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成器

成语“不成器”详解

读音

bù chéng qì

含义

  • :否定词,表示“没有”或“不能”。
  • :成为、变成。
  • :本义指器具,引申为“有用的人才”或“有价值的物品”。

整体含义:指一个人或事物未能达到应有的水平,无法成为有用之才,常用来形容人能力不足、难堪大用。

典故

  1. 《论语·子路》

    • 孔子曰:“君子不器。” 这里的“不器”并非贬义,而是指君子不应局限于单一才能。但后世逐渐演变为“不成器”,带有贬义。
  2. 《韩非子·显学》

    •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强调人若不学习、不磨炼,就无法成才。
  3. 民间俗语

    • 古代工匠制作器物时,若材料粗劣或工艺不精,最终无法成为可用之器,由此引申出“不成器”的比喻。

近义词

  1. 碌碌无为——形容人平庸无能,无所作为。
  2. 不堪造就——指人资质太差,无法培养成才。
  3. 朽木不可雕——比喻人愚钝或品行败坏,难以教导。
  4. 庸庸碌碌——形容人平凡无能,没有出息。

反义词

  1. 栋梁之材——比喻能担当重任的人才。
  2. 出类拔萃——形容人才能超群,远超常人。
  3. 可造之材——指人有潜力,可以培养成才。
  4. 大器晚成——指人虽然成长较慢,但最终能成为有用之才。

例句

小学阶段(简单例句)

  1. 小明整天贪玩,不好好学习,老师说他“不成器”。
  2. 爸爸说,如果我不努力,将来就会“不成器”。
  3. 他连作业都不写,真是个“不成器”的孩子。
  4. 妈妈说,懒惰的人容易“不成器”。
  5. 老师希望我们好好学习,不要“不成器”。

中学阶段(较复杂例句)

  1. 他沉迷游戏,荒废学业,父母担心他“不成器”。
  2. 一个人如果缺乏自律,最终可能“不成器”。
  3. 古人云:“玉不琢,不成器。” 学习也是如此。
  4. 他天资聪颖,可惜不肯用功,终究“不成器”。
  5. 社会竞争激烈,不努力的人很容易“不成器”。

高中及以上(文学化或哲理例句)

  1. 纵有天赋,若不肯磨砺,终究“不成器”。
  2. 他本可成为栋梁,却因懈怠而“不成器”。
  3. 教育的目的,是让每个人都不至于“不成器”。
  4. 历史上有多少人因放纵自我而“不成器”?
  5. 所谓“不成器”,不仅是能力的缺失,更是意志的薄弱。

社会、职场例句

  1. 公司不会重用“不成器”的员工。
  2. 他工作敷衍了事,领导评价他“不成器”。
  3. 在职场上,“不成器”的人很快会被淘汰。
  4. 团队需要的是人才,而不是“不成器”的混日子者。
  5. 他的职业生涯停滞不前,同事私下说他“不成器”。

错误用法

  1. 误用于物品

    • ❌ 错误:“这个手机用了一年就坏了,真是不成器。”
    • ✅ 正确:“不成器”一般用于形容人,形容物品可用“不中用”或“质量差”。
  2. 误用于褒义

    • ❌ 错误:“他虽然成绩一般,但人品很好,真是不成器。”
    • ✅ 正确:“不成器”是贬义词,不能用于夸奖人。
  3. 误用于动物

    • ❌ 错误:“我家的小狗不会看门,真是不成器。”
    • ✅ 正确:形容动物可用“不中用”或“没用”,而非“不成器”。
  4. 误用于抽象概念

    • ❌ 错误:“这个计划不成器,我们得重新制定。”
    • ✅ 正确:形容计划失败可用“不切实际”或“行不通”。
  5. 误用于自谦

    • ❌ 错误:“我能力有限,真是不成器,请多包涵。”
    • ✅ 正确:自谦可用“才疏学浅”或“能力不足”,“不成器”过于贬低自己。

总结:“不成器”主要用于批评人能力不足或品行不佳,不能随意用于其他对象或语境。

你可能感兴趣

玉不琢,不成器是什么意思

玉不琢,不成器的读音读音:yù bù zú,bù chéng qì拼音注音:yù/bù/zú/bù/chéng/qì玉不琢,不成器的含义“玉不琢,不成器”是一句中国传统的成语,字面意思是说,未经雕琢的玉石不能成为有用的器具。比喻人不经过培养和锻炼,就不能学有所成、才干出众。它强调了人的成长和进步需要经过一定的磨砺和培养。玉不琢,不成器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玉器制作文化。古人认为玉石是天地之精华,经过精雕细琢后可以成为珍贵的艺术品或器物。如果玉石未经雕琢,就不能体现其真正的价值。因此,人们常用这句话来比喻人必须经过教育、培养和锻炼才能成才。具体典故可以参考《礼记·学记》中的记载

