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旁骛

成语「不敢旁骛」详解

读音

不敢旁骛:bù gǎn páng wù

含义

  • :否定词,表示“不要”或“不能”。
  • :有勇气或意愿去做某事。
  • :旁边,其他方向。
  • :原指马奔跑,引申为追求、分心。

整体含义:形容专心致志,不敢分散注意力去做其他事情。

典故

  1. 《后汉书·张衡传》
    “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张衡专心研究学问,不轻易分心,体现“不敢旁骛”的精神。
  2. 《晋书·王羲之传》
    “羲之少学卫夫人书,自谓能之。后见李斯、曹喜、钟繇、梁鹄之迹,又见蔡邕《石经》三体书,又于从兄洽处见张昶《华岳碑》,始知学卫夫人书,徒费年月耳。遂改本师,仍于众碑学习焉。”
    ——王羲之专注于书法,不断精进,不轻易改变目标。

近义词

  1. 专心致志:形容全神贯注,心无旁骛。
  2. 聚精会神: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3. 一心一意:形容做事专注,没有其他杂念。
  4. 目不窥园:形容专心致志,不受外界干扰。

反义词

  1. 三心二意:形容心思不专,犹豫不决。
  2. 心猿意马:形容心思不定,难以专注。
  3. 朝三暮四:形容反复无常,目标不坚定。
  4. 左顾右盼:形容注意力分散,东张西望。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

    • 他写作业时不敢旁骛,连妈妈叫他都没听见。
    • 考试时,我们要不敢旁骛,认真答题。
  2. 小学高年级

    • 科学家研究问题时不敢旁骛,才能有所发现。
    • 运动员训练时必须不敢旁骛,才能提高成绩。
  3. 初中

    • 为了准备比赛,他每天不敢旁骛地练习钢琴。
    • 学习时不敢旁骛,才能避免粗心犯错。
  4. 高中

    • 高考复习阶段,许多学生不敢旁骛,全力冲刺。
    • 他在实验室里不敢旁骛,专注于数据记录。
  5. 大学及以上

    • 科研工作者必须不敢旁骛,才能攻克技术难题。
    • 作家创作时不敢旁骛,才能写出深刻的作品。

错误用法

  1. 错误场景

    • ❌ “他一边玩游戏一边写作业,真是‘不敢旁骛’。”(正确应为“三心二意”)
    • ❌ “她聊天时不敢旁骛,根本没听别人说话。”(矛盾用法,应指专注而非分心)
  2. 错误搭配

    • ❌ “他不敢旁骛地东张西望。”(“不敢旁骛”与“东张西望”矛盾)
    • ❌ “她不敢旁骛地刷手机。”(应指专注,而非分心做其他事)
  3. 错误对象

    • ❌ “这只猫不敢旁骛地抓老鼠。”(通常用于形容人的专注,不适用于动物)

总结:“不敢旁骛”强调专注,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与分心、多任务等矛盾搭配。

不敢旁骛.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你可能感兴趣

杜口裹足

杜口裹足的读音为dù kǒu guǒ zú,形容人因恐惧或害怕而不敢说话或行动。出自《后汉书·张堪传》,用来形容那些因恐惧而不敢行动的人。近义词包括缄口结舌、噤若寒蝉等,反义词为慷慨陈词、大胆直言等。在使用时需要注意区分不同的成语和词语的含义和用法,避免不当使用。

汗不敢出

汗不敢出的拼音是hàn bù gǎn chū,形容人极度紧张、恐惧或羞愧到不敢流汗的状态。该成语来源于《晋书·王羲之传》,描述了王羲之写错奏章后的心理状态。汗不敢出的近义词有惶恐不安、胆战心惊、战战兢兢等,反义词包括泰然自若、从容不迫、镇定自若等。在使用时需注意成语的适用场景,避免滥用或与其他成语混淆。

畏影恶迹是什么意思

畏影恶迹的读音畏影恶迹的读音为:wèi yǐng è jì,其中“畏”表示害怕,“影”表示影子,“恶”表示厌恶,“迹”表示痕迹。畏影恶迹的含义畏影恶迹是一个成语,指因为害怕影子而讨厌留下痕迹。形容人因过分谨慎而回避一切可能引起不良后果的行为,甚至因此而回避一切事物。这个成语的含义是形容人过分谨慎,因小失大,不敢做事,甚至不敢留下任何痕迹。畏影恶迹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源于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古代有一个人非常害怕自己的影子和留下的痕迹,因此他总是小心翼翼地走路,不敢留下任何痕迹。他甚至不敢在阳光下走动,因为那样会留下影子。最终,他因为过分谨慎而无法正常生活,最终被人们所嘲笑。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过

迟徊观望

迟徊观望是一个成语,形容面对选择或决策时犹豫不决、徘徊不前的态度。其典故源于人们在面对重要抉择时的心理状态。近义词包括犹豫不决、徘徊不定、观望不前等,反义词为果断决绝、迅速行动、立即决策等。在使用时需注意避免不当场合、与中性词混淆、滥用或误用成语含义等错误用法。该成语常用来描述在决策或选择时犹豫不决、无法迅速行动的情况。

