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比屋连甍”详解
读音
比屋连甍:bǐ wū lián méng
含义
- 比:紧挨着,相邻。
- 屋:房屋。
- 连:连接,连绵不断。
- 甍:屋脊,房顶。
整体含义:形容房屋密集,屋脊相连,形容人口稠密或建筑繁盛。
典故
- 《后汉书·杨震传》:
“比屋连甍,千庑万室。”形容东汉时期都城洛阳的繁华景象,房屋鳞次栉比,人口众多。 - 唐代诗人白居易《秦中吟》:
“比屋连甍,烟火相望。”描绘唐代长安城的盛况,街巷房屋紧密相连,市井繁华。 - 宋代《东京梦华录》:
“比屋连甍,人烟浩穰。”记录北宋都城汴京(今开封)的繁荣景象,房屋密集,人口稠密。
近义词
- 鳞次栉比:形容房屋或物品排列紧密有序。
- 星罗棋布:形容数量多且分布广泛。
- 万家灯火:形容夜晚房屋密集,灯火通明。
- 人烟稠密:形容人口众多,居住密集。
反义词
- 荒无人烟:形容地方偏僻,无人居住。
- 地广人稀:形容土地广阔,人口稀少。
- 寥若晨星:形容数量极少,分布稀疏。
- 杳无人迹:形容极其荒凉,无人居住。
例句
-
小学低年级(1-3年级):
- 这座城市的房子比屋连甍,真热闹!
- 古代的长安城比屋连甍,非常繁华。
-
小学高年级(4-6年级):
- 站在山顶俯瞰,小镇的房屋比屋连甍,像一幅美丽的画卷。
- 北宋的汴京城比屋连甍,商贾云集,热闹非凡。
-
初中(7-9年级):
- 随着经济发展,这座新兴城市的建筑比屋连甍,高楼林立。
- 在古代,比屋连甍的城市往往是经济文化中心。
-
高中及以上:
- 城市化进程加快,许多乡村逐渐变得比屋连甍,失去了原有的田园风貌。
- 唐代长安城比屋连甍,不仅是政治中心,也是国际大都市。
错误用法
-
形容自然景观:
- ❌ 这片森林比屋连甍,树木茂密。(错误,只能形容房屋建筑)
- ✅ 这片森林郁郁葱葱,树木茂密。
-
形容物品摆放:
- ❌ 书架上的书比屋连甍,排列整齐。(错误,应使用“鳞次栉比”)
- ✅ 书架上的书排列整齐,井然有序。
-
形容人口稀少:
- ❌ 这个偏远山村比屋连甍,人烟稀少。(矛盾,与词义相反)
- ✅ 这个偏远山村地广人稀,房屋稀疏。
-
形容抽象概念:
- ❌ 他的想法比屋连甍,非常丰富。(错误,不能用于抽象事物)
- ✅ 他的想法天马行空,非常丰富。
-
形容单一建筑:
- ❌ 这座高楼比屋连甍,非常壮观。(错误,需多栋房屋相连)
- ✅ 这座高楼巍峨耸立,非常壮观。
总结:“比屋连甍”专指房屋密集、屋脊相连的景象,不能用于自然景观、单一建筑或抽象概念。正确使用该成语,能让语言更生动形象!
你可能感兴趣
重床迭屋是什么意思
重床迭屋的读音重床迭屋的读音为:zhòng chuáng dié wū。重床迭屋的含义重床迭屋,指房屋重叠,形容房屋极多,密集繁复。其中,“重床”指两层床,“迭屋”则指层层叠叠的房屋。重床迭屋的典故该成语的典故源于古代建筑文化。在古代,由于土地资源有限,人们常常在有限的空间内建造多层的房屋,以解决居住和存储的问题。因此,“重床迭屋”这一成语便用来形容房屋密集、重叠的景象。重床迭屋的近义词层楼叠榭:形容建筑物重重叠叠,错落有致。叠嶂层峦:形容山峦重重叠叠,连绵不断。重重叠叠:形容层次多,重复出现。重床迭屋的反义词空空如也:形容房屋空无一物或空旷无人。寥寥无几:形容房屋稀少或数量极少。宽敞明亮:形
万户千门是什么意思
万户千门的读音万户千门读音为:wàn hù qiān mén,其中“万”和“千”为数词,表示数量多;“户”和“门”则指代房屋的出入口。万户千门的含义“万户千门”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房屋众多,人口稠密。它通常用来描绘城市或乡村的繁荣景象,或者用来形容某个地方的人口众多、建筑密集。具体来说,“万”和“千”在这里并不表示确切的数量,而是用来强调数量之多。而“户”和“门”则指代房屋的单位,进一步强调了房屋的数量之多。因此,“万户千门”这个成语的含义就是形容房屋众多、人口稠密的地方。万户千门的典故“万户千门”这个成语并没有明确的典故出处,但它的使用在古代文学作品中非常普遍。它常常被用来描绘城市的繁华景象,或
千门万户是什么意思
文章介绍了成语“千门万户”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形容房屋众多、人口稠密的景象,最早出自古代文学作品,后广泛用于描绘城市、乡村等地。同时需注意其错误用法,如用于形容财富或物品众多,描述地方冷清、空旷的情况,以及在句子中不恰当地使用等。
栉比鳞臻是什么意思
