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化伤风:解析与运用
读音
bài huà shāng fēng
含义
- 败:败坏、破坏。
- 化:教化、风俗。
- 伤:损害、伤害。
- 风:风气、社会风尚。
整体含义:指败坏社会风气,损害道德教化。多用于批评某些行为对社会道德或风俗的负面影响。
典故
- 《左传·昭公元年》:
“礼之可以为国也久矣,与天地并。君令臣共,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妇听,礼也。君令而不违,臣共而不贰,父慈而教,子孝而箴,兄爱而友,弟敬而顺,夫和而义,妻柔而正,姑慈而从,妇听而婉,礼之善物也。若败化伤风,则礼之蠹也。”
此处强调礼制对社会的重要性,若破坏礼制,则会导致社会风气败坏。 - 《汉书·礼乐志》:
“乐者,所以崇德象功,宣和导志,非以娱耳目、荡心志也。若淫乐败化伤风,则非先王制乐之意。”
指出音乐本应引导道德,若滥用则会导致社会风气堕落。
近义词
- 伤风败俗:指行为败坏社会风气。
- 有伤风化:指某些行为损害道德规范。
- 道德沦丧:形容社会道德严重败坏。
- 世风日下:指社会风气逐渐变坏。
反义词
- 移风易俗:指改变不良风气,树立新风尚。
- 敦风化俗:强调以道德教化改善社会风气。
- 德厚流光:形容道德高尚,影响深远。
- 风清气正:形容社会风气清明正直。
例句
-
小学低年级(1-3年级):
- 随地乱扔垃圾是败化伤风的行为。
- 我们要做文明的孩子,不做败化伤风的事。
-
小学高年级(4-6年级):
- 网络上传播不良信息会败化伤风。
- 老师教育我们,说谎是败化伤风的表现。
-
初中(7-9年级):
- 某些低俗广告败化伤风,应该被禁止。
- 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可能导致败化伤风。
-
高中(10-12年级):
- 某些影视作品为了博眼球,不惜败化伤风。
- 社会应抵制败化伤风的商业行为。
-
大学及以上:
- 某些自媒体为流量传播虚假信息,实属败化伤风。
- 法律应严惩败化伤风的犯罪行为。
错误用法
-
误用为“个人行为不检点”:
- ❌ 他今天没写作业,真是败化伤风。(错误,该成语指社会影响,不适用于个人小事。)
- ✅ 他今天没写作业,真是不守纪律。
-
误用于“自然现象”:
- ❌ 这场大雨败化伤风,导致交通瘫痪。(错误,该成语不用于自然灾害。)
- ✅ 这场大雨造成交通瘫痪。
-
误用于“轻微违规”:
- ❌ 他闯红灯,真是败化伤风。(错误,闯红灯属于违法,但不一定败坏社会风气。)
- ✅ 他闯红灯,违反了交通规则。
-
误用于“个人情绪”:
- ❌ 我今天心情不好,感觉败化伤风。(错误,该成语不用于形容情绪。)
- ✅ 我今天心情不好,感觉很沮丧。
总结:该成语多用于批评对社会道德或风俗有严重负面影响的行为,不宜用于个人小事或自然现象。
你可能感兴趣
伤风败化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成语“伤风败化”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用法。伤风败化指的是因不正当行为或风气败坏社会道德风尚的现象。该成语源于古代对道德风气的重视,用于形容不良行为对社会风气的恶劣影响。同时,文章指出了使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的地方,如避免用于个人行为或小事上,并需根据具体语境和内容来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错误使用或滥用该成语会导致语意不当的问题。
败俗伤风
本文介绍了“败俗伤风”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和纠正方式。败俗伤风指违反社会道德规范、破坏社会风俗习惯的行为。该词源自古代,用于警示后人。其近义词包括伤风败俗、伤化败俗等,反义词为遵纪守法、传统美德等。文章还提供了错误用法的示例和纠正方式,强调该成语的严肃性及适用范围。
关于不孝的诗词
