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效万一

成语「报效万一」详解

读音

报效万一(bào xiào wàn yī)

含义

  • :报答、回报。
  • :效力、贡献。
  • :形容数量极大。
  • :极小的一部分。

整体含义:形容尽力报答恩情或贡献自己的力量,但自谦地表示所做的回报只是恩情的极小一部分。

典故

  1. 《后汉书·张衡传》
    “臣虽驽怯,敢忘报效万一。” 张衡在此表达自己虽能力有限,但仍愿尽力报答朝廷的恩情。
  2.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道:“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虽未直接使用“报效万一”,但精神相通,表达竭尽全力以报知遇之恩。
  3. 《宋史·岳飞传》
    岳飞曾言:“臣子报效万一,唯愿马革裹尸。” 表达自己愿以生命回报国家。

近义词

  1. 犬马之劳:谦辞,表示愿像狗马一样为主人效力。
  2. 结草衔环:比喻感恩图报,至死不忘。
  3. 粉身碎骨:形容竭尽全力,甚至不惜牺牲生命。
  4. 殚精竭虑:形容用尽心思,全力以赴。

反义词

  1. 忘恩负义:忘记别人的恩情,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
  2. 恩将仇报:用仇恨回报恩惠。
  3. 袖手旁观:置身事外,不提供帮助。
  4. 坐享其成:自己不努力,却享受别人的成果。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1-3年级)

    • 老师教我知识,我要好好学习,报效万一。
    • 爸爸妈妈照顾我,我长大后要报效万一。
  2. 小学高年级(4-6年级)

    • 国家培养了我们,我们应当努力学习,报效万一。
    • 他感激老师的教导,决心用优异的成绩报效万一。
  3. 初中

    • 科学家们日夜研究,只为报效万一祖国的培养。
    • 军人保家卫国,正是报效万一的表现。
  4. 高中及以上

    • 他虽在海外留学,但始终心系祖国,希望学成后报效万一。
    • 企业家捐款助学,称这只是对社会的一点报效万一。

错误用法

  1. 用于贬义

    • ❌ 他贪污受贿,却说这是对领导的报效万一。(错误:报效万一只能用于正面贡献)
  2. 夸大回报

    • ❌ 我送你一本书,你说这是报效万一,太夸张了。(错误:报效万一通常用于重大恩情)
  3. 对象错误

    • ❌ 我对这只猫报效万一,每天喂它。(错误:报效万一多用于对恩人、国家等)
  4. 自夸式使用

    • ❌ 我捐了一百块,算是报效万一了。(错误:报效万一应谦逊,不宜自我标榜)

总结:“报效万一”是一个庄重、谦逊的成语,适用于表达对恩情或国家的尽力回报,使用时需注意语境和对象。

报效万一.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你可能感兴趣

黄雀衔环

黄雀衔环是一个比喻性的成语,用来形容对别人的恩惠或善意行为心存感激,并回报他人的恩情。其源于古代传说,描述了一只黄雀为救命的恩情而衔环回报的故事。这个成语的近义词包括“感激不尽”、“知恩图报”和“感恩戴德”,反义词如“忘恩负义”、“薄情寡义”和“背信弃义”。使用时应根据具体语境选择,避免错误用法。文章详细解释了黄雀衔环的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错误用法。

衔环结草是什么意思

衔环结草的读音读音:xián huán jié cǎo标注拼音:xián/huán/jié/cǎo衔环结草的含义“衔环结草”是一个成语,源自古代的典故,用来形容人对于恩情深重的感激之情,以及对于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的报答之意。具体来说,这个成语中的“衔环”和“结草”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行为和情感。衔环结草的典故典故一:衔环相传,古代有位名叫李贺的人,他的母亲曾经咬破手指,滴血于食物中喂养他。李贺后来成为了文学家。后来他得到了一次重要的职位,但他却没有忘记母亲的养育之恩,便在庭院里埋下了一个玉环,并许下誓言要报答母亲的恩情。后来他果然功成名就,而玉环也化为了一只神鸟,守护着李家。典故二:结草另一个

结草衔环

“结草衔环”是一个成语,用来表达对别人的恩情或帮助的深深感激和回报。其含义源自两个古代传说故事,“结草”和“衔环”,分别象征感恩和回报的情节。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对别人的恩惠表示感激和回报之情。其近义词包括“感激涕零”、“感恩戴德”、“知恩图报”等,反义词包括“忘恩负义”、“恩将仇报”、“冷漠无情”等。使用结草衔环时需注意场合和语境,避免夸张或不恰当的用法。该成语提醒人们要珍惜身边人和事,用行动去表达感激之情,回报善意和帮助。

