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犀擢象

拔犀擢象:成语详解

读音

bá xī zhuó xiàng

含义

“拔犀擢象”由四个字组成:

  • :选拔、提拔。
  • :犀牛,比喻杰出的人才。
  • :提升、提拔。
  • :大象,比喻卓越的人才。

整体含义:形容选拔和重用杰出的人才,多用于形容领导者慧眼识人、善于用人。

典故

  1. 《晋书·王导传》
    东晋名臣王导善于用人,曾提拔寒门士子,时人称赞他“拔犀擢象”,意指他善于发掘和重用人才。
  2. 《宋史·选举志》
    宋代科举制度完善,朝廷注重选拔贤能,史书称其“拔犀擢象,以济时艰”,强调人才对国家的重要性。
  3. 民间传说
    古代有位贤明的官员,不拘一格降人才,甚至从市井中提拔能人,百姓赞其“拔犀擢象”。

近义词

  1. 任人唯贤:只任用德才兼备的人。
  2. 量才录用:根据才能安排合适的职位。
  3. 慧眼识珠:形容眼光独到,能识别人才。
  4. 举贤任能:推荐并任用有才能的人。

反义词

  1. 任人唯亲:只任用亲近的人,不论才能。
  2. 埋没人才:使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用。
  3. 滥竽充数: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其中。
  4. 嫉贤妒能:嫉妒和排挤有才能的人。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老师总是表扬优秀的学生,真是“拔犀擢象”啊!
  2. 小学高年级:校长善于发现每个人的优点,真是“拔犀擢象”的好领导。
  3. 初中:公司老板“拔犀擢象”,让有能力的员工担任重要职位。
  4. 高中:古代明君“拔犀擢象”,使得国家人才济济,国力强盛。
  5. 大学及以上: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管理者若能“拔犀擢象”,必能带领团队走向成功。
  6. 职场场景:HR部门“拔犀擢象”,为公司招募了一批精英人才。
  7. 历史评论:唐太宗“拔犀擢象”,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
  8. 文学创作:小说中的贤明君主“拔犀擢象”,使国家繁荣昌盛。
  9. 演讲引用:我们要学习古人“拔犀擢象”的精神,重视人才培养。
  10. 新闻报道:该企业“拔犀擢象”,大力引进高科技人才。
  11. 学术论文:古代科举制度体现了“拔犀擢象”的用人理念。
  12. 团队管理:优秀的领导者应当“拔犀擢象”,发挥每个人的潜能。
  13. 家庭教育:父母要“拔犀擢象”,发现孩子的特长并加以培养。
  14. 体育竞技:教练“拔犀擢象”,选拔了一批有潜力的年轻运动员。
  15. 影视评论:这部电影展现了古代帝王“拔犀擢象”的治国智慧。
  16. 商业案例:成功的企业往往“拔犀擢象”,注重人才战略。
  17. 社交场合:他善于“拔犀擢象”,身边聚集了许多能人异士。
  18. 自我激励:我们要努力成为被“拔犀擢象”的人才。
  19. 寓言故事:森林之王“拔犀擢象”,让聪明的动物担任重要职务。
  20. 诗词引用:“拔犀擢象选贤能,治国安邦显英明。”

错误用法

  1. 用于贬义
    ❌ 他“拔犀擢象”,专门提拔自己的亲戚。(错误,应为“任人唯亲”)
  2. 形容普通选择
    ❌ 我今天“拔犀擢象”,选了一件好看的衣服。(错误,该成语仅用于人才选拔)
  3. 对象错误
    ❌ 这只猫“拔犀擢象”,抓到了最大的老鼠。(错误,不能用于动物)
  4. 滥用夸张
    ❌ 他“拔犀擢象”,从一百个人里挑了一个。(错误,成语强调“杰出人才”,而非普通选择)
  5. 误解含义
    ❌ 这个机器“拔犀擢象”,能自动筛选优质产品。(错误,成语仅用于人才选拔,不能用于物品)

“拔犀擢象”是一个褒义成语,使用时要注意语境,避免误用。

你可能感兴趣

中国古代伯乐诗词赏析 10首写识才之思与不遇之悲的经典诗作

这是一篇关于描写伯乐的诗词的本文搜集了几首关于伯乐的古诗词,并对其作者、朝代及解析进行了介绍。这些诗词赞美了伯乐作为识马之士、贤能之士的象征,表达了对伯乐慧眼识珠、助人成才的品德的敬仰之情。文章通过不同角度赞美了伯乐的智慧与品德,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人才的重视和渴求。在今天,我们同样需要像伯乐一样具有慧眼识珠、助人成才的品质,努力发现和培养身边的人才,给予他们机会和平台,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和才华。这些古诗词不仅是对伯乐智慧的赞美,更是对人才的培养和挖掘的呼吁,我们应该深刻领会其中的智慧和哲理,成为具有慧眼识珠、助人成才的贤能之士,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描写招揽贤能的诗词

