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不修小节”详解
读音
不修小节:bù xiū xiǎo jié
含义
- 不:否定词,表示”不注重”或”不在意”。
- 修:原意为修饰、整理,此处引申为”注重”或”讲究”。
- 小节:指细小的行为规范或生活细节。
整体含义:形容一个人不拘泥于琐碎的规矩或生活细节,多指性格豪放、不拘小节。有时也带有贬义,指人不注重基本礼仪或行为规范。
典故
-
《后汉书·冯衍传》:
“不修小节,以要名誉。”
冯衍为人豪放,不拘泥于琐碎礼节,因此获得名声。 -
《晋书·阮籍传》:
“籍虽不拘礼教,然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
阮籍性格放达,不注重世俗礼节,但言辞深远,不轻易评价他人。 - 《世说新语》:
东晋名士刘伶饮酒放达,甚至裸身在家,自称”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裈衣”,体现”不修小节”的极致表现。
近义词
- 不拘小节:指人不被琐碎规矩束缚,与”不修小节”意义相近。
- 豪放不羁:形容性格洒脱,不受约束。
- 率性而为:指行为随性,不刻意遵循规范。
- 放达自适:形容人自由自在,不受世俗拘束。
反义词
- 谨小慎微:形容人做事极其小心,注重细节。
- 循规蹈矩:指严格遵守规矩,不敢越雷池一步。
- 一丝不苟:形容做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
- 克己复礼:指约束自己,使言行符合礼制。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他吃饭时总是用手抓,真是”不修小节”。
- 小明不爱整理书包,妈妈说他不修小节。
-
小学高年级:
- 张老师虽然不修小节,但讲课特别有趣。
- 他穿衣服很随意,有点不修小节的感觉。
-
初中:
- 李白不修小节,常常醉酒赋诗,却留下千古名篇。
- 他虽然不修小节,但在大事上从不含糊。
-
高中及以上:
- 魏晋名士大多不修小节,以彰显个性。
- 真正的学者往往不修小节,专注于学问。
错误用法
-
误用为”完全不守规矩”:
- ❌ “他不修小节,所以考试作弊。”(错误,”不修小节”不等于违法乱纪。)
- ✅ “他不修小节,常常穿拖鞋上班。”(正确,指生活细节随意。)
-
误用为褒义或贬义极端化:
- ❌ “他不修小节,所以是个坏人。”(错误,该成语本身无强烈贬义。)
- ❌ “他不修小节,所以特别伟大。”(错误,该成语并非纯粹褒义。)
-
混淆近义词:
- ❌ “他不修小节,做事一丝不苟。”(矛盾,二者意义相反。)
- ✅ “他不修小节,但做事很有原则。”(正确,强调不拘泥细节但有底线。)
“不修小节”既可形容洒脱,也可略带批评,需根据语境灵活使用。
你可能感兴趣
干法第5章第四小节读后感总结
干法第5章第四小节读后感(第1篇)干法第5章第四小节读后感初次翻阅《干法》的第五章,我被其中深入浅出的工作哲学所吸引。本书以朴实无华的语言,讲述了如何通过工作实现自我价值与人生意义。在第四小节中,我深感其中所蕴含的智慧与力量。读这一小节时,我最初被书中提及的“持续努力”这一观点所触动。它用最直接的方式告诉人们,通过日复一日的持续努力,即使是最平凡的工作也能散发出不凡的光彩。这不仅是工作哲学,更是一种生活态度。这一小节主要围绕“工作与自我成长”为核心,强调了工作中不断学习和自我更新的重要性。它通过列举诸多案例,让我了解到工作中的点滴努力与学习,不仅提升了业务技能,更为个人的成长奠定了坚实基础。特
不矜细行
不矜细行是一个成语,指不拘泥于琐碎的细节行为。其含义是表示不因为小事而过分计较或拘谨。这个成语没有明确的典故,但可以用于描述某些人的性格特征或行为方式。其近义词包括大方得体、洒脱不羁、旷达大度等,反义词为斤斤计较、拘小节、吹毛求疵等。使用不矜细行时需要注意避免在正式场合滥用,避免与贬义词混淆使用,以及避免用于形容微不足道的事物。在适当的情况下,不矜细行可以用于形容人的性格豁达、能够把握大局的态度和行为。
不拘细行
“不拘细行”是一个成语,表示不局限于琐碎细节,强调从整体上把握事物本质。该成语源于古代,形容人处事大度,不斤斤计较。其近义词包括大度、包容、豁达等,反义词则是过于注重细节的词。在使用时需注意避免误解为对错误的纵容或逃避责任,同时也要注意不要忽略细节的重要性。例如,领导风格不拘细行的人在处理问题时能从大局出发,在团队中赢得高声誉。
不拘小节
本文介绍了成语“不拘小节”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与反义词,并给出了相关的例句。文章解释了这个成语指为人处世不受琐碎细节或小事的约束,形容人豁达大度、不斤斤计较。典故源于古代文人墨客。同时,也指出了在不同情境下使用“不拘小节”时需要注意的细节和判断。
古代描写袜子诗词
本文探讨了古代描写袜子的诗词。古代诗词中直接描写袜子的诗句并不多见,但可以通过一些隐含的意象和描述,如“丝袜轻裹”、“轻纱履下凉”等,感受到袜子在古代生活中的存在和重要性。虽然袜子在古代诗词中并未得到频繁的详细描述,但它在古代文化中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提供了舒适和保护,还体现了人们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态度。通过研究古代诗词中对袜子的间接描述和情感表达,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古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内涵。
放纵不羁
“放纵不羁”是一个形容词短语,表示行为不受约束,放任自由,不受规矩、传统或道德观念的束缚。其典故可追溯到古代文化中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近义词包括恣意妄为、肆意妄为等,反义词有循规蹈矩、规规矩矩等。使用时应结合具体语境,避免贬义或误解。例如,“他总是放纵不羁地生活着,不受任何规矩的束缚”等。需要注意的是,不宜用于严肃或正式场合,不应与贬义语境混淆使用,同时要结合情境理解其含义。
跌宕风流
本文介绍了跌宕风流的读音和意义,原指人的风度、气度、才情,形容性格豪放、洒脱不羁。该词源于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描绘,并给出了跌宕风流的近义词和反义词。同时,提供了正面例句以展示其用法,并指出在描述严肃场合或误用于行为轻浮的人等场合中使用该词的错误方式及注意事项。
放诞风流
放诞风流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人的行为举止放纵不羁、不受拘束,同时拥有超脱世俗的潇洒风度。其源于古代文化,与历史人物相关。典故如竹林七贤和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都体现了放诞风流的精神。该成语的近义词包括洒脱不羁、风流倜傥等,反义词有拘谨守礼、循规蹈矩等。在使用时需注意场合和语境,避免滥用。
放浪形骸
本文介绍了成语“放浪形骸”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常见错误用法。该成语最早出自《晋书·阮籍传》,形容人不受传统礼节的束缚,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其近义词包括逍遥自在、无拘无束等,反义词包括拘束、守规矩等。同时,文章通过举例详细说明了该成语的使用场景和语境,提醒读者避免误用。
放荡不羁
本文介绍了成语“放荡不羁”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用于描述不受传统道德或规则束缚,行为思想自由奔放、不受限制的人。典故源自古代文学作品和历史记载。近义词包括无拘无束、放纵不拘等。反义词为循规蹈矩、安分守己等。文章同时提供了关于该成语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避免误解和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