栉比鳞臻的读音栉比鳞臻的读音为:zhì bǐ lín zhēn。栉比鳞臻的含义“栉比鳞臻”是一个成语,形容房屋或其它建筑物排列整齐、密集,像梳齿般排列,又像鱼鳞般密集,也指众多事物聚集在一起,形容繁荣昌盛的景象。栉比鳞臻的典故该成语的典故并不明确,没有特定的历史故事或人物出处。但可以推测,它可能源于古代人们对城市建筑和自然景观的观察与感悟,从而形成了这个形象的比喻。栉比鳞臻的近义词鳞次栉比: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密密麻麻:形容数量多、密度大的景象。星罗棋布:形容数量多、分布广。栉比鳞臻的反义词杂乱无章:形容事物没有条理,乱成一团。稀疏零落:形容数量少、分布散的景象。栉比鳞臻的例句这
甲第连云是什么意思
“甲第连云”是一个成语,形容房屋或建筑群的高大、密集,如云朵连绵不断,常用于描述富贵人家的府邸或豪华建筑群。该成语来源于古代贵族府邸的描述,给人一种壮丽、富丽堂皇的感觉。其近义词包括“富丽堂皇”、“琼楼玉宇”等,反义词为“破旧不堪”、“简陋粗糙”等。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此成语时需注意避免不当场合或错误的语境,如不可用于描述普通或贬义的建筑物。
连墙接栋是什么意思
连墙接栋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lián qiáng jiē dòng,用来形容房屋或建筑物紧密相连,没有空隙。该词没有特定的典故或出处,基于对建筑物形态的描述而形成。它通常用来形容建筑物规模宏大、密集且相互连接的情况。连墙接栋的近义词有连绵不断、密密麻麻、鳞次栉比等。反义词包括星罗棋布、断壁残垣等。文章提供了多个连墙接栋的例句和错误用法示例,以帮助理解和正确使用该成语。
描写海市蜃楼诗词
这段摘要主要描述了多篇文章中关于海市蜃楼诗词的内容。这些诗词包括不同朝代、不同作者的描写,生动展现了海市蜃楼的神秘、美丽和令人向往的特质。摘要强调了这些诗词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海市蜃楼的幻境之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奇妙。同时,也提到了现代诗对海市蜃楼的独特情感和描绘。整体上,这段摘要简洁明了地介绍了多篇文章中关于海市蜃楼诗词的内容,突出了其特点和魅力。因此,摘要可以写为:本文介绍了多篇文章中描绘海市蜃楼的古诗词,包括不同朝代和不同作者的创作。这些诗词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将读者带入海市蜃楼的神秘幻境,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奇妙。同时,也提到了现代诗对海市蜃楼的独特表现。
栉比鳞次是什么意思
栉比鳞次的读音栉比鳞次的拼音是:zhì bǐ lín cì。栉比鳞次的含义栉比鳞次,形容房屋或船舰等排列密集,像梳齿和鱼鳞一样整齐有序。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城市建筑或船舰的排列非常整齐,给人以秩序井然的感觉。栉比鳞次的典故栉比鳞次这个成语的典故并不十分明确,但可以从字面意思上理解其含义。栉,即梳子,比是并列之意,鳞次则是指像鱼鳞一样排列。因此,这个成语可以理解为形容房屋或船舰等排列得像梳齿和鱼鳞一样整齐有序。在古代,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形容城市或船队的壮观景象。栉比鳞次的近义词井然有序:形容事物安排得井井有条,整齐有序。秩序井然:形容事物有条理,有秩序,整齐不乱。排列整齐:指物品或人员按照一定的顺
闾阎扑地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成语“闾阎扑地”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用于形容房屋密集、人口众多、繁华热闹的景象。其最早源于古代对城市繁华景象的描述,后来成为形容城市或乡村繁华的常用词汇。同时,也需要注意避免误用场合、搭配不当和用词重复等错误用法。
描写花多而美丽的古诗词
描写花多而美丽的古诗词(第1篇)文章标题:描写花多而美丽的古诗词一、古诗词汇总以下是多首描写花多而美丽的古诗词,包含了诗词全文、作者、朝代以及解析。木兰花作者:宋·李清照朝朝寒日晓初晴,珠帘未卷人初醒。万朵红妆春色里,百般妖娆花枝间。解析:此诗描绘了春日清晨,花多且美丽的景象。作者以万朵红花来展现春色之浓,用“妖娆”来赞美花朵的魅力,极具生机。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作者:唐·白居易半江瑟瑟半江红,怜惜红花待春回。世间好景千万重,一树千枝千万朵。解析:此诗通过描写春回大地时花繁叶茂的景象,以“一树千枝千万朵”形容花的繁盛,表现出花的美丽与生机勃勃的春天。蝶恋花·春景作者:宋·苏辙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