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相毕露

成语“本相毕露”详解

读音

本相毕露(běn xiàng bì lù)

含义

  • :原本、本来。
  • :面貌、样子。
  • :完全、全部。
  • :显露、暴露。

整体含义:指一个人或事物的真实面目完全暴露出来,不再掩饰。通常带有贬义,形容伪装被揭穿后的真实状态。

典故

  1. 《晋书·王敦传》
    东晋权臣王敦表面忠诚,实则野心勃勃,最终起兵造反,史书评价他“本相毕露”。
  2. 《聊斋志异·画皮》
    恶鬼披上人皮伪装成美女,最终被道士识破,画皮剥落,“本相毕露”,现出狰狞原形。
  3. 民间故事“狐假虎威”
    狐狸借老虎的威风吓唬百兽,但最终被识破,狐狸的“本相毕露”,只能狼狈逃窜。

近义词

  1. 原形毕露:指伪装被彻底揭穿,露出本来面目。
  2. 真相大白:指事情的真相完全显露出来。
  3. 图穷匕见: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实意图暴露无遗。
  4. 马脚毕露:指不小心露出破绽,暴露真实情况。

反义词

  1. 深藏不露:指隐藏真实意图或能力,不轻易显露。
  2. 韬光养晦:比喻隐藏才能,不使外露。
  3. 虚与委蛇:指表面敷衍应付,不显露真实态度。
  4. 乔装打扮:指故意改变外表,掩饰真实身份。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

    • 他平时装得很乖,但一玩游戏就“本相毕露”,大喊大叫。
    • 小猫假装睡觉,一看到小鱼干就“本相毕露”,扑了上去。
  2. 小学高年级

    • 那个骗子被警察抓住后,“本相毕露”,再也不敢装好人了。
    • 考试时他偷偷作弊,结果被老师发现,“本相毕露”,受到了惩罚。
  3. 初中

    • 他平时装作很谦虚,但一获奖就“本相毕露”,到处炫耀。
    • 这个软件号称免费,但用久了才发现要收费,真是“本相毕露”。
  4. 高中

    • 政客在选举时承诺很多,上台后却“本相毕露”,只顾自己利益。
    • 有些网红在镜头前光鲜亮丽,私下却“本相毕露”,素质极差。
  5. 大学及以上

    • 这家公司表面宣传环保,实际上污染严重,如今“本相毕露”,遭到舆论谴责。
    • 他伪装成学者招摇撞骗,最终被揭穿,“本相毕露”,沦为笑柄。

错误用法

  1. 误用为褒义

    • ❌ 他平时默默无闻,比赛时“本相毕露”,一举夺冠。(应改为“大放异彩”)
  2. 形容自然现象

    • ❌ 乌云散去,太阳“本相毕露”。(应改为“重现光芒”)
  3. 用于褒义伪装

    • ❌ 她平时低调,但一唱歌就“本相毕露”,惊艳全场。(应改为“才华尽显”)
  4. 形容动物本能

    • ❌ 老虎捕猎时“本相毕露”,凶猛无比。(应改为“展现本性”)

总结:“本相毕露”通常用于贬义,指伪装被揭穿后的真实面目,使用时需注意语境。

本相毕露.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你可能感兴趣

搽脂抹粉

本文介绍了成语“搽脂抹粉”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指用化妆品涂脸以美化容貌,常用来形容女性对容貌的修饰和打扮,有时也用于形容对事物的修饰和美化。近义词包括浓妆艳抹、涂脂抹粉等,反义词为“素颜朝天”或“自然本色”。文章通过例句展示了该成语的用法,并指出在使用时需要注意语境和语气的适当性。

鳄鱼眼泪

“鳄鱼眼泪”是一个成语,读音è yú yǎn lèi。它用来形容那些表面看起来好像在哭泣或表示同情,但实际上却做着相反的事情,虚伪的同情或悲伤。源于古代寓言故事,这个成语实际上描述了鳄鱼的本能行为,与情感无关。其近义词包括虚情假意、口是心非、矫揉造作、假仁假义等。反义词则包括真诚待人、心口如一、实事求是等。在使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其语境和含义,避免误解和滥用。文章中还列举了关于鳄鱼眼泪的错误用法。

本来面目

本文介绍了成语“本来面目”的读音、含义、典故及出处。该成语源于佛教用语,用来形容事物或人的原始状态,没有经过修饰或改变。文章还提供了该成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并举例说明其用法。同时,指出了误用、混淆、不当省略和用词不当等常见错误用法。通过学习和理解本文内容,可以正确使用“本来面目”这一成语。