恩深义重

恩深义重是一个成语,读音为ēn shēn yì zhòng,表示恩情深厚,情义重大。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深厚和关系密切。其典故可以追溯到古代,强调情义和恩情的重要性。近义词有情深意重、深情厚意等。反义词为忘恩负义、薄情寡义等。在使用时需要注意避免滥用,要搭配适当的词语或句子表达其深厚的含义,避免过度重复,并注重语境的使用。恩深义重的例句中的情境多样,可以用来形容对他人的感激之情。

恩将仇报

“恩将仇报”是一个成语,拼音为ēn jiāng chóu bào。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对别人的恩惠、帮助或善意不仅不感恩图报,反而做出伤害或背叛的行为。其典故源于古代传说和故事。这个成语的近义词包括忘恩负义、背信弃义等,反义词则是知恩图报、感恩戴德等。使用“恩将仇报”时需要注意场合,避免误解原意,不能与近义词混用。该成语在描述对他人的恩惠进行报复或背离的行为时非常生动有力。

魏颗结草是什么意思

魏颗结草的读音拼音:wèi kē jié cǎo注音:ㄨㄟˋ ㄎㄜ ㄐㄧㄝˊ ㄘㄠˇ读音准确读法,请参照汉语普通话标准发音。魏颗结草的含义“魏颗结草”是一个古代成语,用来形容知恩图报、感恩图报的行为。它表示在得到别人的帮助或恩惠后,要像魏颗一样记住这份恩情,并设法回报。这个成语也常用来形容人的品德高尚,有感恩之心。魏颗结草的典故典故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晋国大夫魏武子临终前曾遗言把自己的爱妾改嫁给他人。魏武子的儿子魏颗认为这样做是符合父亲的意愿的,于是便按照父亲的遗言去做了。后来,在魏颗与秦将杜回交战时,有一个老人用草打结绊倒了杜回,帮助魏颗取得了胜利。魏颗认为这是他父亲在暗中帮助他,于是

恩重泰山

恩重泰山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恩情深厚,如同泰山一样重。其含义源于古代中国的历史故事,泰山被视作神圣不可侵犯的山峰,象征着崇高和重要。这个成语的典故具体可能因历史记载不同而有所差异,但都强调恩情的深厚和重要。其近义词包括情深似海、感激涕零、深情厚意和恩同父母。反义词有忘恩负义、薄情寡义和恩将仇报。在使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在轻松或随意的场合使用,避免与其他不相关的词语搭配使用,并正确理解其含义,以体现深厚的情感和重要性。

知恩报恩是什么意思

知恩报恩的读音知恩报恩的读音为:zhī ēn bào ēn。知恩报恩的含义知恩报恩是一个成语,指的是在接受到别人的恩惠后,要心怀感激,并设法回报他人的恩情。这个成语强调了人与人之间应该有的感恩之心和回馈之情。知恩报恩的典故知恩报恩的典故源自古代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古代,人们普遍认为天命和神灵的庇佑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人们对于给予自己帮助和关照的人,常常怀有深深的感激之情,并设法回报他们的恩情。其中最典型的典故之一是《水浒传》中鲁智深为报李忠之恩而救助其家人的故事。此外,还有许多古代的传说和故事都体现了知恩图报的道德观念。知恩报恩的近义词感恩图报:指对别人的帮助或恩惠心存感激,并设法回报他人。报德不

恩怨分明

“恩怨分明”是一个成语,指的是对于别人的恩情和仇恨都有明确的界限和分寸,形容一个人有正义感,懂得报恩和化解仇恨。该成语的典故源于古代故事和传说。其近义词包括义气分明、公正无私、赏罚分明等,反义词则为恩怨不分、偏袒一方、忘恩负义等。文章还通过例句展示了如何正确使用该成语,并指出了错误用法。

杨雀衔环是什么意思

杨雀衔环的读音杨雀衔环的拼音是yáng què xián huán。杨雀衔环的含义杨雀衔环是一个成语,指的是像杨雀一样,衔着环来报答恩情。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对于恩人的感激之情,表示不忘恩情,有深厚的感恩之心。杨雀衔环的典故据《后汉书·吴祐传》记载,吴祐是东汉时期的一位官员,他曾经救助过一只受伤的杨雀。后来,这只杨雀为了报答吴祐的救命之恩,每天都会衔着一只环到吴祐家门前,直到死去。这个典故后来被用来形容人对于恩人的感激之情,表示不忘恩情,有深厚的感恩之心。此外,还有其他的典故和出处,如《史记·李将军列传》中也有类似的记载。这些典故都表达了人们对于恩人的感激之情和忠诚之心。杨雀衔环的近义词感恩戴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