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人间有羞耻事
读音
bù shí rén jiān yǒu xiū chǐ shì
含义
- 不识:不知道,不懂得。
- 人间:指人类社会。
- 羞耻:因行为不当而感到羞愧、耻辱。
- 事:事情,行为。
整体含义:形容一个人毫无廉耻之心,做了坏事却丝毫不觉得羞愧,甚至不认为自己的行为是可耻的。
典故
-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春秋时期,晋国大夫叔向批评某些人“不知人间有羞耻事”,形容他们道德败坏,毫无羞耻感。 - 《史记·酷吏列传》:
司马迁在描述酷吏张汤时,提到他“不耻下问”,但后来引申为某些人为了权力不择手段,毫无羞耻之心。 - 宋代欧阳修《与高司谏书》:
欧阳修在信中批评高若讷趋炎附势,写道:“是足下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尔。”
近义词
- 寡廉鲜耻:形容人没有廉耻之心。
- 厚颜无耻:脸皮厚,不知羞耻。
- 恬不知耻:做了坏事还满不在乎,不以为耻。
- 无耻之尤:形容无耻到了极点。
反义词
- 知耻近乎勇:知道羞耻就接近勇敢,形容有羞耻心的人能改正错误。
- 廉隅自守:形容人品行端正,有节操。
- 洁身自好:保持自身清白,不与他人同流合污。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他偷了别人的东西还不承认,真是不识人间有羞耻事!
- 小明考试作弊被老师发现,却一点不脸红,真是不识人间有羞耻事。
-
小学高年级:
- 那个骗子骗了老人的钱,还笑嘻嘻的,真是不识人间有羞耻事。
- 他欺负同学后还得意洋洋,简直不识人间有羞耻事。
-
初中:
- 某些网红为了流量编造谣言,真是不识人间有羞耻事。
- 他抄袭别人的论文,被揭穿后还狡辩,真是不识人间有羞耻事。
-
高中:
- 政客们贪污受贿却毫无悔意,真是不识人间有羞耻事。
- 他背叛朋友后还到处炫耀,完全是不识人间有羞耻事。
-
大学及以上:
- 某些企业为了利益不顾环境污染,真是不识人间有羞耻事。
- 学术造假者被曝光后仍不认错,可谓不识人间有羞耻事。
错误用法
-
误用为“不知羞耻”:
- ❌ 他考试不及格,真是不识人间有羞耻事。(错误,考试不及格不涉及道德问题)
- ✅ 他考试作弊还理直气壮,真是不识人间有羞耻事。(正确)
-
误用于非道德层面:
- ❌ 她不会做饭,真是不识人间有羞耻事。(错误,做饭与羞耻无关)
- ✅ 她偷了邻居的钱还假装无辜,真是不识人间有羞耻事。(正确)
-
误用于轻微错误:
- ❌ 他迟到了,真是不识人间有羞耻事。(错误,迟到不涉及道德败坏)
- ✅ 他故意破坏公物还嬉皮笑脸,真是不识人间有羞耻事。(正确)
总结:该成语用于形容严重违背道德、毫无羞耻感的行为,不可滥用。
你可能感兴趣
不知人间有羞耻事是什么意思 详解成语含义典故用法与5个典型例句
"不知人间有羞耻事"是一个成语,用于批评缺乏道德观念和羞耻心的人,行为放肆、不顾及他人感受。其典故源于古代社会对道德规范的重视。该成语的近义词包括无耻之尤、厚颜无耻、恬不知耻等。使用时需注意场合、对象和词语搭配,避免造成误会。该成语提醒人们要遵守社会道德规范,保持羞耻心,尊重他人感受。
不以为耻是什么意思 解析成语含义典故用法及10个例句
不以为耻的读音是bù yǐ wéi chǐ。该成语意味着不将某种行为或状态视为可耻,反映出缺乏正确的道德判断和认识。其源自古代的道德教诲和儒家思想,提醒人们要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不以为耻的近义词包括无所谓、恬不知耻等,表示对错误行为缺乏羞耻感。反义词如深感羞耻、自知之明等,则表明对错误有正确的认识并感到羞耻。然而,该成语被误用,例如滥用语境、自嘲调侃或与其他成语混淆使用。因此,使用时应正确理解其含义和用法。文章详细解释了不以为耻的多重含义和用法误区。
讪皮讪脸是什么意思
“讪皮讪脸”是一个成语,读音为shàn pí shàn liǎn,用来形容人厚颜无耻、不知羞耻、放肆无礼的行为或态度。这个成语常用来描述人说话或行为不知分寸,缺乏礼貌和自尊。它并没有明确的典故和出处,但根据字面含义和日常用语习惯,可以理解为形容某些人不知羞耻的行为。其近义词有无耻之尤、厚颜无耻等,反义词有自尊自爱、知书达礼等。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挑衅他人等无礼行为可被称为讪皮讪脸。但需注意,该成语不宜在正式场合或语境中使用,也不应随意用来形容他人,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词语描述。