关于不孝的诗词(第1篇)关于不孝的诗词,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并不罕见。这些诗词不仅揭示了社会道德观念的一部分,也反映了古代对于家庭伦理、亲情关系的重视。以下是我根据您的需求,整理的一些关于不孝主题的古诗词及其解析。一、诗词列表《孝经·谏诤章》汉乐府《长歌行》晋·陶渊明《杂诗》唐·白居易《孝妇吟》宋·王安石《孝道歌》二、诗词全文及解析《孝经·谏诤章》作者:佚名(先秦时期)原文:曾子曰:“若夫慈爱抚育,奉事父母如大人,此孝之大者。不慈不孝,不祥之民也。”解析:此段出自《孝经》,强调了孝顺父母的重要性,若不慈不孝,则被视为不祥之人。汉乐府《长歌行》原文: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
败俗伤化
本文介绍了成语“败俗伤化”的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指败坏风俗,伤害教化,形容行为或言论违背社会道德和伦理标准,对社会风俗习惯和道德观念造成不良影响。典故源于古代对道德伦理的重视,一些不良行为被形容为“败俗伤化”。近义词包括伤风败俗、有伤风化、背离教化等。反义词有敦风化俗、崇德向善、正本清源等。文章还给出了相关例句以展示其用法。在使用时需注意语境和成语的正确含义,避免误用。
有伤风化是什么意思
有伤风化的读音读音:yǒu shāng fēng huà有伤风化的含义“有伤风化”是一个成语,指的是某些行为或言论会损害社会道德风尚,有损于社会公序良俗的和谐与稳定。其中,“风化”指的是社会风气、道德风尚的改变和影响。有伤风化的典故该成语典故源于古代社会对道德规范的重视。在古代中国,社会道德规范被视为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手段。因此,任何有损于道德风尚的行为都会被视为“有伤风化”。具体典故和出处较多,比如某些不道德的行为被指责为“有伤风化”,影响了社会的道德风气。有伤风化的近义词伤风败俗:指败坏良好的社会风气和道德规范。伤教败道:指损害教育、败坏道德。诲淫诐辞:指那些会误导人们走向邪
毁风败俗
“毁风败俗”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违背社会道德和风俗习惯的行为或风气,对社会道德风尚造成极大的破坏和影响。该成语由“毁”、“风”、“败”、“俗”四字组成,含义明确。典故不明确,但可以从字词意义上理解。近义词包括伤风败俗、伤教败俗等,反义词则为崇德向善、遵规守纪等。使用时要避免过度泛化,不恰当的场合和混用其他含义相近的词语。例句展示了该成语在句子中的运用。
遏恶扬善
本文介绍了成语“遏恶扬善”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强调抑制恶行,宣扬善行,倡导人们积极践行善良和正义的行为。其源于古代儒家思想,强调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同时,文章也提供了多个例句以说明该成语的正确用法,并指出了错误用法示例以避免误解和滥用。
浇风薄俗
本文介绍了成语“浇风薄俗”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与反义词。该成语用于形容社会风气轻薄、浮华,缺乏淳朴厚重的道德风尚。文章还提供了关于该成语的多个例句,展示了其在不同语境下的正确用法,并指出错误用法是形容个人或小群体的行为举止。呼吁人们回归淳朴道德风尚,警惕不良社会风气。
矫世厉俗
本文介绍了成语“矫世厉俗”的读音、含义、典故出处及其与典故相关的历史人物和事件。该成语意指通过个人言行改变不良社会风气,激励人们追求更高的道德标准。文章还列举了矫世厉俗的近义词和反义词,并通过例句展示了其正确用法。同时,也指出了误用情境,以避免在实际运用中产生误解。本文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矫世厉俗”这一成语。
礼坏乐崩
本文介绍了成语“礼坏乐崩”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用来形容社会风气败坏,道德沦丧,礼仪和音乐等文化传统遭到破坏的境况。典故源于古代中国的社会状况,描述了当时社会秩序和道德观念受到严重冲击的情形。文章还提供了相关的近义词、反义词及错误用法的示例,帮助读者准确理解和使用该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