本文介绍了多篇关于招揽贤能的古诗词的描写,包括曹操的《短歌行》、杜甫的《春望》、李清照的《临江仙》等。这些古诗词以不同的形式和风格表达了招揽贤能的主题,体现了对贤才的渴望与尊重。文章还介绍了这些古诗词中的招揽贤能之词对于现代社会的启示与借鉴,强调了重视人才培养、招揽贤能的重要性,并呼吁在欣赏这些古诗词的同时,思考如何更好地招揽和培养人才,为时代和国家贡献力量。

晋用楚材是什么意思

“晋用楚材”是一个成语,读音为jìn yòng chǔ cái,意思为晋国或晋地重用楚国的人才,形容一个地方或国家能够善于发现并重用其他地方或国家的人才。该成语源自春秋时期楚国才子伍子胥被晋国重用的故事。晋用楚材的近义词有善于用人、知人善任等。使用时需注意避免带有贬义或轻视人才的意味,并确保在上下文中表达准确、恰当。

得人者昌,失人者亡是什么意思

"得人者昌,失人者亡"是一句强调人才重要性的中国传统格言。这句话意味着得到并善用人才的国家或组织会繁荣昌盛,而失去或不善用人才则会衰败灭亡。文章探讨了这句话的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常见错误用法。摘要指出,重视人才引进和培养是兴旺发达的关键,而领导者应懂得倚才任势,避免失人者亡的悲剧发生。

三吐三握是什么意思

三吐三握是一个成语,读音为sān tǔ sǎn wò。其含义是形容对人才或晚辈的求贤若渴和爱护备至的态度,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该成语的典故讲述了周公姬旦为了选拔人才,三次吐露心声并三次握手珍视人才的故事。其近义词包括求贤如渴、爱才如命、尊重有加,反义词为视若无睹、轻视人才、漠不关心。在正确使用三吐三握的同时,需避免误解其含义,如将“三吐”误解为三次拒绝,或将“三握”简单理解为三次握手。该成语应在适当的场合,如形容领导对员工的重视、导师对学生的支持等场合中使用,以表达珍视和尊重的情感。

畴咨之忧是什么意思

“畴咨之忧”是一个成语,指的是对于国家大事或重要决策的忧虑和深思熟虑。其源于古代文献,用于形容对某事深入思考并担忧的状态。近义词包括深谋远虑、忧国忧民等,反义词为掉以轻心、漫不经心等。在使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不当使用场合、搭配不当和误解含义等错误用法。该成语常与国家大事、重要决策等词语搭配使用,以表达对于某事的深思熟虑和忧心忡忡。

进贤任能是什么意思

“进贤任能”是一个成语,读音为jìn xián rèn néng,意指推荐和任用有才能和德行的人。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选拔制度,强调公正、公平和公开地选拔人才。进贤任能的重要性在于确保人才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推动企业和社会的进步。该成语的出处为《汉书·贾谊传》,并在其他古代文献中也有所提及。近义词包括推荐人才、选拔英才等,反义词则是偏袒关系、任人唯亲等。在领导选拔、企业用人等方面,进贤任能是保持竞争力、实现持续发展的关键。然而,在实际应用中需避免错误做法,如只看重关系而忽视才能。因此,在选拔人才时应坚持进贤任能的原则。

称贤荐能是什么意思

文章介绍了成语“称贤荐能”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词。该成语意指称颂有贤德的人并推荐有才能的人,常用来形容善于发现和推荐人才的人。文章还列举了该成语的正确用法和错误用法示例。

藏龙卧虎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成语“藏龙卧虎”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例句。这个成语用于形容地方或人群中隐藏着许多有才能或潜力的优秀人物,源自古代传说。同时,本文还指出了该成语的错误用法,提醒读者根据实际情况使用,避免过度夸张或夸大其词。

爱才若渴

本文介绍了成语“爱才若渴”的读音、含义、典故出处和近义词。同时,文章也探讨了该成语的反义词和在不同情境下的错误用法。文章强调,“爱才若渴”指的是对有才能的人的极度渴望和尊重,如同口渴需要水一样迫切。历史上,像蜀汉君主刘备和唐太宗李世民等人物都有过爱才若渴的表现。此外,本文还通过例句展示了该成语在实际语境中的应用。本文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爱才若渴”这一成语。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