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别有人间」详解
读音
bié yǒu rén jiān
含义
- 别:另外、不同。
- 有:存在。
- 人间:人世、社会。
整体含义:形容存在另一个世界或境界,通常指超脱现实的美好境界,也可指与常人不同的生活状态或思想境界。
典故
- 《世说新语》:东晋名士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绘了一个与世隔绝的理想世界,后人常以“别有人间”形容这种超脱尘世的境界。
- 李白《山中问答》:“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此句以“非人间”表达超凡脱俗的意境,与“别有人间”异曲同工。
- 苏轼《赤壁赋》:“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虽未直接使用该成语,但意境相似,形容超然物外的境界。
近义词
- 世外桃源:指与世隔绝的美好地方。
- 超凡脱俗:超越凡俗,达到高妙的境界。
- 别有洞天:形容景色或境界幽深奇妙。
- 人间仙境:形容极其美好的地方,如同仙境。
反义词
- 俗不可耐:形容极其庸俗,毫无高雅之处。
- 尘世纷扰:指现实世界的喧嚣与烦恼。
- 凡夫俗子:指普通人,缺乏超脱的境界。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童话里的魔法森林真是别有人间,到处都是会说话的动物。
- 这座花园太美了,简直别有人间!
-
小学高年级:
- 他画的山水画意境深远,仿佛别有人间。
- 这本书描述了一个别有人间的世界,让人向往。
-
初中: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描绘了一个别有人间的理想社会。
- 登上山顶,云雾缭绕,宛如别有人间。
-
高中:
- 他的思想境界超然物外,常给人一种别有人间的感觉。
- 古代隐士追求的生活,往往是别有人间的境界。
-
大学及以上:
- 禅宗修行者所追求的精神世界,可谓别有人间。
- 这幅画融合了现实与幻想,营造出别有人间的艺术效果。
错误用法
-
误用为“人间不同”:
- ❌ 这个城市和别的城市不一样,真是别有人间。(应改为“与众不同”)
-
误用为“人间美好”:
- ❌ 今天的天气真好,别有人间啊!(应改为“人间仙境”)
-
误用为“人间烟火”:
- ❌ 他喜欢热闹的市集,觉得那里别有人间。(应改为“充满人间烟火气”)
总结:“别有人间”多用于形容超脱现实或思想境界高远的场景,不宜用于普通的不同或美好描述。
你可能感兴趣
描写天上人间现代诗词
描写天上人间现代诗词(第1篇)天上人间:古诗词中的现代描绘一、引言在浩瀚的古诗词海洋中,不乏对“天上人间”这一主题的描写。无论是浪漫的想象,还是对尘世的情感抒发,这些古诗词都展现了人间与天上的美丽景象。下面将精选几首描绘“天上人间”主题的古诗词,并附上全文、作者、朝代及解析。二、古诗词全文及解析诗名:《蟾宫曲·春情》作者:白朴朝代:元朝原文: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空一缕余香在此,盼千金人似梦非。人何处?连环情未己,物是人非。解析:此诗描绘了主人公对爱情的深深思念和无尽的等待。以天上人间的景象为背景,表达了爱情的无奈与执着。诗名:《月夜思》作者:李煜朝代
中国古代诗词中的飞升幻想 10首关于羽化登仙的经典诗作赏析
本文介绍了五篇关于描写成仙和仙境的古代诗词的文章。这些文章通过列举多首描绘成仙和仙境的古诗词,并附上作者、朝代及解析,展现了诗人对于成仙和仙境的向往和追求。这些诗词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为我们了解古代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同时,这些诗词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浪漫主义色彩和神秘感,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在现代社会,这些古代诗词所传达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仍然值得我们珍视和传承。通过欣赏和品味这些诗篇,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浪漫主义精神和哲学思考。
历代诗人如何描绘瑶池仙境 50首包含瑶池意象的经典诗词赏析
瑶池幻境:历代诗人笔下的仙家秘境瑶池,这一源自《山海经》和《穆天子传》的神话意象,自先秦以来便成为文人墨客笔下永恒的灵感源泉。作为西王母的居所,瑶池象征着长生不老、超脱尘世的理想境界,历代诗人通过对其的描绘,寄托了对永恒生命的向往、对仙家境界的想象,以及对现实政治的隐喻。唐代:盛世气象与仙家盛筵李白在《清平调·其一》中写道:"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这首应制诗虽以杨贵妃比拟瑶池仙子,却巧妙地将人间富贵与仙境之美融为一体,展现了盛唐时期宫廷文化的华丽气象。而李商隐的《瑶池》则另辟蹊径:"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诗
10首描写极乐境界的古诗词 探寻陶渊明李白苏轼笔下的至乐人生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描写极乐的诗词及其所表达的境界。文章通过介绍多首古诗词,展示了古人对极乐境界的向往和探索,包括宁静、满足、愉悦等情感。这些诗词描绘了人们在自然美景、温馨时光和心灵独处中体验到的极乐时刻。作者认为,极乐境界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内心深处的一种情感体验,我们可以通过寻找内心的宁静与满足来体验这种境界。最后,作者强调要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快乐,让心灵充满阳光与快乐,回归内心去寻找属于自己的极乐之境。摘要如下:本文介绍了描写极乐的诗词,展示了古人对极乐境界的向往和探索。这些诗词描绘了人们在自然美景、温馨时光和心灵独处中体验到的愉悦和满足。作者认为极乐境界是内心深处的一种情感体验,可以通过寻找内
