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死不活:一个形容尴尬状态的成语
读音
bù sǐ bù huó
含义
“不死不活”由四个字组成:
- 不:否定词,表示“没有”或“不是”。
- 死:指生命的终结,引申为彻底失败或毫无生机。
- 活:指生命的存在,引申为充满活力或正常运转。
整体含义:形容人或事物处于一种既不完全失败、也不完全有生机的尴尬状态,缺乏活力,难以进一步发展。
典故
- 《庄子·齐物论》:庄子曾提到“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探讨生死之间的模糊界限,虽未直接使用“不死不活”,但体现了类似的思想。
- 《红楼梦》:贾府衰败时,许多事物“不死不活”,既未彻底消亡,又无昔日繁华,形容家族衰落的尴尬处境。
- 民间俗语:古人常用“不死不活”形容病重之人或衰败的产业,如“这买卖不死不活的,还不如关了”。
近义词
- 半死不活:形容极度衰弱或缺乏生气。
- 苟延残喘:勉强维持生存,毫无活力。
- 奄奄一息:生命垂危,接近死亡。
- 不死不生:佛教用语,形容超脱生死的境界,但也可指尴尬状态。
反义词
- 生机勃勃:充满活力,蓬勃发展。
- 生龙活虎:形容人精力旺盛,行动敏捷。
- 朝气蓬勃:形容人或事物充满向上的力量。
- 欣欣向荣:形容事业或植物繁荣茂盛。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这只受伤的小鸟不死不活地躺在路边。
- 这盆花浇太多水,现在不死不活的。
-
小学高年级:
- 这家小店生意不死不活,老板很发愁。
- 他考试没及格,但也没被留级,现在不死不活的。
-
初中:
- 球队输了几场关键比赛,现在处于不死不活的状态。
- 这部小说写了一半,作者没灵感了,故事不死不活的。
-
高中:
- 经济不景气,许多企业不死不活地维持着。
- 他的感情生活不死不活,既不想分手,也没法更进一步。
-
大学及以上:
- 这个科研项目资金不足,进展不死不活。
- 政策执行不到位,改革措施不死不活地拖着。
错误用法
- 形容健康人:❌“他每天锻炼,身体不死不活的。”(正确:应说“生龙活虎”)
- 形容成功事业:❌“公司上市后发展不死不活。”(正确:应说“停滞不前”或“陷入瓶颈”)
- 形容明确死亡:❌“那只猫被车撞后不死不活地死了。”(矛盾,应说“奄奄一息”或“当场死亡”)
- 形容积极状态:❌“她考试得了满分,高兴得不死不活。”(完全错误,应说“欣喜若狂”)
“不死不活”多用于消极语境,使用时需注意避免逻辑矛盾或褒贬误用。
你可能感兴趣
描写春雨的诗词和词语
描写春雨的诗词和词语(第1篇)关于描写春雨的诗词和词语,我深知中华古诗词的瑰丽多彩。下面将展示几首具有代表性的诗词以及相应的解释。一、古诗词1. 春雨》——唐代·杜甫春雨细如丝,楼阁浸轻纱。翠幕卷轻风,红花润水花。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作,描述了春雨如丝的情景,以及楼阁在雨中的景色。其中,“翠幕卷轻风”与“红花润水花”形象地描绘了春雨滋润大地,让花朵更加娇艳的情景。2. 春夜喜雨》——唐代·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是另一首脍炙人口的描绘春雨的诗句,来自杜甫的《春夜喜雨》。诗句以清新自然的手法,描绘了春雨在夜晚悄然而至,无声无息地滋润着大地万物的情景。3. 春雨寄
半死不活
文章介绍了“半死不活”这一成语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词,并提供了多个例句来展示其用法。该成语用来形容人或事物处于非常不健康、不活跃、缺乏生气或活力的状态。文章还强调了在使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错误用法,以免造成误解或冒犯。
不上不下
“不上不下”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某种状态或位置处于中间,既不是最好的也不是最坏的。其典故出处不明确,可能源于对日常现象的概括。该成语在形容事情进展或人的处境时常见,如工作、学习、评价等。同时,它也有对应的近义词和反义词。但在使用时需注意场合和语境,避免滥用或误解。其错误用法包括滥用场合和使用不当的语境。
半死半生
文章介绍了“半死半生”这一成语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用来形容人或事物经历艰难境遇,处于生死存亡的边缘,或生活状态极度困苦和不幸。文章还强调了该成语的严肃用法,需避免滥用。
大眼望小眼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大眼望小眼"这一成语的发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常见错误用法。该成语描述两个人相互凝视的情景,常用于形容双方对视、惊讶、困惑等表情或心情。其发音为"dà yǎn wàng xiǎo yǎn",并没有明确的典故出处,常见的近义词为"对视"、"凝视"等。在使用时需注意避免用词不当、乱用语境、误解含义以及过度重复等问题。
半间不界
半间不界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àn jiān bù jiè。它用来描述事物或状态处于中间地带,既不明确也不彻底。该成语源于古代建筑中的“半间”状态。半间不界可形容模糊、不明确的事物或行为。其近义词包括模棱两可、中立不倚等,反义词包括泾渭分明、明确果断等。使用半间不界时需注意场合、避免与其他成语混淆,并避免滥用。
哀莫大于心死
“哀莫大于心死”是一句中国传统成语,表示内心的悲伤和绝望到了极点。其含义是心灵上的绝望和失落感,比任何物质上的损失更严重。该成语的典故有多种说法,其中一种出自《庄子》的“齐物论”。其近义词如心如死灰、心灰意冷等,反义词如心满意足、欢欣鼓舞等。运用时需注意不当使用场合、用词不当、滥用成语以及不分语境等错误用法。该成语用于描述人们极度悲伤、绝望的情感状态。
明发不寐是什么意思
明发不寐是一个成语,读音为míng fā bù mèi,最早出自《诗经·小雅·小弁》。该成语用于形容人精神振奋,即使到了夜晚也不愿入睡,表示精神饱满、充满活力。明发不寐的典故源于古代人们夜以继日的工作、学习,需要保持清醒和精力充沛。其近义词包括精力充沛、神采奕奕、精神抖擞等。反义词为疲惫不堪、萎靡不振等。使用时需注意语境和避免与错误词语搭配。例句展示了明发不寐在不同场合的使用方式。
大有起色是什么意思
“大有起色”这一成语形容事物或情况在一段时间内有了明显的改善或进展,呈现出积极向上的趋势。其典故可以追溯到古代医学文献和战争故事中的使用。近义词包括明显好转、显著改善等。反义词为每况愈下、毫无起色等。文章通过多个例子展示了“大有起色”的用法,并强调了在使用时需注意语境和适用范围,避免误用或滥用。
汉字"杳"的正确读法是什么?解析yǎo的发音、书写与文化内涵
这篇文章介绍了汉字“杳”的拼音、部首、笔顺等基本信息,并详细解析了其含义。杳表示远得看不见踪影,如杳然、杳无音信等。此外,文章还介绍了杳的形义,表示昏暗、幽深、深远等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