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贤慢士:一个警示傲慢的成语
读音
ào xián màn shì
含义
“傲贤慢士”这个成语由四个字组成:
- 傲:傲慢、骄傲
- 贤:贤能的人、有才德的人
- 慢:怠慢、轻视
- 士:士人、有学问的人
整体含义是指对待贤能之士态度傲慢、轻视怠慢。形容人自视甚高,看不起有才能的人。
典故
-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刘备评价袁绍”外宽内忌,好谋无决,有才而不能用,闻善而不能纳”,正是”傲贤慢士”的表现,最终导致袁绍失败。
- 《史记·项羽本纪》: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对谋士范增的建议常常不予采纳,最终兵败垓下,也是”傲贤慢士”的典型例子。
-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载了楚国令尹子木”傲贤慢士”的故事,他轻视贤能之士,最终导致国家内乱。
近义词
- 目中无人:形容极端骄傲自大,看不起任何人。
- 自高自大:把自己看得很高,自以为了不起。
- 目空一切: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形容极端骄傲自大。
- 刚愎自用:固执己见,不接受别人的意见。
- 妄自尊大:狂妄地自高自大。
反义词
- 礼贤下士:对有才有德的人以礼相待,降低身份结交。
- 虚怀若谷:胸怀像山谷那样深广,形容十分谦虚。
- 不耻下问:不以向地位、学问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
- 谦恭下士:谦虚恭敬地对待有才能的人。
- 从善如流:形容能迅速而顺畅地接受别人的好意见。
例句
-
小学生例句:
- 小明考试得了满分就骄傲起来,对同学的建议不理不睬,真是傲贤慢士。
- 老师告诉我们,傲贤慢士的人很难交到真正的朋友。
-
初中生例句:
- 历史上许多失败的君主都有傲贤慢士的毛病,不听取大臣的忠言。
- 作为班干部,他不应该傲贤慢士,而应该虚心听取同学们的意见。
-
高中生例句:
- 公司领导如果傲贤慢士,不重视人才的建议,企业就很难有长远发展。
- 袁绍的失败很大程度上源于他傲贤慢士的性格缺陷。
-
大学生/成人例句:
- 在学术研究中,傲贤慢士的态度会阻碍创新思维的碰撞与融合。
- 现代企业管理最忌讳的就是高层领导傲贤慢士,忽视基层员工的智慧。
- 这位专家虽然学识渊博,但傲贤慢士的态度使他在同行中口碑不佳。
-
文学性例句:
- 他那傲贤慢士的做派,如同秋日里不肯低头的芦苇,终究会被风雪折断。
- 古往今来,多少英雄豪杰因傲贤慢士而功败垂成,留下千古遗憾。
错误用法
-
对象错误:用于形容对待普通人的傲慢态度。傲贤慢士特指对有才德之人的傲慢,不能泛指对所有普通人的傲慢。
- 错误:他对服务员态度很差,真是傲贤慢士。
- 正确:他对公司聘请的专家不屑一顾,真是傲贤慢士。
-
程度错误:用于轻微的怠慢或不重视。傲贤慢士形容的是比较严重的傲慢轻视态度。
- 错误:他今天太忙,没来得及回复那位教授的邮件,有点傲贤慢士。
- 正确:他多次拒绝与行业顶尖专家交流,表现出明显的傲贤慢士。
-
情境错误:用于形容个人自信或自尊的表现。傲贤慢士是贬义词,不能与正当的自信混淆。
- 错误:她在比赛中表现出色,领奖时神情自信,有点傲贤慢士。
- 正确:她获得成功后开始轻视同行前辈的建议,渐渐显露出傲贤慢士的倾向。
-
主体错误:用于形容无生命物体或抽象概念。傲贤慢士只能用于形容人的态度。
- 错误:这座古老的建筑傲贤慢士地矗立在城市中心。
- 正确:这座博物馆的馆长对待年轻学者态度傲慢,颇有傲贤慢士之嫌。
你可能感兴趣
傲慢不逊
“傲慢不逊”是一个形容词短语,读音为ào màn bù xùn,用于形容态度高傲,自大无礼,不尊重他人。其典故源于古代,常用来批评自视过高、缺乏对他人的尊重和谦逊的人。该词的近义词包括傲慢无礼、自命不凡、盛气凌人,反义词则是谦虚有礼、温文尔雅、平易近人。使用时应结合语境判断,尤其在严肃场合中使用更为恰当,避免在非正式场合或轻松氛围中使用,也避免滥用以及将“傲慢”与“自信”混淆使用。该成语在描述人的行为和态度时非常常见,例如他在工作中总是傲慢不逊地对待同事和下属等。
昂首天外