图穷匕见是什么意思

图穷匕见的读音图穷匕见的拼音是tú qióng bǐ jiàn。图穷匕见的含义“图穷匕见”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图卷展开到最后露出了匕首”。这个成语用来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露出了真相或目的。它通常用来形容在伪装或掩饰之后,真相或意图最终暴露出来的情形。图穷匕见的典故这个成语出自于战国时期的故事。相传楚国使者在出使秦国时,为秦王展示了一幅画卷。画卷层层展开,先描绘了山水、城池,最后展示了一位美丽的女子形象。然而在画卷完全展开后,突然从画卷中跳出一把匕首。这把匕首象征着楚国的决心和威胁,也揭示了楚国的真实意图。这个典故后来就形成了“图穷匕见”这个成语。图穷匕见的近义词真相大白露出真面目暴露无遗原

假门假氏

假门假氏的读音为"jiǎ mén jiǎ shì",表示虚假的门第或姓氏,用来形容虚伪、不真实的行为。这个成语源于古代对门第和姓氏的重视,有些人为了追求更高的社会地位或掩盖真实身份而使用虚假的门第或姓氏。假门假氏含有贬义,其近义词包括虚应故事、矫揉造作等,反义词包括真情实感、坦诚相待等。使用假门假氏时要注意场合,避免与近义词混淆,同时应准确理解其含义,避免误以为褒义词而误用。

盗名暗世

盗名暗世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ào míng àn shì,意指盗用他人名声在黑暗社会中谋取私利。该成语源于古代黑暗社会风气,常用来形容不择手段追求名利的人。其典故出处之一为《左传·昭公十四年》。盗名暗世的近义词包括沽名吊誉、欺世盗名等,反义词为名副其实、诚实正直等。该成语可以用来形容那些在政治、商业、社交等领域中,采取不正当手段获取利益的行为。错误地认为盗名暗世是正当竞争手段的想法是错误的,这种行为会损害他人利益,也失去道德底线。

原形败露是什么意思

原形败露的读音原形败露的读音为:yuán xíng bài lù。原形败露的含义原形败露的含义是指隐藏的真相或伪装的面目被揭露出来,无法再继续隐藏或掩饰。其中,“原形”指的是本来的面目或真相,“败露”则表示被揭露或暴露。原形败露的典故原形败露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的文学作品。在古代,人们常常使用寓言、故事等形式来传达一些道理和教训。其中,有些故事中的角色会通过伪装或隐藏来逃避责任或达到某种目的,但最终真相总会大白于天下,这就是“原形败露”的典故。例如,《西游记》中,孙悟空多次变化成各种形态来帮助唐僧取经,但最终他的真面目还是被揭露出来。此外,历史上也有一些真实的案例可以与“原形败露”相呼应。比如,

当面输心背面笑

“当面输心背面笑”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āng miàn shū xīn bèi miàn xiào。它的含义是形容一个人在表面上表现出输心丧志的样子,而实际上在背后暗自高兴或得意。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那些表面装作失败或失落,内心却暗自庆幸的人。其典故可能源于古代的某些故事或历史事件。此外,“当面输心背面笑”的近义词有口是心非、表里不一等,反义词有表里如一、真诚待人等。使用时应避免错误用于描述真正面临困难的人或在轻率、不尊重的场合。通过了解这个成语的详细含义和用法,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它。

掌握装的拼音zhuāng 12笔正确写法与6大核心含义解析

本文详细解析了“装”字的含义,包括修饰、打扮、化装、服装、行装等名词含义,以及作为动词的装饰、假装、装载、装配、安装等行为含义。文章还提到了“装”字的历史出处和用法,以及在不同语境下的不同含义,如书籍装订的式样、服装的式样等。

诈痴不颠是什么意思

诈痴不颠的读音诈痴不颠的读音为:zhà chī bù diān,其中“zhà”是第四声,“chī”是第一声,“bù”和“diān”都是第一声。诈痴不颠的含义“诈痴不颠”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假装痴呆,却不流露出来。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外表看起来很傻或者很笨,但实际上却很聪明,不轻易显露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意图。这个成语也含有一定的贬义,表示这个人善于伪装自己,让人难以看清他的真实面目。诈痴不颠的典故该成语的典故并不十分明确,但可以推测其源于古代的一些故事或传说。在古代,有些人为了保护自己或者达到某种目的,会假装痴呆或者傻气来迷惑别人。而“诈痴不颠”这个成语就是用来形容这种人的。诈痴不颠的近义词装疯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