羞以朋是什么意思
羞以朋的读音羞以朋的拼音为:xiū yǐ péng。羞以朋的含义“羞以朋”这个词组中,“羞”表示羞耻、惭愧的情感;“以”是介词,表示用、凭借的意思;“朋”则指的是朋友。因此,“羞以朋”的含义是:因为朋友而感到羞耻或惭愧。这通常用来形容因为朋友的行为或态度而感到不体面或丢脸。羞以朋的典故“羞以朋”这个词语并没有明确的典故出处,但我们可以从字义上理解其含义。在古代,朋友之间的情谊被视为非常重要,如果朋友的行为或态度让人感到不体面或丢脸,那么就会产生“羞以朋”的情感。这种情感在古代文化中是比较常见的,也反映了人们对友谊的重视和珍视。羞以朋的近义词愧与友:指因为朋友的行为而感到惭愧。耻与为伍:指因为与
知羞识廉是什么意思
知羞识廉的读音拼音:zhī xiū shí lián注音:ㄓ ㄒㄡ ㄕˊ ㄌㄧㄢˊ释义:懂得羞耻,知道廉洁。知羞识廉的含义“知羞识廉”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有道德修养,懂得羞耻和廉洁的重要性。这个成语强调了人的道德自觉和自我约束,是一个积极向上的词汇。字的含义“知”:意为知道、明白。“羞”:指羞耻、耻辱。“识”:意为认识、辨识。“廉”:指廉洁、清白。综合来看,“知羞识廉”的含义是:一个人应该明白什么是羞耻和廉洁,并且要辨识并坚守这些道德原则。知羞识廉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并不十分明确,但可以从其组成部分“羞”和“廉”的字义出发,联想到古代社会中对于道德行为的重视和对于廉洁、羞耻感的推崇。在古
卑鄙无耻
本文介绍了“卑鄙无耻”这一贬义词的读音拼音、含义、典故、近义词以及反义词。该词源于古代,用来形容人的行为和品质恶劣,缺乏道德和良心。文章还提供了多个例句以展示其用法,并指出在使用时需注意避免不当使用场合和搭配不当的错误。
恬不知羞是什么意思
恬不知羞的读音恬不知羞,读音为tián bù zhī xiū。恬不知羞的含义“恬不知羞”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对自己的过失或不当行为缺乏认识,或者对别人的指责和批评毫不在意,自以为是,毫无羞耻感。这个成语含有贬义,常用来形容那些无耻、厚颜无耻的人。恬不知羞的典故“恬不知羞”的典故源于古代的文献记载。据《左传》记载,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赵盾曾对晋国的君主说:“君不知羞耻,臣亦不以为耻。”这句话后来被引申为“恬不知羞”。此外,还有一些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也与该成语有关。恬不知羞的近义词无耻之徒:指那些没有道德底线、毫无廉耻的人。厚颜无耻:形容人不要脸皮、不知羞耻。肆无忌惮:形容人行为放肆、无所顾忌
冰清玉粹
冰清玉粹是一个形容词短语,读音为bīng qīng yù cuì,用于形容人或事物的纯洁无瑕、品质高尚。这个成语没有明确的典故出处,但常常用于赞美人的品德高尚或事物的完美无缺。其近义词包括玉洁冰清、清白无瑕、纯净无暇等,反义词有污浊不堪、瑕疵必露、混浊不清等。文章提供了多个例句,展现了冰清玉粹的恰当使用方式,并强调了在使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滥用、注意语境和避免重复。
不识时务是什么意思 解析成语含义典故用法及10个实用例句
本文介绍了“不识时务”这一成语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错误用法。不识时务指的是不能认识当前形势或时代潮流的客观需要,或不能跟上时代发展。该成语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中的故事。其近义词包括不知时变、不知世事等,反义词为洞若观火、知机识变等。在正确使用上,需要注意场合、搭配以及避免过于贬义。同时,文章还给出了一些例句来更好地说明这个成语的用法。
大快人心是什么意思
“大快人心”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某件事情或某种行为使人们感到非常痛快、满意和舒适。该成语源自古代社会对于不公正事情的解决所带来的痛快和满足的感觉。其近义词包括痛快淋漓、拍手称快等,反义词为痛心疾首等。使用时应避免不当场合使用、用词不当、与其他词语混淆以及滥用等错误用法。在文章和生活中,可以用来形容人们对于某种正义行为的喜悦和满足感。例如,当罪犯被绳之以法、不公正的判决被推翻等,都会让人感到大快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