昂首天外是一个成语,读音为áng shǒu tiān wài。这个成语的含义是形容人或事物的高超、出类拔萃,达到了超越常人或常规的程度。它通常用来形容人的气度、才情或成就等。昂首天外可能来源于古代文学作品中对英雄豪杰、才子佳人等人物的赞美之词,也可能与道家思想中的超脱尘世、追求自由的精神有关。其近义词包括卓尔不群、出类拔萃等,反义词有平庸无奇、碌碌无为等。在使用时,应注意避免错误的用法,如过度夸张或与其他形容高傲自大的词语混淆使用。
志满气骄是什么意思
志满气骄的读音志满气骄的读音为 zhì mǎn qì jiāo,其中zhì为第四声,mǎn为第三声,qì为第四声,jiāo为第一声。志满气骄的含义志满气骄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心满意足、自满自得、骄傲自大的状态。其中,“志满”表示心满意足、志向得到满足,“气骄”则表示态度傲慢、气势凌人。整个短语的含义是形容一个人因为自己的成就或地位而感到自豪,表现出一种自大、傲慢的态度。志满气骄的典故志满气骄这个成语并没有明确的典故出处,但是可以从其构成词语的典故中推测其含义。其中,“志满”一词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易经》中的“志得意满”的说法,表示心愿得到满足的状态。而“气骄”则可以联想到一些因为地位
趾高气扬是什么意思
趾高气扬的读音读音:zhì gāo qì yáng标注拼音:zhì(第四声,声调符号为'ˋ')gāo(第一声,声调符号为'ˉ')qì(第四声,声调符号为'ˋ')yáng(第二声,声调符号为'ˊ')趾高气扬的含义“趾高气扬”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用来形容人自大、傲慢、得意忘形的态度。其中,“趾高”指的是脚抬得高,引申为态度傲慢、自负;“气扬”则是指气焰嚣张、气势盛气凌人。整个短语的含义就是形容人自以为是、傲慢不逊、气势逼人的样子。趾高气扬的典故该成语源于古代,最早出自《左传·庄公十年》。当时,齐国军队在战场上趾高气扬,表现出非常傲慢的态度。后来这个成语就被用来形容那些自负、傲慢的人。此外,该成语也可
狂奴故态
狂奴故态是一个成语,形容人放荡不羁、狂妄自大、傲慢不恭的旧习气或老样子。最早出现在《后汉书·朱云传》等古籍中,逐渐演变成形容人的态度和行为方式。这个成语带有贬义色彩,需注意语境和场合的适宜性,避免滥用。其近义词包括狂放不羁、傲慢不逊、恃才傲物、妄自尊大等,反义词则是谦逊有礼、恭敬有度、谦卑谨慎等。在使用时需要根据语境理解其含义并避免误解或冒犯他人。
傲慢无礼
傲慢无礼的读音为"ào màn wú lǐ",该成语用于形容态度高傲,不尊重他人,没有礼貌的人。出自《左传》等历史典故或文学作品。近义词有目无他人、自命不凡等,反义词则是谦逊有礼、虚心恭敬等。使用时应避免错误用法,如不分场合使用、滥用或误用,以及与其他贬义词汇混用。
轻视傲物是什么意思
轻视傲物的拼音是qīng shì ào wù。这个成语形容一个人自高自大,对他人或事物持有轻视的态度。其典故源于古代一个自大的人的故事。轻视傲物也可能出自《论语》中的一句话,强调尊重他人和自我反省的重要性。轻视傲物的近义词有骄傲自大、目中无人、妄自尊大等,反义词有谦虚谨慎、恭敬有礼、谦逊自抑等。在社交和工作中,轻视傲物的态度可能导致人际关系恶化和机会丧失。使用时应避免滥用、自我描述和与其他成语混淆使用等错误用法。
骄泰淫泆
本文介绍了成语“骄泰淫泆”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例句。该成语用来形容人态度傲慢、放纵无度,行为放肆不检点。典故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描述晋献公的宠妃骊姬的行为导致晋国的混乱和衰败。使用时应结合语境和背景,避免误用或滥用。
长傲饰非
长傲饰非的拼音是cháng ào shì fēi,含义是形容一个人自大狂妄,不承认自己的过失,反而将过错归咎于他人或外部因素。这个成语出自《左传》。长傲饰非的行为是不负责任且不可取的。其近义词包括恃功务高、刚愎自用、矫情饰非等。反义词有谦虚谨慎、知错就改、坦诚相待等。在日常生活中,应正确使用该成语,避免滥用或误解。如需指出错误,应以客观、中肯的态度进行交流。
傲慢少礼
“傲慢少礼”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态度高傲,不尊重他人,缺乏礼貌和谦逊。该成语并没有明确的典故出处。其近义词包括傲慢无礼、狂妄自大等,反义词为谦逊有礼、恭敬有加等。使用时要避免与其他不相关词语混用,并注意不要过度使用以批评他人。同时,也要正确理解该成语的含义,避免将其与自信、自负等词语混淆。文章提供了详细的解释和例句供参考。