关于道教诗词
关于道教诗词(第1篇)关于道教诗词一、道教诗词概述道教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它们不仅传承了道家思想,更在诗歌形式上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许多文人墨客在道观、山野间创作了大量的道教诗词,它们或赞美自然,或追求长生,或阐释道家哲学。二、道教诗词全文及解析《清静经》作者:佚名(唐代)原文: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解析:此篇为道家经典之一,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阐述了道家思想的核心——大道无形、无为而为。《洞仙歌·问余何意栖碧山》作者:李白(唐代)原文: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解析:此诗表达了诗人对道教的向
古诗词关于神仙
古诗词关于神仙(第1篇)题目:古诗词中神仙之韵一、古诗呈现朝元歌作者:李商隐朝代:唐代原文:仙女下琼楼,新词清更幽。若言凡人情性尽,此事未尽神仙流。解析:此诗描绘了仙女下凡的场景,并表达了神仙与凡人的情感差异。李商隐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神仙世界的神秘与幽深。望天门山作者:李白朝代:唐代原文:岸远沙斜日半红,仙人高唱在天宫。壶中日月长多少,方识人閒几日通。解析:李白通过望天门山的视角,勾画出天上的仙人与宫阙。全诗表现了人对于天神、时光的无限遐想。游子吟作者:孟浩然朝代:唐代原文:仙源郁郁动春心,仙客盈盈下月林。仙境何年别,人间处处寻。解析:孟浩然的《游子吟》以游子视角描绘了仙境的美丽与神秘,同时
美在人间 读后感300字
美在人间 读后感300字(第1篇)美在人间 读后感我初读此书时,便被其清新脱俗的笔触所吸引。书中文字如潺潺流水,流淌着人间的温暖与美好。本书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间百态,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到人生的喜怒哀乐。它不仅描述了普通人的生活,更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展现了人性的光辉与美好。无论是家庭亲情、友情还是爱情,都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深的情感。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那几个描写人们无私奉献的篇章,让人真切地感受到在人间还有如此纯真的爱与关怀。比如张大婶坚持义务照顾空巢老人,不仅为老人带来了生活的便利,更让老人的心灵得到了慰藉。这些情节让我深刻体会到,美不仅存在于外在的风景,更在于人间的真情。读这本书让我深感
历代诗人如何描绘琼台仙境 50首包含天上宫阙的经典诗词赏析
本文介绍了描写琼台的诗词及其解读,展示了琼台在古诗词中的意境、情感与象征意义。文章梳理了多首以琼台为主题的古诗词,包括苏轼的《和子由闻大悲堂盲师诵法华经有感》、李白的《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龚自珍的《已亥杂诗》等。这些诗词描绘了琼台的美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同时,文章还阐述了琼台作为高雅、清幽、神秘和诗意象征的意义,以及其在古诗词中的文化价值。通过欣赏这些描写琼台的诗词,读者可以领略到古韵中的仙境之美,感受到诗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不吃烟火食
本文介绍了成语“不吃烟火食”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原意是形容人或物不食人间烟火,气质高雅或生活清苦简朴。典故包括古代隐士的故事和佛教修行者的境界。近义词如“清心寡欲”、“超凡脱俗”等,反义词如“沉溺世俗”、“庸俗不堪”等。使用时需注意上下文和语境的搭配,避免误解或歧义。
庄子 人间世 读后感
《庄子·人间世》读后感读完庄子的《人间世》,我深感震撼与启发。这本书主要阐述了庄子的社会哲学思想,通过描述人世的纷扰、纷争和人的生死、贵贱、贫富等社会现象,展现了庄子对于社会现象的独到见解。庄子以自然为本,提倡无为而治,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这种思想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在繁华世界中迷失的生活态度。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被名利所驱使,追求物质享受和表面的荣耀,忽略了内心的真正需求。庄子的思想提醒我要回归内心,追求真正的自由和平静,不被外物所累。书中通过寓言的方式,讲述了一系列关于人生哲理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富含深意。这些故事让我深刻认识到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残酷。庄子并没有因此而绝望,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