遨,下游来,王子乔。"这种简朴的句式已展现出早期神仙诗的特色。而《长歌行》中"仙人骑白鹿,发短耳何长"的描写,则体现了汉代人对神仙形象的朴素想象。魏晋南北朝时期,神仙诗达到第一个高峰。曹植《仙人篇》中"仙人揽六著,对博太山隅"的描写,将仙人形象世俗化;而郭璞《游仙诗》"吞舟涌海

古诗词关于神仙

古诗词关于神仙(第1篇)题目:古诗词中神仙之韵一、古诗呈现朝元歌作者:李商隐朝代:唐代原文:仙女下琼楼,新词清更幽。若言凡人情性尽,此事未尽神仙流。解析:此诗描绘了仙女下凡的场景,并表达了神仙与凡人的情感差异。李商隐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神仙世界的神秘与幽深。望天门山作者:李白朝代:唐代原文:岸远沙斜日半红,仙人高唱在天宫。壶中日月长多少,方识人閒几日通。解析:李白通过望天门山的视角,勾画出天上的仙人与宫阙。全诗表现了人对于天神、时光的无限遐想。游子吟作者:孟浩然朝代:唐代原文:仙源郁郁动春心,仙客盈盈下月林。仙境何年别,人间处处寻。解析:孟浩然的《游子吟》以游子视角描绘了仙境的美丽与神秘,同时

描写神闲仙聚会的诗词

描写神闲仙聚会的诗词(第1篇)神闲仙聚:古诗词的绮丽世界一、诗词原文及作者、朝代诗名:《庆云谣》作者:佚名朝代:不详原文:庆云飞,仙乐起,神闲仙聚天地美。玉宇琼楼高万丈,仙鹤齐飞绕云台。解析:此诗描绘了神仙聚会时庆云缭绕、仙乐飘飘的景象,展现了仙境的宁静与祥和。诗名:《蟠桃会》作者:李商隐朝代:唐代原文:仙乐风飘处处闻,蟠桃会日满堂春。琼楼玉宇皆胜地,人面桃花相映真。解析:此诗描述了仙界蟠桃盛会,仙乐飘扬,人们欢聚一堂的场景,展现出仙界生活的美好与和谐。诗名:《清平乐·瑶池会》作者:苏轼朝代:宋代原文:瑶池初宴罢,万众乐声齐。金阙银簪列,玉酒琼浆开。仙翁相顾笑,共庆天宫时。解析:此词描绘了仙界

中国古代诗词中的飞升幻想 10首关于羽化登仙的经典诗作赏析

本文介绍了五篇关于描写成仙和仙境的古代诗词的文章。这些文章通过列举多首描绘成仙和仙境的古诗词,并附上作者、朝代及解析,展现了诗人对于成仙和仙境的向往和追求。这些诗词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为我们了解古代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同时,这些诗词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浪漫主义色彩和神秘感,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在现代社会,这些古代诗词所传达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仍然值得我们珍视和传承。通过欣赏和品味这些诗篇,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浪漫主义精神和哲学思考。

中国古代仙诗词精选 50首描写神仙境界的经典名句赏析

缥缈之音,羽化之境:中国古代仙诗词的审美世界在中国古典诗词的璀璨星河中,有一类特殊的作品如云中白鹤般超凡脱俗,这便是以描写神仙境界、表达飞升理想为核心的"仙诗词"。这类作品肇始于先秦,兴盛于唐宋,形成了独具东方美学特色的文学传统。魏晋风骨:游仙诗的兴起曹植的《游仙诗》开创了文人游仙诗的传统:"人生不满百,岁岁少欢娱。意欲奋六翮,排雾陵紫虚。"这位建安才子将现实苦闷转化为对仙境的向往,"六翮"喻指羽翼,展现凡人成仙的典型意象。同时期阮籍的《咏怀诗》其三十五写道:"愿登太华山,上与松子游。渔父知世患,乘流泛轻舟。"借赤松子、渔父等仙人形象表达避世之思。郭璞作为游仙诗的集大成者,其《游仙诗十九首》构

洞天福地

洞天福地是一个成语,形容自然景观的优美与祥和。其含义为幽深神秘的山洞或自然空间以及充满祥瑞和福气的土地。该成语源于古代道家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向往。使用时要注意上下文的搭配,避免与贬义词汇或语境搭配使用。同时,该成语常用来形容景色秀美、环境幽静、充满福祉的地方,是人们向往的修身养性之地。

腾云驾雾是什么意思

腾云驾雾的读音读音:téng yún jià wù标注拼音:téng yún-jià-wù腾云驾雾的含义“腾云驾雾”是一个常用的成语,用来形容能够驾驭云雾,即在空中飞行或自由游走的状态。它常常被用来形容神佛等超自然力量或者具有神奇能力的人物。在古代文学作品中,这种形象常常被用来描绘仙境、神话等场景。腾云驾雾的典故“腾云驾雾”的典故源于古代的神话传说和文学作品。在古代的文学作品中,常有一些神仙、高人能够腾云驾雾,自由翱翔于天际。如《西游记》中孙悟空就经常施展这种能力。此外,在道家文化中,也常将这种能力视为修行得道后的境界之一。腾云驾雾的近义词神通广大:指拥有超凡的能力和智慧,能够施展各种神奇的能

描写青州的诗词

文章摘要如下:本文介绍了多篇文章中描写青州的诗词及其解析。这些诗词描绘了青州的山水之美、历史变迁、自然风光和深厚文化底蕴。文章通过呈现不同诗人创作的诗歌,展示了青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对文人墨客的吸引力。同时,文章还提及了其他相关文学作品,通过这些作品,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青州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通过欣赏这些古诗词,读者可以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青州诗词之美的独特魅力。

描写仙风道骨诗词

本文介绍了多篇关于描写仙风道骨的古诗词的赏析文章,这些文章通过解析古诗词中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展现了道家追求的逍遥自在、超脱尘世的境界和精神风貌。文章通过描绘山川、道观、悟道瞬间等元素,将读者带入一个超凡脱俗的诗意世界,表达了对道家修心悟道境界的赞美与向往。这些古诗词以优美的笔触传达了一种清新脱俗、心如止水的感觉,启示人们在繁忙的现代生活中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