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重逐轻:成语解析与应用指南
读音
bì zhòng zhú qīng
含义
- 避:避开、躲避
- 重:繁重、困难
- 逐:追逐、追求
- 轻:轻松、简单
整体含义:指人做事时故意避开繁重或困难的部分,而选择轻松或简单的部分。常带有贬义,形容人缺乏担当或不愿面对挑战。
典故
-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春秋时期,晋国大夫叔向批评某些官员“避重就轻”,不愿承担重要职责,只做简单事务。 - 《汉书·刑法志》:
汉代官员在审理案件时,有人为讨好权贵,故意“避重逐轻”,减轻罪犯的惩罚。
近义词
- 拈轻怕重:专挑轻松的做,害怕繁重的任务。
- 畏难苟安:害怕困难,只求暂时安逸。
- 敷衍塞责:做事不认真,随便应付。
反义词
- 迎难而上:主动面对困难,勇于挑战。
- 任劳任怨:不怕辛苦,毫无怨言地承担工作。
- 勇挑重担:主动承担重要或艰巨的任务。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小明做作业总是避重逐轻,先写简单的数学题,难的语文题留到最后。
- 老师批评小红:“扫地不能避重逐轻,角落也要打扫干净。”
-
小学高年级:
- 在小组合作时,小华避重逐轻,只愿意做简单的记录工作。
- 班长说:“我们不能避重逐轻,班级活动每个人都要出力。”
-
初中:
- 考试复习时,不能避重逐轻,越是难的知识点越要重点攻克。
- 他的学习态度有问题,总是避重逐轻,不肯花时间钻研难题。
-
高中:
- 在科研项目中,避重逐轻只会导致研究结果缺乏深度。
- 真正优秀的人不会避重逐轻,而是迎难而上,挑战自我。
-
成人/职场:
- 职场中,避重逐轻的员工很难得到晋升机会。
- 领导强调:“项目管理要全面,不能避重逐轻,忽略关键环节。”
错误用法
-
误用为中性词:
- ❌ “他做事很有效率,总是避重逐轻。”(错误,应改为“他善于分配任务,先易后难。”)
-
误用为褒义词:
- ❌ “避重逐轻是一种智慧。”(错误,应改为“合理分配精力是一种智慧。”)
-
混淆近义词:
- ❌ “他避重逐轻,把所有工作都推给别人。”(更准确的说法是“他推卸责任。”)
-
脱离语境滥用:
- ❌ “吃饭时他避重逐轻,只吃蔬菜不吃肉。”(不合逻辑,应改为“他挑食,只吃蔬菜。”)
总结:“避重逐轻”通常带有批评意味,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误用为中性或褒义表达。
你可能感兴趣
避难就易
“避难就易”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ì nán jiù yì,意味着避开困难的事情选择容易的事情去做。这个成语的含义是形容人在面对困难时选择逃避或选择简单的道路,而不是勇敢面对和解决困难。其典故源于《论语·雍也》。此外,“避难就易”还有近义词如“避重就轻”,反义词如“迎难而上”。在使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如不分场合使用、用错对象、与其他意思相近的成语混淆以及滥用。文章提供了关于这个成语的介绍,帮助人们正确使用和理解该成语。
避重就轻
“避重就轻”是一个成语,意为避开繁重的责任或困难问题,选择轻松的或容易的。这个成语反映了人们在面对困难或责任时选择逃避或回避的态度。其典故源于古代官员处理政务时的推卸行为。该成语的近义词有推诿塞责、敷衍塞责、避难就易等,反义词包括勇担重任、实事求是、迎难而上等。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应正确使用该成语,勇于面对问题并积极寻找解决方法,避免错误地回避责任或问题。
拈轻怕重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成语“拈轻怕重”的读音、含义、典故及其近义词和反义词。文章指出该成语常用来形容人缺乏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只选择轻松的任务,避免承担繁重或困难的工作。同时,本文也指出了该成语在使用中常见的错误用法,如误读、使用不当的场合或语境中以及与其他词语混淆使用。
大题小做是什么意思
大题小做一个成语,形容对重要的事情处理得过于简单或轻视。源于古代文人墨客的夸张描述手法。近义词包括轻描淡写、小题大做等,反义词为郑重其事、举足轻重等。该成语错误用法指在某些场合下将问题处理不当,如将不重要的事情处理得过于复杂或过于轻视,缺乏判断力等。文章提供了大题小做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及例句等内容,以供参考和应用。
村酒野蔬是什么意思
村酒野蔬是一个描述乡村朴素生活与自然风光的成语。字面上指以乡村自酿的酒和野生蔬菜为食材,常用来形容环境朴素、自然的地方。该成语源于古代诗词中对乡村生活的描绘,流传至今。其近义词包括粗茶淡饭、乡风淳朴等,反义词则为奢华富丽、锦衣玉食等。在使用时需注意场合、搭配及准确含义,避免误解。
案牍劳形
“案牍劳形”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因处理文书工作导致的身体和精神疲劳。典故源自古代官员处理繁重文书工作的情况。近义词包括疲于奔命、疲惫不堪等,反义词为精神焕发、轻松自在等。在使用时需注意避免误用、在不适合的场合使用以及和“文山会海”混淆使用。文章提供了有关“案牍劳形”的详细解释和例句。
拒狼进虎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成语“拒狼进虎”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错误用法等相关内容。该成语用来形容在处理问题时采取错误方式,拒绝眼前的困难或问题,却招致更大的麻烦或危险。文章提醒人们要正视问题,妥善处理,而不是逃避或轻视。同时,文中还介绍了与“拒狼进虎”相关的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错误用法示例,帮助读者更全面地理解这个成语的用法和含义。
大题小作是什么意思
大题小作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à tí xiǎo zuò。其含义指在处理重要或复杂的问题时,采取过于简单或轻视的处理方式,忽略了问题的本质和重要性。该成语没有特定的典故,但在人们的日常交流和写作中逐渐形成并流传。其近义词包括轻描淡写、草率了事、敷衍塞责等。反义词则包括精雕细刻、慎重其事、重视如命等。大题小作的错误用法包括滥用成语、忽视问题本质以及不重视细节。该成语提醒人们对待问题应认真严肃,深入分析并重视每一个细节。
探囊取物是什么意思
探囊取物的读音探囊取物,读音为:tàn náng qǔ wù,其中“探”的拼音为tàn,第四声;“囊”的拼音为náng,第二声;“取”的拼音为qǔ,第三声;“物”的拼音为wù,第四声。探囊取物的含义探囊取物,字面意思是指伸手到口袋里取东西,形容做事轻而易举,毫不费力。具体来说,它用来形容某人或某事非常容易达成或取得成功,就像伸手从口袋里拿东西一样简单。探囊取物的典故这个成语源于古代的战争故事。据传在古代的战场上,有一位勇猛的将领在战斗中表现得非常出色,他能够轻松地击败敌人,就像从口袋里拿东西一样简单。因此,人们就用“探囊取物”来形容这种轻而易举地取得成功的情况。此外,这个成语也可以被用来形容赌
百计千方
成语“百计千方”读作bǎi jì qiān fāng,表达了竭尽所能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的态度。“百计千方”没有特定的典故来源,但它的使用反映了人们面对问题时的努力和决心。近义词包括“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和“极思广益”,反义词为“无计可施”、“一筹莫展”和“坐以待毙”。在使用时需注意适用语境和正确用法,避免误用。该成语常用于描述积极解决问题的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