畏首畏尾是什么意思

畏首畏尾的读音畏首畏尾,读音为wèi shǒu wèi wěi,其中“畏”字表示害怕、畏惧的意思,“首”和“尾”分别指代事物的开始和结束或前后两端,“畏首畏尾”整体形容一个人或事物在行动或决策时过于谨慎、犹豫不决,既害怕前面有危险,又担心后面有困难,不敢轻易行动。畏首畏尾的含义“畏首畏尾”的含义是指一个人或事物在面对困难或挑战时,因为顾虑太多而不敢果断行动。这种行为通常表现为犹豫不决、瞻前顾后,缺乏决断和勇气。它常常用来形容人胆小怕事,缺乏自信和勇气去面对问题。畏首畏尾的典故该成语源于古代的典故。传说古代有一只鸟,它既害怕自己的头被猎杀,又担心自己的尾巴被踩到,因此它无法安心地飞翔。后来人们就

我不敢试 我怕犯错读后感

我不敢试 我怕犯错读后感(第1篇)《我不敢试,我怕犯错》读后感初次拿到这本书,书名便引起了我的深思。“我不敢试,我怕犯错”,这句话仿佛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的写照。我翻开书页,期待着了解更多关于这个主题的探讨。这本书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们在面对选择时内心的挣扎与恐惧。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情节,我得以窥见书中人物在面对未知和挑战时的犹豫与不安。语言平实却富有力量,让我深感共鸣。书中主要围绕“恐惧犯错”这一主题展开,讲述了主人公在面对生活中的种种选择时,如何克服内心的恐惧,勇敢地迈出第一步。故事背景多元,涉及家庭、友情、爱情等多个方面,主要人物形象鲜明,情节发展合情合理。其中,最吸引我的部分是书中对人

齰舌缄唇是什么意思

齰舌缄唇的读音齰舌缄唇的读音为:zà shé jiān chún,其中“齰”字读作zà,第四声;“舌”字读作shé,第二声;“缄”字读作jiān,第一声;“唇”字读作chún,第二声。齰舌缄唇的含义齰舌缄唇指的是咬舌闭口,形容言语谨慎或因恐惧、愤怒等情绪而不敢说话。其中,“齰舌”表示咬舌,“缄唇”则表示闭口。齰舌缄唇的典故“齰舌缄唇”出自《左传》中的“君命使缄口者矣”,后来被用来形容人因某种原因而不敢开口说话。此外,也有一些典故和故事中出现了类似的表达方式,如“咬文嚼字”、“闭口不谈”等。齰舌缄唇的近义词沉默寡言:形容人性格沉默,不善于言辞。噤若寒蝉:形容因害怕或紧张而不敢说话。默不作声:形容

伤弓之鸟是什么意思

伤弓之鸟的读音为shāng gōng zhī niǎo。这个成语用来比喻曾经遭遇困难或挫折,心有余悸、不敢再冒险的人。其典故源自古代战争和狩猎,形容因一次失败或挫折变得小心翼翼、不敢再尝试的人。伤弓之鸟的近义词有惊弓之鸟、畏首畏尾等,反义词有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等。文章提供了多个例句来展示伤弓之鸟的具体用法。需要注意的是,伤弓之鸟应被用于形容人的心态和行为,避免错误用于自然现象或物体,同时也需注意发音准确和语意清晰。

投鼠忌器是什么意思

投鼠忌器的读音投鼠忌器,读音为tóu shǔ jì qì。投鼠忌器的含义“投鼠忌器”指的是在处理事情时,虽然想解决或摆脱某种困境或讨厌的事物,但又有所顾忌,不敢轻易采取行动。其中,“投鼠”指想出手解决问题,而“忌器”则指因为顾忌到某些因素而不敢采取果断行动。投鼠忌器的典故“投鼠忌器”的典故源于古代的寓言故事。相传,古代有个人家里住着老鼠,非常猖狂,咬坏了他的衣物和家具。他非常恼火,想采取措施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当他看到自己家的器物时,又有些犹豫不决。因为如果用器械去打击老鼠,可能会不小心打坏器物。于是他一直犹豫不决,最终只能任由老鼠肆虐。这个故事就成为了“投鼠忌器”的来源,用来形容人在处理问题

打狗看主

“打狗看主”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ǎ gǒu kàn zhǔ。它的含义是处理事情时要考虑到对方的背景或关系,不要轻易得罪他人。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中国的多个版本故事,其中一个与明朝文学家冯梦龙的《警世通言》有关。打狗看主的近义词有顾及主人、考虑背景、权衡利弊等。反义词包括无视背景、不顾后果等。使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其适用场景,避免错误用法,例如在某些情况下将其用于形容对弱者的欺凌或轻视。在与人相处、处理事情时,我们要学会打狗看主,尊重对方背景和关系,避免因冲动做出错误的决定。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