琢怎么读

琢字的拼音为zhuó和zuó,部首为王。其含义包括雕刻玉器、思索考虑等。详细解析中,琢字可泛指雕刻加工其他物品,也可指撰文时的修改加工。同时,琢字还有琢磨、雕琢等含义。本文提供了琢字的详细解析和多种用法。

大材小用是什么意思

大材小用是一个成语,指将才能出众的人或物用于不适当或低级的场合,无法充分发挥其作用或价值。该成语源于古代典籍和故事,如孔子和颜回的故事。大材小用常用来描述人才或资源未能得到合理利用的情境。其近义词有明珠暗投、怀才不遇等。反义词有恰如其分、恰到好处等。在实际应用中,要避免将高级人才用于低级工作或简单任务中,将昂贵的设备或资源用于低效或低价值的用途上,以及将具有特殊才能或技能的人安排在不适合的岗位上等错误用法。

才疏意广是什么意思 5个典故用法解析帮你理解这个成语

本文介绍了成语“才疏意广”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用来形容人的才能有限而志向很大。文章详细解释了“才疏意广”的含义,并列举了相关的近义词和反义词,同时通过例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该成语的使用场景。文章还提醒读者在使用时避免误解和负面情绪的产生。

才华超众是什么意思 3分钟掌握这个成语的典故、近反义词及正确用法

文章介绍了成语“才华超众”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用来形容某人在某一领域或多个领域具有卓越的才能和表现,常用来赞美他人的才华。文章详细解释了“才华超众”的含义,并列举了相应的近义词、反义词和例句,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同时,也指出了在使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的错误用法。

白首为郎

“白首为郎”是一个成语,拼音是bái shǒu wéi láng。它用来形容人一生追求功名或理想但未能实现,或年老而壮志未酬。出自《汉书·贾谊传》,描述的是贾谊这样才华横溢却仕途不顺的一生。此外,“白首为郎”还蕴含着深刻的人生感慨和对未来的希望。常见错误用法是将其用于年轻人或消极情绪场景。正确使用这个成语,可以表达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希望。

拔苗助长

本文介绍了成语"拔苗助长"的读音、含义、典故,以及其近义词和反义词。该成语用于描述急功近利、违反自然规律的行为,指强行改变事物发展进程可能导致不良后果。文章通过农夫教育子女、企业追求短期利润和农业生产过度干预等例子阐述了拔苗助长的错误用法,提醒读者要尊重自然规律,遵循事物的自然发展进程。本文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拔苗助长这一成语。

才高运蹇是什么意思 解析5大历史典故与20个实用例句

才高运蹇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ái gāo yùn jiàn,意为才华出众但命运不佳。源自唐朝诗人孟浩然的故事。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有才华的人遭遇挫折或不幸的命运。其近义词有“才疏志大”、“怀才不遇”、“明珠暗投”,反义词有“时来运转”、“顺天应时”、“鸿运当头”。在运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如误用为形容一般人的平凡或普通、在没有具体语境的情况下随意使用、用作褒义词、与其他近义词混用以及用于形容没有真正才华的人。该成语可用于描述具有才华但遭遇不幸或无法实现自身才能的人。

抱玉握珠

抱玉握珠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ào yù wò zhū。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拥有极其珍贵的东西或才情出众,也比喻人具有出类拔萃的才华或美好的品德。其典故可以追溯到古代,与贤士的品德和才情有关,也有说法与古代婚礼中的贵重物品相关。怀瑾握瑜是抱玉握珠的近义词,而粗俗浅薄、平平无奇、碌碌无为则是反义词。在使用时需注意结合具体情境和人物表现来恰当地运用,避免在不适宜的场合使用或理解其含义过于狭隘。

五行并下是什么意思

五行并下的读音读音:wǔ xíng bìng xià拼音注音:wǔ xíng bìng xià五行并下的含义“五行并下”是一个成语,指的是同时处理多种事务或学习多种知识的能力。其中,“五行”常用来指代金、木、水、火、土这五种元素或事物,而“并下”则表示同时进行。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的才智出众,能够同时处理多个任务或学习多种知识,具有很高的能力和效率。五行并下的典故“五行并下”的典故源于古代的学者们,他们常常需要同时处理多种学问和事务,以展现其卓越的学识和能力。虽然这个成语没有明确的出处,但我们可以从古代文献和历史故事中看到许多才智出众的人能够同时处理多种事务的例子。例如,古代的文人墨客常常要同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